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法官拒絕加班
⑴ 員工拒絕加班被判賠償1萬8,這錢掏得到底冤不冤,大家這么看
對於已經步入職場的人來說,加班並不陌生,拒絕加班更是有一定的風險,因為職場人的每一次拒絕都可能會導致自己與升遷、加薪無緣,甚至會被辭退。由此可見,員工對拒絕加班而伴隨的一些隱形負面危害,心知肚明。
一則關於"員工拒絕加班被判賠償公司一萬八"的新聞,打破了大家關於拒絕加班最大危害的認知。很多人紛紛表示不解,拒絕加班影響職業生涯就算了,怎麼還要涉及經濟賠償了呢?
雙方的看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光符合情理不行,還要符合法律規定。
事實上,按照法律規定,首先企業不得強迫或者變相強迫勞動者加班,即便安排員工加班,也應向員工支付加班費。其次,如果企業迫於生產經營需要,需要員工加班也是可以的,但要事先與工會和員工進行協商,如果沒有協商,就單方面要求員工加班,而員工不同意,那就屬於強迫加班,是違法的。
還有一點,若存在不可坑力因素、公共利益需要、設備檢修保障、國防緊急任務和法律法規規定的其它情形下,則企業可以強迫員工加班。
在筆者看來,從社會利益和輿論層面出發,都應當對公司所說的緊急任務進行更為詳細的約束和說明,畢竟更多工作者關注的是,諸如"怎麼判定什麼是緊急任務?"、"公司以後會不會讓我為了緊急任務加班呢?"此類問題。大家的擔憂都非常有道理,若是將來有其它不良企業進行效仿,以緊急任務為由,迫使員工加班,那員工還有拒絕的權利嗎?員工到底該如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呢?
另一方面,員工的契約精神,也需要進行進一步的加強,在公司遇到緊急情況的時候,主動伸出援手,不以自身的價值作為緊急時期要挾公司的手段。
不管此事員工是否應該賠償,無可否認的是,這個判決將會為社會帶來示範效應。可以想見,未來肯定還會有因拒絕加班,而引起糾紛並訴諸於法庭的事件發生。其實最好的辦法,還是員工和公司雙方,都加強溝通,相互給予足夠的尊重和信任,避免相互出現不必要的損失。
⑵ 員工拒絕加班真的要賠償公司損失么
一些情況下是要的。最近大家都被一條熱搜刷屏了,一單位員工拒絕加班,被公司數枝則告上法庭然薯棚後被公司索賠了。很多人不知道正常情況下,如果是員工的分內工作沒有完成,公司要求加班的話,這是一種合理的現象。如果由於員工個人的工作沒有完成,對公司造成損失是搭判要賠償公司的。所以大家一定要完成自己的分內工作。
⑶ 與公司打官司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起因是因為什麼呢
不要陷入悲觀心理。實際上,在各種勞動保障法律法規中,法官都是盡量傾斜於勞動者。因為勞動者在勞動用工中處於弱勢地位,應當特別保障。
如果是覺得企業有錢,可以請律師打官司,律師就可以贏官司。這個邏輯鏈就是錯誤的。法官在做判決的時候,必須要依法、依規判決。
近日來有一個案件,媒體報道「江蘇揚州兩員工拒絕加班造成公司損失12萬,被判賠償公司1.8萬」引起了一些勞動者的恐慌,但是說實話有些時候確實是我們被誤導了。
不僅僅是媒體,而且有很多專家都在宣傳加班必須要與工會和職工協商,職工不同意就不允許加班。曾經我過去也這么認為過。實際上,大多數人都錯了。
我們錯誤地理解了加班的含義。加班指的是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休息日、法定節假日正常上班。8小時之外繼續工作,一般被稱為延長工作時間或者加點。因此在關於工資總額的組成規定中有加班加點工資之說。
由於案件中的勞動者拒絕加班,理由脅迫勞動用人單位續簽勞動合同,造成了企業12萬元的經濟損失。法院在最終判決的時候僅僅判決勞動者承擔企業15%的損失,這已經相當照顧勞動者了。這種情況下,如果是拒絕用人單位延長工作時間,肯定是沒有問題的,勞動者不需要承擔任何賠償責任。
有時候,不遵守企業合法的規章制度,給企業造成損失,職工也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這是正常的。
難道用人單位就能夠安排勞動者無休止的加班嗎?當然不是。勞動法第38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保障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所以,關於延長時間和加班都是有時間限制的。
綜上所述,勞動者不要盲目喪失自信,我的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在各種方面都是相當照顧勞動者的,企業有錢不一定贏官司。
⑷ 公司要求加班員工可以拒絕嗎
可以拒絕,但是有些情況下是不能拒絕。用人單位安排員工加班,應符合三個條件:
(1)生產經營需要。
(2)在程序上必須在加班加點前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一是用人單位與工會的協商;二是與安排加班的員工協商。如果企業未經協商,強迫員工加班加點,員工則有權對此加以拒絕。
(3)加班加點的時間必須符合法律的規定,加班每日不得超過一小時,特殊情況下可以延長,但最多不得超過三小時,每月不得超過三十六小時。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一條用人單位應當嚴格執行勞動定額標准,不虛畝衡得強迫或者變相強迫勞動者加班。用人單位安排加班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向勞動者支付加班費。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十差做一條用人單位由於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後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得超過一小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耐咐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三小時,但是每月不得超過三十六小時。
⑸ 公司要求加班員工可以拒絕嗎
這個發自靈魂的問題在《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一條中有描述:不得強迫或者變相強迫勞動者加班。
因此,除了《勞動法》第四十二條的情形之外,有充分的法律依據,我們可以拒絕加班。
第四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延長工作時間不受本法第四十一條規定的限制:
(一)發生自然災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脅勞動者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需要緊急處理的;
(二)生產設備、交通運輸線路、公共設施發生故障,影響生產和公眾利益,必須及時搶修的;
(三)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但是我們的內心是真正拒絕加班嗎?
我想大部分都不是,我們真正拒絕的是:加班了,卻沒有加班費。
最近幾個頭部互聯網公司相繼取消了「大小周」,導致大廠員工們一片哀嚎,因為損失了不少加班費,相當於被降薪了。
所以,給錢的加班,大部分職場人都不會拒絕。當然我們不排除有把上班當成樂趣的少部分家底殷實的職場人。
從法律角度可以拒絕加班,但是為什麼那兩個員工判賠了1.8萬?
揚州判賠1.8萬的原因是那兩個員工是影響公司項目交付的關鍵因素,公司的全部損失是12萬,法院判主要責任在公司,應承擔經營風險,員工為次要責任,判承擔15%的責任。
如果你的崗位比較特殊,領導安排你加班,你明知道事情非你不可,其他配合的加班人員也都到位了,你拒絕加班結果導致公司損失,真的有可能需要承擔部分責任。
關鍵即使不承擔損失,如果你真的這么幹了,不論是主動還是被動,都可能面臨離職。
快遞公司的拒絕加班案例雖然判公司違法解除,員工獲賠8000元,但是與失去工作相比,8000元真的太少了。
即使是沒有加班費的加班,如果直接拒絕,無異於將自己孤立於團隊之外,站在領導的對立面。即使明面上可能什麼都沒有說,後期的升職漲薪,基本無望了。
所以在加班這件事情上,職場人真的有點無奈。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只是為了碎銀幾兩、圖個生活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