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院人員追責

法院人員追責

發布時間: 2025-07-30 08:13:58

法院追責規定全文

法律分析:違反法律規定,擅自對應當受理的案件不予受理,或者對不應當受理的案件違法受理,或者私自受理案件的。因過失致使依法應當受理的案件未予受理,或者對不應當受理的案件違法受理,造成嚴重後果的。

法律依據:《人民法院審判人員違法審判責任追究辦法》

第一條 為了保證審判人員依法行使職權,促進人民法院的廉政建設,維護司法公正,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及其他有關法律,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人民法院審判人員在審判、執行工作中,故意違反與審判工作有關的法律、法規,或者因過失違反與審判工作有關的法律、法規造成嚴重後果的,應當承擔違法審判責任。

第三條 違法審判責任,應當依據違法事實、行為人的法定職責、主觀過錯以及違法行為所產生的後果確定。

第四條 追究違法審判責任,應當堅持實事求是、法律、紀律面前人人平等以及責任自負、罰當其過、處罰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

㈡ 民事判錯案後如何追責法官

法律分析:如果是你認為判錯了,對一審判決不服,刑事案件在十天內,民事案件在十五天內向上級法院提起上訴。如果是對二審判決,即終審判決不服,則不能上訴了。但可以向檢察院申請抗訴,或向法院申請再審。時效是在二內年。在此,如果法院確實判錯案了,刑事案件或行政案件給當事人造成人身或財產損失的可獲國家賠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第四十六條法官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應當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的;

(二)隱瞞、偽造、變造、故意損毀證據、案件材料的;

(三)泄露國家秘密、審判工作秘密、商業秘密或者個人隱私的;

(四)故意違反法律法規辦理案件的;

(五)因重大過失導致裁判結果錯誤並造成嚴重後果的;

(六)拖延辦案,貽誤工作的;

(七)利用職權為自己或者他人謀取私利的;

(八)接受當事人及其代理人利益輸送,或者違反有關規定會見當事人及其代理人的;

(九)違反有關規定從事或者參與營利性活動,在企業或者其他營利性組織中兼任職務的;

(十)有其他違紀違法行為的。

法官的處分按照有關規定辦理。

㈢ 民事錯案如何追責法官

法律分析:追究錯案責任,應當嚴格依法准確認定有關人員的責任。如果認為判錯了,如是一審案件可上訴,終審可申請審判監督程序即再審程序重新審理,如果法院確實判錯案了,刑事案件或行政案件給當事人造成人身或財產損失的可獲國家賠償。根據《人民檢察院錯案責任追究條例(試行)》的規定,檢察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濫用職權造成錯案的,應當承擔責任。違反法定程序造成案件錯誤處理的,由直接責任人員承擔責任。經過負責的主管人員批准或者許可的,由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承擔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 第四十六條 法官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應當給予處分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的;

(二)隱瞞、偽造、變造、故意損毀證據、案件材料的;

(三)泄露國家秘密、審判工作秘密、商業秘密或者個人隱私的;

(四)故意違反法律法規辦理案件的;

(五)因重大過失導致裁判結果錯誤並造成嚴重後果的;

(六)拖延辦案,貽誤工作的;

(七)利用職權為自己或者他人謀取私利的;

(八)接受當事人及其代理人利益輸送,或者違反有關規定會見當事人及其代理人的;

(九)違反有關規定從事或者參與營利性活動,在企業或者其他營利性組織中兼任職務的

(十)有其他違紀違法行為的。

㈣ 最高法:7 種情形致錯案將終身追究

最高法規定審判人員7種情形致錯案將終身追究

最高人民法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己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如果發現確有錯誤,可以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對於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正確,但是在適用法律上有錯誤,或者案情疑難,復雜,重大的,或者有其他不宜由原審人民法院審理的情況的案件,最高人民法院和上級人民法院有權提審!

法院判錯案如何追責?錯案追究責任制的主要追責方式有調離、免職、責令辭職、辭退等、黨政紀處理,構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責任。對於原判決,裁定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的,人民法院應當作出證據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無罪判決。

法院判決書出現筆誤該怎麼追究其責任?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66條,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條第一款第(七)項中的筆誤是指法律文書的誤寫、誤算,訴訟費用漏寫、誤算和其他筆誤。根據《民事訴訟法》第140條第一款第(七)項,補正判決書中的筆誤適用裁定。判決書產生筆誤的,法院應當將補正錯誤的裁定書一並送達雙方當事人。

公務人員辦錯案件,追責任有時間限制嗎?根據中央政法委對法官案件責任終身制提出明確要求,法官對自己審理案件的質量終身負責,出現問題後不能因為時間、崗位和職務變化而免責。最高人民法院針對防範冤假錯案的工作機制問題專門出台《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建立健全防範刑事冤假錯案工作機制的意見》。《意見》主要強調了以下原則和理念:堅持尊重和保障人權原則,堅持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原則,堅持程序公正原則,堅持審判公開原則,堅持無罪推定和證據裁判原則。《意見》規定了嚴格執行法定證明標准,強化證據審查機制,切實遵守法定訴訟程序,完善審核監督機制,充分發揮各方作用,建立健全制約機制。《意見》作為人民法院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的重要舉措之一,對確保辦理刑事案件質量、維護司法公正具有重要意義。

熱點內容
今年學習依法治國的心得體會 發布:2025-07-30 23:33:11 瀏覽:318
鎮江市開發區人民法院 發布:2025-07-30 22:54:12 瀏覽:150
淘寶考試違反交通法規 發布:2025-07-30 22:09:34 瀏覽:265
事業單位新入職員人事管理條例 發布:2025-07-30 21:43:32 瀏覽:673
太白縣司法局 發布:2025-07-30 21:22:26 瀏覽:305
法院院長任命程序 發布:2025-07-30 20:55:10 瀏覽:379
靖遠法院 發布:2025-07-30 20:34:51 瀏覽:868
低保戶申請法律援助需要 發布:2025-07-30 20:18:50 瀏覽:955
李洪雷行政法危機 發布:2025-07-30 20:17:34 瀏覽:622
河口區人民法院案例 發布:2025-07-30 19:43:28 瀏覽: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