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執行例會
A. 審判委員會議事規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規范審判委員會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審判決策的公正、高效、權威,切實加強審判經驗總結、審判規則提煉和法律適用研究工作,充分發揮審判委員會的職能作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安徽省高級人民法院關於完善全省法院司法責任制的實施細則》及有關規定,結合我院審判工作實踐,特重新修訂本規則。
第二條 審判委員會是本院的最高審判組織,由審判委員會委員組成。
第三條 審判委員會議事和決定問題,實行民主集中制,堅持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
第四條 審判委員會討論案件必須遵循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准繩的原則,實事求是,公正決斷。
第二章 召集、召開
第五條 審判委員會例會由審判管理辦公室負責通知委員、會議記錄、紀要編發和審理報告的收發等具體事宜。
第六條 審判委員會會議由院長主持。院長因故不能主持會議時,可以委託副院長主持。
第七條 審判委員會討論下列案件,同級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或者受檢察長委託的副檢察長可以列席:
(一)可能判處被告人無罪的公訴案件;
(二)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的案件;
(三)其他需要檢察長列席的案件。
第八條 審判委員會委員應當自覺執行迴避制度,遇有法定迴避情形的,應當自行迴避。院長或會議主持人發現委員有法定迴避情形的,應當要求其迴避。
第九條 審判管理辦公室應於審判委員會會議前三日,將會議討論事項的書面材料送達審判委員會委員,同時告知會議日期,但特殊情況除外。
第十條 審判委員會委員應按通知准時到會,如因特殊原因不能參加或不能按時到會的,必須提前向會議主持人請假。
第十一條 審判委員會會議必須有過半數審判委員會委員參加時才能召開。
第十二條 審判委員會記錄應妥善保管並按時歸檔,未經批准不得借閱或傳閱。
第三章 職責、許可權
第十三條 審判委員會的職責是:
(一)總結審判工作經驗;
(二)討論決定重大、疑難、復雜案件的法律適用;
(三)討論決定本院已發生法律效率的判決、裁定、調解書是否應當再審;
(四)討論決定其他有關審判工作的重大問題。
第十四條 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的其他有關審判工作的重大問題是:
(一)需向上級法院請示的有關審判工作的重大問題;
(二)統一本院裁判標准;
(三)有關本院審判工作制度、規則的制定和修改;
(四)院長認為需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的其他事項。
第十五條 下列案件應當提請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
(一)本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確有錯誤需要再審的案件;
(二)擬在法定刑以下判處刑罰或者免於刑事處罰的案件;
(三)擬宣告被告人無罪的案件;
(四)法律規定不明確,存在法律適用問題的案件以及擬就法律適用問題向上級法院請示的案件;
(五)認為應當判處無期徒刑、死刑,需要報請移送中級法院審理的刑事案件;
(六)認為案情重大,需要報請移送上級法院審理的案件。
下列案件,合議庭(承辦人)可以提請審判委員會討論:
(一)合議庭意見有重大分歧、難以作出決定的案件;
(二)案件處理結果可能產生重大社會影響的案件;
(三)對審判工作具有指導意義的新類型案件;
(四)其他需要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的重大、疑難、復雜案件。
合議庭(承辦人)沒有建議提請審判委員會討論的案件,院長、主管副院長認為有必要的,可以提請審判委員會討論。
需要提請審判委員會討論的案件,由合議庭(承辦人)層報庭長、主管副院長提請院長決定。院長、主管副院長或者庭長認為不需要提交審判委員會的,可以要求合議庭(承辦人)復議。
需要提請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的案件,合議庭(承辦人)應當提出並列明需要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的法律適用問題,並歸納不同的意見和理由。
第十六條 需要提請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的案件,審判委員會委員應當事先審閱合議庭(承辦人)提請討論的材料,了解合議庭(承辦人)對法律適用問題的不同意見和理由,根據需要調閱庭審音頻視頻或者查閱案卷。
審判委員會委員討論案件時應當充分發表意見,按照法官等級由低到高確定表決順序,主持人最後表決。審判委員會評議實行全程留痕,錄音、錄像,作出會議記錄。所有參加討論和表決的委員應當在審判委員會會議記錄上簽名。審判委員會的決定,合議庭(承辦人)應當執行。
第十七條 審判委員會討論案件,合議庭(承辦人)對其匯報的事實負責,審判委員會委員對其本人發表的意見及表決負責。
案件經審判委員會討論的,構成違法審判責任追究情形時,根據審判委員會委員是否故意曲解法律發表意見的情況,合理確定委員責任。審判委員會改變合議庭意見導致裁判錯誤的,由持多數意見的委員共同承擔責任,合議庭(承辦人)不承擔責任。審判委員會維持合議庭(承辦人)意見導致裁判錯誤的,由合議庭(承辦人)和持多數意見的委員共同承擔責任。
合議庭(承辦人)匯報案件時,故意隱瞞主要證據或者重要情節,或者故意提供虛假情況,導致審判委員會作出錯誤決定的,由合議庭成員(承辦人)承擔責任,審判委員會委員根據具體情況承擔部分責任或者不承擔責任。
審判委員會討論案件違反民主集中制原則,導致審判委員會決定錯誤的,主持人應當承擔主要責任。
第十八條 審判委員會委員的職責為:
(一)會前仔細審閱審理報告及案卷材料,在審委會會上認真詢問、客觀有據發表意見。
(二)認真研究審判工作中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的問題,並加以總結,提出意見和建議,以議案形式提交審判委員會。
(三)審判委員會委員、列席人員、應當遵守保密規定,不得泄露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的事項。
(四)監督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事項的落實。
第四章 提交、討論
第十九條 需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的案件,要填寫審判委員會討論案件報告表,由合議庭(承辦人)報分管領導申報,經院長審批認為確需提請審判委員會討論的案件,合議庭(承辦人)應在會期前五日向審判管理辦公室提交審理報告。
審判委員會委員提交的指導審判工作的意見、建議議案,應在仔細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充分說明理由,並提出解決方案。
第二十條 審理報告應當行文流暢、邏輯清晰、符合規范要求,並詳細闡明當事人爭議的焦點,合議庭(承辦人)對案件的事實認定、質證意見、擬處理意見及法律依據,及其它需要向審委會說明的情況。不符合要求的審理報告或書面材料,不予討論。
第二十一條 審判委員會討論案件、議案,按照聽取匯報、詢問、發表意見、表決的順序進行。
第二十二條 普通程序的案件,由承辦法官匯報,合議庭其他成員作補充。承辦法官因故不能匯報的,由合議庭其他成員(陪審員除外)匯報。合議庭意見有重大分歧的,應由合議庭成員共同匯報。
第二十三條 審判委員會委員和列席人員有疑問或不清楚的地方可向匯報人詢問。
第二十四條 審判委員會委員應充分闡述個人意見,表明個人觀點,獨立發表意見,不受其他委員影響,不得棄權。
第二十五條 審判委員會列席人員應積極發表意見,為審判委員會決策提供參考,但不參加表決。
第二十六條 審判委員會委員意見如有分歧,應當按多數人的意見做出結論,少數人的意見可以保留,但應當寫入筆錄。
第二十七條 主持人最後對委員意見進行歸納,作總結發言,形成審委會意見。
第二十八條 審判委員會的決議事項,以《審判委員會會議紀要》的形式下發相關部門,並作為本院的審判工作的指導性規范。
第五章 附 則
第二十九條 本規則由審判委員會負責解釋。
第三十條 本規則自2020年1月1日起實施。本院此前制定的相關審判委員會議事規則同時廢止。
B. 人民法院規定法院拍賣的房子要負責清場嗎
截止2019年2月,沒有強制性條件規定法院會負責清場,司法拍賣中,法院不負責強制清場的會在法院的拍賣公告上都有註明,具體可以看拍賣通告。
《關於加強拍賣房屋清場交付工作的意見》其他事項
1、待拍賣房屋系通過房屋中介公司辦理租賃手續的,首次發現的先向該房屋中介公司發出司法建議書,予以告誡,司法建議書同時抄送行業主管部門;發出司法建議後再次發現的,對該中介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責任人視情節分別予以罰款、拘留。
2、產權清楚、無權利負擔和瑕疵的交拍房屋,不得在拍賣公告和拍品描述中標注「法院不負責清場」字樣或作出類似表述。
3、其他房屋的清場交付參照以上步驟和方法實施,遇有特殊情形難以清場和其他疑難問題的,由合議庭討論提出意見後,提交執行長聯席會議討論決定。
(2)法院執行例會擴展閱讀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民事執行中拍賣、變賣財產的規定》第三十條的規定,經執行局長例會討論決定,現就加強網拍房屋清場交付工作提出以下意見,請執行一局、二局執行人員自發布之日起遵照辦理。
一、對符合清場條件的拍賣房屋,原則上清場後交付拍賣,重點為設定抵押權的住宅房屋。交拍房屋有居住人或存在租賃關系,但沒有調查材料的、調查沒有到位的、應清場而未清的,一局網拍組退還材料,暫緩掛拍。
二、抵押房屋被執行人的清場措施
1、評估拍賣和清場工作同時進行,在評估階段,如被執行人或其家屬仍居住擬拍房屋的,向被執行人發出限期履行通知書,限期騰空房屋交付法院拍賣。
2、限期騰空房屋的期限至遲應在三拍成交前,被執行人承諾騰空期限的,應同時保證不影響房屋評估、拍賣看樣和成交交付,承諾期限不遲於拍賣成交後十日。
3、被執行人另有住房,限期內或承諾期限內未騰讓房屋或並交付法院的,對被執行人先行拘留,拘留後仍不騰讓的,按刑事程序標准固定證據,以拒執罪追究刑事責任。
C. 速錄員的薪資待遇如何他們平時是如何工作和訓練的這行辛苦嗎
接觸過速錄師,她們打字是真的快。它的底薪實際上不太高,約3000-5000中間,但許多狀況下都會出現提成的,綜合性出來就不低了,能做到7000往上面。早期肯定是並沒有提成的,同時能做到什麼樣的相對高度或是藉助本人的總體水平與情商智商,給油。一般情況下,速錄工作人員全是2人一組開展工作,由於速錄工作標准速錄工作人員專注力集中精力、快速開展鍵入,因此工作強度非常大,必須2本人輪著開展,每個人一次工作中類似一個小時,這一點跟同聲翻譯工作人員的工作方式相似。
一般的大會都是有發言講話的書面形式稿,但一些全球性的交流論壇或是溝通交流性活動中,與會人員講話較為任意,全是脫稿講話,因此需要配置速記員。我們公司的速錄師便是我徵募的,大家歸屬於教育培訓市場,有自身的線上和線下課程內容,必須速錄師梳理,現階段院校設立這一專門的很少,但由於互聯網的發展,速錄師的要求會很多,許多企業尤其是傳統企業都是在轉型發展,往網上轉,必須速錄師梳理視頻內容許多。
D. 審判委員會開會必須單數
法律客觀:
審判委員會是人民法院的最高審判組織,負責審理重大疑難案件以及隊審判業務進行指導,在人民法院,審判委員主要由資深法官們組成,審判委員會的決議,合議庭必須服從,一般每星期會有例會。仿拍(1993年8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590次會議通過1993年9月11日以法發〔1993〕23號文件印發)第一條為使審判委員會活動制度化、規范化,提高工作效率,以充分發揮其國家最高審判組織的重要作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和有關法律的規定以及審判實踐經驗,特製定本規則。第二條審判委員會的任務(一)總結審判經驗。(二)討論、決定院長或院長委託的副院長提交的下列案件:本院審理的第一審、第二審案件;高級人民法院和解放悔緩軍軍事法院報請核準的類推案件;高級人民法院和解放軍軍事法院報請核準的死刑案件;本院依照審判監督程序決定再審或者提審的案件;最高人民檢察院依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出抗訴的案件;其他重大或者疑難的案件。(三)討論、通過院長或副院長提請審議的司法解釋草案。(四)討論、決定《最高人民法院公報》刊登的司法解釋和案例。(五)決定訴訟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請求對本院院長擔任審判長的迴避問題。(六)討論、通過助理審判員臨時代行審判員職務。(七)討論、決定有關審判工作的其他事項。第三條審判委員會定期於每星期二、五上午各召開一次。必要時可以臨時召開,也可以延期召開。第四條審判委員會委員超過半數時,方可開會。第五條審判委員會委員應當按時出席會議。如到外地出差或休假及臨時有事不能出席會議的,須向院長或受委託主持審判委員會的副院長請假。第六條審判委員會會議由院長或院長委託的副院長主持。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或檢察長委託的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委員可以列席。第七條審判委員會討論的議題,有關單位應當提供文件資料,並由審判委員會秘書在開會一日前發送各委員和列席人員。第八條本院承辦審判委員會討論事項的有關庭、室的負責人、承辦人,應當到會,承辦人對討論的事項應當預作準備,根據會議主持人的要求向會議匯報,並負責回答委員提出的問題。審判委員會討論案件,承辦人要在會前寫出審查報告。審查報告應當文字簡練,表達准確,書寫清楚。合議庭和承辦人要對案件事實負碧大模責,提出的處理意見應寫明有關的法律根據。第九條審判委員會實行民主集中制。對議題應當展開充分討論。審判委員會的決定,必須獲得半數以上的委員同意方能通過。少數人的意見可以保留並記錄在卷。第十條審判委員會的決定,合議庭或法院其他有關單位應當執行,不得擅自改變,如有異議,須報經院長或副院長決定是否提交審判委員會重新討論決定。第十一條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事項,須作出會議紀要。紀要稿須經會議主持人審定後印發各委員和有關庭、室。承辦單位應將會議紀要附卷備查。第十二條審判委員會設秘書,負責會前准備、會議記錄、草擬會議紀要及其他有關事項。第十三條審判委員會委員、列席人員、秘書和書記員,應當遵守保密規定,不得泄露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的事項。審判委員會會議紀要,屬機密文件,未經批准,任何人不得外傳。第十四條本規則自通過之日起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