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院訴調對接

法院訴調對接

發布時間: 2025-07-31 16:18:05

① 訴前聯調的具體程序是什麼該如何進行

訴調對接程序是法院深化司法改革,推動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的重要舉措。引入此程序旨在應對社會矛盾糾紛的復雜性和多樣性,提高解決效率,實現司法為民公正司法的目標。

背景:進入新階段,社會矛盾糾紛的類型、特點、規律發生了變化。為了適應這一變化,解決矛盾糾紛的機制需要具備多層次和多元化,即通過訴調對接平台,健全訴調對接制度,創新程序,促進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的發展。

實施:依據最高人民法院於2016年6月29日發布的《關於人民法院進一步深化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改革的意見》,起訴到法院的案件通常會首先經歷調解程序。此外,當事人在立案前也可向當地基層組織人民調解委員會請求調解。

程序概述:基層法院設有訴訟服務中心,設立訴調對接中心及訴前調解工作室。調解員由經驗豐富、具備調解能力的人員擔任,包括法院專職調解員和特邀調解員。法院與司法局、婦聯、鄉鎮(街道)等單位及基層組織對接,司法局派人民調解員駐點,律師事務所設律師調解工作室,行業協會入駐法院,提供訴前調解服務。

立案引導:在法院立案時,訴訟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引導當事人使用多元調解平台解決糾紛。平台提供申請調解、在線選擇調解人員等功能。調解員接到申請後,可採取線上音視頻或現場調解方式進行,調解成功後出具調解書,失敗則轉立案進入法院審理。

司法確認:調解成功後,當事人可申請司法確認,即法院確認調解協議的法律效力。這一過程與法院調解書和判決書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糾紛不再需要經過法院的調解或判決程序。

優勢:訴前調解不收取費用,提供線上申請、調解及司法確認服務,調解成功後,可通過司法確認產生法律效力。若調解失敗,當事人可線上轉立案,進入法院正式審理程序。

② 訴調對接中心是法院的嗎

訴調對接中心是近年來本市法院(主要是各基層人民法院)為有效化解社會矛盾,而專門成立的以訴前調解為主的機構。在訴調對接中心,受法院委託和指導的人民調解組織對雙方爭議進行調解,使很多糾紛得以在正式進入訴訟審理程序前,以互諒互讓的和解方式得到徹底解決。
【拓展資料】
為規范訴調對接工作流程管理,健全訴調對接中心建制,促進訴調對接工作有序發展,根據《民事訴訟法》、《人民調解法》、《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建立健全訴訟與非訴訟相銜接的矛盾糾紛解決機制的若干意見》等相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一條各基層人民法院應進一步健全訴調對接中心建制,建立訴調對接工作流程管理機制,明確管理職責,加強訴調對接工作流程管理,確保訴調對接工作的質量和效率。
第二條訴調對接中心應建立糾紛調解登記制度。
糾紛進入訴調對接中心調解流程的,應即通知當事人,並將糾紛信息編列字型大小後登人流程管理信息系統。
第三條訴調對接中心應根據不同糾紛類型,建立分案制度,實行獨任調解或三名調解員共同調解制。調解員確定後,訴調對接中心應向雙方當事人告知相關事項,並確定聯系方式。
三名調解員共同調解的,應當確立一人為主持人。
訴調對接中心認為有必要委託屬地人民調解組織或其他調解組織調處的糾紛,應當在作出委託決定後2個工作日內將相關糾紛移送相應人民調解組織或其他調解組織進行調解。
第四條訴調對接中心應加強對糾紛調解的工作期限管理,建立調解期限跟蹤、預警及延長審核機制。
糾紛調解,一般不超過30日。經雙方當事人同意,訴調對接中心負責人審核後,可適當延長,但最長不得超過60日。調解期限從糾紛受理之日起計算。
調解期間進行委託鑒定、評估、審計的,可不計人調解期限。
第五條訴調對接中心應進一步完善調解與訴訟對接的工作制度,糾紛調解結束後,調解員或相關受託調解組織應於2個工作日內將調解結果報告訴調對接中心。
第六條訴前經調解達成調解協議,當事人要求人民法院出具調解書或申請司法確認的,人民法院應及時依法審查立案,並按民事訴訟法及人民調解法的規定辦理。
訴中經委託調解達成調解協議的,當事人可以申請撤訴,也可請求由人民法院出具調解書。當事人申請撤訴後,又依照人民調解法規定,申請人民法院確認調解協議的,按前款規定辦理。
經調解未能達成調解協議的,調解員應及時終止調解,並於2個工作日內將受託調解的糾紛移送立案庭審查立案或審判業務庭繼續審理。
第七條調解協議的審查期限一般不超過15曰。經審查符合規定的,應及時出具民事調解書或確認書。
第八條訴調對接中心應建立糾紛調解指導、監督制度。
各基層人民法院應指派法官專門負責訴調對接中心糾紛調解工作的指導和監督。
第九條訴調對接中心應按照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委託/立案調解管理系統」軟體要求,及時做好調解案件的數據錄入管理及統計工作。
調解員應及時將糾紛受理、移送、組織當事人調解及糾紛解決結果等信息輸入流程管理信息系統。
案件信息錄入後,如有特殊情況需跨月度回收或修改的,應填寫更改單,交由系統管理員統一修改。
第十條訴調對接中心應建立相應的歸檔報結制度。
第十一條本辦法自下發之日起試行。各法院應確立職能部門負責對訴調對接工作流程管理的監督與檢查。

熱點內容
違反婚姻法的協議 發布:2025-08-01 14:34:24 瀏覽:519
臨時工符合勞動法 發布:2025-08-01 14:33:36 瀏覽:941
黃子辰法官 發布:2025-08-01 14:27:28 瀏覽:654
深圳市勞動法試用期辭退 發布:2025-08-01 14:05:03 瀏覽:847
城市更新項目法律服務費用 發布:2025-08-01 14:04:57 瀏覽:875
法律規定責任制的培訓 發布:2025-08-01 13:46:38 瀏覽:233
法院安檢監控 發布:2025-08-01 13:30:25 瀏覽:250
廣西石漠化政策法規 發布:2025-08-01 13:10:51 瀏覽:380
壟斷協議法律法規 發布:2025-08-01 13:08:41 瀏覽:1
新勞動法同工同酬的法律規定 發布:2025-08-01 12:59:53 瀏覽: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