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審判員
❶ 審判員和審判長的區別是什麼
一、審判員和審判長的區別是什麼
1、審判員和審判長的區別在於審判長是指在人民法院審判案件所組成的合議庭中,負責組織審判活動的審判人員。而審判員是從事法院的工作,審判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的法官。合議庭由一名法官擔任審判長。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第三十條
合議庭由法官組成,或者由法官和人民陪審員組成,成員為三人以上單數。
合議庭由一名法官擔任審判長。院長或者庭長參加審理案件時,由自己擔任審判長。
審判長主持庭審、組織評議案件,評議案件時與合議庭其他成員權利平等。
二、審判長和法官有什麼區別
審判長和法官的區別如下:
1、概念不同。審判長是法院合議庭審理案件時,負責組織審判活動的審判人員;
2、范圍不同。審判長都是法官,但是法官不一定是審判長,普通案件要組成合議庭開庭,坐在中間負責此案的法官就是審判長,審判長是每個個案負責的法官,如果是只有一個法官審理的,該案件就不存在審判長。法官又可以被叫作審判員。
❷ 審判員和法官的區別
法律分析:
審判員和法官的區別:1、含義不同:法官是指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產生,在司法機關(一般指法院)中依法行使國家審判權的審判人員,是司法權的執行者,審判員指的是在合議庭和獨任庭中具有審判資格的人員;2、資質不同:審判員不具有法官資格;3、任職要求不同:年滿23歲且又沒有被剝奪過政治權利的公民,經業務考核有能力擔任審判工作的,可以被任命為審判員,法官任職要求是具備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及以上學歷,從事法律工作滿五年,通過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取得法律職業資格等。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
第十二條 擔任法官必須具備下列條件:(一)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二)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三)具有良好的政治、業務素質和道德品行;(四)具有正常履行職責的身體條件;(五)具備普通高等學校法學類本科學歷並獲得學士及以上學位;或者普通高等學校非法學類本科悉灶及以上學歷並獲得法律碩士、法學碩士及以上學位咐陸仔;或者普通高等學校非法學類本科及以上學歷,獲得其他相應學位,並具衡汪有法律專業知識;(六)從事法律工作滿五年。其中獲得法律碩士、法學碩士學位,或者獲得法學博士學位的,從事法律工作的年限可以分別放寬至四年、三年;(七)初任法官應當通過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取得法律職業資格。
適用前款第五項規定的學歷條件確有困難的地方,經最高人民法院審核確定,在一定期限內,可以將擔任法官的學歷條件放寬為高等學校本科畢業。
第十三條 下列人員不得擔任法官:(一)因犯罪受過刑事處罰的;(二)被開除公職的;(三)被吊銷律師、公證員執業證書或者被仲裁委員會除名的;(四)有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的。
第十四條 初任法官採用考試、考核的辦法,按照德才兼備的標准,從具備法官條件的人員中擇優提出人選。
人民法院的院長應當具有法學專業知識和法律職業經歷。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應當從法官、檢察官或者其他具備法官條件的人員中產生。
❸ 審判員和法官的區別
法律分析:
審判員通常用於庭審活動中,是指庭審活動的案件審理人員;法官是國家公務員的一種,法官可以包括審判長、審判員、助理審判員等,一般來說,法官的身份是固定的,但是審判員的身份不是固定的,法官在庭審活動中可能是審判員,也可能是審判長。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第二條規定:法官是依法行使國家審判權的審判人員,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軍事法院等專門人民法院的院長、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審判員和助理審判員。
❹ 審判長和審判員的區別
法律分析:
一、審判員和審判長的區別:
1、審判長是指在人民法院審判案件所組成的合議庭中,負責組織審判活動的審判人員。但審判長不是固定的職稱,是為審理某一具體案件而臨時設定的。
2、審判員是從事法院的工作,審判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
二、承辦法官是指具體案件的主辦法官。一個案件在法院立案後,法院會將其制定給一個法官負責辦理,承辦法官要負責查明事實,做出公正判決,對案件的質量負責。審判長就有兩種意思:第一就是在審理具體案件的合議庭中擔任主要審判職責,對該案審理負責的法官,就叫審判長,而其他合議庭成員就是審判員或者人民陪審員。第二,審判長是法院系統內部的一種職稱,只有被任命為審判員兩年以上才能競爭上崗審判長。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院組織法》 第四十二條 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舉,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和審判員由院長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最高人民法院巡迴法庭庭長、副庭長,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
衍生問題:
審判長的職責有哪些?
(一)指導和安排審判輔助人員做好庭前調解、庭前准備及其他審判業務輔助性工作;
(二)確定案件審理方案、庭審提綱、協調合議庭成員的庭審分工以及做好其他必要的庭審准備工作;
(三)主持庭審活動;
(四)主持合議庭對案件進行評議;
(五)依照有關規定,提請院長決定將案件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
(六)製作裁判文書,審核合議庭其他成員製作的裁判文書;
(七)依照規定許可權簽發法律文書;
(八)根據院長或者庭長的建議主持合議庭對案件復議;
(九)對合議庭遵守案件審理期限制度的情況負責;
(十)辦理有關審判的其他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