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院組識法

法院組識法

發布時間: 2025-08-08 20:38:36

❶ 中國歷史上第一步近代意義的法院組織法

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具有近代意義的法院組織法是(法院編製法)。
1910年制定的《法院編製法》是清末修律和司法改革重要成果。它以審判機構組織法的形式確定並重申了司法獨立原則,並建立了一套相當完善的制度來保障司法獨立的落實,形成了鮮明的時代特色。由於追趕世界立法潮流,《法院編製法》也表現出一定的超前性與局限性。
從1901年至1911年,清政府在內憂外患的逼迫下,「仿行憲政」,以官制改革為先導,進行了全方位的改革。這場為時十年的新政最終以失敗收場,未能實現挽救政權的預定目標,使改良運動在近代中國徹底破產。在成王敗寇的邏輯中,晚清新政歷來得不到史家的佳評。

❷ 法院組織法與法官法區別關系

您要問的是法院組織法與法官的區別嗎?區別如下:
1、范圍和內容不同:法院組織法主要規定了法院的組織結構、職責許可權、人員編制方面的內容,涉及法院的組織管理;而法官法主要關注法官的職責、權益、選拔任用、考核評價方面的內容,著重於法官的個人職業規范和權益保障。
2、適用對象不同:法院組織法適用於整個法院系統,包括各級法院的組織架構和管理規范;而法官法適用於法官個體,即法官的職業行為和權益保護方面。

❸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2018修訂)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規范人民法院的設置、組織和職權,保障人民法院依法履行職責,根據憲法,制定本法。第二條人民法院是國家的審判機關。

人民法院通過審判刑事案件、民事案件、行政案件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案件,懲罰犯罪,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解決民事、行政糾紛,保護個人和組織的合法權益,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職權,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秩序,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維護國家法制統一、尊嚴和權威,保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順利進行。第三條人民法院依照憲法、法律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決定設置。第四條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第五條人民法院審判案件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許任何組織和個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權,禁止任何形式的歧視。第六條人民法院堅持司法公正,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遵守法定程序,依法保護個人和組織的訴訟權利和其他合法權益,尊重和保障人權。第七條人民法院實行司法公開,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第八條人民法院實行司法責任制,建立健全權責統一的司法權力運行機制。第九條最高人民法院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負責並報告工作。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對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負責並報告工作。

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對本級人民法院的工作實施監督。第十條最高人民法院是最高審判機關。

最高人民法院監督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專門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上級人民法院監督下級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第十一條人民法院應當接受人民群眾監督,保障人民群眾對人民法院工作依法享有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第二章人民法院的設置和職權第十二條人民法院分為:

(一)最高人民法院;

(二)地方各級人民法院;

(三)專門人民法院。第十三條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分為高級人民法院、中級人民法院和基層人民法院。第十四條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設立的人民法院的組織、案件管轄范圍和法官任免,依照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有關規定。第十五條專門人民法院包括軍事法院和海事法院、知識產權法院、金融法院等。

專門人民法院的設置、組織、職權和法官任免,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規定。第十六條最高人民法院審理下列案件:

(一)法律規定由其管轄的和其認為應當由自己管轄的第一審案件;

(二)對高級人民法院判決和裁定的上訴、抗訴案件;

(三)按照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規定提起的上訴、抗訴案件;

(四)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起的再審案件;

(五)高級人民法院報請核準的死刑案件。第十七條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決的以外,應當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第十八條最高人民法院可以對屬於審判工作中具體應用法律的問題進行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可以發布指導性案例。第十九條最高人民法院可以設巡迴法庭,審理最高人民法院依法確定的案件。

巡迴法庭是最高人民法院的組成部分。巡迴法庭的判決和裁定即最高人民法院的判決和裁定。第二十條高級人民法院包括:

(一)省高級人民法院;

(二)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

(三)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第二十一條高級人民法院審理下列案件:

(一)法律規定由其管轄的第一審案件;

(二)下級人民法院報請審理的第一審案件;

(三)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管轄的第一審案件;

(四)對中級人民法院判決和裁定的上訴、抗訴案件;

(五)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起的再審案件;

(六)中級人民法院報請復核的死刑案件。第二十二條中級人民法院包括:

(一)省、自治區轄市的中級人民法院;

(二)在直轄市內設立的中級人民法院;

(三)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

(四)在省、自治區內按地區設立的中級人民法院。第二十三條中級人民法院審理下列案件:

(一)法律規定由其管轄的第一審案件;

(二)基層人民法院報請審理的第一審案件;

(三)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的第一審案件;

(四)對基層人民法院判決和裁定的上訴、抗訴案件;

(五)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起的再審案件。

❹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1983修訂)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是國家的審判機關。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審判權由下列人民法院行使:
(一)地方各級人民法院;
(二)軍事法院等專門人民法院;(1983年9月2日修改)
(三)最高人民法院。
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分為:基層人民法院、中級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
(1983年9月2日刪去第三款)第三條人民法院的任務是審判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並且通過審判活動,懲辦一切犯罪分子,解決民事糾紛,以保衛無產階級專政制度,維護社會主義法制和社會秩序,保護社會主義的全民所有的財產、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財產,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保障國家的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
人民法院用它的全部活動教育公民忠於社會主義祖國,自覺地遵守憲法和法律。第四條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1983年9月2日修改)第五條人民法院審判案件,對於一切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社會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居住期限,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許有任何特權。第六條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訴訟的權利。人民法院對於不通曉當地通用的語言文字的當事人,應當為他們翻譯。在少數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雜居的地區,人民法院應當用當地通用的語言進行審訊,用當地通用的文字發布判決書、布告和其他文件。第七條人民法院審理案件,除涉及國家機密、個人陰私和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外,一律公開進行。第八條被告人有權獲得辯護。被告人除自己進行辯護外,有權委託律師為他辯護,可以由人民團體或者被告人所在單位推薦的或者經人民法院許可的公民為他辯護,可以由被告人的近親屬、監護人為他辯護。人民法院認為必要的時候,可以指定辯護人為他辯護。第九條(1983年9月2日刪去)第十條人民法院審判案件,實行合議制。
人民法院審判第一審案件,由審判員組成合議庭或者由審判員和人民陪審員組成合議庭進行;簡單的民事案件、輕微的刑事案件和法律另有規定的案件,可以由審判員一人獨任審判。(1983年9月2日修改)
人民法院審判上訴和抗訴的案件,由審判員組成合議庭進行。
合議庭由院長或者庭長指定審判員一人擔任審判長。院長或者庭長參加審判案件的時候,自己擔任審判長。第十一條各級人民法院設立審判委員會,實行民主集中制。審判委員會的任務是總結審判經驗,討論重大的或者疑難的案件和其他有關審判工作的問題。
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委員,由院長提請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委員,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
各級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會議由院長主持,本級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可以列席。第十二條人民法院審判案件,實行兩審終審制。
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案件的判決和裁定,當事人可以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向上一級人民法院上訴,人民檢察院可以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抗訴。
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案件的判決和裁定,如果在上訴期限內當事人不上訴、人民檢察院不抗訴,就是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
中級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審判的第二審案件的判決和裁定,最高人民法院審判的第一審案件的判決和裁定,都是終審的判決和裁定,也就是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第十三條死刑案件除由最高人民法院判決的以外,應當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殺人、強奸、搶劫、爆炸以及其他嚴重危害公共安全和社會治安判處死刑的案件的核准權,最高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時候,得授權省、自治區、直轄市的高級人民法院行使。(1983年9月2日修改)第十四條各級人民法院院長對本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在認定事實上或者在適用法律上確有錯誤,必須提交審判委員會處理。
最高人民法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確有錯誤,有權提審或者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
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確有錯誤,有權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出抗訴。
各級人民法院對於當事人提出的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的申訴,應當認真負責處理。

❺ 法院的組織體系是什麼

法律分析:根據現行憲法和人民法院組織法的規定,我國人民法院的組織體系包括:全國設立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專門人民法院;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分為高級人民法院、中級人民法院、基層人民法院;專門人民法院包括軍事法院和海事法院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一百二十七條 最高人民法院是最高審判機關。

最高人民法院監督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專門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上級人民法院監督下級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

第一百二十八條 最高人民法院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負責。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對產生它的國家權力機關負責。

❻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全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全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審判權由地方各級人民法院、軍事法院等專門人民法院以及最高人民法院行使。這些法院根據層級分為基層、中級、高級和最高人民法院。它們的主要任務是審判刑事和民事案件,保障法制和社會秩序,保護公民權利,並促進社會主義建設。


人民法院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外部干涉,並確保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所有公民,不論民族、性別、財產等,都享有平等的法律適用。各民族公民有權使用本民族語言進行訴訟,不通曉當地語言的當事人將得到翻譯支持。審判過程通常公開,但涉及機密和個人隱私的案件除外。


審判中,被告享有辯護權,可以自行辯護或委託律師、公民或近親屬進行辯護。審理實行合議制,第一審案件由審判員組成合議庭或審判員與人民陪審員共同審理。判決實行兩審終審制,地方各級法院的判決和裁定在上訴或抗訴期內生效。


死刑案件由最高人民法院判決,除法律規定外需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各級法院院長對本院判決有監督和糾正錯誤的職責,最高人民檢察院則有權對各級法院的判決提出抗訴。


人民法院的組織包括基層、中級、高級法院,設有院長、副院長等領導職務,並有明確的審判庭和職能劃分。審判人員包括院長、副院長、庭長、副庭長、審判員和助理審判員,他們的任免由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或其常務委員會決定。




(6)法院組識法擴展閱讀

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五十九號),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的決定。

❼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審判權由下列人民法院行使:

(一)地方各級人民法院;

(二)專門人民法院;

(三)最高人民法院。

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分為:基層人民法院、中級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第二條高級人民法院和專門人民法院的設置,由司法部報請國務院批准;中級人民法院和基層人民法院的設置,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司法行政機關報請省、直轄市人民委員會或者自治區自治機關批准。第三條人民法院的任務是審判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並且通過審判活動,懲辦一切犯罪分子,解決民事糾紛,以保衛人民民主制度,維護公共秩序,保護公共財產,保護公民的權利和合法利益,保障國家的社會主義建設和社會主義改造事業的順利進行。

人民法院用它的全部活動教育公民忠於祖國、自覺地遵守法律。第四條人民法院獨立進行審判,只服從法律。第五條人民法院審判案件,對於一切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社會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居住期限,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第六條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訴訟的權利。人民法院對於不通曉當地通用的語言文字的當事人,應當為他們翻譯。在少數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雜居的地區,人民法院應當用當地通用的語言進行審訊,用當地通用的文字發布判決書、布告和其他文件。第七條人民法院審理案件,除法律規定的特別情況外,一律公開進行。被告人有權獲得辯護。

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辯護權外,可以委託律師為他辯護,可以由人民團體介紹的或者經人民法院許可的公民為他辯護,可以由被告人的近親屬、監護人為他辯護。人民法院認為必要的時候,也可以指定辯護人為他辯護。第八條人民法院審判第一審案件,實行人民陪審員制度,但是簡單的民事案件、輕微的刑事案件和法律另有規定的案件除外。第九條人民法院審判案件,實行合議制。

人民法院審判第一審案件,由審判員和人民陪審員組成合議庭進行,但是簡單的民事案件、輕微的刑事案件和法律另有規定的案件除外。

人民法院審判上訴和抗議的案件,由審判員組成合議庭進行。

合議庭由院長或者庭長指定審判員一人擔任審判長。院長或者庭長參加審判案件的時候,自己擔任審判長。第十條各級人民法院設審判委員會。審判委員會的任務是總結審判經驗,討論重大的或者疑難的案件和其他有關審判工作的問題。

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委員,由院長提請本級人民委員會任免;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委員,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

各級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會議由院長主持,本級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有權列席。第十一條人民法院審判案件,實行兩審終審制。

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案件的判決和裁定,當事人可以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向上一級人民法院上訴,人民檢察院可以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抗議。

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案件的判決和裁定,如果在上訴期間當事人不上訴、人民檢察院不抗議,就是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

中級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審判的第二審案件的判決和裁定,最高人民法院審判的第一審案件的判決和裁定,都是終審的判決和裁定,也就是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

中級人民法院和高級人民法院對於死刑案件的終審判決和裁定,如果當事人不服,可以申請上一級人民法院復核。基層人民法院對於死刑案件的判決和中級人民法院對於死刑案件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當事人不上訴、不申請復核,應當報請高級人民法院核准後執行。第十二條各級人民法院院長對本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在認定事實上或者在適用法律上確有錯誤,必須提交審判委員會處理。

最高人民法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確有錯誤,有權提審或者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

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確有錯誤,有權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出抗議。

熱點內容
勞動法關於企業員工加班的規定的 發布:2025-08-11 21:47:15 瀏覽:993
刑法司法考試試題 發布:2025-08-11 21:38:04 瀏覽:719
吉州區法院 發布:2025-08-11 21:34:10 瀏覽:657
金牛區人民法院電話 發布:2025-08-11 21:33:08 瀏覽:444
支架引起腦出血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11 21:32:34 瀏覽:641
2012年初級經濟法真題 發布:2025-08-11 21:05:22 瀏覽:273
勞動法大學生打工 發布:2025-08-11 21:04:33 瀏覽:627
bt電影網站違法規避 發布:2025-08-11 21:02:50 瀏覽:905
天津合同律師 發布:2025-08-11 20:43:21 瀏覽:433
成立黨政機關法律顧問團 發布:2025-08-11 20:38:47 瀏覽: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