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山法院王麗
A. 購買的房子被法院查封 買房人該如何維權
案情簡介
張軍想在北京投資買房,經人介紹認識了李偉,李偉在朝陽區有一處臨街的302號商鋪,想予以出賣。兩人於2012年5月23日簽訂房屋買賣合同,約定房款800萬,於協議簽訂當日給付定金50萬元,6月15日前給付首付款400萬元,並用首付款解押200萬元的銀行貸款。當張軍支付首付款之後,李偉按約解除銀行抵押並交房,雙方做好網簽之後,李偉的前妻王麗找到張軍說302號房歸其所有,張軍這才得知,2011年的時候王麗和李偉離婚,雙方協議302號房歸王麗所有,由王麗償還銀行貸款,待貸款還完之後,李偉配合王麗辦理過戶登記,王麗給李偉250萬元的補償。王麗得知李偉賣房後,與李偉簽訂了一個《關於出售房產的協議》,約定302號房由王麗委託李偉進行出賣,李偉歸還全部銀行貸款後在王麗的協助和監督下與買方完成過戶手續,並從房款中向王麗支付450萬元。簽完該協議後,王麗又以其與李偉離婚時簽訂的《財產分割協議》為由,將李偉告上法庭,要求法院將302號房過戶到自己的名下,法院支持其訴訟請求。王麗根據法院的判決,將302號房屋的產權變更到自己名下。之後,王麗要求張軍向其支付剩餘購房款,張軍陸續支付了50萬元之後,王麗並不配合網簽,因為王麗想讓張軍支付一共450萬元的房款,而張軍認為,已經給李偉450萬元了,只能給王麗350萬元尾款,雙方陷入僵局。半年之後,此事又起波瀾,王麗通過中間人向錢晨借錢,以302號房做抵押,雙方簽訂房屋借款抵押合同,但並未辦理房屋抵押過戶登記。王麗逾期還款,錢晨訴至法院要求強制執行該房產。看到法院將對房子採取強制查封措施,張軍找到本報法律專家顧問團成員北京市東元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律師李松,尋求專業的法律意見。
律師解讀
李松律師分析,面對法院的強制執行,張軍可先提起書面執行異議,由法院審查書面異議理由是否成立。若法院認為理由充分,裁定中止對該標的的執行,反之,則裁定駁回。若法院裁定駁回,張軍可在收到裁定之日後15日內提起案外人執行異議之訴。張軍可以將王麗、錢晨訴至法院,請求法院終止對302號房屋的執行措施。張軍可在訴訟中主張其已經和李偉、王麗之間就302號房形成了買賣合同關系,且已支付了500萬元的房款,對302號房又已經合法佔有使用,至於剩餘的300萬元房款,張軍表示自己現在有能力支付,可提存到法院。根據我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辦理執行異議和復議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28條的相關規定,張軍已經符合對錢晨金錢債權執行的對抗條件,錢晨不能以其對王麗的普通債權,逾越在先成立的房屋買賣關系,雖然王麗和錢晨之間簽訂抵押合同,但雙方並沒有就302號房進行抵押登記,根據我國《物權法》的規定,不動產抵押必須進行登記,否則不動產抵押債權不能成立,故錢晨對王麗的債權只是普通債權,無法對302號房進行優先受償。待法院作出停止執行302號房的判決之後,張軍可再提起訴訟要求王麗、李偉繼續履行房屋買賣合同,配合自己辦理房屋過戶手續。至於錢晨如何實現債權,其可向法院申請執行王麗的其它財產。
李松律師提醒大家,房子價值太高,買房一定要謹慎,同時保存好買房過程中的相關票據,遇到糾紛,及時運用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權益,萬不可懈怠。例如本案,若張軍及早將王麗、李偉訴至法院,將房子予以保全,也就不會出現後來的執行事件。
版權聲明:圖片來源於網路,圖文無關。如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
來源:法制晚報
B. 雷松與王麗在大學相識,請分析為什麼法院不支持王麗的主張
雷松與抄王麗在大學相襲識,因為志趣相投而結成好友,並且兩人的戀愛關系也得到了各自家長的首肯。畢業後,兩人雖然沒有分在同一個地方,但仍然書信往返,不改初衷。雷松的生日快到了,為了給他一個驚喜,王麗悄悄為他投保了一份人壽保險,准備作為生日禮物送給他。誰知當雷松從外地匆匆趕到王麗所在的城市時,卻遇到了翻車事故,雷松當即死亡。得知這個消息後,王麗傷心欲絕,隨後想到半個月前曾為雷松投保的人壽保險,於是她便攜帶著有關的證明及資料,到了保險公司要求支付約定的保險金2萬元。保險公司在核保時,得知雷松這份人壽保險是在他本人不知情的情況下,由王麗擅自買的,於是便以王麗違反了保險利益原則為由發出了拒賠通知書。王麗想不通了:保單簽了,保費也交了,我該履行的義務都履行完畢,輪到保險公司履行義務時,卻推三阻四找這么個違反保險利益的理由來搪塞人。一氣之下,她走上了法院將保險公司給告了,誰知判決結果卻讓她失望了,法院支持了保險公司的主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