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中美法官的地位

中美法官的地位

發布時間: 2025-07-09 19:50:43

⑴ 中國的法官和美國的法官工作有什麼不同

中國的法官和美國的法官在工作上存在以下不同

  1. 權力與職責

    • 中國法官:由於缺乏陪審團制度,中國法官不僅負責法律原理的詮釋,還直接決定事實的認定,這使得他們在判決過程中承擔著更為深遠的影響。
    • 美國法官:雖然也負責法律解釋,但美國法官在判決過程中更注重詳盡的論證和嚴密的推理,其法律意見書在所在司法區具有先例效力。
  2. 決策過程

    • 中國法官:通常通過簡潔的事實陳述和直接的結論來呈現司法決策的邏輯鏈。
    • 美國法官:決策過程更為詳盡,強調論證過程與結論之間的嚴密推理,這體現了普通法系對法律連續性和一致性的重視。
  3. 人才選拔

    • 中國法官:職業路徑往往始於書記員,律師背景的法官相對較少,且部分法官出身於軍人,為司法實踐增添了多元化的視角。
    • 美國法官:門檻較高,通常由資深律師和檢察官轉任,如聯邦法院法官由總統親自任命,彰顯了其專業性和權威性。
  4. 政治角色

    • 中國法官:需在忠於法律的同時,堅決維護黨的指導,這一原則體現了中國司法體系的政治導向。
    • 美國法官:獨立於黨派之外,其判決主要基於法律原則,較少受政治因素影響。

這些差異深入到法律實踐的各個方面,塑造了中美兩國司法的獨特風貌。

⑵ 有誰知道中國首位進入WTO的法官張月嬌的一些故事啊

張月姣出生於1944年10月,是吉林省人。2007年11月27日,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構(DSB),正式任命張月姣為上訴機構成員(大法官),這是中國人首次在世貿組織中擔任這一重要職務。

張月嬌曾留學法國、美國,通曉英、法兩種外語。她還具有極其豐富的實戰經驗。早在上世紀90年代前後,美國四度在知識產權問題上和中國「起火」,甚至對中國發起了「特殊301調查」。最終,張月嬌和時任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部長吳儀一起同美方「過招」,將此事平息。

張月嬌在日內瓦工作的8年多時間,已經讓她習慣了終日忙碌。她告訴《法制日報》記者,她確確實實拿出了百分之百的精力在做上訴法官的事情。「所有的周末都在辦公室度過。」一如她周圍的同事們對她的一個評價:刻苦、敬業。

(2)中美法官的地位擴展閱讀

人物履歷

張月姣,汕頭大學法學院教授。吉林省人,生於1944年10月,

張月姣在「文革」前畢業於北京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後被派赴法國留學。

1968年獲法國漢納大學學士學位。

1978年起,張月姣律師在中國國家進出口委員會、中國外國投資委員會參與了起草中外合資企業法、經濟特區條例等。

1981-1982年赴美國學習,獲法學碩士學位。

1982-1984為世界銀行法律部法律顧問

1984-1990年任中國對外經濟貿易部條約法律司任副處長、處長,經濟法副研究員,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委員,中國司法部批准律師資格;

1990-1998年任中國對外經濟貿易部條約法律司任副司長、司長,中美知識產權談判代表,中國入關談判法律總顧問,國際統一私法協會理事,國際發展法學院董事,中國人民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兼職教授。

1997-1998年,在哥倫比亞大學講授中國法律,完成JSD博士課程。

1998-2004 年任亞洲開發銀行 助理法律總顧問、東亞局副局長、嵋公地區局副局長、亞洲開發銀行上訴委員會主席、亞洲開發銀行歐洲局局長;

2007年11月27日,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構(DSB),正式任命張月姣為上訴機構成員(大法官)這是中國人首次在世貿組織中擔任這一重要職務。

⑶ 美國的法律和中國有什麼不同嗎

1、法律種類不同

中國法律是大陸法系,美國法律是英美法系。



2、法官內的作用不同

在中國刑容事法庭中,法官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他們不僅統治著法庭,還在審判期間提出問題。

在美國刑事法庭中,法官的作用很小,最終決定於陪審團做出。法官的作用只是擔任象裁判的角色,以確保案件繼續進行,雙方供可的證據符合法律規定。

3、法律結構不同

中國法制大陸法系承襲古代羅馬法的傳統,習慣於用法典的形式對某一法律部門所涉及的規范做統一的系統規定,法典構成了法律體系結構的主幹。

美國法制英美法系很少制定法典,習慣用單行法的形式對某一類問題做專門的規定,因而,其法律體系在結構上是以單行法和判例法為主幹而發展起來的。

⑷ 為什麼稱梅汝璈為中國第一大法官

梅汝璈(1904—1973),字亞軒,1946年代表中國出任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法官,參與了舉世聞名的東京審判, 以理據爭 為國爭光,對第一批28名日本甲級戰犯的定罪量刑工作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梅汝璈1904年出生在南昌朱橋梅村。1916年至1924年之間在清華學校學習,1924年考取公費赴美留學項目,入讀斯坦福大學,1926年獲得文學士學位,進入芝加哥大學法學院學習,1928年獲得法學博士學位;1929年歸國後曾任教多所大學,曾任行政院院長宋子文、外交部部長王世傑的助手;1946年,並於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任中國代表法官,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之審判日本對亞太地區引發大規模戰爭和傷害所應負之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常委會法案委員會委員、全國政協委員,1973年在北京逝世,終年68歲。

故事:
梅汝璈(公元1904~1973年),江西省南昌縣人。自幼聰穎好學,12歲便自江西省立模範小學畢業,以優異成績考取北京清華大學留美預備班。1922年畢業後赴美,入斯坦福大學攻讀經濟學,四年後獲碩士學位;旋即進芝加哥大學深造,二年後獲法學博士學位。1929年回國,應聘到山西大學法學院任教授。
他不僅教書,而且育人,在強調「法制」與「法治」重要性的同時,經常以清華人「恥不如人」的精神勉勵學生。他諄諄告誡他的學生:「清華大學和山西大學的建立,都與外國人利用中國的『庚子賠款』有關,其用意是培養崇洋媚外的人。因此我們必須『明恥』,『恥』中國的科學文化不如西方列強國家,『恥』我們的大學現在還不如西方的大學,我們要發奮圖強以雪恥。」
後來,他相繼在天津南開大學、重慶中央政治學校、武漢大學和上海復旦大學任教。他溫文爾雅,戴著副金絲邊眼鏡,儼然是個學者,但思想進步,氣質不凡,作風嚴謹,辦事堅決果敢,民主、法律、民族意識極強,終因其突出的法律水平和法學風格,而成為中國法學界馳名中外的法學專家。
1945年7月,根據波茨坦公告規定,決定設立逺東國際軍事法庭,由中、美、英、蘇、加、法、新、荷、馬、菲、澳等11個國家的法官組成,在日本東京對日本戰犯進行審判。
中國是受降國之一,國民政府接到駐日盟軍統帥總部的通知後,立即指示外交部和司法部官員在全國范圍內遴選精英,組成具有強大實力的參審班子。其中,參審的法官、檢察官和顧問是三個最重要的人選,由行政院提交選拔名單,最後由蔣介石選定42歲的復旦大學教授梅汝璈為中國法官、東吳大學法律系教授向哲浚為檢察官、44歲的武漢大學法律系教授吳學義擔任顧問。梅、吳倆曾經擔任行政院院長宋子文、外交部長王世傑的助手,參與和英、美、蘇三國分別在1943~1945年簽訂《中美平等新約》、《中英平等新約》、《中蘇友好條約》的談判,有豐富的國際外交經驗,通曉英美諸國法律。
1946年5月初,各國法官、檢察官、顧問、律師以及有關人員聚集東京後,正式開庭前,召開預備會議,討論法官座次安排問題。
按照慣例,庭長應居中坐首位,庭長是由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指定的,由澳大利亞德高望重的韋伯法官擔任,他應坐在中間 各國法官沒有爭議。但是,庭長右手的第一把交椅、左手的第二把交椅,該讓誰坐呢?發生了爭執。
美國軍事法官克萊墨爾搶先發言:「庭長右邊往下第一把交椅,應歸我們美利堅合眾國。」英國帕特里克緊接著說:「我們英國法官應當坐庭長左面的第二把交椅。」蘇聯法官柴楊諾夫激動地反詰:「難道我們蘇維埃共和國的法官就不能坐在這個位置上?」……
聽了這些各執一詞、互不退讓的話後,梅汝璈和在座的所有法官都明白,座次表示著該法官所屬國在審判中的地位,為了國家的尊嚴和榮譽,應該當仁不讓。可是,當時的中國雖然號稱「世界四強」之一,國力卻不強,徒有虛名,應該怎麼說呢?他想了想,態度平和地說:「若論個人之座位,我本不在意。但既然我們代表各自的國家,我還須請示本國政府。」
在座的人都對梅汝璈的話感到驚異。韋伯說:「要是一個座次問題都得請示政府,何時才能討論出結果來?」
梅汝璈那是運用「以退為進」的論辨技巧,先以低調應對,見大家神色驚訝、不知所措時,他立即轉換為攻勢,神情鄭重地正面提出自己的觀點:「另外,我認為法庭座次,應按日本投降時各受降國簽字的順序排列,最為合適。」
大多數法官表示贊同,但仍有一些人反對。英國法官帕特里克說:「那就是說,讓你們中國法官坐法庭的第二把交椅?這怎麼行!」
梅汝璈正言回敬:「怎麼不行!?首先,這個法庭的使命是審判日本戰犯。眾所周知,中國的抗日戰場是東方反法西斯戰爭的主戰場。中國軍民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到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堅持了長達14年的英勇斗爭,極大地消耗了日本的軍事、經濟實力,不僅粉碎了日本北進蘇聯的企圖,而且阻滯了日本南進攻擊美英盟軍的步伐。請問,這個貢獻如何?該不該排在前面?再者,如果沒有日本的無條件投降,便沒有今日的審判,所以,按各受降國的簽字順序排列座次,實屬順理成章。」
梅汝璈說到這里,略一停頓,微微一笑說:「當然,如果各位同仁不贊成這一辦法,那我們不妨找一台體重測量器來,以體重的大小排座,體重者居中,體輕者居旁嘛!」梅汝璈這幾句恢諧之言,使各國法官忍俊不禁,有人甚至拍手叫妙,大家感到輕鬆了許多。
庭長韋伯也笑了笑說:「你的建議很好,但它祗適用於拳擊比賽。」梅汝璈回答說:「若不以受降國簽字順序排列,那還是按體重排列為好。這樣,縱使我被置於末座也心安理得,並可以由此對我的國家有所交待。一旦他們認為我坐在邊上不合適,可以調派一名比我肥胖的來替換我呀!」各國法官又被逗得哈哈大笑。
笑是笑了,但庭長韋伯仍未最後拍板。他怕是不能自己作主。
事情的進展果然並非設想中的那麼順利。
下午舉行法庭開庭預演。庭長韋伯宣布入場順序是:美、英、蘇、中、法、加……。被點到的前幾名法官,一個個立即喜滋滋地依次入隊排列。甬道里的新聞記者們都舉起了手中的相機和攝影機。
「什麼?竟然這樣安排!」梅汝璈怒不可遏地脫下身上的黑色絲質法袍,扔到一邊,拒絕參加「綵排」。他知道,如果預演時不據理力爭,次日開庭的順序就這樣排定了。
記者們均為這一突發情況所震驚。庭長韋伯猝不及防,頓時語塞:「這……」
梅汝璈義正辭嚴地大聲說:「對法庭這種既不按國名字母排序,又不按同盟國接受日本投降簽字順序排序的不公道行為,中國法官提出強烈抗議!」加拿大、紐西蘭、菲律賓等國的法官當即表示支持梅汝璈的抗議。
庭長韋伯走到梅汝璈身邊,低聲勸道:「梅法官,最高統帥要英美居中的意思,無非是因為他們對英美法律程序熟悉一些,這也純粹是為了工作著想,並無歧視中國的意思。」梅汝璈立即回答:「尊敬的庭長先生,我想提醒您的是,這是國際法庭,不是英美法庭,我看不出有英美當主角的必要。」
韋伯無奈,祗好把麥克阿瑟搬出來:「這是最高統帥的意思。如果因為你拒絕這個安排,而使中美陷入不愉快的境地,那,那將是非常遺憾的,你的政府也未必會同意你這種行為。」
梅汝璈根本不考慮個人的得失去從,他憑著對正義事業的高度責任感,堅持己見:「為抗擊日本侵略者,我國軍民傷亡逾兩千萬,財產損失逾兩千億美元,擊斃擊傷日軍達一百三十多萬,占日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傷亡總數的70﹪。事實充分證明,中國正是打敗日本軍國主義的主力。現在可好,在審判日本戰犯的國際法庭里,她應具有的席位竟被降到曾向日本投降的英國之下,這本身已是不可思議的事情。我不相信我國政府會同意這個安排。同時,我也懷疑最高統帥會做出如此出格的安排!我上午已提出了建議,同仁中並無很多異議,我請求立即對我的建議進行表決。」
韋伯只好召開緊急磋商會議,對提議進行表決。開庭預演推遲了半個多小時。結果,入場順序和法官座次終於按照日本投降書中受降國的簽字順序(美、中、英、蘇、加……)排定。
梅汝璈因有愛國之心,才有此正義之舉,在十分復雜和困難的情況下,沒有辜負祖國人民的重託,最終贏得了談判的主動權,為祖國爭了口氣。國內新聞媒介立即插發了這一重大新聞,有的報紙還及時刊出套紅「號外」。

參考:梅汝璈網路
http://ke..com/view/176402.htm

熱點內容
中國注冊會計師有哪些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10 01:31:17 瀏覽:53
法治引領下的 發布:2025-07-10 01:30:43 瀏覽:815
協議書怎樣寫才有法律效力土地土 發布:2025-07-10 01:22:46 瀏覽:842
地方規章可以設定的行政處罰是 發布:2025-07-10 01:19:59 瀏覽:933
法院送達制度 發布:2025-07-10 01:19:19 瀏覽:39
刑法解釋關鍵 發布:2025-07-10 01:10:37 瀏覽:201
煙草一法一例三規章一解釋 發布:2025-07-10 01:09:46 瀏覽:973
教師道德案件 發布:2025-07-10 01:08:55 瀏覽:497
老年人能用到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7-10 00:48:31 瀏覽:96
殘疾人權益法律知識競賽答案 發布:2025-07-10 00:30:27 瀏覽: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