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業務經費
⑴ 美國法院系統的經費來源
美國聯邦法院的經費是由聯邦司法系統內的聯邦司法會議在徵求法院同意之後,做出版預算報告,權也就是告訴國會下一財政年度要用多少錢,但法院不用親自交給國會預算報告,只需由白宮轉交。也就是說,雖然報告是白宮交的,但聯邦法院不能更改!國會收到後進行審批,如果審批通過,法院在每年10月1日財政年度開始後就能得到經費。如果未通過,那法院關門是可能的,但國會可以通過一個連續運轉決議來讓法院繼續運作。要提到的還有兩點:1、 國會批准以後,還要總統簽署才可以撥付司法撥款。2、各州法院的經費由各州負責。因此州法院不得不與州政府妥協。
⑵ 如何設立法院經費保障管理機構
由於法院做為審判機關的特殊性,審判經費保障困難和經費管理存在的問題,不僅得
到了法院機關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也引起黨和國家領導以及社會各界的強烈關注。 法院經費保障存在的問題,不是僅在某地存在,而是在全國帶有明顯的普遍性,這說
明我國的法院經費保障機制還有缺陷,這需要黨和政府統籌全局,長遠規劃,建立法院經
費保障長效機制。
一、總體設想
現行的部門預算公用經費定額標准, 是各地財政部門按照一般政府部門在進行公務活
動中所需的經費支出測算的,並沒有考慮到法院作為國家審判機關的實際需要,公用支出 定額中的差旅費、印刷費、辦公費等定額標准對法院機關來講是遠遠不夠的。而目前,雖
然制定了縣級法院公用經費保障標准,但要真正實行還有很多困難,這就造成了法院公用 經費保障力度不足,對法院各項工作的正常開展帶來了困難。法院系統建立經費保障長效
機制應遵循「循序漸進」原則,內容主要有:第一步,「分級管理分級負擔為主、中央和
省級財政補助為輔」;第二步,以省級為單位,實行法院經費的計劃單列;第三步,建立全 國法院經費的獨立司法預算制度。如建立法院經費撥付機制,將使飽受困擾地方法院多年
的司法地方化問題的解決由此可能取得突破與進展, 由於地方法院經費保障更多的來源於 1
省級乃至中央財政,地方對於當地法院的影響必然隨之減弱,司法審判本身抵禦不當干涉 的能力必然得到極大的提高。
二、辦案成本如何計算
法院可以按照歷年全年受理的案件數和實際的業務支出數計算出平均每個案件所需 的公用經費(不包括法院固定資產和基本建設的支出), 參考近幾年的案件數編制下一年的
法院預算經費。在進行個案成本核算過程中,要根據案件類型、經濟和社會發展狀況及實 際需要核演算法院審理、執行各類案件的辦案成本,財政部門在核准法院預算時,按照法院
受理的各類案件數量和成本進行足額計算,優先保障辦案經費。只有對法院的經費進行全 面的科學預算,才能確保法院履行職能的平穩運行,防止人為因素影響專款下撥的公平公
正。
三、行政運行標准如何制定
收支脫鉤、全額保障的原則。
認真執行「收支兩條線」管理規定,法院的各項行政性
收費、罰沒收入及各類政府非稅收
⑶ 人民法院的司法資源的人,財,物是指什麼
人--指人員,包括:人員編制、人員的任免、人員的級別等
財--指錢,包括:人員工資、業務回經費、基建資金等答
物---指物資,包知:辦公設備、車輛裝備、建設用土地等
司法地方化主要指法院在人、財、物三方面與受地方政府的管理,在案件上不能理直氣壯的獨立審判。人員編制、人員級別、人員任命由地方控制,
工資、獎金、經費由地方撥款,
建設、設備要地方配合。
要是地方有案件,你怎麼判??
⑷ 法院 檢察院 經費又政府承擔嗎
法院、檢察院同屬國家機關,其經費原則上由國家各級財政負擔,但其中也有以下應當了專解的情況屬,主要是:1、法院在辦理民事、行政、經濟案件時是可以依法收取當事雙方一定數額的訴訟費的,盡管這些費用法院不得直接使用,而須上繳財政部門,但實質上辦理這類案件的經費是由當事人負擔。檢察院則無論辦理哪一類案件,一概不得向當事人收取費用。2、兩院的上級機關可向下級機關通過財政轉移支付的方式為下級機關解決較少一部分經費,這一部分經費從下級機關的角度看,也不來直接源於政府財政部門。(可能說的不太全面,建議請教法、檢兩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