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陷害法官
① 實名舉報法官後果
實名舉報法官後果為舉報人是否會承擔法律責任,要認定是否是惡意舉報,不是則不需要負法律責任,是惡意舉報,被舉報的一方可以起訴舉報人誣告陷害罪。
誣告陷害,必須是以使受刑事追究為目的。不以使受刑事追究為目的而捏造事實誣告的,如以敗壞名譽,阻止得到某種獎勵或者提升等為目的而誣告他人有違法或不道德行為的,不構成本罪。
捏造事實誣告陷害,意圖使受刑事追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實名舉報是指舉報人使用自己的真實姓名,通過來信,來訪,電話,傳真,電子郵件等形式,向紀檢監察機關檢舉,控告黨員,黨組織及行政監察對象違紀違法問題的行為,實名舉報還要提供准確的聯系電話和通信地址,聯名舉報的應署明主要聯系人,國內已有部分省份制定了鼓勵實名舉報的辦法。
紀檢監察機關歡迎廣大人民群眾通過來信,來訪以及中央紀委監察部舉報網站,舉報電話等渠道,檢舉,控告黨員幹部的違紀違法行為,支持和參與反腐倡廉工作,提倡實名舉報,凡是實名舉報的,優先辦理,及時回復。
各級紀檢監察機關不斷強化來信,來訪,來電和網路舉報等渠道,中央紀委監察部建立了監察部官方網站,國家預防腐敗局官方網站和信訪舉報網站,設立了中央,省,市,縣四級12388舉報電話,受理群眾舉報。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五十四條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假公濟私,對控告人、申訴人、批評人、舉報人實行報復陷害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嚴重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② 如何投訴法官 如何檢舉法官
你可以選擇以下途徑反映或者舉報:
1、根據《人民法院監察工作條例》,可以向其所在縣版法院紀檢監察部門權反映或者舉報;
2、向該縣法院所在的同級紀檢監察部門反映或者舉報;
3、如果涉嫌職務犯罪,可以向同級檢察院反映或者舉報;
4、向該縣法院同級的人大常委會反映或者舉報;
5、也可以直接向最高人民法院紀檢組或者中紀委舉報。
提醒注意,你要有足夠的證據或者線索,切記不能誣告陷害他人,否則要承擔相應的、對己不利的法律後果。
③ 法官判決不公最怕什麼
1、在法律規定的時間內向作出判決的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
2、在判決生效後兩年內向回上一級答人民法院提出申訴。
3、如果判決不公涉嫌審判法官個人的違法犯罪,可向當地的紀委或者人民檢察院舉報。
(3)有意陷害法官擴展閱讀
根據我國民事訴訟制度,准予上訴的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的第一審民事判決,即按普通程序和簡易程序審理案件作出的判決,在上訴期間15日內,如果當事人不上訴,上訴期限屆滿即發生法律效力。
不準上訴的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的第一審民事判決,即按特別程序審理案件作出的判決,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的第一審民一事判決、中級以上人民法院所作的第二審民事判決,自判決送達之日起發生法律效力。
④ 投訴二審法官對案件有影響嗎
法律分析:通常情況下,二審案件由不同的法官審理,而非一審的法官。如果發現法官存在嚴重的職務違法或職務犯罪行為,可以向監察委員會進行舉報。如果是對法官在審判過程中的公正性有疑慮,或者對案件的判決結果不滿意,當事人可以提起上訴或申請抗訴。
法律依據:《人民法院監察工作條例》第三十七條規定,對於法官紀律處分的許可權和程序,如果有其他相關規定,應當遵循這些規定。第三十八條規定,對於故意捏造事實、誣告陷害法院工作人員的舉報人,建議相關單位予以處理;如果構成犯罪,應依法移交相關機關追究刑事責任。第三十九條規定,被監察的法院單位、部門和人員,如果違反本條例,包括隱瞞事實真相、出具偽證或隱匿、轉移、篡改、毀滅證據等行為,監察部門將責令其改正。如果拒不改正,將對責任人依紀給予紀律處分。
⑤ 投訴二審法官對案件有影響嗎
法律分析:二審一般不是一審的法官,如果是嚴重的職務違法和職務犯罪,去監察委舉報他。如果是認為法官審判案件不公正,對案件的判決結果不滿意,可以上訴或者申請抗訴。
法律依據:《人民法院監察工作條例》
第三十七條 對法官紀律處分的許可權和程序另有規定的,按照有關規定辦理。
第三十八條 對於舉報人故意捏造事實,誣告陷害法院工作人員的,建議有關單位給予處理;構成犯罪的,依法移送有關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九條 被監察的單位、部門和人員違反本條例,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監察部門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對責任人依紀給予紀律處分:
(一)隱瞞事實真相,出具偽證或者隱匿、轉移、篡改、毀滅證據的;
(二)故意拖延或者拒絕提供與監察事項有關的文件、資料、財務帳目及其他有關材料和其他必要情況的;
(三)在調查期間變賣、轉移涉嫌財物的;
(四)拒絕就監察部門所提問題作出解釋或者說明的;
(五)拒不執行紀律處分決定或者無正當理由拒不採納監察建議的;
(六)有其他違反本條例規定的行為,情節嚴重的。
⑥ 實名舉報法官後果
實名舉報法官後,相關部門會進行調查核實,並根據情況作出相應處理。
如果你實名舉報法官,首先你的舉報信息會被相關監督部門或紀律處分機關接收。他們會啟動調查程序,對你的舉報內容進行核實。這個過程可能會包括調閱相關案卷、詢問涉案人員、聽取你的陳述等。
如果調查結果顯示你的舉報內容屬實,那麼涉事法官將會面臨相應的紀律處分或法律追究。具體的處理方式會根據法官的違規程度和性質來決定,可能包括警告、記過、降級、撤職等紀律處分,甚至可能涉及刑事責任。
當然,如果調查結果顯示你的舉報內容不實,那麼你也可能會面臨一定的責任。雖然實名舉報本身並不會直接導致你承擔法律責任,但如果你故意捏造事實或誣告陷害他人,那麼你可能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所以,在決定實名舉報法官之前,建議你先仔細權衡利弊,確保你的舉報內容真實可信,並准備好相應的證據材料。同時,你也可以咨詢專業的法律人士或相關機構,以獲取更具體的建議和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