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雲法院
① 有關道德新聞,還有評論
從去年至今,孫楊的負面新聞頻頻曝出,不只是無證駕駛,還有與師傅大打出手、長期不歸隊、無視紀律耍大牌等一系列行為,讓他形象盡毀。同是體育頂級巨星,為什麼李娜、姚明就能做得很好,而孫楊卻處處碰壁?答案還是在他身上找。孫楊顯露出的更多是對束縛的強烈反彈;一錯再錯卻毫無反省。
宋代朱熹說:君子之心,常懷敬畏——就是說人有了敬畏之心,行事才有規范和約束,才不至於出格越軌。顯然,沒人教過孫楊這句話。所以,在鮮花榮譽和吹捧之下,稍微把持不住,賽場上的所向披靡與生活中的為所欲為,很容易畫上等號。
全運會,孫楊在cctv說:「我知道很多人想看我笑話,但只要拿到金牌,就是回擊那些想看我笑話的人的最痛的耳光。」他的邏輯鮮明:只要有成績,一切都能迎刃而解。
顯然,如今整個社會將冠軍崇高化。奧運冠軍光環以及隨之而來的巨額獎金和代言費,讓孫楊迷失了自我。奧運冠軍不僅成了光環,一度演變成保護傘,讓他有了特權階層的意識,忘乎所以。
而這一切,正如曾給予他巨大幫助的澳大利亞籍教練丹尼斯的忠告:你是個天才,但如果想取得更大成功,僅靠天賦是不夠的,你還需要從生活中學會成長,尤其是一切令你摔倒的挫折。
孫楊要在杭州市拘留所渡過七天,這也許會是他人生的分水嶺。是時候認真思考一下自己的過失了。
(風青楊)
追問
再給兩個採納
回答
2 李雙江兒子李天一強奸案9月底在法院一審宣判,母親夢鴿為袒護兒子始終不服,從事前泄露案情,多次炒掉律師,違規泄露被害女子名字,網路大量造謠,故意炒作鬧上訪,對媒體吹捧二進宮的兒子內心純潔,一直到法庭翻供, 上訴二審。古有孟母三遷,今有夢鴿護短。身為軍隊中高級幹部的紅歌夫妻,養出流氓犯罪的兒子,家庭道德教育的兩個極端正反面,令全社會的家長們深思。
3 十月初,成都一小學生,因違反課堂紀律被罰寫檢討,最終無法湊足千字交差,而從38層高樓跳下自殺。中國教師傷害學生,從幼兒園到高中,屢見不絕。古雲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但是,在中國人師德的內涵中,有一個嚴重的缺陷,沒有對未成年人的尊重與愛護。試問那些針扎幼童的老師,一巴掌扇聾小學生的老師,他們對自己親身子女會下得了手嗎?實話說,學生不像大人那樣力氣大得老師打不過,所以老師敢壓制學生不客氣。可見,在社會重業績,教育重分數的大環境下,關愛他人,是多麼稀缺的美德啊!2 九月底,夢鴿為兒子翻案,令郎已是「二進宮」,母親的偏袒行為一再觸犯道德底線,引發公眾強烈不滿。古有孟母三遷,今見夢鴿護短。兩個極端事例,值得全社會家長對子女道德教育的深思。
3 十月初,成都一小學生課堂違紀,因寫不滿千字的檢討書,從38層高樓跳下自殺身亡。中國教師傷害學生的案例,從幼兒園到高中,屢見不覺。雖然說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但是,在中國師德的內涵中,有一個嚴重的缺陷,缺乏對未成年人的尊重與愛護。
當下社會重業績,流血的雞的屁(GDP),學校重成績,要命的分數線---這種大環境下,關愛別人,是多麼稀缺的美德啊!
② 莘縣古雲法庭怎麼上下班
早上八點上班,中午十二點下班吃午飯,午休,下午二點上班,下午六點下班,每天工作八個小時。周六周日休息。法庭是法院的事務類組織單元,是法院的子屬級單元:分為部門法庭(如民事庭刑事庭)、某事的臨時法庭、基層法庭(縣級法院的鄉鎮級基層單位)。
③ 莘縣人民法院第七審判庭在哪裡
山東省莘縣政府街東首路北。
自1952年建立莘縣人民法院,1958年12月莘縣撤銷,劃歸范縣,1961年7月恢復莘縣,恢復莘縣人民法院。「文革」期間實行「軍管」,至1973年6月莘縣人民法院恢復工作。現坐落於山東省莘縣政府街東首路北。
莘縣人民法院現設有立案庭、刑事審判庭、行政審判庭、民事審判一庭、民事審判二庭、民事審判第三庭、民事審判第四庭、民事審判第五庭、少年審判庭、審判監督庭,城關、朝城、燕店、古雲4個人民法庭,執行局(含執行一庭、執行二庭、執行三庭、綜合科),政治處(法官管理科、人事科),辦公室、計財科、監察室、研究室、司法技術科、審判委員會辦公室、老乾科、信訪辦、司法警察局等共計25個部門。
④ 舊州是哪個省
舊州是貴州省。
舊州鎮,隸屬於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黃平縣,地處黃平縣西北部,東與新州鎮接壤,南與上塘鄉、野洞河鄉相鄰,西與浪洞鄉、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甕安縣相望,北與一碗水鄉、遵義市余慶縣比鄰。鎮人民政府駐地距縣城25千米,距州府78千米。 總面積224.29平方千米。
春秋時期為且蘭國所在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設舊州鎮。1992年,撤區(舊州區)並鄉(舊州鎮、紅梅鄉、石牛鄉、石板河鄉)建立舊州鎮。
氣候特徵
舊州鎮多年平均氣溫15.7℃。無霜期年平均296天,年平均日照時數195小時。年平均降水量120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數160天,最長持續乾旱天數200天(2011年),最大降雪厚度7厘米(2010年)。極寒持續最長天數65天(2008年)。
舊州鎮鎮內主要河流海陽河流入清水江至洞庭湖,上游由上塘鄉老祖關和黔南州翁安縣南水村流入海陽湖經何家榜村、桂花村、平西壩村、老里壩村、校場壩村、白子橋村、川心村、巢虎屯村進入施秉縣、鎮遠縣至清水江,境內支流有紅梅河、冷水河,境內流長45千米。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舊州鎮
⑤ 律師的名言名句
1、即使判決並沒有準確地判定過去發生的事實真相,爭端各方只要確信他們受到了公正的版對待,他權們也會自願接受法院的裁判結果。——邁克爾.D.貝勒斯
2、法者,所以禁民為非而使其遷善遠罪也。——歐陽修
3、法律的效力是以它所引起的愛戴和尊重為轉移的,而這種愛戴和尊重是以內心感到法律公正和合理為轉移的。——羅伯斯庇爾
4、受刑者不應被當作受辱者,而應被當作悔過者重新回歸社會。——拉德布魯赫
5、無論何人,如為他人制定法律,應將同一法律應用於自我身上。——阿奎那
6、法律的力量應當跟隨著公民,就像影子跟隨著身體一樣。——貝卡利亞
7、自由是一種務必有其自我的權威紀律以及制約性的生活方式。——李普曼
8、真想解除一國的內憂就應依靠良好的立法,不能依靠偶然的機會。——亞里士多德
9、對於犯罪最強有力的約束力量不是刑罰的嚴酷性,而是刑罰的必定性……,因為,即便是最小的惡果,一旦成了確定的,就總令人心悸。——貝卡利亞
⑥ 法官引經據典的那些事
01
法庭調查結束後,D庭長沒有直接宣布進入法庭辯論,而是帶領著雙方當事人讀起古詩來。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這首三國時曹植的七步詩在法庭里一遍一遍響起,原告被告應庭長的要求每人輪流誦讀十遍。
讀到第七遍時,哥哥想起幼時艱難,背著弟弟相依為命的日子,泣不成聲。弟弟眼前浮現出哥哥當年有一塊饃也掰成兩半塞給自己的情景,不禁慚愧低頭。
本案的原告被告是親生兄弟,因為一座宅基的繼承把訴訟從一審進行到二審,寸土不讓,寸金必爭。
讀完十遍,兩兄弟在法庭上抱頭痛哭,握手言和。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這句詩千百年來廣為流傳民間,成為人們勸戒兄弟鬩牆、自相殘殺的教材。
D庭長巧妙地引用這首詩成功地化解了這件繼承糾紛而起的矛盾,喚回了兄弟二人心底深藏的那份手足之情。
很多時候, 一個動情的故事遠比一條理性的法律條文更具有說服力。
02
當然也有失敗的例子。
同樣一個親兄弟爭議財產的糾紛,法官如法炮製。調解時用七步詩教育二人,讓他們當庭背誦。
兄弟二人小和尚念經一樣分別背了十遍。背完後更覺自己是豆,對方是煎自己的豆萁,互相指責辱罵對方沒有情義,邊罵邊又扭打在一起。
大家調侃:如果碰上這樣立場和思維的當事人,你讓他背一百遍詩也無濟於事。
盡管嘗試的結果是成功與失敗參半,但 民事法官們在庭審和裁判中引經據典,已成為一種習慣性常規動作。
尤其是碰見夫妻分道揚鑣,子女拒不贍養,兄弟反目成仇,鄰里相爭不讓……這些涉及親情,身份和相鄰關系的爭議時,民事法官們此時儼然成了典故專家。
03
一個同事在勘察相鄰關系糾紛現場時,原告堅稱路基在自己宅基地范圍內,被告爭辯這路基是歷史形成的,並不是原告的。
雙方各執一詞,都拿不出有力證據,但糾紛已經存在十多年。
現場里的原被告各仗勢一群家人朋友,幫腔打氣,僵持不下,氣氛劍拔弩張。
同事不緊不慢,不急不躁,在一群人中間,講起了故事:
康熙年間,宰相張英的府第與吳宅為鄰。吳家建房子時占據張家的空地,張家不服告到了縣衙門。
張吳兩家均是顯貴望族,縣官左右為難不能判決。張英家人見有理難爭,就寫信向張英告知此事,想讓宰相給家中撐腰。
張英並不贊成家人為爭奪地界而驚動官府的行為,於是便提筆在家書上批詩四句:「一紙書來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張家接到書信後,深感愧疚,便毫不遲疑地讓出了三尺地基。吳家見狀,被「宰相肚裡能撐船」的大度所感動,於是也效仿張家向後退讓了三尺地基,便形成一條六尺寬的巷道,被鄉里人稱之為「六尺巷」。
聽完故事,雙方當事人都低頭不語,似有所悟。
同事乘勝追擊,抓住契機,分別調解,終於化解了這起靠證據無法判斷的十幾年路基之爭。
有些客觀事實,是沒有證據所能證實的。有些爭議,也不是法律的功能所能盡然涵蓋的。但 也許法官通過引經據典,會創制另外一種糾紛解決的可能性。
04
不僅僅是庭審和調解中,民事法官們在判決中也紛紛嘗試援引經典作為判詞或者判後寄語。
曾經在網上看到過一位廣受認同和贊譽的北京同行引經據典的判決。
案件中老母親患晚期癌症,子女卻為房產鬧上法庭。
兩個兒子拿出字據,上面寫著房子歸他們所有;但由於字據沒有公證,三個女兒不認可。於是,老母親的證詞成了關鍵。老母親的證詞最終傾向了兒子,法院判決房產歸兩個兒子所有。
判決書中,這位同行引用了孟郊的「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來說服子女:多考慮親情,讓老母親生命最後一段走得平靜,別讓她死後閉不上眼睛。
讀完判決,兒子說:法官說到我心坎里了,我們確實應該這樣做,讓母親不傷心。
女兒一方看見判決書後哭了:我們很明白您寫的內容,我們一定要照顧好老母親,請法官放心。
一首耳熟能詳的詩句,喚回了兒女們對母親的愛。
法律是剛性的,道德是柔性的。那些溫情的 法官們把少許帶有公序良俗的倫理和道德規勸之詞引入判決書,讓人們從冷冰冰的法律文書中,讀出了溫情和厚愛。
05
不要認為引經據典是民事法官們標新立異的首創,古今中外還都有這先例。
古代法官製作判詞為了說理透徹,運用耳熟能詳的經典語錄、歷史典故作為勸說當事人和社會公眾的理由。
清朝陸稼書在《兄弟爭產案》的判決書中寫 到:「 判得黃仁、黃義,爭執祖業遺產,久訟未決。夫鵬鳥呼雛,慈鳥反哺,仁也。蜂見花而聚眾,鹿見草而呼 群,義也。鳴雁聚而成行,睢鳩摯而有別,禮也。螻蟻閉塞而壅水,蜘蛛結網而羅食,智也。雞非晨不鳴,燕非 時不至,信也。彼夫毛蟲蠢物,尚有五常,人為萬物之靈,豈無一得?古雲:同田為富,分 貝為貧。應羞析荊之田氏,宜學分被之姜公。過勿憚改,思之自明,如再不俊,按律治罪不迨。」
判詞批評黃仁、黃義兩兄弟爭訟財產不仁、不義行為,將二者的不義之舉與動物的仁義行為進行對比。暗示黃仁、黃義爭祖業的行為違背五常倫理。
不僅僅我國古代的法官,美國聯邦最高法院一份承認同性婚姻的判決中,居然也引用了《禮記•昏義》中一段,用儒家思想論證婚姻制度的重要性。
藉助所引用的名言警句,法官不僅實現了說服聽眾的目的,同時也藉助人性化的方式拉近了聽眾與法官的距離感。
06
當然,也有矯枉過正,一不小心引經據典引出爭議和事端的法官。
在一起離婚案件的判決書中,法官引用了辛棄疾的詞句:眾里尋他千網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該判決由此被戲稱為「詩意判決書」。
最近有個最具爭議的判決,重慶的法官將《聖經·馬太福音》中的表述寫入離婚判決中,有人評其為「『史上最跩判決書」。
這些引經據典所以引起爭議,大都是沒有把握好尺度,棄法律規定於不顧,而只注重道德判斷。
譬如,離婚的法定理由是感情是否破裂,一首詩詞弱化了對兩人感情狀況的審查。同樣,聖經教義的引用也弱化了現行法律的色彩。
畢竟, 道德判斷永遠不可能取代法律判斷。所以民事法官忙著引經據典時,永遠不要忘記考察清楚:這種援引是否能對判決的闡述起到解釋說明的作用?
06
也許有些引經據典流於生澀,說理效果也差強人意。
但至少有一點需要說明,民事法官們引經據典,並非刻意矯情的賣弄,也非故弄玄虛地顯示自己文采斐然。
透過一個個庭審和判決的嘗試和實踐,至少 我們看到了法官試圖從情、理、法的各個維度審理和裁判的那份真誠。
⑦ 江西梅光羲居士的家人
梅貴祥居士在南昌的陋室
民國十三年時梅光羲在江西省高法院院長工作期間,在南昌梅光羲每當去南海行宮、佑民寺講經弘法必要帶著就是他愛女梅貴祥小居士,這緣以伯父和侄女同月同日生,屬龍於農歷的1880龍年9月21,那愛女是出生農歷36年後的1916龍年9月21。再又梅貴祥自幼童三歲就背經習詩文,南昌望族書香世家紳士梅子肇珍愛長孫女梅貴祥,在梅寓的《古雲書屋》與叔叔同堂完成高小學業課程。後期時有與表哥黃念祖書信往來,雙方文革期中斷。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