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征拆
Ⅰ 如何提高征地拆遷補償
1、利用法律程序,阻滯政府的拆遷進程,以時間換金錢
由於土地資源的稀缺性及政府行政行為的程序性,政府在作出徵收決定後,往往希望盡快完成徵收工作,在此時,被徵收人通過一系列法律手段:申請聽證、復議,提起訴訟、申訴等,政府為了項目的如期進行,往往會作出一些妥協和讓步。
2、抓住政府具體行政行為的違法點,窮追猛打,向政府施壓
政府官員基於巨大的經濟利益和政治業績的誘惑下,作出的徵收行為在實質或程序上或多或少會有一些違法之處,抓住這些違法點,要求確認違法並撤銷,這對於政府的徵收進程無疑是一個很大的打擊,並且對部門負責人的政績也會產生負面影響,雖然在此時政府官員可能會通過各種途徑左右法院的判決,但贏得官司並不是我們的最終目的,即使輸了官司,也會給政府很大的壓力,在此壓力下,政府往往會提高補償額了事。這就是所謂的「輸了官司贏了錢」。
3、尋找自身談判協商的特殊點,為政府「多給錢」找個理由,讓政府部門有台階下
沒有任何法律和政策依據的漫天要價在任何時候都是不會得到滿足的,政府堅守補償金額底線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政府擔心過高的補償會使得其他被徵收人紛紛效仿,形成多米諾骨牌連鎖反應。找出自身的合理的與眾不同之處,為自己增加談判籌碼,也為政府的讓步找台階下。
4、知己知彼,充分認識自身的優劣與政府的強弱所在
「知」的內容涵蓋兩方面:一方面指的是知識架構。拆遷涉及的知識方方面面,其中不乏專業艱澀難懂之處,普通民眾遇到拆遷,對於拆遷相關的知識幾乎為零,此時應該積極搜羅、整理、學習,否則,則應將交由專業人士解決,省心省力。
另一方面,被拆遷人還應該有充分的心理認知。一味的激進蠻干不僅不能為自己維權,還有可能讓自己陷入危難。但是不激進也不意味著一味退縮,消極應對。如果不表現出一定的反抗意識和智慧,拆遷方會認為這樣的被拆遷人「柔弱可欺」,此時,被拆遷人想要取得合理的補償更加艱難。
因此,被拆遷人應該有這樣的覺悟:拆遷是一場博弈,拆遷人野蠻無理並不可怕,被拆遷人弱小無助也不必慌張,只要了解拆遷的本質,尋找到合適的方法,並積極搜集信息,保存證據,充分利用各種有利資源,有理有節的與拆遷人周旋,就能取得好的成效,維護好自己的合法權益。
5、准確把握解決問題的時機和尺度
征地拆遷問題的解決需要把握好時機和尺度,時機、尺度不到則火候不夠,取不到良好的效果,時機、尺度過了,則物極必反,可能會讓問題的解決陷入僵局。因此,在征地拆遷過程中,被拆遷人不可漫天要價,也不需要任由拆遷方宰割,需不斷的跟政府談判,拋出橄欖枝,讓政府在一段時期內放棄強拆,坐到談判桌上。在不斷的談判過程中揣摩政府的底線,根據自己的談判籌碼,適可而止。
6、委託專業律師
征地拆遷問題的解決,當下有幾種手段,上訪、鬧、委託律師。上訪者試圖通過引起更高層級別領導的關注,但這是一種非正常的解決途徑,一般政府官員都很抵觸這種方式,因截訪引發的人身傷害事故已經層出不窮。小鬧問題不一定能解決,大鬧卻對自身及家人安全不利,只有鬧到一定程度才可能引起媒體公眾的注意,而此時,很可能得不償失!委託律師是最溫和的方法,雖是溫和,卻是最有效的。律師運用專業的法律知識,採取合乎法律程序的手段,合理合法地通過「打」或者談來解決問題,這是征地拆遷問題解決的普適之道,也是最為可取的方法。
7、充分發揮法官的居中調解作用
在中國特殊的國情背景下,法院在審理征地拆遷類行政案件中很難做到真正的中立、公正,但並不能因此而全盤否認法官個人的品行操守,對法官產生抵觸心理並表現在外在行為和言語上。對法官而言,如果能調解解決問題,那是最好不過了,好過讓法官昧著良心出一個自己都知道是違法的判決。在庭前庭中庭後多與法官溝通,督促法官多做政府部門的工作,促成調解工作。
8、集體維權中的被徵收人需團結一致,共進退
俗話說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只有團結協作,齊心協力才能最終取得成功。在征地拆遷過程中,面對強大的政府和開發商,勢單力薄的個人無論從現實實力還是心理上都是無法與之抗衡的,多數被徵收人團結起來,擰成一股繩,這樣不僅使得被徵收人在抗拒非法強拆中的力量加強,而且使得被徵收人堅定長期維權的信念,不會在現實和心理。
根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第二條、第十九條規定,徵收國有土地上單位、個人的房屋,應當對被徵收房屋所有權人給予公平補償。對被徵收房屋價值的補償,不得低於房屋徵收決定公告之日被徵收房屋類似房地產的市場價格。根據立法精神,對被徵收房屋的補償,應參照就近區位新建商品房的價格,以被徵收人在房屋被徵收後居住條件、生活質量不降低為宜。
因此,在政府實施土地徵收和拆遷補償安置的過程中,只要違背「給予被徵收人公平補償」這一基本原則,即可視為違法,被徵收人應該果斷通過法律途徑爭取合理補償。
Ⅱ 有沒有拆遷補償爭取的案例,最好是提高的
從某網站搜搜到一個案例,應該比較不錯,你看看
業拆遷,補償額從一千萬到四千萬,萬典律師給力維權
企業拆遷補償太虧,請律師打官司無效果,換萬典律師後,一年維權補償增至四千萬,圓滿解決
2016年7月某市大地編織廠(化名)的岳先生(化名)愁容滿面,因為的他的企業被當地政府決定徵收,但是徵收部門對該徵收項目的補償方案制定的很派頃苛刻,對徵收范圍內的企業非常不利,再加上岳先生的建廠規劃建設手續不是太全,徵收部門給岳先生的補償極為不利,岳先生的期望值在4-5千萬,可是徵收部門給予岳先生的補償只有1000多萬,岳先生實在是不願意被徵收。
聘請律師維權,連連失利
為了維護權益,岳先生決定聘請律師打官司維護期權益,經過多次咨詢岳先生找到了北京某律師事務所,經過和該律所的詳細溝通,岳先生和該律師事務所簽訂了委託代理協議,並支付了律師費,這下把期望全部放在律師身上,希望通過律師的幫助能維護合法權益。
可是經過一段時間的訴訟,岳先生的心又提到了嗓子眼,案件進展極不順利,提起的訴訟基本上都敗訴了,眼看著最重要的訴訟——房屋徵收決定案件就要開庭了,岳先生異常的不安,因為這個案件再敗訴就徹底完了。
換律師,萬典律師介入
經過和家人充分商議,岳先生決定換律師,這一次岳先生不再像上次請律師那樣草率,他經過網路、打聽,從媒體上看到了最高人民法院十大征地拆遷典型案例,其中一則孔慶豐訴泗水縣政府撤銷房屋徵收決定案件使他非常激動,因為這個案件人民法院以政府徵收補償不到位而判決撤銷徵收決定,首次認定徵收補償應當按照新建商品房的標准進行補償,岳先生經過查詢獲悉本案的承辦律師是北京萬典律師事務所律師王衛洲和馮凱,故岳先生撥通了萬典律師事務所的電話,萬典律師事務所馮凱律師為岳先生進行了法律咨詢,馮律師詳細分析本案的形勢並講解了辦案思路,岳先生聽後非常認可,決定與萬典律師事務所進一步進行接觸,協商委託事宜。
2017年9月,岳先生在溫州市見到了正在當地出差辦案的王衛洲律師,王律師進一步分析了本案存在的問題和突破口,岳先生聽了之後覺得非常有道理,當日決定委託北京萬典律師事務所辦理此案,並與原律師事務所解除了代理關系。
調查取證、據理力爭,破綻打開
萬典律師事務所接受委託後指派王衛洲、馮凱兩名律師辦理此案,經過研究兩位律師發現,該案房屋徵收決定作出時間比徵收補償安置資金證明作出時間晚9天,這不太正常啊,因為平常政府房屋徵收最難做的就是補償安置資金到位,一般情況下資金證明開具之後,立即做出房屋徵收決定,這個案件怎麼相差這么了這么多天?於是律師決定對此調查取證,由於資金證明是銀行開具,而銀行又只能給公檢法提供證據,於是律師向人擾乎民法院申請調查取證,可是申請之後法院沒有理睬,於是律師決定再次申請,並向法院發送律師函,要求調取證據,延期開庭。
經過王律師、馮律師的據理力爭法院要求被告提供銀行流水,被告提供的銀行流水後令人大吃一驚,原來涉案項目徵收補償資金需要補償安置資金約1.7億,該筆款項在開具資金證明之日打入了徵收部門賬戶,可是開具證明後第二天又被劃走了,膽子也太大了,這明顯違反了《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補償條例》第十二條「作出房屋徵收決定前,徵收補償費用應當足額到位、專戶存儲、專款專用。」的規定;同時律師經過研讀案卷發現該項目名為舊城改造,實際為招商引資需要,發展工業企業,屬於經營性行為的需要,明顯不屬於《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補償條例》規定的公共利益范疇;補償上,貨幣補償雖然系規定由評估機構評估,但是產權調換上只安置土地,不可置換房屋,明顯違反《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補償條例》第二十一條:「被徵收人可以選擇貨幣補償,也可以選擇房屋產權調換。被徵收人選擇房屋產權調換的,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提供用於產權調換的房屋」......
經過研究,岳先生與律師溝通,既然補償不合理,我們就打官司撤銷房屋徵收決定。
違章建築逼拆,律師成功挫敗
正當岳先生看到希望之時,突然收到了一份行政處罰決定,認定岳先生的廠房屬於違章建築,限期拆除。
經過律師研究發現該處緩羨悉罰決定處罰對象錯誤,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起訴後不久,處罰部門自知錯誤,決定自行撤銷行政處罰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