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工作方案
㈠ 法院機關黨委組織生活會方案
正常的黨委民主生活會一樣按照程序進行召開。以下是召開的基本程序和要求,供參考。
召開民主生活會的基本程序和要求
民主生活會制度,是一項黨內重要的組織制度。對正確解決黨內矛盾,改進工作作風,加強黨內監督,增強黨性觀念和廉潔自律意識,提高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促進黨內的團結和幫助幹部的健康成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召開民主生活會應遵循以下基本程序和要求:
一、按時召開
黨內民主生活會每年至少召開一次。根據實際需要,也可以隨時召開。民主生活會一般不得延期召開,確有特殊情況延期召開的,要報請上級黨組織批准。會議日期和主題,須提前5天通知黨員幹部,使其做好准備。
二、確定主題。根據上級黨委要求和本單位中心工作或單位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確定,重點針對黨性黨風方面存在的問題確定主題。
三、組織學習。根據上級黨組織要求和民主生活會主題,確定相關學習內容。在民主生活會前,組織黨員幹部學習黨的基本理論、有關文件和會議精神等。
四、徵求意見。黨員領導幹部民主生活會前,黨組織要通過座談會、個別交談、書面調查等形式,廣泛徵求黨內外群眾的意見和建議,以便有針對性地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
五、撰寫發言提綱。每名黨員幹部都要根據民主生活會的主題、群眾所提意見,認真撰寫發言提綱,著重檢查自己在黨性黨風和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剖析思想根源。
六、向上級黨委報告
1、將本次民主生活會的中心議題、開會時間、地點報告上級黨委;
2、上級黨組織或職能部門的有關同志參加民主生活會。
七、召開會議
民主生活會應遵循團結——批評和自我批評——團結的方針,開展積極的思想斗爭,增強政治性和原則性。
1、會議主持
民主生活會由書記主持,主持人要簡要通報會前准備情況及上次民主生活會整改措施落實情況,講清該次民主生活會議題,並對開好民主生活會提出具體要求。會議期間,正確引導大家圍繞議題發言,避免只談工作不談思想,只講成績不講問題,只講集體不講個人,不著邊際地空發議論或在一些枝節問題上爭執不休。會議結束時,會議主持人要對民主生活會情況做出評價和總結,集中大家的正確意見,提出初步整改措施。
2、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應逐個進行,一般由會議主持人帶頭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引導大家暢所欲言。其他黨員幹部檢查總結自己的各方面情況,主要是要找出差距和存在的問題,以及產生問題的原因,進行自我批評。
八、制定整改措施。對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和民主生活會上查找出來的主要問題,要逐個研究,制定整改措施,明確整改時限和責任人,形成整改方案。
九、向上級黨組織報送有關材料,民主生活會後一周內,要向上級黨組織報送民主生活會情況報告,報告的內容主要包括會議召開的時間、出席人員、會前准備情況、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情況、檢查出來的主要問題及整改措施。
十、做好民主生活會記錄。召開黨員民主生活會,是一件非常嚴肅的工作,一定要做好記錄,作為今後檢查整改情況的依據。
㈡ 在法院調解,方案由誰而定
如果當事人自願同意調解的,當事人可以自行提出調解方案。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民事調解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
第八條 當事人可以自行提出調解方案,主持調解的人員也可以提出調解方案供當事人協商時參考。
根據《民事訴訟法》
第九條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根據自願和合法的原則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應當及時判決。
第九十三條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根據當事人自願的原則,在事實清楚的基礎上,分清是非,進行調解。
第九十四條 人民法院進行調解,可以由審判員一人主持,也可以由合議庭主持,並盡可能就地進行。人民法院進行調解,可以用簡便方式通知當事人、證人到庭。
第九十五條 人民法院進行調解,可以邀請有關單位和個人協助。被邀請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協助人民法院進行調解。
第九十六條 調解達成協議,必須雙方自願,不得強迫。調解協議的內容不得違反法律規定。
第九十七條 調解達成協議,人民法院應當製作調解書。調解書應當寫明訴訟請求、案件的事實和調解結果。
調解書由審判人員、書記員署名,加蓋人民法院印章,送達雙方當事人。
調解書經雙方當事人簽收後,即具有法律效力。
第九十八條 下列案件調解達成協議,人民法院可以不製作調解書:
(一)調解和好的離婚案件;
(二)調解維持收養關系的案件;
(三)能夠即時履行的案件;
(四)其他不需要製作調解書的案件。
對不需要製作調解書的協議,應當記入筆錄,由雙方當事人、審判人員、書記員簽名或者蓋章後,即具有法律效力。
第九十九條 調解未達成協議或者調解書送達前一方反悔的,人民法院應當及時判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