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廠法院吳冰
❶ 如何理解勞動仲裁的「終局裁決」
1、終局裁決的適用范圍: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四十七條 下列勞動爭議,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仲裁裁決為終局裁決,裁決書自作出之日起發生法律效力:
(一)追索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不超過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十二個月金額的爭議(下稱「小額案件」);
(二)因執行國家的勞動標准在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等方面發生的爭議。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下稱《解釋三》)
第十三條規定,勞動者依據調解仲裁法第四十七條第(一)項規定,追索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如果仲裁裁決涉及數項,每項確定的數額均不超過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十二個月金額的,應當按照終局裁決處理。
因此,判斷小額案件的金額是否超過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十二個月金額,應當以仲裁庭最終裁定的每項金額為准。
根據上海高院《關於勞動爭議糾紛若干程序問題的意見》的通知(2008年)第二條規定,最低工資標准發生調整時,據以確定仲裁程序的申請仲裁標的額自最低工資標准公布之日起進行調整。最低工資標准調整後新受理的案件應當以新標准確定裁決效力。
在上海地區受理的勞動仲裁案件,如案件受理後最低工資標准發生調整的,在確定案件是否屬於「小額案件」(終局裁決),應當以調整前的最低工資標准作為計算依據。
根據《解釋三》第十四條規定,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作出的同一仲裁裁決同時包含終局裁決事項和非終局裁決事項,當事人不服該仲裁裁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按照非終局裁決處理。
(1)大廠法院吳冰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二條 本規則適用下列爭議的仲裁:
(一)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與勞動者之間,以及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與其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之間,因確認勞動關系,
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二)實施公務員法的機關與聘任制公務員之間、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機關 (單位)與聘任工作人員之間因履行聘任合同發生的爭議;
(三)事業單位與工作人員之間因除名、辭退、辭職、離職等解除人事關系以及履行聘用合同發生的爭議;
(四)社會團體與工作人員之間因除名、辭退、辭職、離職等解除人事關系以及履行聘用合同發生的爭議;
(五)軍隊文職人員聘用單位與文職人員之間因履行聘用合同發生的爭議;
(六)法律、法規規定由仲裁委員會處理的其他爭議。
第三條 仲裁委員會處理爭議案件,應當遵循合法、公正的原則,先行調解,及時裁決。
第四條 勞動者一方在十人以上的爭議,或者因履行集體合同發生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可優先立案,優先審理。
仲裁委員會處理因履行集體合同發生的勞動爭議,應當按照三方原則組成仲裁庭處理。
第二章 一般規定
第五條 因履行集體合同發生的勞動爭議,經協商解決不成的,工會可以依法申請仲裁;尚未建立工會的,由上級工會指導勞動者推舉產生的代表依法申請仲裁。
第六條 發生爭議的勞動者一方在十人以上,並有共同請求的,勞動者可以推舉三至五名代表人參加仲裁活動。
第七條 代表人參加仲裁的行為對其所代表的當事人發生效力,但代表人變更、放棄仲裁請求或者承認對方當事人的仲裁請求,進行和解,必須經被代表的當事人同意。
第八條 發生爭議的用人單位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撤銷以及用人單位決定提前解散、歇業,不能承擔相關責任的,依法將其出資人、開辦單位或主管部門作為共同當事人。
第九條 勞動者與個人承包經營者發生爭議,依法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的,應當將發包的組織和個人承包經營者作為當事人。
第十條 在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仲裁時效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一)一方當事人通過協商、申請調解等方式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的;
(二)一方當事人通過向有關部門投訴,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向人民法院起訴或者申請支付令等方式請求權利救濟的;
(三)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的。
第十一條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勞動者的法定代理人未確定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
第十二條 勞動合同履行地為勞動者實際工作場所地,用人單位所在地為用人單位注冊、登記地。用人單位未經注冊、登記的,其出資人、開辦單位或主管部門所在地為用人單位所在地。
案件受理後,勞動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單位所在地發生變化的,不改變爭議仲裁的管轄。
多個仲裁委員會都有管轄權的,由先受理的仲裁委員會管轄。
第十三條 仲裁委員會發現已受理案件不屬於其管轄范圍的,應當移送至有管轄權的仲裁委員會,並書面通知當事人。
對上述移送案件,受移送的仲裁委員會應依法受理。受移送的仲裁委員會認為受移送的案件依照規定不屬於本仲裁委員會管轄,或仲裁委員會之間因管轄爭議協商不成的,應當報請共同的上一級仲裁委員會主管部門指定管轄。
❷ 體操冠軍吳冰曾為國爭光,從國內騙走幾十億,為何裝病躲在美國不回來
吳冰知道這一切都是她弄虛作假的,因此在公司的市面價值節節攀升的時候,吳冰就計劃著脫身。她一邊故作姿態,給投資人營造一個假象,一邊私下將自己的股份全部轉移,讓公司變成一個空殼子。憑借著這樣的手段,吳冰和肖文閣從國內騙走幾十億的資產。
遠走高飛
陰謀得逞的吳冰,為了躲避國家的處罰,將自己從國內騙走幾十億的資產轉移到了國外。資產轉移完成後,吳冰也移民到了美國。她曾被國內的相關人員多次要求回國,可她都以重病為由,一直躲在美國。之後,吳冰斷絕了和中國的一切聯系,甚至是她的家人也沒法聯繫到她。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吳冰的一切都悄然改變了。貼在她身上的標簽是從國內騙走幾十億,躲在美國裝病不回來的罪人,不再是曾經那個為國奮戰的體操冠軍,不再是那個叱吒風雲的商人。
❸ 邵建偉的涉及案件
法院經審理查明:1992年12月至2004年3月,被告人邵建偉在任職期間,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先後收受犯罪嫌疑人親屬、公安幹警、私營企業主及有關單位負責人財物共計摺合人民幣162.6536萬元、美元1萬元和價值29萬元港幣的高檔手錶5塊。案發後,上述款項已全部退繳。另查明,邵建偉歸案後,檢舉揭發他人犯罪行為,已查證屬實。並主動交代了組織尚未掌握的許多違法違紀問題,交代了贓款贓物的去向。
1998年,太原市杏花嶺區發生一起故意傷害致人死亡案件。作為局長的邵建偉,在收受犯罪嫌疑人親屬20萬元賄賂後,不僅很快為主要犯罪嫌疑人辦理了取保候審手續,而且違反原則將案卷材料提供給犯罪嫌疑人家屬看。在利益的驅動下,邵建偉還為犯罪嫌疑人出謀劃策。結果,目擊證人原有的真實證言被完全推翻了,導致了主要犯罪嫌疑人重罪輕判。
1999年12月14日,犯罪嫌疑人任帥因涉嫌綁架罪被刑事拘留,其親屬李滿林通過原太原市檢察院幹警羅某找到邵建偉,希望為任帥辦理取保候審手續。同年12月18日,任帥即被取保候審。幾天後,羅某將李滿林交給他的10萬元人民幣送給邵建偉,邵建偉留下5萬元,將另外5萬元退給羅某。
1999年7月6日,犯罪嫌疑人吳冰因涉嫌故意傷害罪被刑事拘留。吳冰之父吳元(已被判刑)為給吳冰辦理取保候審手續,送給邵建偉人民幣20萬元。邵建偉於10月30日將吳冰取保候審。後吳冰於2000年3月24日被刑事拘留,4月11日被逮捕。 1999年,山西東海海鮮酒家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建宏介紹原太原市商業銀行行長吳元認識了邵建偉,希望邵能為吳元之子吳冰辦理取保候審手續。吳建宏送給邵五塊「百達翡麗」手錶,價值29萬元港幣。
1996年,太原市北城公安分局三橋派出所幹警李寶春被提拔為巨輪派出所副所長,送給邵建偉人民幣3000元;1998年,李寶春送給邵建偉人民幣5萬元,後被提拔為鼓樓刑警中隊隊長。
1998年,太原市杏花嶺公安分局刑警隊幹警楊惠斌為得到提拔,送給邵一塊價值1.26萬元的雷達手錶;不久後,楊再送給邵兩萬元後,被提拔為刑警大隊直屬二中隊副中隊長。 1998年10月,太原市杏花嶺公安分局治安科教導員趙建國為得到提拔,送給邵兩萬元,後趙被調整為鼓樓派出所教導員,1999年被任命為該所所長。 2002年初,臨汾市吉縣公安局局長張天紅為擔任臨汾市堯都區公安分局局長職務,到太原市請邵吃飯,飯後將裝有10萬元的袋子放到邵的車上,同年9月,張被調整為堯都區公安局局長。2003年春節前,張為擔任臨汾市公安局副局長兼堯都區公安局局長職務,送給邵兩萬元。2003年11月,邵到北京培訓前,張為得到掛職臨汾市公安局副局長的職務,送給邵5萬元。 2002年,侯馬市公安局政委韓春喜為了能被調整到好一點的縣擔任局長職務,送給邵5萬元,後被調整為襄汾縣公安局局長。 2003年上半年,臨汾市公安局技術科科長王文藝為得到提拔,送給邵兩萬元;為保險起見,王又送給邵3萬元,同年6月25日,王被調整為市局刑偵支隊隊長。2003年,臨汾市公安局經偵科副科長劉繼明為得到提拔,送給邵5萬元,同年6月25日,劉被提拔為法制處處長。2003年上半年的一天,臨汾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副支隊長李光輝為擔任支隊長職務,到邵辦公室送給邵1萬美元;2003年11月的一天,李送邵到北京培訓,在邵的宿舍送給邵5萬元。2003年12月18日,李被提拔為市局交警支隊政委。
1993年的一天晚上,山西東大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學東為了在辦理外商暫住證時得到邵的關照,到邵的住處送給邵3萬元;1999年,山西東大實業有限公司承攬了太原市三牆路開發工程,為了避免在資質審查方面出現麻煩,王學東於2000年的某一天到邵辦公室送給邵10萬元。
1998年7月,邵建偉得知山西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正在為職工集資建房,遂向該公司總經理聶春喜提出為其解決一套住房。交房款時,當時負責給山西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施工的省建一公司直屬分公司第二項目部負責人常家存為邵墊付房款8.9萬元,並以其妹邵淑霞的名義辦理了相關手續。期間,邵將常家存的兒子常崢調入杏花嶺公安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