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甸縣人民法院
Ⅰ 證據不足法院會怎麼判
如果是刑事案件,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的,作無罪判決。如果是民事案件,由舉證人承擔不利後果。
1、《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 在被告人最後陳述後,審判長宣布休庭,合議庭進行評議,根據已經查明的事實、證據和有關的法律規定,分別作出以下判決:
(一)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依據法律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作出有罪判決;
(二)依據法律認定被告人無罪的,應當作出無罪判決;
(三)證據不足,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作出證據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無罪判決。
2、《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
第二條 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加以證明。
沒有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後果。
(1)尋甸縣人民法院擴展閱讀:
官員殺女友拋屍判無罪 法院認為其故意殺人證據不足
雲南昆明中院對雲南省航務管理局規劃處原處長陳輝被指控殺害同居女友一案,進行了一審判決。該院認為,此案沒有證明陳輝故意殺人的直接證據,現有證據僅僅能得出陳輝接觸過被害人的血和膠帶紙上留有指紋,並不能形成殺人的證據鎖鏈,證據不具有唯一性和排他性。
據此宣判陳輝無罪。
2014年11月26日,52歲的雲南省航務管理局規劃處原處長陳輝被指控殺害小其15歲的同居女友一案,由昆明中院的法官移師尋甸縣法院開庭公開審理。
檢察機關指控:2012年3月8日深夜,陳輝在昆明家中,用鈍器將穿著睡衣的女友胡祖英殺死。第二天,他開車將其屍體拉到尋甸縣紅色庄園(另一住所)後掩埋。當天,他還拿著胡祖英的手機給自己發了信息,故意做出胡祖英失蹤的樣子,製造逃避罪責的假象。公訴人認為,大量的證據證明陳輝構成故意殺人罪。
胡祖英的家屬收到了法院的一審判決:被告人陳輝無罪。昆明中院認為,公訴機關當庭出示的所有證據經法庭質證,取證程序合法有效,內容客觀真實,法院予以確認,但對證據所要證明的觀點,法院作出了不一樣的評判。
昆明中院認為,本案沒有證明被告人陳輝故意殺人的直接證據,現有證據僅僅能得出被告人陳輝接觸過被害人的血和膠帶紙上留有指紋,並不能形成陳輝故意殺人的證據鎖鏈。對於陳輝及其辯護人的意見,法院予以採納。
而公訴機關指控陳輝犯故意殺人罪,證據不足,指控證據不能得出陳輝故意殺人的唯一結論,證據不具有唯一性和排他性,應認定公訴機關的指控證據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
Ⅱ 怎麼向國家部門投訴環境問題
昆明市日前向社會公布了134部經濟社會發展軟環境建設投訴舉報電話,范圍包括各縣(市)區軟環境建設辦公室,市委、市政府各部門,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協辦公廳,市中級人民法院,市檢察院,市屬人民團體,市屬新聞單位、大專院校,市屬企業,中央、省直管單位。相關部門將根據投訴舉報嚴肅查處該部門軟環境建設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
市軟環境建設辦公室 3134712
各縣(市)區軟環境建設辦公室
五華區軟環境建設辦公室 3628562
盤龍區軟環境建設辦公室 3165865
官渡區軟環境建設辦公室 7187526
西山區軟環境建設辦公室 8228781
東川區軟環境建設辦公室 2122555
安寧市軟環境建設辦公室 8698355
呈貢縣軟環境建設辦公室 7471120
晉寧縣軟環境建設辦公室 7802025
富民縣軟環境建設辦公室 8811169
宜良縣軟環境建設辦公室 7542221
嵩明縣軟環境建設辦公室 7916231
石林縣軟環境建設辦公室 7796277
祿勸縣軟環境建設辦公室 8999133
尋甸縣軟環境建設辦公室 2662492
市委各部門
市委辦公廳 3196239
市委組織部 3156197
市委老幹部局 3130076
市委宣傳部 3196290
市文明辦 3172275
市委統戰部 3196265
市委政法委 3196263
市委政研室 3161500
市級機關工委 3160732
市編辦 3137590
市委黨史研究室 3165120
市委、市政府信訪局 3100967
市委黨校 3806446
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廳
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廳 3135688
市政協辦公廳 8242358
市紀委
市紀委、市監察局 3134712
市中級人民法院
市中級人民法院 4096622
市人民檢察院
市人民檢察院 5740026
市政府各部門
市政府辦公廳 3127049
市政府法制辦 3135299
市長熱線電話辦 3120607
市政府研究室 3135258
市無線電管理辦 3114659
市發改委 3139017
市糧食局 3161334
市經委 3128363
市教育局 3102385
市科技局 3161395
市民委 3167982
市公安局 3017349
市民政局 3196727
市司法局 3177235
市財政局 3552161
市人事局 3187120
市勞動保障局 3352246
市國土資源局 3199076
市交通局 4141056
市環保局 4108203
市規劃局 3175666
市測繪研究院(市基礎地理信息中心) 3138963
市建設局 3135175
市城管局 3176700
市市政公用局 3175689
昆明煤氣(集團)控股有限公司 3351037
昆明自來水集團有限公司 3169156
昆明公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5326597
市園林綠化局 5126778
市房管局 3130035
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 3164499
市農業局 4135131
市烤煙辦 3185565
市林業局 3177079
市水利局 5719841
市商務局 3110211
市文化局 3823916
市衛生局 3123306
市人口計生委 3125974
市廣電局 5332934
市體育局 5311101
市審計局 3131240
市統計局 3103062
市旅遊局 3176419
市宗教事務局 3167667
市安監局 398
市滇管局 4613017
市投資促進局 3189693
市外僑辦 3138727
市信息產業辦 3127561
市國資委 3125950
市體改辦 3160702
市便民服務領導小組辦公室 3149902
市人防辦 3615111
市扶貧辦 3123296
市檔案局 3822307
市防震減災局 3123862
市供銷社 3133652
市級機關事務管理局 3147353
市移民開發局 3200090
市機械工業行業協會 3127345
市化工建材行業協會 3120855
市輕紡工業行業協會 3311980
市手工業聯社 3612778
市屬人民團體
市總工會 3187925
團市委 3163105
市婦聯 3162536
市科協 3164640
市社科聯 3165914
市文聯 3369585
市工商聯 8240991
市僑聯 8241798
市台聯 8241852
市殘聯 4190123
市紅十字會 3151260
中央、省直管單位
市食品葯品監管局 8217039
市質監局 4637348
市工商局 4153741
市國稅局 4122366
市地稅局:4117132
電信昆明分公司 3180566
市郵政局 3184567
市氣象局 4155249
昆明供電局 3068012
市屬新聞單位、大專院校
昆明日報社 5391909
昆明人民廣播電台 5360618
昆明電視台 5357155
昆明大學 5320006
昆明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5359451
市政府派出機構
昆明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 8155006
昆明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 7275728
呈貢新城管理委員會 7481108
昆明滇池國家旅遊度假區管理委員會 4310609
昆明空港經濟區管理委員會 6065665
市屬企業
昆明市城建投資開發有限責任公司 3195298
昆明滇池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5180261
昆明市交通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6065800
昆明市土地開發投資經營有限責任公司 3103928
昆明市國有資產管理營運 4156237
昆明新都投資有限公司 7481538
昆明產業開發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3159559
(來源:生活新報 記者李桀)
Ⅲ 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自治條例
昆明市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的自治條例經過多次修訂與審批,旨在保障自治縣各民族的權益,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維護社會穩定與和諧。條例內容涵蓋了自治機關的組織結構、民族政策、司法、經濟建設、資源保護和利用等多方面,旨在促進自治縣的全面發展。
自治縣的自治機關,包括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政府,依據憲法和民族區域自治法,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和執行條例,維護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自治機關在經濟發展中注重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通過制定規劃和政策,支持特色產業發展,強化基礎設施建設,同時加強環境保護,保護自然資源。
在民族政策方面,自治縣保障各民族的平等權利,促進民族交流與融合。條例規定了對少數民族的優惠政策,支持民族教育、文化、醫療衛生等事業的發展,以及對少數民族的特殊照顧。在司法方面,自治縣的法院和檢察院在執行職務時兼顧漢語言文字和地方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的使用,確保公正審判。
在經濟建設中,自治縣注重農業、林業、畜牧業和水資源保護與利用,實施工業強縣戰略,發展旅遊業,鼓勵投資,優化營商環境,提升地方經濟發展水平。同時,條例還對財政管理、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社會福利等方面進行了規定,旨在構建和諧社會,促進自治縣的全面進步。
總結而言,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的自治條例是一個全面、細致的法規體系,旨在通過規范政府行為、保障民族權益、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實現自治縣的繁榮與穩定。
(3)尋甸縣人民法院擴展閱讀
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地處雲南省東北部, 是滇東北之要沖,貴昆鐵路,崑曲、嵩待高速公路從縣內經過,境內鄉鄉通了油路,交通十分便捷。尋甸縣屬昆明市轄縣,全縣轄16個鄉(鎮),173個村委會,總人口50.5萬,居住著漢、回、彝、苗等16種民族,少數民族人口11萬人,佔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