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未成年法庭教育詞
Ⅰ 未成年搶劫要開庭了做為父母在庭要對法官說啥
可以代為行使被告人的訴訟權利和進行法庭教育。
一、可以代為行使被告人的訴訟權利。未保護未成人的合法權益,我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七十條第一款規定,對於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在訊問和審判的時候,應當通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場。無法通知、法定代理人不能到場或者法定代理人是共犯的,也可以通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其他成年親屬,所在學校、單位、居住地基層組織或者未成年人保護組織的代表到場,並將有關情況記錄在案。到場的法定代理人可以代為行使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訴訟權利。法院進行審判,必須得保證未成年被告人的訴訟權利得到充分的保障,如未成年被告人沒有委託律師的,法院須通知法律援助中心指派律師為未成年被告人提供辯護,同時,也要通知未成年被告人的父母到庭。未成年被告人是有罪還是無罪,是罪重還是最輕,未成年人可以自己辯護。但鑒於未成年人的年齡、見識、閱歷等限制,在無法充分自行辯護的情況下,法定代理人可以行使申請迴避、發問、質證、舉證、辯論、補充最後陳述等訴訟權利,保護未成年被告人的權益,確保法院正確審判。
二、可以進行法庭教育。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四百八十五條規定,法庭辯論結束後,法庭可以根據案件情況,對未成年被告人進行教育;判決未成年被告人有罪的,宣判後,應當對未成年被告人進行教育。對未成年被告人進行教育,可以邀請訴訟參與人、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七十條第一款規定的其他成年親屬、代表以及社會調查員、心理咨詢師等參加。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案件,對未成年被告人進行法庭教育,適用前兩款的規定。未成人因心智未成熟走上犯罪道路,但可塑性強,可以通過法官、公訴人、律師、法定代理人共同進行教育,使其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努力改造自己,重新做人。法庭教育是一場特別的教育,多方參與,法定代理人是其中一員,最好從情理法方面進行教育,使自己的孩子回歸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