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實現擔保物權
Ⅰ 抵押權要在判決才能執行嗎最高院答復
抵押權屬於擔保物權,實現擔保物權需要人民法院的裁定或判定後專才能實現。
附:《中華人屬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九十六條申請實現擔保物權,由擔保物權人以及其他有權請求實現擔保物權的人依照物權法等法律,向擔保財產所在地或者擔保物權登記地基層人民法院提出。
第一百九十七條人民法院受理申請後,經審查,符合法律規定的,裁定拍賣、變賣擔保財產,當事人依據該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不符合法律規定的,裁定駁回申請,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Ⅱ 抵押權的實現
新《民事訴訟法》施行後,?湯林華律師抵押權的實現,在新民訴法施行之前,一般來說有二種途徑:一是協議折價、拍賣、變賣,二是向法院起訴。後者一般要經過一審、二審,才能向法院申請執行生效裁判。雖然《物權法》第195條規定了抵押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拍賣、變賣抵押財產,但是沒有規定具體的法律程序,司法實踐中法院一般不予受理。
《民事訴訟法》第196條規定,申請實現擔保物權,有擔保物權人以及其他有權請求實現擔保物權的人依照物權法等法律,向擔保財產所在地或者擔保物權登記地基層人民法院提出。第197條的規定,人民法院受理申請後,經審查,符合法律規定的,裁定拍賣、變賣擔保財產,當事人依據該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不符合法律規定的,裁定駁回申請,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這是民事訴訟法規定的特別程序,將《物權法》與《民事訴訟法》銜接起來,視乎給擔保物權一個簡便的實現方式了。
但是,民訴法把擔保物權的實現規定在特別程序一章,而特別程序只是對某些事實和權利進行確認,不審理民事爭議,在這一章中又規定:人民法院在依照本章程序審理案件的過程中,發現本案屬於民事權益爭議的,應當裁定終結特別程序,並告知利害關系人可以另行起訴。抵押權人與抵押人既然達不成協議,到了法院,同樣會產生爭議(譬如合同無效、抵押無效),再者,抵押權關系復雜,存在抵押權人、抵押人、債務人,有的抵押物存在多個抵押權人,一旦這種特別程序中存在民事爭議,法院一般就會裁定終結特別程序,抵押權人還得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因此,通過這一程序解決抵押權實現的案件范圍十分狹窄。
抵押權人與抵押人未能就實現抵押權達成協議,才向人民法院申請公力救濟,如果能夠達成協議,也就不存在適用特別程序的問題了。抵押權人與抵押人未能就實現抵押權達成協議,主要有兩種情形:一是雙方就債務履行期屆滿債權未受清償的事實沒有異議,只是就採用何種方式來處理抵押財產的問題達不成一致意見。二是雙方在債務是否已經履行以及抵押權本身的問題上存在爭議。對於第一種情形,即抵押權人與抵押人未能就實現抵押權方式達成協議的,為簡便抵押權的實現程序,依據民訴法第196條的規定,抵押權人可以直接請求人民法院拍賣、變賣抵押財產。對於第二種情形,抵押權人仍應當採取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方式解決。[1]
這樣看來,新民訴法的規定只能解決部分抵押權實現案件,也就是在實現抵押權方式問題上存在爭議的案件,雖然如此,也是司法為民的表現,否則,上述案件還得經過訴訟程序來解決,確實浪費司法資源,也給抵押權人帶來訴累。
那麼,抵押權人能否向人民法院直接申請執行呢?答案是否定的。現行民訴法規定的執行依據主要有:人民法院製作的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書、裁定書和調解書;人民法院依督促程序發布的支付令;發生法律效力而具有財產內容的刑事判決書、裁定書;仲裁機構依法作出的發生法律效力的裁決書;公證機關製作的依法賦予強制執行效力的債權文書。可見,他項權證不是法定的執行依據,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只能通過人民法院審查,符合條件的作出裁定,依據該裁定抵押權人才能向法院申請執行。因此,民訴法規定的特別程序,應當審查抵押權人申請的抵押權實現的條件,也就是抵押權是否有效存在,債務履行期限屆滿或者發生約定的實現抵押權的條件,符合這兩個條件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依據特別程序作出裁定,通過執行程序解決部分案件抵押權的實現問題。存在民事爭議的抵押權的實現,還是通過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解決
Ⅲ 最高人民法院執行局疑難問題解答(二)
最高法院吳慶寶:民商事審判疑難問題解答(二)
第三類、擔保的有關問題
1、劃撥土地上的建築物被抵押,在破產時該劃撥的土地可否視為抵押物?如何處理? 劃撥土地上的建築物提供抵押時現在究竟是以獨立抵押還是地隨房走,或者房隨地走存在一些爭議,但起碼建築物抵押時不可能是獨立抵押,應當認定是與土地使用權一起辦理抵押,否則建築物脫離土地就不會存在。建築物所有權人破產時如果該建築物的抵押經過有權登記機關登記按照有關政策和最高法院司法解釋的規定,應當認定抵押有效。在具體處理時應當由抵押人以抵押物在其價值范圍內交納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後剩餘部分才可以優先受償給抵押權人。為何要考慮到交納土地出讓金主要是為了妥善安置破產企業的職工,可以想像,如果破產企業的所有有效資產均被以抵押方式優先清償給抵押權人,那麼破產企業將沒有剩餘資產來優先安置企業職工發放拖欠職工的工資等,這其實社會的負面影響反而更大,不利於社會的穩定。收回劃撥土地的出讓金也並非純粹的由國家收回,而恰恰是為了破產企業能夠對企業職工的後續生活有所安置,以避免造成職工生活的動盪。
2、夫或妻一方登記財產所有權,在設定抵押時是否必須經夫妻雙方共同同意?若夫妻共同在抵押合同中簽名,是否應列夫妻為共同被告? 夫妻雙方的共有財產通常以夫或妻一方的名義進行登記,對於該共有財產處分權歸夫妻雙方共有,除非夫和妻一方授權另一方處分或者辦理抵押登記,否則該抵押登記的效力是值得考慮的。夫妻雙方共同在抵押合同中簽名證明該抵押合同是成立的,如辦理了抵押登記,則進一步證明抵押合同是有效的,是可以得到切實履行的。在訴訟中因該抵押財產可能成為清償債務的標的,加之該抵押物又屬於夫妻雙方共有,所以應當將夫妻雙方為共同被告。例外的情況是夫妻雙方授權他人同意以該財產設定抵押,那麼在訴訟中僅列被授權人為被告而不必列夫妻雙方為共同被告。
3、將集體土地上的房屋設定抵押是否有效? 集體土地上的房屋當然可以做為抵押物,只是要注意的是:抵押人應當是房屋的所有權人,同時該房屋所有權人取得了該塊土地的使用權。另外,如果該房屋在建築時只是做為臨時房屋而建設,並未取得土地使用權,該房屋也並非房屋所有權人或土地使用權人設定抵押權,那麼,抵押就是無效的。認定房屋抵押是否有效應當審查土地使用權是否有效,房屋建築是否有效,房屋產權證書是否有權,抵押人是否房屋所有權人,或者不是房屋所有權人是否得到了房屋所有權人的授權或者同意。
4、債權人主張直接以抵押物或質押物、留置物變價受償的訴訟程序如何操作,法律文書如何表達? 在若干物權做為受償標的物的時候肯定會有一個清償順序的問題在一般民事案件中可能留置的情況多一些,而且當事人之間也會約定較為簡單易行的變價或者清償辦法,例如以較高價值的標的物留置在債權人處會約定債務人不能歸還欠款則留置物歸債權人所有,不會留有超出價值的部分歸還債務人,或者不足部分如何進一步清償的問題,既簡便易行,又能夠解決雙方之間的爭議。而在民商事交往中,法律關系和爭議金額往往較為復雜,很難用簡便的方法加以表述,常常會多出或者少於債權的價值,而這也是日後發生訴訟的主要隱患。但無論如何,在訴訟中遇有三種擔保方式並存的時候,肯定要分出個先後順序,不能以同一順序清償債務。應當考慮按照清償簡便易行和實際佔有優先的方式來分出清償順序。 (1)當存在留置的方式時,因該物被債權人實際佔有或者提存於第三人處且價值已事先確定也充分考慮到了市場風險和折舊的因素比較容易直接用於清償債權人的債權,所以,該種方式應當優先於其他擔保方式受償。擔保法解釋第79條第2款規定:「同一財產抵押權與留置權並存時,留置權人優先於抵押權人受償」。可見,司法解釋認為無論何種情形,無論留置權在先辦理,還是抵押辦理在先,留置權均優先於抵押權。 (2)當存在質押的方式時,應當分清質押物以及該物派生出的民事權利歸屬於債務人並沒有將所有權轉移給債權人,進入清償順序時,也應當考慮到質押物的實際價值以及其所派生權利的實際價值,同時要注意到質押物要以動產為主,當然還可以涉及到附著於質押物的民事權利,這個權利究竟如何行使需要做出鑒定或者審計並非依債務人所主張的價值數額為准,其實現的程序也並非象留置物處置時那麼簡單易行。在先質後押的場合,及時抵押權已經辦理登記,成立在前完全有效的質權應優先於抵押權。至於防止質權人於出質人惡意串通損害已經登記的抵押權的問題,可以通過合同無效制度、證據規則以及證據鑒定製度來解決,沒有證據能夠證明質權損害抵押權的,應當認定競存時的質押權優先。 (3)抵押物並不需要實質佔有,而往往以登記管理機關登記和公示為生效要件。該抵押物仍然歸屬於債務人佔有、使用,僅僅從法律上限制了該抵押物的處分和轉讓。債務人提供的抵押物既可以是自己擁有所有權的抵押物也可以是經過他人同意的、他人擁有所有權的抵押物,特別應當注意的是抵押物是以不動產為主要指向對象,雖然也存在大量的動產抵押的情況,在訴訟中予以清償是存在著一定難度的,必然涉及到抵押物的估價、審計、拍賣,並不能以債權人所能接受的最抵價格予以轉讓或者變現,其處理的方式更應注意到公平和公正,也要注意維護抵押人的合法權益,所以在處置時應當優先於保證而落後於留置的擔保方式。通常情況下抵押權的實現要優先於質押權。對於抵押的公信力問題,理論界和司法實務界均有不同認識。總的講,我國的抵押登記屬於公示性質的,登記機關不對抵押財產的真實性、可靠性負責,僅僅是拿來登記表填寫完畢,加蓋抵押人的公章,由登記機關予以認可後,蓋章登記予以公示,決沒有可據此認定抵押財產真實可靠的道理。例如,擔保法司法解釋第50條規定:「以《擔保法》第34條第1款所列財產一並抵押的,抵押財產的范圍應當以登記的財產為准。抵押財產的價值在抵押權實現時予以確定」。第61條規定:「抵押物登記記載的內容與抵押合同約定內容不一致的,以登記記載的內容為准」。由此看來,法律和司法解釋也沒有明確抵押合同與抵押人及抵押登記所指向的抵押財產應當屬於同一財產,所以難以負起公信力的抵押之登記責任,這也給司法審判的具體案件帶來不少麻煩。起碼抵押登記應當起到:第一,避免重復登記,以同一筆財產反復辦理抵押登記;第二,避免虛假登記,登記財產不真實,損害債權人利益;第三,避免惡意損害第三人的登記,例如逃避其他債權人的追索,辦理惡意登記。 在法律文書中,自然應當闡述上述幾種物的擔保的法律關系的實質內容,以及他們之間的順序關系,特別是為保護債權人利益所應當考慮的清償順序。 附錄:關於吉林市商業銀行營業部與交通銀行吉林分行船營支行長春路分理處存單質押糾紛一案請示的答復 (2003)民二他字第21號 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 你院 2002年 11月 22 日(2002)吉高法民三請字第 1號《關於上訴人吉林市商業銀行營業部與被上訴人交通銀行吉林分行船營支行長春路分理處存單糾紛一案的請示報告》,我院於2003年6月2日收悉。根據你院二審認定的事實,經研究,答復如下: 吉林市商業銀行營業部(以下簡稱商業銀行)因為貸出款項,並通過存單質押而取得了交通銀行吉林分行船營支行長春路分理處(以下簡稱交通銀行)出具的存單。依照本院《關於審理存單糾紛案件的若干規定》第一條第(一)款的規定,本案商業銀行以存單質押請求兌付而起訴,應屬存單糾紛案件。商業銀行在接受出質存單後向交通銀行進行了核押,依照上述司法解釋第八條第三款的規定,質押合同有效,交通銀行應承擔本案所涉存單的兌付責任。但應以該存單質押的債權為限。 此復
二○○三年一月四日(承辦人:王洪光承辦)
附相關鏈接:http://www.360doc.com/content/14/1218/11/15989001_433832027.shtml
Ⅳ 人民法院對抵押物、留置物可以採取財產保全措施,但抵押權人、留置權人有優先受償權
是的。
依法設立的抵押權,留置權受法律保護,作為擔保物權,其目的在於保障權利人回債權的實現,具有答優先受償的法律效力。人民法院對抵押物、留置物仍可以採取財產保全措施,進入執行程序後,優先實現擔保物權人的權利,而後進行強制執行。
Ⅳ 抵押權要在判決才能執行嗎 最高院答復
抵押權屬於擔保物權,實現擔保物權需要人民法院的裁定或判定後才能實現。內
附:《中華人民容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九十六條申請實現擔保物權,由擔保物權人以及其他有權請求實現擔保物權的人依照物權法等法律,向擔保財產所在地或者擔保物權登記地基層人民法院提出。
第一百九十七條人民法院受理申請後,經審查,符合法律規定的,裁定拍賣、變賣擔保財產,當事人依據該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不符合法律規定的,裁定駁回申請,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Ⅵ 已設定抵押權的財產被人民法院財產保全後,抵押權人能否在法院強制執行該財產前申請實現其抵押權
抵押權人行使其抵押權是沒有問題的,但抵押權人也必須取得執行根據才能主動行使其抵押權的優先受償權,這個執行根據可以是法院的生效法律文書,也可以是仲裁裁決書或者公證債權文書。如果抵押權人沒有取得執行根據,抵押權人不能主動行使其抵押權的優先受償權,但法院在處置抵押物的時候,必須依法留足抵押權人對抵押物的優先受償權所對應的價款。另外,人民法院處置抵押物,要抵押權人的抵押債權依法優先受償後還有剩餘的價款可以執行才能對抵押物處置,如果評估後發現如果拍賣的價款不能清償抵押債權,就不能拍賣了,如果堅持拍賣就是無益拍賣,為了拍賣而拍賣,因為明顯拍賣後經抵押權人優先受償後沒有價款用於案件的執行。
Ⅶ 不經過法院准許原告可以隨意處置抵押物嗎
當然不可以。
《擔保法》規定,債務履行期屆滿抵押權人未受清償的,可以與抵押人協議版以抵押物折價或者以權拍賣、變賣該抵押物所得的價款受償;協議不成的,抵押權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2012年民事訴訟法改變了原來的做法,簡化了抵押權實現抵押權的程序,該法第一百九十六條規定:申請實現擔保物權,由擔保物權人以及其他有權請求實現擔保物權的人依照物權法等法律,向擔保財產所在地或者擔保物權登記地基層人民法院提出。第一百九十七條人民法院受理申請後,經審查,符合法律規定的,裁定拍賣、變賣擔保財產,當事人依據該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不符合法律規定的,裁定駁回申請,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抵押物折價或者拍賣、變賣後,其價款超過債權數額的部分歸抵押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債務人清償。
因此,抵押權人不可以隨意處置抵押物。
Ⅷ 新《民事訴訟法》施行後,抵押權如何實現
新《民事訴訟法》施行後,抵押權實現的方式主要三種:
1、由抵押權人與抵押人協議以抵押財產折價或者以拍賣、變賣該抵押財產所得的價款優先受償
2、抵押權人可以向法院申請實現擔保物權,請求人民法院拍賣、變賣抵押財產。
3、通過法院訴訟的方式實現抵押權。
《民事訴訟法》抵押權的實現方式的規定:
第一百九十六條 申請實現擔保物權,由擔保物權人以及其他有權請求實現擔保物權的人依照物權法等法律,向擔保財產所在地或者擔保物權登記地提出。
第一百九十七條 人民法院受理申請後,經審查,符合法律規定的,裁定拍賣、變賣擔保財產,當事人依據該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不符合法律規定的,裁定駁回申請,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物權法》關於抵押權的實現方式的規定:
第一百九十五條 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發生當事人約定的實現抵押權的情形,抵押權人可以與抵押人協議以抵押財產折價或者以拍賣、變賣該抵押財產所得的價款優先受償。協議損害其他債權人利益的,其他債權人可以在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請求人民法院撤銷該協議。
抵押權人與抵押人未就抵押權實現方式達成協議的,抵押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拍賣、變賣抵押財產。
(8)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實現擔保物權擴展閱讀:
依據我國法律規定,抵押權的實現必須具備以下四個條件:
①抵押權必須有效存在。抵押權設定如果無效或者已被撤銷,則不能實現。
②必須是債務人履行期限屆滿。債務人履行債務的期限是否屆滿是決定債務人是否履行債務的時間標准。
③債權人未受清償。債務履行期限屆滿債權人未受清償,表明債務人未按期履行義務,無論債務是遲延履行,還是拒絕履行,債權人都可以行使抵押權,使債權得到清償。
④債務未受清償不是由於債權人造成的。只有在因債務人方面的原因未能清償債務而使債權人未受清償時,抵押權人才可以行使抵押權。如果債權人未受清償是由於其自己的原因造成的,則抵押權人不能行使抵押權。
Ⅸ 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發生當事人約定的實現抵押權的情形,致使抵押財產被人民法院依法扣押的,
本條規定,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發生當事人約定的實現抵押權的情形,專致使抵押財產被人民屬法院依法扣押的,抵押權的效力及於抵押財產的孳息,自扣押之日起抵押權人有權收取該抵押財產的天然孳息和法定孳息。例如,甲將已出租的房屋作為貸款擔保抵押給乙,債務履行期間,甲仍有權收取該房屋的租金,但債務履行期滿,甲沒有履行債務,乙為行使抵押權請求人民法院將該房屋扣押的,此時,收取房租的權利就不再由抵押人甲行使,而應由抵押權人乙行使。
需要說明的是,抵押權的效力及於抵押財產的孳息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必須是抵押財產被扣押後,抵押權人才能收取其孳息;(二)抵押財產被扣押後,抵押權人已經通知應當給付法定孳息的義務人。因為法定孳息如租金的取得,取決於義務人的給付行為,通常情況下義務人負有向抵押人給付孳息的義務,如果抵押權人未將扣押事實通知義務人,義務人就無法將孳息交付給抵押權人,抵押權的效力也就無法及於該孳息。
由於收取孳息可能要付出一些費用,如收取果實的勞務費,這些費用應當首先得到滿足,也就是說,孳息應當先充抵收取孳息的費用,再用於清償抵押權人的債權。
●相關規定
Ⅹ 實現擔保物權的司法解釋
最高法院沒有出台關於實現擔保物權的專門司法解釋。
涉及擔保物權的司法解釋,都在民事訴訟法的司法解釋中,是361條至371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三百六十一條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六條規定的擔保物權人,包括抵押權人、質權人、留置權人;其他有權請求實現擔保物權的人,包括抵押人、出質人、財產被留置的債務人或者所有權人等。
第三百六十二條 實現票據、倉單、提單等有權利憑證的權利質權案件,可以由權利憑證持有人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無權利憑證的權利質權,由出質登記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三百六十三條 實現擔保物權案件屬於海事法院等專門人民法院管轄的,由專門人民法院管轄。
第三百六十四條 同一債權的擔保物有多個且所在地不同,申請人分別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實現擔保物權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受理。
第三百六十五條 依照物權法第一百七十六條的規定,被擔保的債權既有物的擔保又有人的擔保,當事人對實現擔保物權的順序有約定,實現擔保物權的申請違反該約定的,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受理;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第三百六十六條 同一財產上設立多個擔保物權,登記在先的擔保物權尚未實現的,不影響後順位的擔保物權人向人民法院申請實現擔保物權。
第三百六十七條 申請實現擔保物權,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請書。申請書應當記明申請人、被申請人的姓名或者名稱、聯系方式等基本信息,具體的請求和事實、理由;
(二)證明擔保物權存在的材料,包括主合同、擔保合同、抵押登記證明或者他項權利證書,權利質權的權利憑證或者質權出質登記證明等;
(三)證明實現擔保物權條件成就的材料;
(四)擔保財產現狀的說明;
(五)人民法院認為需要提交的其他材料。
第三百六十八條 人民法院受理申請後,應當在五日內向被申請人送達申請書副本、異議權利告知書等文書。
被申請人有異議的,應當在收到人民法院通知後的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出,同時說明理由並提供相應的證據材料。
第三百六十九條 實現擔保物權案件可以由審判員一人獨任審查。擔保財產標的額超過基層人民法院管轄范圍的,應當組成合議庭進行審查。
第三百七十條 人民法院審查實現擔保物權案件,可以詢問申請人、被申請人、利害關系人,必要時可以依職權調查相關事實。
第三百七十一條 人民法院應當就主合同的效力、期限、履行情況,擔保物權是否有效設立、擔保財產的范圍、被擔保的債權范圍、被擔保的債權是否已屆清償期等擔保物權實現的條件,以及是否損害他人合法權益等內容進行審查。
被申請人或者利害關系人提出異議的,人民法院應當一並審查。
第三百七十二條 人民法院審查後,按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一)當事人對實現擔保物權無實質性爭議且實現擔保物權條件成就的,裁定準許拍賣、變賣擔保財產;
(二)當事人對實現擔保物權有部分實質性爭議的,可以就無爭議部分裁定準許拍賣、變賣擔保財產;
(三)當事人對實現擔保物權有實質性爭議的,裁定駁回申請,並告知申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