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法院拍賣網
A. 不限購的法拍房都來自哪裡!
主要有四種來源:
第一種,商業貸款。銀行貸款無力償還時,法院拍賣房產變現償還貸款;
第二種,民間借貸。借貸關系中的償還抵押,法院拍賣借款人房產,所得用於來還款;
第三種,司法沒收。財產沒收後屬於國有資產,拍賣所得收歸國庫;
第四種,無主房產。就是無人認領的房產。
B. 鼓浪嶼別墅的「買賣」故事
鼓浪嶼,這個被譽為「萬國建築博覽館」的小島,擁有著1200多棟風格各異的別墅,其中49棟屬於歷史風貌建築,10棟更是重點歷史風貌建築。在這座島上,每一棟別墅都承載著一段故事,而「金瓜樓」便是其中的標志性之一。
「金瓜樓」原是旅菲華僑黃賜敏的別墅,但其實並非黃賜敏親手建造。這棟別墅於1922年被當時的印尼首富、「糖王」、南安籍僑商黃奕住開發。黃奕住在這座島上共建了160多棟別墅,而黃賜敏正是看中了這一棟。經過精心設計,結合了拜占庭和閩南傳統建築風格的「金瓜樓」,蘊含著「瓜絡綿延」的祈福寓意。1924年,黃賜敏花費4萬銀元買下了這棟樓,自此成為它的主人,全家遷居於此。
「金瓜樓」因其樓頂建造的兩個像金瓜一樣的建築物而得名,位於鼓浪嶼泉州路99號,現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廈門同安法院是這次拍賣的委託方,這棟文物屬於私人財產,拍賣前的主人是廈門駿豪會的蔡姓老闆,由於還不了銀行貸款,最終被拍賣抵債。拍賣評估價近1.13億元,起拍價7900萬余元,打了七折。然而,盡管圍觀人數高達2萬人,最終卻無人出手購買。
鼓浪嶼別墅的買賣故事遠不止於此。有數據顯示,2011年原菲律賓「木材大王」李清泉的「容谷別墅」在上海進行線下公開拍賣時,起拍價高達2億元。而有「中國第一墅」之稱、黃奕住與家人曾經居住的「黃家花園」,估值更是達到了20億元。當然,也有比「金瓜樓」價格更為親民的別墅,如曾作為福建二次黨代會會址的「曾家園」,2023年7月上過拍賣台,市場價約為5800萬元,起拍價卻只有618萬元。
在鼓浪嶼這座小島上,每一棟別墅都有著獨特的魅力和背後的故事。隨著時代的變遷,這些別墅經歷了戰亂與時代的洗禮,如今多數別墅的居住者並非原主人。八十年代,被公家沒收的房子歸還給個人,別墅買賣開始在鼓浪嶼興起。九十年代,專門買賣鼓浪嶼別墅的房地產公司應運而生,曾立偉作為一位鼓浪嶼原住民,負責運營這家公司。然而,別墅的買賣並非易事,產權的確認過程復雜,且價格並不總是能輕易達成買賣雙方的預期。
要實現鼓浪嶼別墅的買賣,關鍵在於產權的合法確認。如果別墅原主人娶有多房太太,後人眾多且分布廣泛,確權過程將異常復雜。相反,如果原主人只娶了一房太太,確權則相對容易。以「容谷別墅」的確權過程為例,盡管表面上看子女關系簡單,實際確權過程中卻發現了8個合法繼承人,分布在菲律賓、美國、加拿大等地。運營商耗時四年,好不容易將所有合法繼承人找齊。然而,在確權過程中,一位繼承人不幸去世,流程不得不重新啟動,最終確權成功,才有了「容谷別墅」能夠在上海拍賣的機會。
隨著時代的發展,信息不對稱的契機逐漸消失,鼓浪嶼別墅在大環境下的價值已經為眾人所熟知。確權的過程不僅耗時耗力,還需要支付高昂的成本,包括與原主人後代協商確權,以及安置現有住民。在世紀之交的高峰期,許多泉州知名企業將目光投向了鼓浪嶼,購買別墅成為一種趨勢。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流向二手市場的鼓浪嶼別墅越來越少,買賣別墅的市場逐漸趨於穩定。
C. 拍賣網站上的房產拍賣可靠嗎
1、拍賣的房產上存在有長期的租賃合同依據民法買賣不破租賃的原則
2、房產的所有權歸內屬有爭議。
3、競容買人只能取得所有權不能取得佔有使用權拍賣房裡面實際居住的如果是已經和原業主簽訂買賣合同並支付一定的購房款,還和原業主已經辦理正常交房手續的買家,也會出現這種情況。
4、屋存在違法建築的問題拍賣面積和實際登記面積不一致或其他質量瑕疵的責任只能由購買者承擔。
總的來說存在諸多問題,暫時還是有很多不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