法官偽造事實是否違法
『壹』 法官偽造證據要確實怎麼處理
法律分析:1. 可在法庭質證時,提出對該證據的真實性、客觀性有異議;
2. 詳細向法官說明證據有假的理由和依據;
3. 向法院提交相反內容的證據,證明對方是假的;
4. 必要時,可申請法庭對證據的真實性進行調查核實。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零二條 訴訟參與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一)偽造、毀滅重要證據,妨礙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的;(二)以暴力、威脅、賄買方法阻止證人作證或者指使、賄買、脅迫他人作偽證的。人民法院對有前款規定的行為之一的單位,可以對其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貳』 法官偽造證據如何控告
法律分析:如果是法官偽造證據的,當事人可以向上級人民法院投訴,也可以向人民檢察院提出控告,追究法官的刑事責任。司法工作人員為了徇私枉法、枉法裁判而幫助當事人毀滅、偽造證據的,又觸犯徇私枉法罪或枉法裁判罪,屬牽連犯罪,對之,應當擇重罪即徇私枉法罪或枉法裁判罪從重處罰。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四十五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有權向有關單位和個人收集、調取證據。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如實提供證據。對於涉及國家秘密的證據,應當保密。凡是偽造證據、隱匿證據或者毀滅證據的,無論屬於何方,必須受法律追究。2、第四十七條規定:證人證言必須在法庭上經過公訴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辯護人雙方訊問、質證,聽取各方證人的證言並且經過查實以後,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法庭查明證人有意作偽證或者隱匿罪證的時候,應當依法處理。
『叄』 執行法院法官,偽造執行文書,將我移交法院,使我受到刑事追究,構成徇私枉法罪嗎
法官造假偽造文書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
第三十二條 法官不得有下列行為:
(三)徇私枉法;
(五)隱瞞證據或者偽造證據;
第三十三條 法官有本法第三十二條所列行為之一的,應當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四條 處分分為: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
受撤職處分的,同時降低工資和等級。
『肆』 法院法官因程序違法承擔責任
法官程序違法屬於審判階段程序性違法,一般的處理意見是發回重審,法官在法院內部接受處罰。一審法院程序違法法官可能會因為犯了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而需要承擔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九十九條:司法工作人員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對明知是無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訴、對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訴,或者在刑事審判活動中故意違背事實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在民事、行政審判活動中故意違背事實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在執行判決、裁定活動中,嚴重不負責任或者濫用職權,不依法採取訴訟保全措施、不履行法定執行職責,或者違法採取訴訟保全措施、強制執行措施,致使當事人或者其他人的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當事人或者其他人的利益遭受特別重大損失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司法工作人員收受賄賂,有前三款行為的,同時又構成本法第三百八十五條規定之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完善人民法院司法責任制的若干意見》第二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依紀依法追究相關人員的違法審判責任:
(1)審理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
(2)違反規定私自辦案或者製造虛假案件的;
(3)塗改、隱匿、偽造、偷換和故意損毀證據材料的,或者因重大過失丟失、損毀證據材料並造成嚴重後果的;
(4)向合議庭、審判委員會匯報案情時隱瞞主要證據、重要情節和故意提供虛假材料的,或者因重大過失遺漏主要證據、重要情節導致裁判錯誤並造成嚴重後果的;
(5)製作訴訟文書時,故意違背合議庭評議結果、審判委員會決定的,或者因重大過失導致裁判文書主文錯誤並造成嚴重後果的;
(6)違反法律規定,對不符合減刑、假釋條件的罪犯裁定減刑、假釋的,或者因重大過失對不符合減刑、假釋條件的罪犯裁定減刑、假釋並造成嚴重後果的;
(7)其他故意違背法定程序、證據規則和法律明確規定違法審判的,或者因重大過失導致裁判結果錯誤並造成嚴重後果的。
『伍』 法官審判程序違法的具體表現
1、審理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
2、違反規定私自辦案或者製造虛假案件的;
3、塗改、隱匿、偽造、偷換和故意損毀證據材料的,或者因重大過失丟失、損毀證據材料並造成嚴重後果的;
4、向合議庭、審判委員會匯報案情時隱瞞主要證據、重要情節和故意提供虛假材料的,或者因重大過失遺漏主要證據、重要情節導致裁判錯誤並造成嚴重後果的;
5、製作訴訟文書時,故意違背合議庭評議結果、審判委員會決定的,或者因重大過失導致裁判文書主文錯誤並造成嚴重後果的;
6、違反法律規定,對不符合減咐緩刑、假釋條件的罪犯裁定減刑、假釋的,或者因重大過失對不符合減刑、假釋條件的跡簡乎罪犯裁定減刑、假釋並造成嚴重後果的7、其他故意違背法定程序、證據規則和法律明確規定違法審判的,或者因重大過失導致裁判結果錯誤並造成嚴重後果的。
一、法院民事審判程序違法行為的具體表現
1、以民事裁定的形式表現。
民事裁定是指法院為審理和解決民事案件,對發生的程序性事項所做的審判職務上的判定,如保全的裁定、先予執行的裁定等。民事裁定如果認定事實不清,或者適用法律錯誤,則屬於錯誤民事裁定,也屬於法院民事審判程序違法。
2、以民事決定的形式表現。
民事決定是指為正確處理法院內部工作關系,對某些特定事項所做的審判職務上的判定。主要適用於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處理迴避和採取妨害民事訴訟的強制措施方面;另一方面是處理其他法院內部工作關系的問題,如關於合議庭組成的決定、關於審判期間的決定。民事決定如果違反法律規定,則屬於法院民事審判程序違法。
3、以民事審判保障措施的形式表現。
民事審判保障措施,是指法院在民事審判過程中,為保障民事審判的正常進行,對有妨害民事訴訟的人依法採取的強制手段,包括拘傳、訓誡、責令退出法庭、罰款和拘留。但是,法院採取的保障措施違反法律規定的,屬於法院民事審判程序違法。
4、以期間、期日的方式表現。
民事審判的期間、期日,是指人民法院要求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實施訴訟行為的時間上的法定要求,法院在確定期間、期日違法的,屬於法院民事審判程序違法。
5、以送達的方式表現。
送達是指人民法院按照法定的方式和程序,將訴訟文書和其它法律文書送交給當事人或者其他訴訟參與人的行為。法院送達方式違法的,屬於法院民事審判程序違法。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一十五條,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姿悉、裁定,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有本法第二百零七條規定情形之一的,或者發現調解書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的,應當提出抗訴。
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對同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有本法第二百零七條規定情形之一的,或者發現調解書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的,可以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檢察建議,並報上級人民檢察院備案;也可以提請上級人民檢察院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
各級人民檢察院對審判監督程序以外的其他審判程序中審判人員的違法行為,有權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檢察建議。
《刑法》
第三百八十三條,對犯貪污罪的,根據情節輕重,分別依照下列規定處罰:
(一)貪污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較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
(二)貪污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三)貪污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數額特別巨大,並使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別重大損失的,處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並處沒收財產。
對多次貪污未經處理的,按照累計貪污數額處罰。
犯第一款罪,在提起公訴前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真誠悔罪、積極退贓,避免、減少損害結果的發生,有第一項規定情形的,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有第二項、第三項規定情形的,可以從輕處罰。
犯第一款罪,有第三項規定情形被判處死刑緩期執行的,人民法院根據犯罪情節等情況可以同時決定在其死刑緩期執行二年期滿依法減為無期徒刑後,終身監禁,不得減刑、假釋。
『陸』 法官虛構事實,判決構成何罪,某法院執行法官,執行法官,虛構申請人申請法院解除查封的事實,製作栽定書
如果法官虛構申請人申請法院解除查封的事實,而製作了裁定書,造成了當內事人損失,其行為容是違法的,當事人可以向法院的紀檢部門或者檢察院投訴。
如果情節嚴重,則法官的行為構成犯罪,依法應追究刑事責任。
法律鏈接:《法官法》第三十二條法官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散布有損國家聲譽的言論,參加非法組織,參加旨在反對國家的集會、遊行、示威等活動,參加罷工;
(二)貪污受賄;
(三)徇私枉法;
(四)刑訊逼供;
(五)隱瞞證據或者偽造證據;
(六)泄露國家秘密或者審判工作秘密;
(七)濫用職權,侵犯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八)玩忽職守,造成錯案或者給當事人造成嚴重損失;
(九)拖延辦案,貽誤工作;
(十)利用職權為自己或者他人謀取私利;
(十一)從事營利性的經營活動;
(十二)私自會見當事人及其代理人,接受當事人及其代理人的請客送禮;
(十三)其他違法亂紀的行為。
第三十三條法官有本法第三十二條所列行為之一的,應當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柒』 法官有法不依故意錯判是否屬於知法犯法
在民事、行政案件審理中,如果法官故意違背事實、法律作出裁判,情節嚴重回的,構答成枉法裁判罪,將被追究刑事責任。當事人如不服法院判決,可以依法上訴或申訴。
如果有證據證明法官存在一般違紀,可以向該中級法院的紀檢組監察室舉報,如果不相信這個中級法院的紀檢部門,也可以向該中級法院的上一級法院即省高院紀檢監察部門舉報反映。
如果有證據證明該中級法院法官存在貪污或者濫用職權犯罪,可以向同級檢察院或省檢察院舉報反映。
(7)法官偽造事實是否違法擴展閱讀: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有關懲戒制度的若干規定(2003年6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276次會議通過)
第五條 法官審判案件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秉公辦案,不得徇私枉法。嚴禁有下列行為:
(一)在審判和執行工作中,故意違背事實和法律,枉法作出裁判或者決定;
(二)為謀私利或者徇私情偏袒一方當事人,故意違反法律規定,迫使另一方當事人違背真實意思,放棄自己的權利;
(三)徇私舞弊,對不符合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條件的罪犯,予以減刑、假釋或者暫予監外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