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人
① 法官的等級是什麼
法官的等級和職務編制
法院等級設下列四等十二級:
(一)首席大法官
(二)大法官:一級、二級
(三)高級法官:一級、二級、三級、四級
(四)法官:一級、二級、三級、四級、五級。
最高人民法院
院長:首席大法官
副院長:一級大法官至二級大法官
審判委員會委員:二級大法官至二級高級法官
庭長:一級高級法官至二級高級法官
副庭長:一級高級法官至三級高級法官
審判員:一級高級法官至四級高級法官
助理審判員:一級法官至三級法官。
高級人民法院
院長:二級大法官
副院長:一級高級法官至三級高級法官
審判委員會委員:二級高級法官至四級高級法官
庭長:二級高級法官至四級高級法官
副庭長:二級高級法官至一級法官
審判員:二級高級法官至二級法官
助理審判員:一級法官至四級法官。
中級人民法院
院長:一級高級法官至三級高級法官
副院長:二級高級法官至四級高級法官
審判委員會委員:三級高級法官至一級法官
庭長:三級高級法官至一級法官
副庭長:三級高級法官至二級法官
審判員:三級高級法官至三級法官
助理審判員:二級法官至五級法官。
基層人民法院
院長:三級高級法官至四級高級法官
副院長:四級高級法官至一級法官
審判委員會委員:四級高級法官至二級法官
庭長:四級高級法官至二級法官
副庭長:四級高級法官至三級法官
審判員:四級高級法官至四級法官
助理審判員:三級法官至五級法官。
② 法院審判員和法官的區別-
法律分析:嚴格意義上的法官是被任命為助理審判員以上的人才叫法官。所以法官包括助理審判員和審判員。法官是一種通稱,助理審判員和審判員是法律術語稱謂。助理審判員在審理案件中裁判時的稱謂叫代理審判員,即代行審判員的職責。當然在合議庭中的表決權是一樣的,沒有大小之分,但在合議庭中,有審判員時,助理審判員是不能擔任審判長的,正如有庭長時,審判員不能擔任審判長,有院長時,庭長又不能擔任審判長一樣的道理。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
第八條 法官的職責:(一)依法參加合議庭審判或者獨任審判刑事、民事、行政訴訟以及國家賠償等案件;
(二)依法辦理引渡、司法協助等案件;
(三)法律規定的其他職責。
法官在職權范圍內對所辦理的案件負責。
第九條 人民法院院長、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除履行審判職責外,還應當履行與其職務相適應的職責。
第十條 法官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一)嚴格遵守憲法和法律;
(二)秉公辦案,不得徇私枉法;
(三)依法保障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訴訟權利;
(四)維護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維護個人和組織的合法權益;
(五)保守國家秘密和審判工作秘密,對履行職責中知悉的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予以保密;
(六)依法接受法律監督和人民群眾監督;
(七)通過依法辦理案件以案釋法,增強全民法治觀念,推進法治社會建設;
(八)法律規定的其他義務。
第十一條法官享有下列權利:
(一)履行法官職責應當具有的職權和工作條件;
(二)非因法定事由、非經法定程序,不被調離、免職、降職、辭退或者處分;
(三)履行法官職責應當享有的職業保障和福利待遇;
(四)人身、財產和住所安全受法律保護;
(五)提出申訴或者控告;
(六)法律規定的其他權利。
③ 法院人員怎麼稱呼
一般接待你的會是法官、書記員或法警。如果都不是,客氣一點就堅持叫法官。
法院工作人員一般要稱呼法官。知道領導的職位,庭長、院長、法官,加上姓即可,如某院長。不知道職位,一律稱呼某法官最好,不要稱呼某同志。即使他只是一般文職人員或者書記員,這樣稱呼也不會太離譜。如果他從事的崗位與法官一職有較大差異的話,你這樣稱呼他他會主動提醒你他的實際職責。
審查起訴階段犯人一般是會按犯罪嫌疑來進行稱呼;只要與案件相關的主體人員都會被稱為犯罪嫌疑人,如果在審查起訴期間有沒有合法的證據來證明案件的實際情況,一般就會直接釋放當事人。
審查起訴階段犯罪人會被稱為是犯罪嫌疑人,人民檢察院在提起公訴階段,為了確定經偵查終結的刑事案件是否應當提起公訴,而對偵查機關確認的犯罪事實和證據、犯罪性質和罪名進行審查核實,並作出處理決定的一項訴訟活動。它是實現人民檢察院公訴職能的一項最基本的准備工作,也是人民檢察院對偵查活動實行法律監督的一項重要手段。因此,它對保證人民檢察院正確地提起公訴,發現和糾正偵查活動中的違法行為,具有重要意義。進行審查起訴的時限要求是:
1、起訴階段的期限是1個月,重大、復雜的案件,可以延長半個月。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的案件,改變管轄的,從改變後的人民檢察院受到案件之日起計算審查起訴期限。
2、人民檢察院退回公安機關補充偵查的案件,應當在1個月以內補充偵查完畢。補充偵查以兩次為限。補充偵查完畢移送人民檢察院後,人民檢察院重新計算審查起訴期限。
一、審查起訴階段委託代理人的規定有哪些內容
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犯罪嫌疑人自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也就是說,犯罪嫌疑人被立案偵查之後,自第一次接受訊問或者被採取拘傳、拘留、逮捕、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等強制措施之日起,就可以委託辯護律師。如果在偵查階段沒有委託辯護律師,在審查起訴階段也可以隨時委託辯護律師,人民檢察院自收到移送審查起訴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以內,應當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權委託辯護人。犯罪嫌疑人在押的,也可以由其監護人、近親屬代為委託辯護人。
二、審查起訴階段取保候審的規定有哪些內容
審查起訴階段可以申請,但要符合法律規定的條件。
《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五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審:
(一)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採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三)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採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四)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採取取保候審的。
綜上所述,只要犯罪人員還沒有正式的判刑一般都會按犯罪嫌疑人來進行稱呼,即使案件已經移送到了檢察院或者是法院都會以此稱呼;從而執法人員也會按不同的情形來限制犯罪嫌疑人的人身自由,從而才能更好的依法審判。
【法律依據】:
《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五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審:
(一)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採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三)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採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四)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採取取保候審的。
④ 法官和審判長的區別有哪些
1. 概念差異:法官是指根據法律程序產生的,在司法機關中依法行使國家審判權的審判人員,是司法權的執行者。審判長是法院合議庭審理案件時,負責組織審判活動的審判人員;
2. 級別之別:法官有等級區分,而審判長卻沒有等級劃分;
3. 制度不同:法官員額制實施後,只有約百分之三十三的法官入額。《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規定,法官是依法行使國家審判權的審判人員,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軍事法院等專門人民法院的院長、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和審判員。法官應當嚴格履行以下義務:(一)遵守憲法和法律;(二)公正辦案,不得徇私枉法;(三)依法保障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訴訟權利;(四)維護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維護個人和組織的合法權益;(五)保守國家秘密和審判工作秘密,對履行職責中知悉的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予以保密;(六)依法接受法律監督和人民群眾監督;(七)通過依法辦理案件以案釋法,增強全民法治觀念,推進法治社會建設;(八)履行法律規定的其他義務。
⑤ 法院開庭法官至少幾個人
法律分析:審理案件所需要法官數須根據法院審理的程序來決定。根據相關法律的規定,人民法院審理第一審民事案件如果是簡易程序,由審判員一人獨任審理(須有一名書記員)。如果是普序,則由三名審判員(或一名審判員兩名陪審員)和一名書員審理。人民法院在審理第一審民事案件組成合議庭時,合議庭的成員應當由審判員、陪審員共同組成。合議庭的成員的人數,必須是單數(三人以上)。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三十九條 人民法院審理第一審民事案件,由審判員、陪審員共同組成合議庭或者由審判員組成合議庭。合議庭的成員人數,必須是單數。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民事案件,由審判員一人獨任審理。陪審員在執行陪審職務時,與審判員有同等的權利義務。
第四十條 人民法院審理第二審民事案件,由審判員組成合議庭。合議庭的成員人數,必須是單數。發回重審的案件,原審人民法院應當按照第一審程序另行組成合議庭。審理再審案件,原來是第一審的,按照第一審程序另行組成合議庭;原來是第二審的或者是上級人民法院提審的,按照第二審程序另行組成合議庭。
第四十一條 合議庭的審判長由院長或者庭長指定審判員一人擔任;院長或者庭長參加審判的,由院長或者庭長擔任。
⑥ 做律師法官的人都是什麼樣的性格的人
很正氣抄凌然,穩重,思想長遠,威嚴襲。莊重的人,平常這種人注重儀表,口才很好,有正義感。但是時代在變化,也有的法官律師衣冠楚楚,人面獸心的,打一些違背良心的官司,這種律師法官沒有職業道德。
通常說法官是正義的化身。
⑦ 歷史上有哪些優秀的法官
1、梅汝璈
梅汝璈,字亞軒,南昌人,江西律師、法學家。1946年,他代表中國擔任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法官,參與了東京審判,為日本首批28名甲級戰犯的定罪量刑做出了突出貢獻。梅汝璈1904年生於南昌青雲譜風景區,1916年至1924年就讀於清華學校。1924年,他獲得了公費留學美國的計劃,進入了斯坦福大學。1926年,他獲得文學學士學位,進入芝加哥大學法學院,並於1928年獲得法學博士學位。1929年回國後,曾在多所大學任教,曾任行政院院長助理、部長等職。建國後,他先後擔任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常委會議案委員會委員、全國政協委員,1973年逝世,享年68歲。
2、倪征燠
倪征燠,中國第一位國際司法學家,中國著名法學家。他可以說是一個在20世紀跟隨中國法律歷史旅行的人。他於1906年出生在蘇州吳江縣黎里鎮,中學畢業後決定學習法律並為國家服務。他首先在東吳大學法學院學習法律,並於1928年畢業於東吳大學法學院。自1931年以來,他在東吳大學、大夏大學和上海持志大學教授國際法、國際私法、比較民法和法理學課程。他於1987年當選為國際法研究所的副教授,並於2003年去世。
3、劉墉
劉墉,字崇儒,號石庵,安徽碭山人,清代政治家、書法家。他是大學生劉統勛的長子,乾隆十六年(1751年)的一名學者。曾任翰林院庶吉士、太原知府、江寧知府、體仁閣大學士等職。他以遵紀守法和誠實著稱。劉墉,書法造詣深厚,是清代著名的書法老師,被世人稱為「厚墨宰相」。他於嘉慶九年(1804年)十二月病死,享年八十五歲。他被追贈給太保王子,並被追授文清爵位。
4、狄仁傑
狄仁傑,字懷英,號德英,唐代並州太原府陽曲縣(今山西太原陽曲縣)人。為唐朝武周時的著名宰相,剛正廉明,執法不阿,以身護法。死後葬於神都---國都洛陽(今河南省洛陽市)白馬寺中,立有一碑,上書「狄公仁傑之墓」。初任並州都督府法曹,轉大理丞,改任侍御史,歷任寧州、豫州刺史、地官侍郎等職,官至同鳳閣鸞台平章事、內史。他在武則天統治時期曾擔任國家最高司法職務,判決積案、疑案,糾正冤案、錯案、假案;他任掌管刑法的大理丞,到任一年,判決了大量的積壓案件,涉及1.7萬人,其中沒有一人再上訴伸冤,其處事公正可見一斑,是我國歷史上以廉潔勤政著稱的清官。
5、徐有功
徐有功,(640—702年),名宏敏,字有功,唐洛州偃師(今偃師)人,徐有功是國子監博士徐文遠的孫子,是唐代最著名的專司審案的官吏。青年時期舉明經及第。歷經蒲州司法參軍、司刑(大理)寺丞、秋官(刑部)郎中、侍御史、司刑寺少卿等。長期在司法任上,是唐武則天時期與酷吏斗爭的一面旗幟,也是歷史上罕見的一位以死守法、執正的法官、清官。《新唐史》對他有「雖十歲未見其比」之贊譽。卒年62歲。時人論日:今有功斷獄,天下無冤枉人。新舊唐書有傳。他死後武則天追贈他為大理寺卿。
6、包拯
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東)人,北宋名臣。包拯廉潔公正、立朝剛毅,不附權貴,鐵面無私,且英明決斷,敢於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師有「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之語。後世將他奉為神明崇拜,認為他是奎星轉世,由於民間傳其黑面形象,亦被稱為「包青天」。
7、宋慈
宋慈(1186-1249年),字惠父,漢族,建陽(今屬福建南平地區)人,中國古代法醫學家,中外法醫界普遍認為正是宋慈於公元1235年開創了「法醫鑒定學」,因此宋慈被尊為世界法醫學鼻祖。宋慈所著《洗冤集錄》是世界上最早的法醫專著,在中國元、明、清三朝是刑、法官必讀之書,先後被譯成法、英、荷等多種文字。
8、況鍾
況鍾(1383-1442年),字伯律,號龍崗,又號如愚,明朝江西靖安縣人(今高湖鎮)。況鍾小時候家庭貧困,7歲喪母,從小聰穎好學,秉心方直,律己清嚴,習知禮儀,處事明敏。宣德五年出任蘇州知府,他是明代一位受百姓尊敬的清官,蘇州人民稱他「況青天」。昆劇《十五貫》,以歌頌況鍾而使其婦孺皆知。其功績《明史.況鍾傳》有較詳細記述,著述有《況太守集》、《況靖安集》等。
9、海瑞
海瑞(1515-1587年),字汝賢,號剛峰,漢族,廣東瓊山(今屬海口)人。少年從教時被稱為海筆架。身歷嘉靖、隆慶、萬曆三朝,一生剛直不阿,清正廉明著稱於世,被後人譽為「海青天」、「南包公」,與宋代包拯齊名。以直廉剛正著稱,人稱「海青天」。
10、袁可立
袁可立(1562—1633年),字禮卿,號節寰,河南睢州(今睢縣)人,明萬曆十七年進士,官至兵部尚書太子少保,累贈光祿大夫太子太保。立朝不阿權貴,敢於為民請命,是明代後期著名的清官廉吏和軍事戰略家。歷萬曆、泰昌、天啟、崇禎四帝,為「四朝元老」之臣,誥「五世恩榮」之賞。
11、於成龍
於成龍(1617-1684年)字北溟,號於山,清代山西永寧州(今山西省呂梁市方山縣)人。謚「清端」、贈太子太保。於成龍明崇禎十二年(1639年)舉副員,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出仕,歷任知縣、知州、知府、道員、按察使、布政使、巡撫和總督、加兵部尚書、大學士等職。在20餘年的宦海生涯中,三次被舉「卓異」,以卓著的政績和廉潔刻苦的一生,深得百姓愛戴和康熙帝贊譽,康熙二十年(1681年),康熙帝親自召見,賜予他白銀千兩、御馬一匹,親自賦詩一首表彰其廉能,並稱贊他為「清官第一」。
12、唐朝武則天時期的狄仁傑
唐朝武則天時期的狄仁傑就是一位優秀的法官,荷蘭偉大的漢學家、外交官、小說家高羅佩甚至為他寫了一步偉大的英語文學巨著。《大唐狄公案》。
13、歷史上的狄仁傑
歷史上的狄仁傑通達權變、謀略過人、斷案如神,不僅體恤民間疾苦,而且有匡扶社稷的大智慧。相較於影視作品中的虛構形象,本人境界有過之而無不及。
14、包拯、海瑞
包拯、海瑞都是歷史上出了名的法官,一個是丞相,一個禮部尚書,都是比較大的官,他們共同點就是都擅長斷案,是歷史上出了名的法官,清官。
15、唐朝的徐有功、寇準,宋朝的宋慈、包拯
唐朝的徐有功、寇準,宋朝的宋慈、包拯都是歷史上著名的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