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大學法官培訓
① 西南政法大學
西南政法大學的基本情況
(一)關於學校的歷史
西南政法大學是新中國最早建立的高等政法學府之一。新中國法制的初創,催生了西南政法大學。西南政法大學半個多世紀的風雨歷程,見證了我國社會主義法制的曲折發展。
西南政法大學原名西南政法學院,其前身是1950年成立的西南人民革命大學。1953年,合並重慶大學、四川大學、貴州大學、雲南大學、重慶財經學院的法律院(系)正式掛牌成立。1978年,經國務院批准為政法類院校中唯一的全國重點大學。1979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1993年,被國務院批准為博士學位授權單位。2000年,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為主的管理體制。2002年,經濟法學被評為國家重點學科,實現了西部地區法學類國家重點學科的"零突破"。2003年,在全國首批獲得法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2004年,在西部地區率先設立法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005年,成為重慶市第一所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A級)的高校。2007年,經濟法學和訴訟法學兩個學科通過國家重點學科評審。2008年,在教育部組織的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獲得"優秀"結論。
大學是人格養成之所,是人文精神的搖籃。
在半個多世紀的辦學實踐中,歷代"西政人"孕育和傳承了"心繫天下,自強不息,和衷共濟,嚴謹求實"的"西政精神"。這種精神拓展了西政學子"仰望星空"的視野,張揚了西政學子逆境崛起的志氣,凝聚了西政學子團結奮進的力量,造就了西政學子務實創新的品格,已經成為鼓舞西政學子在推動社會發展的過程中發展自己的不竭動力。
(二)關於學校的學科和師資隊伍
地處西部,昭示了西南政法大學辦學歷程的艱辛。
54年來,歷代"西政人"自強不息,為促進學校又好又快地發展做出了艱苦努力。目前,西南政法大學已經發展成為以法學為主,法學、經濟學、管理學、文學、哲學等學科協調發展的教學研究型大學。現設有11個學院、擁有法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1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和27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個專業學位碩士授權點,17個本科專業,擁有2個國家重點學科、1個重慶市重點一級學科、4個重慶市重點二級學科、5個重慶市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已形成學科門類較多、層次多元、結構合理的人才培養格局。
西南政法大學擁有一支發展趨勢良好的教學科研隊伍。這支隊伍中有國家級教學名師、全國模範教師、全國師德先進個人、全國十大傑出青年法學家、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教育部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和成員、國家司法考試協調委員會委員、國家司法考試命題委員會委員、中國法學會專業研究會會長和副會長、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專家庫專家。
(三)關於學校的科學研究
西南政法大學主動承擔對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具有重要價值的科研項目。1997年以來,法學學科共獲得各級各類省部級以上課題和橫向課題333項,總項目經費達2260.4萬元。其中,國家哲學社會科學重大攻關項目(A級)和其他國家社科基金項目41項;歐盟、加拿大國際開發署與中國政府合作項目4項;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資助項目2項;國家軟科學項目1項;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2項。
學校堅持教育與社會經濟發展相結合,在承載人才培養使命的同時,積極服務國家和地方的經濟法治建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例如,學校牽頭成立的"中國農村經濟法制創新研究中心",是重慶市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我國唯一由省級政府批准設立的以農村法制為研究對象的學術研究機構。該中心完成的國家社會科學"七五"規劃重點項目成果《中國農村經濟法制研究》填補了國內法學研究的空白。近年來,又成功申報了"農民工勞動權利保護問題研究"、"生態補償法律問題研究"以及"西部農村金融法律制度研究"等3項國家社科基金課題和1項國家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其中多數已結項,並產出了《中國金融發展與農民收入增長》、《論土地資源生態補償》、《農村勞動力有序轉移的金融配合模式研究》等近40篇科研論文;參與了由重慶市政府和國家開發銀行重慶分行等單位組織的"重慶市白市驛鎮新農村建設研究"課題,從制度保障層面提出了推進新農村建設的一系列建議。2007年,學校又牽頭成立了"重慶統籌城鄉發展制度創新研究中心"。該中心圍繞"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基本理論"、"統籌城鄉模式下的鄉村治理"、以及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與不動產徵收、土地利用、社會保障、公共財政、戶籍等方面的制度創新,展開了全面系統的科學研究。此外,學校"政治文明與地方治理研究中心"、"中國社會穩定與危機管理研究中心"也形成了《當前中國農村宗族及其與鄉村治理的關系》等多項具有重要影響的研究成果。
又如,"5o12"地震後,形成了一系列關繫到災區人民權益、災後重建的一系列法律問題。如震災所造成的巨額財產損失由誰來承擔風險責任?保險公司財產保險合同中的地震災害免責條款是否有效?購房人通過按揭購買的房屋毀損滅失是否仍然要按月向銀行支付按揭款?債權債務人在地震中不幸死亡其債權債務關系如何處置?以房屋等不動產抵押形成的擔保,當抵押物毀損滅失時其抵押法律關系是否隨之消滅?在地震中傷亡的職工是否認定為工傷?在抗震救災中公開承諾的公益性捐贈不履行如何處理?等等。 針對這些問題,學校組織11位法學專家進行了調研,向中央有關部門提出了對策建議。這些建議有助於維護災區人民的合法權益,保障災後重建工作的合法有序,促進災區的穩定與發展。
(四)關於學校的人才培養
培養人才是學校的首要任務,人才質量是評價辦學水平的根本標准。
建校以來,學校共為國家輸送各類專門人才10多萬人,是全國高校中為國家培養法學專門人才最多的學校,被譽為新中國政法界的"黃埔軍校"和法學教育的師資培養基地。
在2005年《當代中國法學名家》收錄的176名法學名家中,有32位西政學子入選;在50位"全國十大傑出青年法學家"中,西政學子占據15席;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國內眾多高校的法律院(系)中,都有西政學子執掌教鞭,許多西政學子已經成為相關學科的領軍人物。
據不完全統計,我校校友中有6位分別當選為中共第十七屆中央委員、中央候補委員、中紀委委員,40位擔任省部級領導職務,23位被任命為大法官、大檢察官、副總警監,6位入選"全國十佳律師",9位當選為"十七大"代表,13位當選為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在普通工作崗位上,還涌現出了"全國公安系統一級英模"蘆振龍、"全國模範檢察官"劉邦鬧等眾多優秀校友。
在電信、葯業、投資、房地產和傳媒等其他領域,我校畢業生也不乏創業、興業之才。他們不僅充分展示了西政學子的拓展能力,而且還以反哺母校的實際行動印證了學校的社會聲譽。
三、關於社會對學校的評價與支持
西南政法大學的辦學成就贏得了廣泛的社會贊譽。《光明日報》載文盛贊:"在法學界和公檢法系統看來,西南政法大學是一塊響當當的牌子";《法制日報》評價:"西南政法大學創造了中國法學教育的輝煌和奇跡,被譽為法學教育的黃埔軍校,它的發展歷程,同時也是我國法制建設的一個縮影","一所西部高校何以取得如此成就,已經成為令教育界思考的西政現象"。
許多海內外法律界人士認為,支持西南政法大學不僅是對中國法學教育歷史的尊重,更是對中國法學教育未來發展的負責。2007年12月,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專家組在對西南政法大學進行實地考察後也強烈呼籲:要"一如既往地高度重視西南政法大學的建設和發展,大力度甚至超常規給予政策、經費和資源的支持,使這所貢獻重大、享有重譽、身負重任的大學擁有實現自身'第三次創業'目標的堅實保障,以為我國法學教育和依法治國方略的實施,為重慶市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發揮更大更突出的作用"。許多中央國家機關和國際組織對西南政法大學的發展也寄予厚望,並以實際行動肯定了學校在法學教育界的地位,表達了積極支持該校實現"第三次創業"目標的態度。例如,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教育部決定將西南政法大學作為改革法律人才培養模式的主要試點高校;司法部和國家外國專家局在西南政法大學共同創建了"中國國際高級法律人才培訓中心(重慶)";第三屆中國-東盟法律合作與發展高層論壇決定在西南政法大學設立"中國-東盟法律文化園",並積極建議在西南政法大學建立"中國-東盟國際法學院";國際反貪局聯合會也選擇西南政法大學設立"國際反貪局聯合會重慶交流中心"。
尤為重要的是,重慶市委、市政府和市教委等市級部門對西南政法大學的發展高度重視,給予了多方面有力支持。王鴻舉、邢元敏、張軒、黃齊帆等市領導深入學校,為學校的發展"導航定向",解決困難;市教委採取有力措施,積極支持學校開展高水平大學建設;市法院、市檢察院、市司法局等實務部門踴躍支持學校開展法律實務教育,校院(地)合作成績斐然,方興未艾。
② 最適合文科生報考的十大熱門專業有哪些
【重慶國企招聘】「理科生走路帶著風,而文科生被風推著走」 事實真是如此?
no!
其實文科生和理科生的專業面完全不一樣,學的東西差異也很大。因此,文科和理科之間做就業方面的對比是不成立的。道理雖如此,但在生活中,大家的潛意識都認為理科生比文科生更容易就業,並且在工作方面更加的吃香,其實,上述對比有過於誇大文理就業差距之嫌,文科生不必過多理會。
以上這3個文科專業,對於文科生來說就業相對比較輕松,不僅福利好,就業面也很廣。選好專業,文科生走路也能帶著風!
如果有的同學正是這三個專業的話,那小編就提前恭喜你們了,在以後就業的路上可能會更加輕松哦!
③ 考法律碩士的一些問題
1.法律碩士不分專業,一般不設導師,在入學時一般選定一個方向進行學習。注重實踐和應用,主要是學習現行的法律法規,為司法、行政執法、法律服務與法律監督部門以及社會公共管理部門等法律實務部門培養高層次的復合型、應用型法律人才,如律師、法官、檢察官和企業法律顧問等。
2.
一,專業課必備書籍:
1:法碩指南,全稱《2013年全國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入學聯考考試指南》」此書每年一版,但變化不是很大,加之該書一直要到每年的8月份左右出新版本,我們只能買上一年的書籍用。指南適合於打基礎,建議基礎階段大家用指南,10月份以後不要看法碩指南,只看考試分析,該書定價130元左右。注意,本書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不要被其他打著指南旗號的書所騙。如果有最近兩年的指南,本書可以不買最新的。
2:考試分析,全稱《2013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法律碩士專業學位聯考考試分析》,每年都由更新版本。此書權威性高於指南,原因是考試分析是教育部考試中心主編的,而教育部考試中心是負責我們法碩出題的機構。本書缺點是刑法分則部分寫得過於簡單。建議此書一定要買當年最新的,復習的後期以考試分析為主。本書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但2012年,此書和大綱合二為一了,考試分析融合到法碩大綱當中,因此本書的名稱改為《2013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法律碩士(非法學)專業學位聯考考試大綱》,大家買書的時候認准書名,出版社,編寫機構即可。2013年,法碩考試分析和法碩大綱又分開了。注意哦。
3:法碩練習書,一為《2013年法律碩士聯考考試大綱配套練習》,二為《2012年全國法律碩士研究生入學聯考標准化題庫》,這兩本書可以說是我們法律碩士復習中做題的材料來源,當然也有很少的答案錯誤,但比起一般的書,這兩本書已經是很不錯了。到了考前還有一本《法律碩士聯考考前最後5套題(2013非法學)》,五套題和真題不是很銜接,我們不推薦大家在考前做這套題,而是建議大家買前一年的,用來平時自己全真模擬測試。比如,2013的戰友買2012年的五套題,用於自己國慶節以後測試用,在規定的時間里掐准時間做題,訓練自己的考場把握時間的能力。
4:法碩歷年真題,法律碩士每年重復出現的題目不少,像「保證」2009、2010、2011、2012年連續四年都考察了。真題最好的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2013年法律碩士聯考歷年真題及答案詳解》,從2012年6月開始出售,現在大家可以看到本書,本書由咱們法碩聯盟論壇參與組織,編寫者都是400分以上的全國法碩狀元,包括北大復試後第一名和人大第一名,本身附有北大,人大,政法四位總分405-417分的高分學長的經驗文章,看這些經驗文章無疑能為我們後期帶來精神力量,且《2013年法律碩士聯考歷年真題及答案詳解》包括非法學近10年的真題(而非近8年)和法學法碩近3年的真題,定價46元。真題要買那種按年份分的,一套一套很完整的書籍,打亂順序的不怎麼好。2012年的法碩真題和2011年的最好留到最好再去做,後期做最近兩年的專業課真題,可以檢測自己的水平,以方便自己選擇報考學校。)
以上的書籍,是以法碩(非法學)的書目為准,法碩(法學)有很多書籍和上面的同名,但會註明(法學)字樣,戰友們自己在買書的時候一定要看好。當然,法學法碩書籍不多,現在大家都是看非法學的書籍備考,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二,英語推薦書籍:
1:英語詞彙書籍:推薦新概念三四冊和星火的通過文章背單詞的書籍。新概念三和四,我們建議大家在您看到這個書目的時候就開始著手,英語的功夫在於平時,沒法突擊。如果真的打算考研,不管你後期考什麼專業,英語都需要盡早開始。
2.英語教材:現在大學英語主流的是新視野,本科的英語教材是非常不錯的書籍,建議大家把新視野的那幾本英語書再拿出來看看,讀讀裡面的課程,背背裡面的單詞。首先這些書籍是我們用過的,再去看,會有熟悉感,很容易撿起我們之前學過的詞彙。
3:英語真題:推薦《歷年考研英語真題解析及復習思路--曾鳴 張劍》,歷年真題建議大家到國慶以後再開始使用,爭取一個星期研究一年的英語真題,周末做一年的真題,周一至周五好好研究每一個題目,這樣有利於把握英語出題思路。
4:英語寫作:《紅寶書?考研英語寫作(圖畫+話題)180篇》,西北大學出版社。歷年真題裡面的作文一定要練習,建議戰友們把歷年真題作文最少自己寫一次。
5:英語閱讀:現在很多n篇的英語閱讀書籍,買一本做做即可,石春禎的220篇用的人多一些,但大家普遍反映他的書和真題的出題思路不是一樣的。
三,政治書籍:
1:政治教材:政治的官方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的「紅寶書」,就是那本政治解析。本書2007年之前的版本寫的比較生澀,但最近幾年寫的不錯,加之本書是出題依據,重要性可想而知。
2:政治練習:推薦任汝芬的《任汝芬考研政治:x年序列之二模擬試題(任汝芬序列二)》,但本書答案解析做的一般。
3:時事政治:強烈推薦《2013年培訓班考研政治考前20天20題》,考前沖刺良師。
4:政治真題:這個就不說買誰的了,只要是解析詳細的就可以買。
全日製法碩戰友買以上的書籍就完全的夠了,根本不需要再去買其他的書籍。還是那句話「書籍不在多,而在於你買了書有沒有去看。」再次重申:現在誰都說自己的東西好,書籍的前言或者宣傳都是天花亂墜的辭藻。我們不能看宣傳,而是要看效果。單純的以書籍來說,多位學長推薦的上面的書目真的足夠了,再買其他的書來抵消指南或者分析的重要性,那是不明智的行為,也是會後悔的。從來沒有聽說哪位戰友是靠人民大學出版的指南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考試分析之外的書作為教材使用而考取高分的。
另外推薦兩本已經出版的2013新書
1.《2013年全國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入學聯考高分過關講義》
《2013年全國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入學聯考高分過關講義》依據高教版聯考考試大綱(含《考試分析》)、人大版《考試指南》、編寫,濃縮精華,化繁為簡。審讀歸納2007—2012年六年聯考試題、高頻考點。正文獨創「高頻考點表」,重點內容一一呈現;特設「小辨析」,相似概念一目瞭然;特設「疑難點」,高分沖刺近在眼前;精選「小總結」,繁復關系抽絲剝繭。每章後配備【重點法條】和【歷年聯考試題】真題演練。
2.《2013年法律碩士聯考歷年真題及答案詳解》
《2013年法律碩士聯考歷年真題及答案詳解》是由最權威的考研書籍出版機構--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本書的全部真題及答案都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提供,因為高教教育出版是考研大綱以及考試分析的出版機構,同時法碩命題機構--教育部考試中心很多書籍特別是關於考研的出版物也是由高教負責,因此本書很原始材料都可以說是官方的,題目和答案也是官方的,這是本書區別於社會上其他考收集整理來的普通真題書籍的地方。書籍初步的撰寫是由北京大學2011級法碩復試後第一名和第四名、中國人民大學2011級法碩狀元、中國政法大學2011級法碩狀元(他們的分數分別是417、413、409、405)負責,書籍最終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用書統一編委會審定,高教社的權威法碩命題研究專家參與修改完善。
3.
第一類: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
第二類:上海交大、對外經貿大學、廈門大學 、南京大學、中山大學、浙江大學、南開大學
山東大學、吉林大學、武漢大學
中國政法大學、社科院法學所、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華東政法大學、西南政法大學
中央財經大學、上海財經大學、北京師范大學
第三類:同濟大學 、四川大學、中南大學、湖南大學、重慶大學、中國科大、華中科技大學、蘭州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西安交大、華南理工大學、東南大學
第四類:其他211高校、 省級大學(如河北大學、山西大學等)
④ 西南政法大學辦學成就
西南政法大學以其卓越的法學教育和人才培養成就,在國內外享有盛譽。自成立以來,該校培養出眾多國家經濟建設和法治建設的骨幹,不少畢業生已成為法學領域的領軍人物。在法學名家的名錄中,該校教授和校友的貢獻顯著,如在《當代中國法學名家》首批收錄的176人中,就有32人是該校的代表,占總數的近六分之一。在「全國十大傑出青年法學家」評選中,該校學子的入選比例更是高達30%。此外,校友中有眾多高級官員和法律界精英,如省部級領導、大法官和大檢察官等,彰顯了學校的教學質量和社會影響力。
學校積極國際化,與海外多所高校建立交流關系,引進外籍專家,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法律人才。學校還運營「中國國家高級法律人才培訓中心」,為國際交流提供支持。在人才培養方面,西南政法大學以務實創新聞名,培養出的校友在政界、法學界和業界表現出色,形成獨特的「西政現象」,如2013年校友周強當選最高人民法院院長。
學校在科學研究上也成果累累,承擔多項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課題,獲得了多項國家級和省部級獎項。同時,師資力量雄厚,多名教師受邀為國家和地方領導授課,參與法律立法咨詢。學校還擁有豐富的學術資源,如《現代法學》和《西南政法大學學報》等學術期刊,被國際認可。在素質教育上,學校榮獲「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等多項榮譽,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得到了充分培養。
體育和藝術方面,西南政法大學合唱團屢獲大獎,體育隊伍在各類比賽中屢創佳績,體現了學校的全面教育理念。這些成就共同構成了西南政法大學的綜合辦學實力,為國家培養出了一批批高質量的人才,為我國法治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4)重慶大學法官培訓擴展閱讀
西南政法大學原名西南政法學院,其前身是1950年成立的由劉伯承元帥擔任校長的西南人民革命大學,1953年,以西南人民革命大學政法系為基礎,合並重慶大學、四川大學、貴州大學、雲南大學、重慶財經學院的法律院(系)正式掛牌成立。學校位於新中國最年輕的直轄市——重慶,是一所以法學為主,法學、經濟學、管理學、文學、哲學等學科協調發展的多科性法學類專門院校,是公認的原司法部重點大學,是全國培養法學專門人才最多的學校,被譽為我國法學界的「黃埔軍校」,是新中國最早建立的高等政法學府之一。
⑤ 西南政法大學的法律研究生(非法學)怎麼樣,這個學校好嗎,它好像既不是211又不是985.。。。。
西南政法大學(Sou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
Law)位於美麗的山城重慶,是新中國最早建立的高等政法學府之一、教育部和重慶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首批全國重點大學,被譽為新中國法學教育的「西南聯大」。
學校原名西南政法學院,前身是1950年成立的由劉伯承元帥擔任校長的西南人民革命大學。
1953年,以西南人民革命大學政法系為基礎,合並重慶大學、四川大學、貴州大學、雲南大學、重慶財經學院的法律院(系)正式掛牌成立。建校伊始,學校得到時任西南局負責人鄧小平、劉伯承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親切關懷,原東北抗日聯軍第二路軍總指揮周保中將軍出任首任院長,郭沫若先生親筆題寫了校名。1993年,成為博士學位授權單位。1995年,學校更名為西南政法大學。2003年,成為首批法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單位。
目前國內的法律院校都不是211、985,因為211、985隻適用於綜合性院校。但是「四系五院」(西南,華政,中政,中南,西北)在法律領域是有絕對的知名度的。對於讀法律研究生是個好選擇。
⑥ 重慶西南政法大學的具體位置是哪裡
中國長江上游地區的中央直轄市重慶
西南政法大學沙區老校區地址:重慶市沙專坪壩區壯志路屬2號,西南政法大學渝北新校區地址:重慶市回興街道寶聖大道301號。
學校原名西南政法學院,前身是1950年成立的由劉伯承元帥擔任校長的西南人民革命大學。1953年,以西南人民革命大學政法系為基礎,合並重慶大學、四川大學、貴州大學、雲南大學、重慶財經學院的法律院正式掛牌成立。
西南政法大學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與重慶市人民政府共建,是新中國最早建立的政法類高等學府,改革開放後首批全國重點大學,全國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基地,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特色重點學科項目入選高校,自主招生試點高校。
⑦ 西南大學法學實力怎樣
2017年教育部學科實力評估結果--
一級學科代碼及名稱: 0301 法學
本一級學科中,全國具有「博士授權」的高校共40所,本次參評38所;部分具有「碩士授權」的高校也參加了評估;參評高校共計144所(註:評估結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後,按學校代碼排列)。
A+
10002 中國人民大學
10053 中國政法大學
A
10001 北京大學
10003 清華大學
10276 華東政法大學
10486 武漢大學
10652 西南政法大學
A-
10036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10183 吉林大學
10248 上海交通大學
10284 南京大學
10335 浙江大學
10384 廈門大學
10520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B+
100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10027 北京師范大學
10055 南開大學
10140 遼寧大學
10246 復旦大學
10285 蘇州大學
10319 南京師范大學
10422 山東大學
10530 湘潭大學
10533 中南大學
10558 中山大學
10610 四川大學
10611 重慶大學
10726 西北政法大學
B
10034 中央財經大學
10041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10151 大連海事大學
10212 黑龍江大學
10247 同濟大學
10272 上海財經大學
10357 安徽大學
10421 江西財經大學
10423 中國海洋大學
10459 鄭州大學
10532 湖南大學
10542 湖南師范大學
10589 海南大學
10651 西南財經大學
11066 煙台大學
B-
10052 中央民族大學
10353 浙江工商大學
10386 福州大學
10475 河南大學
10487 華中科技大學
10559 暨南大學
10561 華南理工大學
10590 深圳大學
10592 廣東財經大學
10673 雲南大學
10698 西安交通大學
10730 蘭州大學
11406 甘肅政法學院
11835 上海政法學院
C+
10007 北京理工大學
10030 北京外國語大學
10075 河北大學
10108 山西大學
10126 內蒙古大學
10254 上海海事大學
10273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
10280 上海大學
10385 華僑大學
10511 華中師范大學
10657 貴州大學
10755 新疆大學
11078 廣州大學
11646 寧波大學
11846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C
10004 北京交通大學
10028 首都師范大學
10065 天津師范大學
10125 山西財經大學
10166 沈陽師范大學
10173 東北財經大學
10251 華東理工大學
10294 河海大學
10394 福建師范大學
10484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
10524 中南民族大學
10656 西南民族大學
10674 昆明理工大學
11117 揚州大學
11832 河北經貿大學
C-
10009 北方工業大學
10011 北京工商大學
10079 華北電力大學
10270 上海師范大學
10327 南京財經大學
10346 杭州師范大學
10378 安徽財經大學
10497 武漢理工大學
10574 華南師范大學
10593 廣西大學
10602 廣西師范大學
11065 青島大學
11482 浙江財經大學
=============
法學是就業很困難的專業之一,特別是法學實力一般的院校;如果真的想從事法律、司法工作,建議盡量就讀法學實力至少 B 以上的211/985院校或華東政法大學這樣有法學國家重點學科的院校,並且至少讀個研究生,拿下司法考試,這樣才能在行業中有較好的發展。
⑧ 關於四川政法大學的一切信息。急救!
四川沒有政法大學只有重慶有個西南政法。學 校 簡 介
西南政法大學前身是1950年成立的以劉伯承元帥為校長的西南人民革命大學。1953年,以西南人民革命大學為基礎,合並重慶大學、四川大學、貴州大學、雲南大學、重慶財經學院的法律院(系)成立西南政法學院,原東北抗日聯軍第二路軍總指揮周保中將軍出任首任院長。1958年,中央公安學院重慶分院又並入該校。特殊的建校背景,使該校匯集了當時西南地區法學和法律界的主要資源,也因此被譽為「新中國政法類的西南聯合大學」。
在該校的發展歷程中,先後經歷了多次隸屬關系變更。「文革」期間曾一度被迫停辦。1977年,經中央批准恢復招生。1978年,由於北京政法學院等四所政法學院尚未復辦,西南政法學院經國務院批准為全國重點大學,是司法部部屬政法院校中唯一的全國重點大學。1995年,更名為西南政法大學。
建校54年來,該校已形成了從高等職業教育、本科教育到碩士、博士研究生教育,以及繼續教育、留學生教育等多層次、多類型的人才培養格局,共為國家培養了各級各類高級專門人才10多萬人,是全國培養法學專門人才最多的學校之一。
該校有渝北和沙坪壩兩個校區,佔地面積近2000畝,全日制在校學生近18000人;設有民商法學院、經濟貿易法學院、法學院、行政法學院、刑事偵查學院、政治與公共事務學院、管理學院、經濟學院、新聞傳播學院、外語學院、應用法學院等11個學院。經過50多年的建設,該校已發展成為一所以法學為主,法學、經濟學、管理學、文學、哲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優勢突出、特色鮮明的教學研究型大學。
該校有17個本科專業、1個法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1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設有法學、馬克思主義理論2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8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擁有經濟法學、訴訟法學2個國家級重點學科、1個省部級重點一級學科和4個省部級立項重點建設學科;設有1個法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和5個省部級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在大學研究生院二級學科評價中,該校經濟法國家重點學科連續四年蟬聯全國第一。目前,該校已成為西部地區法學教學科研實力最雄厚、法學學科體系最齊全、在全國法學和法律界有重要影響的高級法律人才培養基地。
2004年以來,該校獲得國家社科研基金項目共計達28項,其中以李昌麒教授為首席專家的「改革發展成果分享法律機制研究」項目,獲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A級),這是重慶市高校首次實現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零的突破。「十五」期間,該校共獲得司法部優秀科研成果獎6項,獲重慶市社科優秀獎31項,獲第四屆、第五屆吳玉章社會科學優秀獎各1項;2篇博士學位論文先後獲得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多名教師應邀為中央、地方黨政部門領導授課,受託參與 20多部法律、地方法規的立法咨詢工作。
該校圖書館各類館藏文獻近300萬冊,擁有兩種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學術刊物:《現代法學》和《西南政法大學學報》。其中,法學專業刊物《現代法學》為中國中文核心期刊,並被國際權威機構評為世界著名期刊,成功入編CSA——美國《劍橋科學文摘》。
該校始終堅持「厚基礎、寬口徑、強能力、高素質」的人才培養目標,建立健全了富有成效的本科教育教學管理制度,有效保證了人才培養質量的穩步提升。該校有國家級教學名師、全國模範教師、全國師德先進個人4名,省部級以上精品課程12 門,國家級精品課程4門;2001年以來,共獲得省部級以上教學成果獎勵17 項,其中有2項成果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2002年以來,有4部教材榮獲教育部全國普通高校優秀教材獎,4部教材獲司法部全國法學教材與科研成果獎,6部教材被確定為「十一五」國家規劃教材立項選題。
該校是全國首批「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院校之一,素質教育成果顯著。1999年以來,該校連續八年被重慶市和團中央授予「全國大中專學生『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單位」稱號;青年法學會、大學生社會調查中心相繼被團中央授予「全國百優社團」稱號。該校代表隊在第四屆、第五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中榮獲銀獎,是政法類院校中唯一連續兩次進入決賽的高校代表隊;2004年,在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中,有2人獲特等獎。2006年,該校合唱團在第四屆世界合唱比賽中獲得銀獎,應邀赴維也納金色大廳演唱。該校體育運動隊在重慶市和全國舉行的各項比賽中多次奪冠。2006年,該校男子排球隊參加全國大學生沙灘排球賽獲得冠軍,取得代表中國參加世界沙灘排球賽資格;在首屆中國大學生排球聯賽中獲得亞軍,並作為亞洲唯一受邀請的高校排球隊,代表中國大學生在2007年10月奧地利舉行的世界大學生排球賽上獲得季軍,為重慶市球類集體項目在國際比賽中取得了歷史性突破。
該校論辯文化源遠流長,論辯、育人相得益彰。1998年以來,學校創立了以「西南法學論壇」、「金開名家講壇」為主體,研究生和本科生論壇為兩翼的「西南學術大講堂」體系,形成了國內法學界知名的論壇品牌。2005年,大學生演講辯論協會被團中央授予「全國百優社團」稱號。2007年,「論辯文化」被教育部授予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二等獎。2001年、2007年,該校代表隊分別獲得第二屆、第五屆全國「貿仲杯」國際商事仲裁模擬辯論賽冠軍,並於次年代表中國參加在維也納舉行的國際商事貿易仲裁辯論賽;2005年,學校代表隊獲得西部和西安模擬聯合國比賽最佳代表隊獎、最佳立場文件獎和最具領導才能獎,位居各參賽高校榜首;2007年,該校代表隊在有全國13所知名法學院校參賽的首屆國際刑事法院模擬法庭競賽中一舉奪得冠軍。
該校具有培養務實創新人才的優良傳統,務實精神歷久彌新。一大批畢業生成為國家經濟建設和法治建設的骨幹,有的已經成為相關領域的領軍人物。校友中,有十七屆中央委員會委員、候補委員、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6人,全國人大代表18人,大法官、大檢察官21人,省部級領導幹部40人。在《當代中國法學名家》首批收錄的176名法學名家中,該校教授和校友有32名;在50名「全國十大傑出中青年法學家」中,有15位學子入選。近年來,還涌現出了「全國公安系統一級英雄模範」蘆振龍烈士、「全國模範檢察官」劉邦鬧等一批優秀校友。2006年初,中國校友會網發布我國首個反映1952年以來中國高校傑出人才培養狀況的調查報告,並依此推出了「中國高校傑出校友榜」,該校以法學人才培養方面的傑出表現,奪得「青年法學家校友榜」第一名,也是進入該榜前十名中唯一的重慶高校。該校學子在實務界、理論界的突出業績,成為業界公認的「西政現象」。
該校先後與美國、法國、德國、日本、泰國、韓國等國家和香港、澳門、台灣地區的20多所知名高校建立了校際交流合作關系。長期聘請外籍專家來校講學,接受外國留學生,並選派本校學生出國學習。該校是司法部和國家外國專家局共同創建的「中國國家高級法律人才培訓中心」,面向海外舉辦學位培訓和短期培訓。2007年9月,鑒於該校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以及對我國法學教育的突出貢獻,第三屆「中國—東盟法律合作與發展高層論壇」永久紀念——「法律文化園」落戶該校。
當前,該校正處於「第三次創業」的關鍵時期,全校師生員工將繼續秉承「博學、篤行、厚德、重法」的校訓,堅持「以人為本」、「質量至上」的辦學理念,弘揚「心繫天下,自強不息,和衷共濟,嚴謹求實」的「西政精神」,立足重慶,服務全國,面向世界,全面提升教育教學、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質量,促進學校又好又快地發展,實現以「爭優升格」為核心內容「三步走」發展戰略,為把該校建設成為優勢更加突出、特色更加鮮明的高水平大學而努力奮斗! 學科設置
國家重點學科
經濟法學
訴訟法學
國家級精品課程
法理學課
民事訴訟法學
經濟法學
刑事訴訟法學
一級學科博士點
法學
一級學科碩士點
法學馬克思主義理論
新聞傳播學
碩士點
馬克思主義哲學
中國哲學
倫理學
國民經濟學政治學理論
外國語言學及應用
語言學企業管理
行政管理
專業學位點
法律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