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開庭有錄音嗎
㈠ 法庭上可以錄音錄像嗎
【法律分析】
法院開庭可以錄音錄像。開庭後,即是審判過程,可以申請錄音或錄像,即便是新聞媒體也需要經過法院許可,才可以在指定時間和地域錄音錄像。未經法庭允許,進行錄音、錄像、攝影等行為,法院可以暫扣此類傳播審判活動的器材,並責令其刪除有關內容。拒不刪除的,法院可以採取必要手段強制刪除。法院開庭錄音,一般應當在開庭前,向審判員等進行報告。由於不構成對法庭審判的干擾和法庭庄嚴氣氛的破壞,任何一個參加公開審判的人,包括控辯雙方及其代理律師、旁聽人員、新聞記者,都可以進行記錄;錄音設備種類較多,有的可能會影響到法庭審判。所以應該設立審查制度,不影響庭審的可以錄音。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法庭規則》 第十七條 全體人員在庭審活動中應當服從審判長或獨任審判員的指揮,尊重司法禮儀,遵守法庭紀律,不得實施下列做法:
(一)鼓掌、喧嘩;
(二)吸煙、進食;
(三)撥打或接聽電話;
(四)對庭審活動進行錄音、錄像、拍照或使用移動通信工具等傳播庭審活動;
(五)其他危害法庭安全或妨害法庭秩序的做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一十條 訴訟參與人和其他人應當遵守法庭規則。 人民法院對違反法庭規則的人,可以予以訓誡,責令退出法庭或者予以罰款、拘留。 人民法院對哄鬧、沖擊法庭,侮辱、誹謗、威脅、毆打審判人員,嚴重擾亂法庭秩序的人,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情節較輕的,予以罰款、拘留。
㈡ 法院開庭是否必須錄音錄像
法律分析:必須。理由 據最高法網站消息,最高法日前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庭審錄音錄像的若干規定》(以下簡稱《規定》),《規定》明確,人民法院開庭審判案件,應當對庭審活動進行全程錄音錄像。《規定》指出,庭審錄音錄像應當自宣布開庭時開始,至閉庭時結束。除休庭、公開庭審中的不公開舉證質證活動、不宜錄制的調解活動外,庭審錄音錄像不得人為中斷。負責錄音錄像的人員應當對錄音錄像的起止時間、有無中斷等情況進行記錄並附卷。人民法院應當採取疊加同步錄制時間或者其他措施保證庭審錄音錄像的真實和完整。
法律依據:《關於人民法院庭審錄音錄像的若干規定》
第一條 人民法院開庭審判案件,應當對庭審活動進行全程錄音錄像。
第二條 人民法院應當在法庭內配備固定或者移動的錄音錄像設備。有條件的人民法院可以在法庭安裝使用智能語音識別同步轉換文字系統。
第三條庭審錄音錄像應當自宣布開庭時開始,至閉庭時結束。除下列情形外,庭審錄音錄像不得人為中斷:
(一)休庭;
(二)公開庭審中的不公開舉證、質證活動;
(三)不宜錄制的調解活動。
負責錄音錄像的人員應當對錄音錄像的起止時間、有無中斷等情況進行記錄並附卷。
㈢ 為什麼法院開庭的時候不準錄音和錄像
在一些影視劇和法律相關報道中,我們經常看到在法院開庭時,會要求現場人員不能擅自進行錄像和錄音,具體原因有以下幾點:
01.法律法規中有明確規定,開庭期間不允許私自錄音錄像。
根據法律法規相關政策,未經法院允許,全體人員需服從審判長或獨任審判員指揮,遵守法庭紀律,不得在庭審期間,進行拍照、錄音和錄像等活動。
其次,對案件進行錄像或庭審直播,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法院審理時的規范性和公平公正性。畢竟是要公之於眾的內容,稍有不妥就可能引發群眾猜忌,產生不良後果。
當然,若是不聽勸阻,無視庭審現場工作人員的規定,執意私自錄音錄像,也是要承擔一定後果的。
情節較輕時,法院會要求刪除手機中的錄音錄像資料,或留下來寫個保證書或悔過書方可。情節嚴重者,法院有權利將其帶離庭審現場,甚至還會採取罰款或拘留等措施。
所以在法庭這種十分公正嚴肅的場合,還是要嚴格遵守法律相關規定,不要因私心或一時沖動做出越軌行為,以免悔不當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