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院戰疫情

法院戰疫情

發布時間: 2025-08-26 00:15:18

Ⅰ 最高法發布「堅決防止誰鬧誰有理、誰橫誰有理、誰受傷誰有理等『和稀泥』做法」,哪些信息值得關注

8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舉行新聞發布會,提出人民法院要居中裁判,不偏不倚,分清是非,定分止爭,有力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給當事人一個「說法」,給社會公平正義一個交待。堅決防止誰鬧誰有理、誰橫誰有理、誰受傷誰有理等「和稀泥」做法,讓司法有力量、有是非、有溫度,讓司法回歸本源、捍衛公平正義。有網友就補充,說這個不完整,還有誰是老外誰有理,誰窮誰有理,誰年紀大誰有理,誰未成年誰有理,誰弱勢誰有理,誰嗓門大誰有理,這些情況也都應該包含進去。

這在以前,有人問,是不是在自己快被打死的時候反擊才是正當防衛,其他情況下,不是防衛過當就是故意傷人。其實,在最高檢最高法出台正當防衛指導意見之前呢,什麼事前防衛,事後防衛,防衛過當甚至是故意傷害都有可能出現,唯獨當真正的防衛很難進行認證。

但是現在,指導意見出台之後,杜絕了誰死誰有理,誰鬧誰有理的相關規定,堅決的捍衛了法律不能向不法低頭的法治精神,對於非法限制人身自由,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拉拽方向盤、毆打司機、校園霸凌等這些行為都可以實施正當防衛了,而且在正當防衛的時間點,也沒有那麼的苛刻了。這里大家的建議是,前期如果能避免則避免,如果對方,還是蹬鼻子上臉的情況下,那我們就要貫徹「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中心思想了。


無論怎樣,這都是司法公正的一個進步,真正的理清責任,保護各方利益。公眾心中自有「邪不勝正」的朴實正義感,如果讓這些無理取鬧、胡攪蠻纏的行為占據了上風,不僅是對道德秩序的破壞,也是對法律威嚴的踐踏。矯正「誰能鬧誰有理」「誰死傷誰有理」,才能保護真正的受害者,體現出「法不能向不法讓步」的嚴謹法治精神。

Ⅱ 法院為什麼疫情期間不拘留

法律分析:不是不拘留,而是慎重拘留。防控疫情期間,各級法院對被執行人或相關人員要慎重採取拘留措施。確需拘留的,送拘時應遵從拘留所的防疫要求。拘留所明確告知因疫情原因無法收拘的,執行法院應在確認被執行人或相關人員無感染症狀的情況下解除拘留措施。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做好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期間執行工作相關事項的通知》 第五條 防控疫情期間,各級法院對被執行人或相關人員要慎重採取拘留措施。確需拘留的,送拘時應遵從拘留所的防疫要求。拘留所明確告知因疫情原因無法收拘的,執行法院應在確認被執行人或相關人員無感染症狀的情況下解除拘留措施。

Ⅲ 2022年12月2號重慶江北區法院還在支持社區抗疫嗎

支持。
江北法院再次響應疫情防控命令,迅速集結防疫志願者,全力馳援社區疫情防控工作。
江北法院聞令而動迅速發動全院幹警組建抗疫志願服務隊伍從晨曦初露到夜幕降臨,堅守抗疫一線全力支援社區開展防疫工作築起了抗擊疫情的堅強堡。

Ⅳ 法院開庭因為疫情去不了怎麼辦

法律主觀:

疫情會影響法院開庭。疫情防控期間,因受疫情影響,當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請延期開庭;法院也可依法決定延期開庭,但需提前告知當事人。承辦法官對受疫情影響的案件,可視情辦理審限中止、延長手續。 在疫情防控期間開庭的公告案件,如具備條件的,可採取在線庭審或線下方式按期開庭;如不具備條件的,可視情延期審理。 《突發事件應對法》第十三條 因採取突發事件應對措施,訴訟、行政復議、仲裁活動不能正常進行的,適用有關時效中止和程序中止的規定,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九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開庭審理: (一)必須到庭的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有正當理由沒有到庭的; (二)當事人臨時提出迴避申請的; (三)需要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證據,重新鑒定、勘驗,或者需要補充調查的; (四)其他應當延期的情形。

Ⅳ 疫情期間法院為什麼不執行

法律分析:疫情期間,對於被執行人及相關財產採取執行措施可以通過網路執行查控系統操作的,應當正常推進;但執行措施涉及疾控相關企業和人員的、被執行人為新冠肺炎患者(含疑似病例患者),原則上應暫緩進行。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五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中止執行:

(一) 申請人表示可以延期執行的(二) 案外人對執行標的提出確有理由的異議的(三) 作為一方當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繼承人繼承權利或者承擔義務的(四) 作為一方當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五) 人民法院認為應當中止執行的其他情形。

Ⅵ 松江法院疫情不開庭嗎

松江法院疫情開庭
根據《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關於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為依法防控疫情提供司法服務和保障的指導意見》,通知如下:
一、在疫情防控期間,人民法院開庭審理案件,應當積極採取在線視頻方式。但是,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適用在線庭審:
(一)雙方當事人明確表示不同意,或者一方當事人表示不同意且有正當理由的;
(二)雙方當事人均不具備參與在線庭審的技術條件和能力的;
(三)需要現場查明身份、核對原件、查驗實物的;
(四)人民法院認為存在其他不宜適用在線庭審情形的。
僅一方當事人選擇在線庭審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案件情況,採用一方當事人在線、另一方當事人線下的方式開庭。採用在線庭審方式審理的案件,審理過程中出現上述列舉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將案件轉為線下開庭方式審理。已完成的在線庭審活動具有法律效力

熱點內容
如實供述刑事訴訟法第幾條 發布:2025-08-26 03:36:03 瀏覽:614
縣區法律知識考試試卷 發布:2025-08-26 03:24:37 瀏覽:605
法治宣傳畫漫畫小學生 發布:2025-08-26 03:16:47 瀏覽:531
勞動法慢乙肝 發布:2025-08-26 03:16:39 瀏覽:222
安全生產法規定法律責任分 發布:2025-08-26 03:13:51 瀏覽:151
安全生產法是否屬於行政法 發布:2025-08-26 03:03:14 瀏覽:107
華為公開挑釁勞動法 發布:2025-08-26 02:58:50 瀏覽:315
實用經濟法企業 發布:2025-08-26 02:53:19 瀏覽:95
海商法英國 發布:2025-08-26 02:42:32 瀏覽:936
新民法典物業管理 發布:2025-08-26 02:26:58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