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冰法官
1. 名人傳精彩片段
(一)《貝多芬傳》節選
他矮小臃腫,外表結實,生就運動家般的骨骼。一張土紅色的寬大的臉,到晚年才皮膚變得病態而黃黃的,尤其是冬天,當他關在室內遠離田野的時候。額角隆起,寬大無比。烏黑的頭發,異乎尋常的濃密,好似梳子從未在上面光臨過,到處逆立,賽似「梅杜薩頭上的亂蛇」(梅杜薩,又譯「墨杜薩」,是希臘神話中的蛇發女妖。編者注)。眼中燃燒著一股奇異的威力,使所有見到他的人為之震懾;但大多數人不能分辨它們微妙的區別。因為在褐色而悲壯的臉上,這雙眼睛射出一道獷野的光,所以大家總以為是黑的;其實卻是灰藍的。平時又細小又深陷,興奮或憤怒的時光才大張起來,在眼眶中旋轉,那才奇妙地反映出它們真正的思想。他往往用憂郁的目光向天凝視。寬大的鼻子又短又方,竟是獅子的相貌。一張細膩的嘴巴,但下唇常有比上唇前突的傾向。牙床結實得厲害,似乎可以磕破核桃。左邊的下巴有一個深陷的小窩,使他的臉顯得古怪地不對稱。據莫舍勒斯說:「他的微笑是很美的,談話之間有一副往往可愛而令人高興的神氣。但另一方面,他的笑卻是不愉快的,粗野的,難看的,並且為時很短」,——那是一個不慣於歡樂的人的笑。他通常的表情是憂郁的,顯示出「一種無可療治的哀傷」。一八二五年,雷斯塔伯說看見「他溫柔的眼睛及其劇烈的痛苦」時,他需要竭盡全力才能止住眼淚。一年以後,布勞恩•馮•布勞恩塔爾在一家酒店裡遇見他,坐在一隅抽著一支長煙斗,閉著眼睛,那是他臨死以前與日俱增的習慣。一個朋友向他說話。他悲哀地微笑,從袋裡掏出一本小小的談話手冊;然後用著聾子慣有的尖銳的聲音,教人家把要說的話寫下來。——他的臉色時常變化,或是在鋼琴上被人無意中撞見的時候,或是突然有所感應的時候,有時甚至在街上,使路人大為出驚。「臉上的肌肉突然隆起,血管膨脹;獷野的眼睛變得加倍可怕;嘴巴發抖;彷彿一個魔術家召來了妖魔而反被妖魔制服一般」,那是莎士比亞式的面目。尤利烏斯•貝內迪克特說他無異「李爾王」。
像貝多芬那樣,心靈已因疾病而變得虛弱的時候,狂亂的情緒更有把它完全毀滅的危險。他一生就只是這一次,似乎到了顛蹶的關頭;他經歷著一個絕望的苦悶時期,只消讀他那時寫給兄弟卡爾與約翰的遺囑便可知道,遺囑上註明「等我死後開拆」。這是慘痛之極的呼聲,也是反抗的呼聲。我們聽著不由不充滿著憐憫,他差不多要結束他的生命了。就只靠著他堅強的道德情操才把他止住。他對病癒的最後的希望沒有了。「連一向支持我的卓絕的勇氣也消失了。噢,神!給我一天真正的歡樂罷,就是一天也好!我沒有聽到歡樂的深遠的聲音已經多久!什麼時候,噢!我的上帝,什麼時候我再能與他相遇?……永遠不?——不?——不,這太殘酷了!」
這是臨終的哀訴;可是貝多芬還活了二十五年。他的強毅的天性不能遇到磨難就屈服。「我的體力和智力突飛猛進……我的青春,是的,我感到我的青春不過才開始。我窺見我不能加以肯定的目標,我每天都迫近它一些。……噢!如果我擺脫了這疾病,我將擁抱世界!……一些休息都沒有!除了睡眠之外我不知道還有什麼休息;而可憐我對於睡眠不得不花費比從前更多的時間。但願我能在疾病中解放出一半:那時候!……不,我受不了。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它決不能使我完全屈服……噢!能把人生活上幾百次,真是多美!」
愛情把他遺棄了。一八一0年,他重又變成孤獨;但光榮已經來到,他也顯然感到自己的威力。他正當盛年。他完全放縱他的暴烈與粗獷的性情,對於社會,對於習俗,對於旁人的意見,對一切都不顧慮。他還有什麼需要畏懼,需要敷衍?愛情,沒有了;野心,沒有了。所剩下的只有力,力的歡樂,需要應用它,甚至濫用它。「力,這才是和尋常人不同的人的精神!」他重復不修邊幅,舉止也愈加放肆。他知道他有權言所欲言,即對世間最大的人物亦然如此。「除了仁慈以外,我不承認還有什麼優越的標記」,這是他一八一二年七月十七日所寫的說話。貝蒂娜•布倫塔諾那時看見他,說「沒有一個皇帝對於自己的力有他那樣堅強的意識」。她被他的威力懾服了,寫信給歌德時說道:「當我初次看見他時,整個世界在我面前消失了,貝多芬使我忘記了世界,甚至忘記了你,噢,歌德!……我敢斷言,這個人物遠遠地走在現代文明之前,而我相信我這句話是不錯的。」
歌德設法要認識貝多芬。一八一二年,終於他們在波希米亞的浴場特普利茲地方相遇,結果卻不很投機。貝多芬熱烈佩服著歌德的天才;但他過於自由和過於暴烈的性格,不能和歌德的性格融和,而不免於傷害它。他曾敘述他們一同散步的情景,當時這位驕傲的共和黨人,把魏瑪大公的樞密參贊教訓了一頓,使歌德永遠不能原諒。
「君王與公卿盡可造成教授與機要參贊,盡可賞賜他們頭銜與勛章;但他們不能造成偉大的人物,不能造成超臨庸俗社會的心靈;……而當像我和歌德這樣兩個人在一起時,這般君侯貴胄應當感到我們的偉大。——昨天,我們在歸路上遇見全體皇族。我們遠遠里就已看見。歌德掙脫了我的手臂,站在大路一旁。我徒然對他說盡我所有的話,不能使他再走一步。於是我按了一按帽子,扣上外衣的鈕子,背著手,往最密的人叢中撞去。親王與近臣密密層層;太子魯道夫對我脫帽;皇後先對我招呼。——那些大人先生是認得我的。——為了好玩起計,我看著這隊人馬在歌德面前經過。他站在路邊上,深深地彎著腰,帽子拿在手裡。事後我大大地教訓了他一頓,毫不同他客氣。……」
而歌德也沒有忘記。
在此悲苦的深淵里,貝多芬從事於謳歌歡樂。
這是他畢生的計劃。從一七九三年他在波恩時起就有這個念頭。他一生要歌唱歡樂,把這歌唱作為他某一大作品的結局。
這個不幸的人永遠受著憂患折磨,永遠想謳歌「歡樂」之美;然而年復一年,他延宕著這樁事業,因為他老是卷在熱情與哀傷的旋渦內。直到生命的最後一日他才完成了心願,可是完成的時候是何等的偉大!
當歡樂的主題初次出現時,樂隊忽然中止;出其不意地一片靜默;這使歌唱的開始帶著一種神秘與神明的氣概。而這是不錯的:這個主題的確是一個神明。「歡樂」自天而降,包裹在非現實的寧靜中間:它用柔和的氣息撫慰著痛苦;而它溜滑到大病初癒的人的心坎中時,第一下的撫摩又是那麼溫柔,令人如貝多芬的那個朋友一樣,禁不住因「看到他柔和的眼睛而為之下淚。」當主題接著過渡到人聲上去時,先由低音表現,帶著一種嚴肅而受壓迫的情調。慢慢地,「歡樂」抓住了生命。這是一種征服,一場對痛苦的斗爭。然後是進行曲的節奏,浩浩盪盪的軍隊,男高音熱烈急促的歌,在這些沸騰的樂章內,我們可以聽到貝多芬的氣息,他的呼吸,與他受著感應的呼喊的節奏,活現出他在田野間賓士,作著他的樂曲,受著如醉如狂的激情鼓動,宛如大雷雨中的李爾老王。在戰爭的歡樂之後,是宗教的醉意;隨後又是神聖的宴會,又是愛的興奮。整個的人類向天張著手臂,大聲疾呼著撲向「歡樂」,把它緊緊地摟在懷里。
巨人的巨著終於戰勝了群眾的庸俗。
一八二四年五月七日,在維也納舉行《D調彌散曲》和《第九交響曲》的第一次演奏會,獲得空前的成功。情況之熱烈,幾乎含有暴動的性質。當貝多芬出場時,受到群眾五次鼓掌的歡迎;在此講究禮節的國家,對皇族的出場,習慣也只用三次的鼓掌禮。因此警察不得不出面干涉。交響曲引起狂熱的騷動。許多人哭起來。貝多芬在終場以後感動得暈去;大家把他抬到申德勒家,他朦朦朧朧地和衣睡著,不飲不食,直到次日早上。可是勝利是暫時的,對貝多芬毫無盈利。音樂會不曾給他掙什麼錢。物質生活的窘迫依然如故。他貧病交迫,孤獨無依,可是戰勝了:——戰勝了人類的平庸,戰勝了自己的命運,戰勝了他的痛苦。
(二)《米開朗琪羅傳》節選
在翡冷翠的國家美術館中,有一座為米開朗琪羅稱為《勝利者》的白石雕像。這是一個裸露的青年,生成美麗的軀體,低低的額上垂覆著鬈曲的頭發。昂昂地站著,他的膝蓋踞曲在一個鬍髭滿面的囚人背上,囚人蜷伏著,頭伸向前面,如一匹牛。可是勝利者並不注視他。即在他的拳頭將要擊下去的一剎那,他停住了,滿是沉鬱之感的嘴巴和猶豫的目光轉向別處去了。手臂折轉去向著肩頭:身子往後仰著;他不再要勝利,勝利使他厭惡。他已征服了,但亦被征服了。
這幅英雄的惶惑之像,這個折了翅翼的勝利之神,在米開朗琪羅全部作品中是永留在工作室中的惟一的作品,以後,達涅爾•特•沃爾泰雷想把它安置在米氏墓上。它即是米開朗琪羅自己,即是他全生涯的象徵。
他是孤獨的。——他恨人;他亦被人恨。他愛人;他不被人愛。人們對他又是欽佩,又是畏懼。晚年,他令人發生一種宗教般的尊敬。他威臨著他的時代。那時,他稍微鎮靜了些。他從高處看人,人們從低處看他。他從沒有休息,也從沒有最微賤的生靈所享受的溫柔——即在一生能有一分鍾的時間在別人的愛撫中睡眠。婦人的愛情於他是無緣的。在這荒漠的天空,只有維多利亞•科隆娜的冷靜而純潔的友誼,如明星一般照耀了一剎那。周圍盡是黑夜,他的思想如流星一般在黑暗中劇烈旋轉,他的意念與幻夢在其中回盪。貝多芬卻從沒有這種情境。因為這黑夜即在米開朗琪羅自己的心中。貝多芬的憂郁是人類的過失;他天性是快樂的,他希望快樂。米開朗琪羅卻是內心憂郁,這憂郁令人害怕,一切的人本能地逃避他。他在周圍造成一片空虛。
這還算不得什麼。最壞的並非是成為孤獨,卻是對自己亦孤獨了,和自己也不能生活,不能為自己的主宰,而且否認自己,與自己斗爭,毀壞自己。他的心魂永遠在欺妄他的天才。人們時常說起他有一種「反對自己」的宿命,使他不能實現他任何偉大的計劃。這宿命便是他自己。他的不幸的關鍵足以解釋他一生的悲劇——而為人們所最少看到或不敢去看的關鍵,——只是缺乏意志和賦性懦怯。
在藝術上、政治上,在他一切行動和一切思想上,他都是優柔寡斷的。在兩件作品、兩項計劃、兩個部分中間,他不能選擇。關於尤利烏斯二世的紀念建築、聖洛倫佐的屋面、梅迪契的墓等等的歷史都足以證明他這種猶豫。他開始,開始,卻不能有何結果。他要,他又不要。他才選定,他已開始懷疑。在他生命終了的時光,他什麼也沒有完成:他厭棄一切。人家說他的工作是強迫的;人家把朝三暮四、計劃無定之責,加在他的委託人身上。其實如果他決定拒絕的話,他的主使人正無法強迫他呢。可是他不敢拒絕。
他是弱者。他在種種方面都是弱者,為了德性和為了膽怯。他是心地怯弱的。他為種種思慮而苦悶,在一個性格堅強的人,這一切思慮全都可以丟開的。因為他把責任心誇大之故,便自以為不得不去干那最平庸的工作,為任何匠人可以比他做得更好的工作。他既不能履行他的義務,也不能把它忘掉。
他為了謹慎與恐懼而變得怯弱。為尤利烏斯二世所稱為「可怕的人」,同樣被瓦薩里稱做「謹慎者」,——「使任何人,甚至使教皇也害怕的」人會害怕一切。他在親王權貴面前是怯弱的,——可是他又最瞧不起在親王權貴面前顯得怯弱的人,他把他們叫做「親王們的荷重的驢子」。——他要躲避教皇;他卻留著,他服從教皇。他容忍他的主人們的蠻橫無理的信,他恭敬地答復他們。有時,他反抗起來,他驕傲地說話;——但他永遠讓步。直到死,他努力掙扎,可沒有力量奮斗。教皇克雷芒七世——和一般的意見相反——在所有的教皇中是對他最慈和的人,他認識他的弱點;他也憐憫他。
他的全部的尊嚴會在愛情面前喪失。他在壞蛋面前顯得十分卑怯。他把一個可愛的但是平庸的人,如托馬索•卡瓦列里當作一個了不得的天才。
至少,愛情使他這些弱點顯得動人。當他為了恐懼之故而顯得怯弱時,這怯弱只是——人們不敢說是可恥的——痛苦得可憐的表現。他突然陷入神志錯亂的恐怖中。於是他逃了。他被恐怖逼得在義大利各處奔竄。一四九四年,為了某種幻象,嚇得逃出翡冷翠。一五二九年,翡冷翠被圍,負有守城之責的他,又逃亡了。他一直逃到威尼斯。幾乎要逃到法國去。以後他對於這件事情覺得可恥,他重新回到被圍的城裡,盡他的責任,直到圍城終了。但當翡冷翠陷落,嚴行流戍放逐,雷厲風行之時,他又是多麼怯弱而發抖!他甚至去恭維法官瓦洛里,那個把他的朋友、高貴的巴蒂斯塔•德拉•帕拉處死的法官。可憐啊!他甚至棄絕他的友人,翡冷翠的流戍者。
他怕。他對於他的恐怖感到極度的羞恥。他瞧不起自己。他憎厭自己以至病倒了。他要死。人家也以為他快死了。
但他不能死。他內心有一種癲狂的求生的力量,這力量每天會蘇醒,求生,為的要繼續受苦。——他如果能不活動呢?但他不能如此。他不能不有所行動。他行動。他應得要行動。——他自己行動么?——他是被動!他是捲入他的癲癇的熱情與矛盾中,好似但丁的獄囚一般。
他應得要受苦啊!
「使我苦惱吧!苦惱!在我過去,沒有一天是屬於我的!」
他向神發出這絕望的呼號:
「神喲!神喲!誰還能比我自己更透入我自己?」
如果他渴望死,那是因為他認為死是這可怕的奴隸生活的終極之故。他講起已死的人時真是多麼艷羨!
「你們不必再恐懼生命的嬗變和慾念的轉換……後來的時間不再對你們有何強暴的行為了;必須與偶然不再驅使你們……言念及此,能不令我艷羨?」
「死!不再存在!不再是自己!逃出萬物的桎梏!逃出自己的幻想!」
「啊!使我,使我不再回復我自己!」
他的煩躁的目光還在京都博物館中注視我們,在痛苦的臉上,我更聽到這悲愴的呼聲。
一五0一年春,他回到翡冷翠。
四十年前,翡冷翠大寺維持會曾委託阿戈斯蒂諾雕一個先知者像,那作品動工了沒有多少便中止了。一向沒有人敢上手的這塊巨大的白石,這次交託給米開朗琪羅了;碩大無朋的《大衛》,便是緣源於此。
相傳:翡冷翠的行政長官皮耶爾•索德里尼(即是決定交託米氏雕塑的人)去看這座像時,為表示他的高見計,加以若干批評:他認為鼻子太厚了。米開朗琪羅拿了剪刀和一些石粉爬上台架,輕輕地把剪刀動了幾下,手中慢慢地散下若乾粉屑;但他一些也沒有改動鼻子,還是照它老樣。於是,他轉身向著長官問道:
「現在請看。」
——「現在,」索德里尼說,「它使我更歡喜了些。你把它改得有生氣了。」
「於是,米開朗琪羅走下台架,暗暗地好笑。」
(三)《托爾斯泰傳》節選
「那時我還沒有五十歲,」他說,「我愛,我亦被愛,我有好的孩子,大的土地,光榮,健康,體質的與精神的力強;我能如一個農人一般刈草;我連續工作十小時不覺疲倦。突然,我的生命停止了。我能呼吸,吃,喝,睡眠。但這並非生活。我已沒有願欲了。我知道我無所願欲。我連認識真理都不希望了。所謂真理是:人生是不合理的。我那時到了深淵前面,我顯然看到在我之前除了死以外什麼也沒有。我,身體強健而幸福的人,我感到再不能生活下去。一種無可抑制的力驅使我要擺脫生命。……我不說我那時要自殺。要把我推到生命以外去的力量比我更強;這是和我以前對於生命的憧憬有些相似,不過是相反的罷了。我不得不和我自己施用策略,使我不至讓步得太快。我這幸福的人,竟要把繩子藏起以防止我在室內的幾個衣櫥之間自縊。我也不復挾著槍去打獵了,恐怕會使我起意。我覺得我的生命好似什麼人和我戲弄的一場惡作劇。四十年的工作,痛苦,進步,使我看到的卻是一無所有!什麼都沒有。將來,我只留下一副腐蝕的骸骨與無數的蟲蛆……只在沉醉於人生的時候一個人才能生活;但醉意一經消滅,便只看見一切是欺詐,虛妄的欺詐……家庭與藝術已不能使我滿足。家庭,這是些和我一樣的可憐蟲。藝術是人生的一面鏡子。當人生變得無意義時,鏡子的游戲也不會令人覺得好玩了。最壞的,是我還不能退忍。我彷彿是一個迷失在森林中人,極端憤恨著,因為是迷失了,到處亂跑不能自止,雖然他明白多跑一分鍾,便更加迷失得厲害……」
他的歸宿畢竟在於民眾身上。托爾斯泰對於他們老是具有「一種奇特的,純粹是生理的感情」,他在社會上所得的重重的幻滅的經驗從沒有動搖他的信念。在最後幾年中,他和列文一樣對於民眾接近得多了。他開始想著,他那些自殺、自己麻醉的學者、富翁,和他差不多過著同樣絕望的生活的有閑階級的狹小集團之外,還有成千成萬的生靈。他自問為何這些千萬的生靈能避免這絕望,為何他們不自殺。他發覺他們的生活,不是靠了理智,而是——毫不顧慮理智——靠了信仰。這不知有理智的信仰究竟是什麼呢?
「信仰是生命的力量。人沒有信仰不能生活。宗教思想在最初的人類思想中已經醞釀成熟了。信仰所給予人生之謎的答復含有人類的最深刻的智慧。」
那麼,認識了宗教書籍中所列舉的這些智的公式便已足夠了嗎?——不,信仰不是一種學問,信仰是一種行為;它只在被實踐的時候,才有意義。一般「思想圓到」之士與富人把宗教只當作一種「享樂人生的安慰」,這使托爾斯泰頗為憎厭,使他決意和一般質朴的人混在一起,只有他們能使生命和信仰完全一致。
他懂得:「勞動民眾的人生即是人生本體,而這種人生的意義方是真理。」
一八八二年正月他參加調查人口的工作,使他得有真切地看到大都市的慘狀的機會。他所得的印象真是非常凄慘。第一次接觸到這文明隱藏著的瘡痍的那天晚上,他向一個朋友講述他的所見時,「他叫喊,號哭,揮動著拳頭」。
「人們不能這樣地過活!」他嚎啕著說,「這決不能存在!這決不能存在!……」幾個月之久,他又墮入悲痛的絕望中。一八八二年三月三日,伯爵夫人寫信給他說:
「從前你說:『因為缺少信心,我願自縊。』現在,你有了信心,為何你仍苦惱?」
因為他不能有偽君子般的信心,那種自得自滿的信心。因為他沒有神秘思想家的自利主義,只顧自己的超升而不顧別人,因為他懷有博愛,因為他此刻再不能忘記所看到的慘狀,而在他熱烈的心的仁慈中他們的痛苦與墮落似乎是應由他負責的,他們是這個文明的犧牲品,而他便參與著這個犧牲了千萬生靈以造成的優秀階級,享有這個魔鬼階級的特權。接受這種以罪惡換來的福利,無異是共謀犯。在沒有自首之前,他的良心不得安息了。
《我們應當做什麼?》(一八八四—八六)便是這第二次錯亂病的表白,這一次的病比第一次的更為悲劇化,故它的後果亦更重大。在人類的苦海中,實在的,並非一般有閑的人在煩惱中造作出來的苦海中,托爾斯泰個人的宗教苦悶究竟算得什麼呢?要不看見這種慘狀是不可能的。看到之後而不設法以任何代價去消除它亦是不可能的。——可是,啊!消除它是可能的么?
2. 張姓女孩起名
張歆瑤 ( 歆:心悅,歡愉 瑤:美玉 )
張凌菲 (菲:草木的香氣很濃 )
張靖瑤 (靖:平安內 瑤:美玉 )
張瑾萱容 (瑾:美玉 萱:傳說中一種忘憂的草 )
張檀雅 (檀:植物 雅:正規 )
張若翾 (翾:飛翔 )
張熙雯 (熙:光明 雯:成花紋的雲彩)
張詩茵(詩:寓意文雅、浪漫)
張靜璇(聰明文靜)
張沐卉 (卉:草的總稱 沐:如雨般濕潤 )
張琪涵(有美玉一般內涵的女孩)
張佳琦(琦,是玉的意思,佳琦意思是猶如上好美玉一樣白璧無暇!)
3. 歷年百合獎或獎名單
歷屆電視電影「百合獎」獲獎名單如下:
第一屆(2001年6月)
一等獎獲獎影片:《勁舞蒼穹》;《楊守敬與呂貝卡》;《大戲小戲》;《公雞打鳴母雞下蛋》;《王勃之死》;《阿桃》;《請你留下來》;《上車走吧》;《少奇專列》;《第三條線》
二等獎獲獎影片:《網事情緣》;《家園》;《但願人長久》;《有你的冬天不冷》;《禮尚往來》;《山鄉情話》;《楊子榮》;《信天游》;《夜深人靜》;《愛得明白》
兒 童 片 獎: 《禧娃》
第二屆(2002年6月)
一等獎獲獎影片:《大沙暴》;《情歸天盡頭》;《古玩》;《刑警張玉貴的隊長生活》;《咱得有個家》
二等獎獲獎影片:《白魂靈》;《半碗村傳奇》;《血浴山羊》;《法官老張軼事》;《一介平民》
兒 童片 獎:《我真棒》
評 委 會 獎:《我和連長》;《兵哥》;《愛情是藍色的》
第三屆(2003年8月)
一等獎獲獎影片:《王忠誠》;《中國橋》;《毛澤東的親家張文秋》;《家有轎車》;《青春與共》
二等獎獲獎影片:《河沿兒、老油坊》;《大漠之戀》;《正月十五唱大戲》;《從心相戀》
兒 童片 獎:《爸爸的海》
編 劇 獎:郎雲、高潔(中國橋);張恆茂、武亞軍(家有轎車)
優秀導演獎:孫成、錢泠泠(王忠誠)
男 演員 獎:李丁(家有轎車)
女 演員 獎:普超英(毛澤東的親家張文秋)
第四屆(2004年6月)
一等獎獲獎影片:《曾克林出關》;《野狐梁的女人》;《馬世清離婚》;《法官老張軼事之審牛記》;《為奴隸的母親》
二等獎獲獎影片:《貞貞》;《微笑》;《喬二中彩》;《黃河行歌》;《咱得有輛車》
兒 童片 獎:《跑向明天》
編 劇 獎:王力扶(貞貞)
優秀導演獎:安讕(曾克林出關)
男 演員 獎:雷恪生(馬世清離婚)
女 演員 獎:高遠(野狐梁的女人)
第五屆(2005年6月)
一等獎獲獎影片:《法官老張軼事之養老樹》;《王樹聲征戰豫西》;《我愛傑西卡》;《核電鐵軍》;《合同父子》
二等獎獲獎影片:《劃痕歲月》;《楊文洲》;《攤牌》;《鴻門宴》;《懸劍》
兒 童片 獎:《爸爸的味道》
編 劇 獎:趙冬苓(法官老張軼事之養老樹);邱懷陽(合同父子)
優秀導演獎:朱楓(我愛傑西卡);趙重光(法官老張軼事之養老樹)
男 演員 獎:李雪健(合同父子);李心敏(攤牌)
女 演員 獎:柏清(法官老張軼事之養老樹);鄭萍(我愛傑西卡)
第六屆(2006年6月)
一等獎獲獎影片:《王長喜來了》;《法官老張軼事之迴避》;《飛》;《昆明日記》;《燴面館》
二等獎獲獎影片:《隨風而去》;《說話算數》;《牛貴祥告狀》;《金牌工人》;《狩獵者》
兒 童片 獎:《童年游戲》
編 劇 獎:劉一兵(王長喜來了);郎雲(隨風而去)
優秀導演獎:胡雪楊、李灌(洪燴面館);喬梁(飛)
男 演員 獎:周小斌(法官老張軼事之迴避)
女 演員 獎:陶紅(秘密);湯唯(警花燕子)
第七屆(2007年5月)
一等獎獲獎影片:《雪狼》;《楊得志圍城打援》;《村官過大年》;《男人上路》;《啤酒花》
二等獎獲獎影片:《血濺三岔口》;《迅雷之旅》;《胖嫂進城》;《籃球寶貝》;《西風烈》
評委會特別獎:《頭上就是天》;《天籟》
兒 童片 獎:《西瓜是圓的》
編 劇 獎:李黎明《村官過大年》;張冰《男人上路》
優秀導演獎:吳天戈《啤酒花》;劉 江《雪狼》
男 演員 獎:張智霖;潘粵明;黃渤;趙毅;劉子楓
女 演員 獎:閆妮;範文芳、張少華、岳紅、鄭萍
4. 百合獎簡介及詳細資料
基本簡介
電視電影"百合獎"是經電影局批准,由中央電視台電影頻道節目中心主辦的電視電影獎,每年評選一次。
評選宗旨
電影頻道電視電影"百合獎"體現電影頻道對電視電影這一嶄新影視品種的扶持和導向;鼓勵電影工作者更好的遵循"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堅持"弘揚主鏇律,提倡多樣化"的原則,創作出思想性、藝術性和觀賞性完美結合,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具有較強感染力的優秀電視電影作品;推動電視電影創作水平的提高,促進電影事業的繁榮,增強電視電影的影響力,培養影視新人,提高電影頻道的收視率。
評獎項目
電影頻道電視電影"百合獎"設優秀故事片一等獎五部,二等獎五部,優秀兒童片獎一部,評審會獎若干,入圍影片獲得提名獎勵;電影頻道電視電影"百合獎"單項獎設優秀導演獎、優秀編劇獎、優秀男演員獎、優秀女演員獎,每個單項獎獲獎者不超過兩名。根據每年評獎的實際情況,授權評審會主任、副主任決定是否設立電視電影"百合獎"評審會獎,並授權評審會主任、副主任對認為有必要給予獎勵的片目提出候選名單,提交給評審會評選。
評選范圍
參加評獎的電視電影,須為評獎年度1月1日-12月31日由電影頻道節目中心出品並經電影局審查通過的電視電影。
評選辦法
1、由評獎辦公室對各攝制單位製作的電視電影進行初評,決定入圍名單報評審會。
2、評審會經觀摩入圍影片後,對入圍名單進行充分討論協商,做出評估,以無記名投票方式產生各獎項的差額候選名單。
3、評審會以差額候選名單為基準,經充分討論醞釀後,按照評選細則以無記名投票方式產生各獎項的獲獎名單。
4、評選結果報請廣播電影電視總局電影事業管理局審批。
委員會
電影頻道電視電影"百合獎"評選委員會由電影頻道節目中心聘請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社會團體的代表,有成就的電影藝術家和有關專家,以及首都主要新聞單位的代表組成。評選委員會設主任一名,副主任若干名,秘書長一名,分別由電影局和電影頻道有關負責同志擔任。評選委員會成員應認真貫徹黨的文藝方針政策,尊重電影創作規律,正直廉明,嚴格遵守評選章程和紀律。評選委員會實行迴避制度,凡與參評作品有直接關系或密切關系者,不得受聘為評選委員。評審會下設評獎辦公室,由電影頻道有關負責人和工作人員組成,負責初評和評獎活動的日常工作。
頒獎
每年5月,由電影頻道節目中心舉行電影頻道電視電影"百合獎"頒獎典禮,對獲獎單位和人員給予獎勵。
獲獎名單
第01屆(2001年)
獎項
獲獎及作品
時間
(1998-2000) (2001年6月)
一等獎
《勁舞蒼穹》 《楊守敬與呂貝卡》《大戲小戲》《公雞打鳴母雞下蛋》《王勃之死》
《阿桃》《請你留下來》《上車走吧》 《少奇專列》 《第三條線》
二等獎
《網事情緣》《家園》《但願人長久》《有你的冬天不冷》《禮尚往來》
《山鄉情話》《楊子榮》《信天游》 《夜深人靜》《愛得明白》
兒童片獎
《禧娃》
第02屆(2002年)
獎項
獎項及作品
時間
2002年6月
一等獎
《大沙暴》《情歸天盡頭》《古玩》《刑警張玉貴的隊長生活》《咱得有個家》
二等獎
《白魂靈》《半碗村傳奇》《血浴羊山》《法官老張軼事》《一介平民》
兒童片獎
《我真棒》、《我和連長》
評審會獎
《兵哥》、《愛情是藍色的》
第03屆(2003年)
獎項
獲獎及作品
時間
2003年
一等獎5部
《王忠誠》、《中國橋》、《 *** 的親家張文秋》、《家有轎車》、《青春與共》
二等獎5部
《河沿兒》、《老油坊》、《大漠之戀》、《正月十五唱大戲》、《從心相戀》
兒童片獎1部
《爸爸的海》
優秀編劇獎
郎雲、高潔《中國橋》
張恆茂、武亞軍《家有轎車》
優秀導演獎
孫成、錢泠泠《王忠誠》
優秀男演員獎
李丁《家有轎車》
優秀女演員獎
普超英《 *** 的親家張文秋》
第04屆(2004年)
獎項
獲獎有作品
時間
2004年
一等獎影片
《曾克林出關》《野狐梁的女人》《馬世清離婚》《法官老張軼事之審牛記》《為奴隸的母親》
二等獎影片
《貞貞》《微笑》《喬二中彩》《黃河行歌》《咱得有輛車》
兒童片獎
《跑向明天》
優秀編劇獎
王力扶《貞貞》
優秀導演獎
安瀾《曾克林出關》
優秀男演員獎
雷恪生《馬世清離婚》
優秀女演員獎
高遠《野狐梁的女人》
第05屆(2005年)
獎項
獲獎及作品
時間
2005年6月
一等獎影片
《法官老張軼事之養老樹》《王樹聲征戰豫西》《我愛傑西卡》《核電鐵軍》《契約父子》
二等獎影片
《劃痕歲月》《楊文洲》《攤牌》《鴻門宴》《懸劍》
兒童片獎
《爸爸的味道》
評審會獎 高峰《劃痕的歲月》、李威、沈丹萍優秀編劇獎
趙冬苓《法官老張軼事之養老樹》
邱懷陽《契約父子》
優秀導演獎
武洪武 朱楓《我愛傑西卡》
趙重光《法官老張軼事之養老樹》
優秀男演員獎
李雪健《契約父子》
李心敏《攤牌》
優秀女演員獎
柏青《法官老張軼事之養老樹》
鄭萍《我愛傑西卡》
第06屆(2006年)
獎項
獲獎及作品
時間
2006年6月
一等獎影片
《王長喜來了》、《法官老張軼事之迴避》、《飛》、《昆明日記》、《燴面館》
二等獎影片
《隨風而去》、《說話算數》、《牛貴祥告狀》、《金牌工人》、《狩獵者》
兒童片獎
《童年游戲》
優秀編劇獎
劉一兵《王長喜來了》
郎雲《隨風而去》
優秀導演獎
胡雪楊、李灌《洪燴面館》
喬梁《飛》
優秀男演員獎
周小斌《法官老張軼事之迴避》
優秀女演員獎
陶虹《秘密》
湯唯《警花燕子》
第07屆(2007年)
獎項
作品及獲獎
時間
2007年5月
一等獎影片
《雪狼》、《楊得志圍城打援》、《村官過大年》、《男人上路》、《啤酒花》
二等獎影片
《血濺三岔口》、《迅雷之旅》、《胖嫂進城》、《籃球寶貝》、《西風烈》
評審會特別獎
《頭上就是天》、《天籟》
兒童片獎
《西瓜是圓的》
優秀編劇獎
李黎明《村官過大年》
張冰《男人上路》
優秀導演獎
吳天戈《啤酒花》
劉江《雪狼》
優秀男演員獎
劉小寧《男人上路》
張洪傑《村官過大年》
優秀女演員獎
蘇麗《楊得志圍城打援》
遲蓬《法官老張軼事之別動感情》
十佳男演員
張智霖、潘粵明、黃渤、趙毅、劉子楓
十佳女演員
閆妮、範文芳、張少華、岳紅、鄭萍
第08屆(2008年)
獎項
獲獎及作品
時間
2008年5月6日晚
一等獎影片
《暮鼓晨鍾》、《棋王和他的兒子》、《彭雪楓縱橫江淮》、《大愛如天》、《等郎妹》
二等獎影片
《春蠶》、《買房》、《雪歌》、《黑活兒》 、《鏢行天下之天下鏢局》
優秀編劇
張冰、劉俊堂《暮鼓晨鍾》
馬泉來《名媛名票》
優秀導演
周偉《棋王和他的兒子》
梁山《狗小的腳踏車》
優秀男演員
李洪濤《督察隊長》
王志飛《暮鼓晨鍾》
優秀女演員
宋曉英《大愛如天》
顧艷《狗小的腳踏車》
優秀兒童片獎
《狗小的腳踏車》
評審會獎
《對花槍》 、《悲喜松花江》
第09屆(2009年)
獎項
獲獎及作品
時間
2009年5月
一等獎獲獎影片
《十八個手印》《橫平豎直》《雷橫與朱仝》《天使看得見》《走四方》
二等獎獲獎影片
《李天佑血戰四平》《中尉》《青春製造》《騰越殤魂》《無法結局》
優秀兒童片獎
《男孩都想有輛車》
優秀編劇獎
邢原平《十八個手印》
魏人《無法結局》
優秀導演獎
金舸《天使看得見》、《橫平豎直》
高峰《十八個手印》
優秀男演員獎
李心敏《十八個手印》
趙毅《走四方》
優秀女演員獎
董玲《橫平豎直》
曹苑《美麗的頭發》
評審會獎
《文化戰車》
電視電影十年·觀眾最喜愛的電視電影演員獎
電視電影十年·觀眾最喜愛的劇情類電視電影女演員
陶虹《秘密》
何琳《為奴隸的母親》
電視電影十年·觀眾最喜愛的劇情類電視電影男演員
李雪健《契約父子》
黃渤《上車走吧》
電視電影十年·觀眾最喜愛的動作類電視電影女演員
曾寶儀《扈三娘與矮腳虎王英》
電視電影十年·觀眾最喜愛的動作類電視電影男演員
吳樾《雷橫與朱仝》
電視電影十年·觀眾最喜愛的喜劇類電視電影女演員
閆妮《公雞打鳴母雞下蛋》
電視電影十年·觀眾最喜愛的喜劇類電視電影男演員
周小斌《公雞打鳴母雞下蛋》
電視電影十年·觀眾最喜愛的系列類電視電影女演員
寧靜《楊門女將》
電視電影十年·觀眾最喜愛的系列類電視電影男演員
張智霖《陸小鳳傳奇系列》
電視電影十年·觀眾最喜愛的電視電影獎
電視電影十年·觀眾最喜愛的劇情類電視電影
《上車走吧》《情不自禁》《極限救援》《不敢說愛你》
電視電影十年·觀眾最喜愛的動作類電視電影
《狩獵者》《血濺三岔口》
電視電影十年·觀眾最喜愛的喜劇類電視電影
《楊守敬和呂蓓卡》《土婆婆PK洋媳婦》
電視電影十年·觀眾最喜愛的系列類電視電影
《陸小鳳傳奇系列》《鏢行天下系列》
第10屆(2010年)
獎項
獲獎及作品
時間
2010年
優秀影片一等獎
《鐵流1949》《駱駝圈》《無蟬的夏天》《開頭那些日子》《瘋狂的玫瑰》
優秀影片二等獎
《徐海東喋血町店》《前妻》《鐵膽雄心》《百煉成鋼》《綠野飛花》
優秀兒童片獎
空缺
評審會特別獎
《方隊》
優秀編劇獎
邢原平《開頭那些日子》
韋華《無蟬的夏天》
優秀導演獎
蕭鋒《鐵流1949》
周偉《瘋狂的玫瑰》
優秀男演員獎
王景春《瘋狂的玫瑰》
呂聿來《無蟬的夏天》
優秀女演員獎
吳越《前妻》
董玲《駱駝圈》
第11屆(2011年)
獎項
獲獎及作品
時間
2011年5月5日
優秀影片一等獎
《我是植物人》《驚沙》《老寨》《守望者》《暗香》《一路向東》
優秀影片二等獎
《誘殺》《一線緝毒》《芳心驛動》《精彩人生》《虎頭要塞電流》
優秀兒童影片
《老媽你真煩》
優秀編劇獎
謝曉東﹑周展《我是植物人》
刑原平《老寨》
優秀導演獎
安戰軍《驚沙》
高峰《老寨》
優秀男演員獎
孫敏《守望者》
李乃文《我是植物人》
優秀女演員獎
馮波《我是植物人》
王冰潔《暗香》
第12屆(2012年)
獎項
獲獎及作品
時間
2012年5月7日
優秀影片一等獎第一名
《鏇風司令韓先楚》
優秀影片一等獎第二名
《信義兄弟》
優秀影片一等獎第三名
《駱駝客》
優秀影片一等獎第四名
《百年情書》
優秀影片一等獎第五名
《成成烽火》
優秀影片二等獎
《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抵抗!抵抗!》
優秀兒童影片
《足球小子飛毛腿》
優秀編劇獎
邢原平《信義兄弟》
郎雲《成成烽火》
優秀導演獎
金舸《百年情書》
高峰《駱駝客》
優秀男演員獎
譚凱《鏇風司令韓先楚》
李雪健《百年情書》
優秀女演員獎
蔣夢婕《百年情書》
夏花《盛糖樂隊》
評審會特別獎
《孔慶德生死護送卡爾遜》
第13屆(2013年)
獎項 獲獎 時間 2013年05月02日優秀影片一等獎第一名
《國徽》
優秀影片一等獎第二名
《萬箭穿心》優秀影片一等獎第三名
《穿過憂傷的花季》優秀影片一等獎第四名
《天津閑人》優秀影片一等獎第五名
《成成烽火之絕殺》
優秀影片二等獎
《有事找王江》、《神勇投彈手》、《大碗茶》、《孫子從美國來》、《深呼吸》
優秀兒童片獎
《騾子的10000米》
優秀編劇獎
吳楠《萬箭穿心》
曲江濤《孫子從美國來》
優秀導演獎
邢樹民《國徽》
高力強《神勇投彈手》
優秀男演員獎
李易祥《有事找王江》
張鐸《成成烽火之絕殺》
優秀女演員獎
顏丙燕《萬箭穿心》
岳紅《深呼吸》
評審會特別獎 《延安電影團》、《紅星閃耀》、《三角地》第14屆(2014年)
獎項 獲獎 時間 2014年4月29日 優秀故事片一等獎 《卒跡》、《胡巧英告狀》、《甘南情歌》、《戰將周希漢》、《孔二皮進城記》 優秀故事片二等獎 《秀水河子殲滅戰》、《我叫阿里木》、《父親的旅程》、《近距離擊殺》、《大明劫》 優秀兒童片獎 《少年閔子騫》 優秀編劇獎張挺《孔二皮進城記》
楊海波《卒跡》
優秀導演獎王競《大明劫》
宋 *** 《胡巧英告狀》
優秀男演員獎安尼瓦爾·阿不拉伊提 《我叫阿里木》
陳創《孔二皮進城記》
優秀女演員獎沈傲君《胡巧英告狀》
德姬《甘南情歌》
評審會特別獎 《龍鳳村兒女》第15屆(2015年)
獎項名稱 獲獎名單 優秀故事片一等獎 《誘狼》、《媽媽去哪兒》、《蝕之江楓漁火》、《毛驢縣令之大事小情》、《耳蝸》 優秀故事片二等獎 《生死船票》、《梨園伯樂》、《基隆》、《熱乾麵的味道》、《神眼之紅毛鬼》 優秀兒童片獎 《巴圖快跑》 評審會特別獎 牛犇 優秀編劇獎李銘、張馨《媽媽去哪兒》
柳樺《生死船票》
優秀導演獎安瀾《誘狼》
高力強《梨園伯樂》
優秀男演員獎潘長江《毛驢縣令之大事小情》
任帥《基隆》
優秀女演員獎么依田《媽媽去哪兒》
倪景陽《Hi高考君》
第16屆(2017年)
獎項名稱 獲獎名單 優秀故事片一等獎 《我的上高》 優秀故事片二等獎 《新港故事》、《走出塵埃》 優秀故事片三等獎 《告別》、《金城檔案》、《那年八歲》 最佳兒童片獎 《都是為你好》 評審會特別獎《血戰漫川關》、《驅霾》
評審會特別獎 塗們《告別》 最佳編劇獎 方天民《我的上高》 最佳導演獎 高峰《駱駝客2之箭在弦》 最佳男主角獎 吳軍《三變》 最佳女主角獎 范志博《金城檔案》第17屆(2019年)
獎項名稱 獲獎名單 最佳故事片 《縱橫千里之鐵鳳凰》 優秀故事片 《俠骨鋼拳》、《撞球少女》、《麥子的蓋頭》、《黃昏中的魚肚白》、《布吉舞者》 最佳編劇 王海威、吳衛東《天水來的姑娘》 最佳導演 魯堅《麥子的蓋頭》 最佳男主角 王挺《麥子的蓋頭》 最佳女主角 丁一一《撞球少女》 最佳兒童片 《天上掉下個琳妹妹》 評審會特別表彰 《閩贛風雲》、《天水來的姑娘》、《氈匠和他的女兒》 評審會特別表彰 劉佩琦《龍之戰》歷屆之最
獲獎最多的導演:高峰(5次) 高峰 先後於2007年第7屆《雪狼》、2009年第9屆《十八個手印》、2011年第11屆《老寨》、2012年第12屆《駱駝客》、2017年第16屆《駱駝客2之箭在弦》五次獲得優秀導演獎,此外還於2005年第5屆憑《劃痕的歲月》獲得評審會獎。 獲獎最多的編劇: 邢原平 (4次) 邢原平 先後於2009年第9屆《十八個手印》、2010年第10屆《開頭那些日子》、2011年第11屆《老寨》、2012年第12屆《信義兄弟》四次獲得優秀編劇獎。 獲優秀男演員獎最多是: 李心敏 、 李雪健 (兩次) 李心敏 先後於2005年第5屆憑《攤牌》、2009年第9屆《十八個手印》兩度獲得優秀男演員獎。 李雪健 先後於2005年第5屆《契約父子》、2012年第12屆《百年情書》兩度獲得優秀男演員獎,此外還於2009年獲得電視電影十年·觀眾最喜愛的電視電影演員獎。
5. 歷屆百合獎獲獎名單
歷屆電視電影「百合獎」獲獎名單如下:
第一屆(2001年6月)
一等獎獲獎影片:《勁舞蒼穹》;《楊守敬與呂貝卡》;《大戲小戲》;《公雞打鳴母雞下蛋》;《王勃之死》;《阿桃》;《請你留下來》;《上車走吧》;《少奇專列》;《第三條線》
二等獎獲獎影片:《網事情緣》;《家園》;《但願人長久》;《有你的冬天不冷》;《禮尚往來》;《山鄉情話》;《楊子榮》;《信天游》;《夜深人靜》;《愛得明白》
兒 童 片 獎: 《禧娃》
第二屆(2002年6月)
一等獎獲獎影片:《大沙暴》;《情歸天盡頭》;《古玩》;《刑警張玉貴的隊長生活》;《咱得有個家》
二等獎獲獎影片:《白魂靈》;《半碗村傳奇》;《血浴山羊》;《法官老張軼事》;《一介平民》
兒 童片 獎:《我真棒》
評 委 會 獎:《我和連長》;《兵哥》;《愛情是藍色的》
第三屆(2003年8月)
一等獎獲獎影片:《王忠誠》;《中國橋》;《毛澤東的親家張文秋》;《家有轎車》;《青春與共》
二等獎獲獎影片:《河沿兒、老油坊》;《大漠之戀》;《正月十五唱大戲》;《從心相戀》
兒 童片 獎:《爸爸的海》
編 劇 獎:郎雲、高潔(中國橋);張恆茂、武亞軍(家有轎車)
優秀導演獎:孫成、錢泠泠(王忠誠)
男 演員 獎:李丁(家有轎車)
女 演員 獎:普超英(毛澤東的親家張文秋)
第四屆(2004年6月)
一等獎獲獎影片:《曾克林出關》;《野狐梁的女人》;《馬世清離婚》;《法官老張軼事之審牛記》;《為奴隸的母親》
二等獎獲獎影片:《貞貞》;《微笑》;《喬二中彩》;《黃河行歌》;《咱得有輛車》
兒 童片 獎:《跑向明天》
編 劇 獎:王力扶(貞貞)
優秀導演獎:安讕(曾克林出關)
男 演員 獎:雷恪生(馬世清離婚)
女 演員 獎:高遠(野狐梁的女人)
第五屆(2005年6月)
一等獎獲獎影片:《法官老張軼事之養老樹》;《王樹聲征戰豫西》;《我愛傑西卡》;《核電鐵軍》;《合同父子》
二等獎獲獎影片:《劃痕歲月》;《楊文洲》;《攤牌》;《鴻門宴》;《懸劍》
兒 童片 獎:《爸爸的味道》
編 劇 獎:趙冬苓(法官老張軼事之養老樹);邱懷陽(合同父子)
優秀導演獎:朱楓(我愛傑西卡);趙重光(法官老張軼事之養老樹)
男 演員 獎:李雪健(合同父子);李心敏(攤牌)
女 演員 獎:柏清(法官老張軼事之養老樹);鄭萍(我愛傑西卡)
第六屆(2006年6月)
一等獎獲獎影片:《王長喜來了》;《法官老張軼事之迴避》;《飛》;《昆明日記》;《燴面館》
二等獎獲獎影片:《隨風而去》;《說話算數》;《牛貴祥告狀》;《金牌工人》;《狩獵者》
兒 童片 獎:《童年游戲》
編 劇 獎:劉一兵(王長喜來了);郎雲(隨風而去)
優秀導演獎:胡雪楊、李灌(洪燴面館);喬梁(飛)
男 演員 獎:周小斌(法官老張軼事之迴避)
女 演員 獎:陶紅(秘密);湯唯(警花燕子)
第七屆(2007年5月)
一等獎獲獎影片:《雪狼》;《楊得志圍城打援》;《村官過大年》;《男人上路》;《啤酒花》
二等獎獲獎影片:《血濺三岔口》;《迅雷之旅》;《胖嫂進城》;《籃球寶貝》;《西風烈》
評委會特別獎:《頭上就是天》;《天籟》
兒 童片 獎:《西瓜是圓的》
編 劇 獎:李黎明《村官過大年》;張冰《男人上路》
優秀導演獎:吳天戈《啤酒花》;劉 江《雪狼》
男 演員 獎:張智霖;潘粵明;黃渤;趙毅;劉子楓
女 演員 獎:閆妮;範文芳、張少華、岳紅、鄭萍
6. 「百合獎」到底是「電視電影百合獎」還是「數字電影百合獎」呀
第一屆中國電視電影百合獎
(1998-2000) (2001年6月) 一等獎 《勁舞蒼穹》 郭兵藝、高希希 白玉、胡亞捷、陳瑾 《楊守敬與呂貝卡》 周一民、張菁 王學圻、肖雄 《大戲小戲》 祖闊、楊亞洲 陳征、梁丹妮 《公雞打鳴母雞下蛋》 吳鳴、蕭磊 高希希、白玉、周小斌、嚴妮 《王勃之死》 高鋒、鄭大聖 劉曉鋒、池華瓊 《阿桃》 白樺、鄭大聖 陸朗、王曉葉 《請你留下來》 張文惠、於向遠 林珂、李曉紅 《上車走吧》 馬曉東、管虎 高虎、黃勃 《少奇專列》 王霆鈞、黃亞洲 孫羽、郭法增、劉岫傑 《第三條線》 徐兵、吳天戈 高明、劉子楓 二等獎 《網事情緣》 王衛中 夢繼、李威、宮曉萱 《家園》 章君、楊亞洲 陳寧、吳海 《但願人長久》 黃起、張會軍 黃起、洪濤、起岩松 《有你的冬天不冷》 劉苗苗 劇雪、趙軍 《禮尚往來》 臧禮、臧希 韓童生、陶紅 《山鄉情話》 美侖、孫成 李歌、於濱 《楊子榮》 谷辦華、王曉民 馬倫、袁霞 《信天游》 史平一、王曉民 李芮、孫軍 《夜深人靜》 黃軍、王群 劇雪 《愛得明白》 孫秀櫻 張勇奇、齊志 兒童片獎 《禧娃》 鄭重、曾念平 王學圻、宋丹丹
第二屆中國電視電影百合獎
(2002年6月) 一等獎 《大沙暴》 《情歸天盡頭》 《古玩》頒獎典禮《刑警張玉貴的隊長生活》 《咱得有個家》 二等獎 《白魂靈》 《半碗村傳奇》 《血浴羊山》 《法官老張軼事》 《一介平民》 兒童片獎 《我真棒》 《我和連長》 評委會獎 《兵哥》 《愛情是藍色的》
第三屆電視電影「百合獎」
一等獎5部:《王忠誠》、《中國橋》、《毛澤東的親家張文秋》、《家有轎車》、《青春與共》; 二等獎5部:《河沿兒》、《老油坊》、《大漠之戀》、《正月十五唱大戲》、《從心相戀》;兒童片獎1部:《爸爸的海》。 優秀編劇獎:《中國橋》的編劇郎雲、高潔,《家有轎車》的編劇張恆茂、武亞軍; 優秀導演獎:《王忠誠》的導演孫成、錢泠泠; 優秀男演員獎:李丁(《家有轎車》) 優秀女演員獎: 普超英(《毛澤東的親家張文秋》)
第四屆(2004年6月)
一等獎獲獎影片:《曾克林出關》;《野狐梁的女人》;《馬世清離婚》;《法官老張軼事之審牛記》;《為奴隸的母親》 二等獎獲獎影片:《貞貞》;《微笑》;《喬二中彩》;《黃河行歌》;《咱得有輛車》 兒 童片 獎:《跑向明天》 編 劇 獎:王力扶(貞貞) 優秀導演獎:安讕(曾克林出關) 男 演員 獎:雷恪生(馬世清離婚) 女 演員 獎:高遠(野狐梁的女人)
第五屆(2005年6月)
一等獎獲獎影片:《法官老張軼事之養老樹》;《王樹聲征戰豫西》;《我愛傑西卡》;《核電鐵軍》;《合同父子》 二等獎獲獎影片:《劃痕歲月》;《楊文洲》;《攤牌》;《鴻門宴》;《懸劍》 兒 童片 獎:《爸爸的味道》 編 劇 獎:趙冬苓(法官老張軼事之養老樹);邱懷陽(合同父子) 優秀導演獎:朱楓(我愛傑西卡);趙重光(法官老張軼事之養老樹) 男 演員 獎:李雪健(合同父子);李心敏(攤牌) 女 演員 獎:柏清(法官老張軼事之養老樹);鄭萍(我愛傑西卡)
第六屆(2006年6月)
一等獎獲獎影片:《王長喜來了》;《法官老張軼事之迴避》;《飛》;《昆明日記》;《燴面館》 二等獎獲獎影片:《隨風而去》;《說話算數》;《牛貴祥告狀》;《金牌工人》;《狩獵者》 兒 童片 獎:《童年游戲》 編 劇 獎:劉一兵(王長喜來了);郎雲(隨風而去) 優秀導演獎:胡雪楊、李灌(洪燴面館);喬梁(飛) 男 演員 獎:周小斌(法官老張軼事之迴避) 女 演員 獎:陶紅(秘密);湯唯(警花燕子)
第七屆(2007年5月)
一等獎獲獎影片:《雪狼》;《楊得志圍城打援》;《村官過大年》;《男人上路》;《啤酒花》 二等獎獲獎影片:《血濺三岔口》;《迅雷之旅》;《胖嫂進城》;《籃球寶貝》;《西風烈》 評委會特別獎:《頭上就是天》;《天籟》 兒 童片 獎:《西瓜是圓的》 編 劇 獎:李黎明《村官過大年》;張冰《男人上路》 優秀導演獎:吳天戈《啤酒花》;劉 江《雪狼》 男 演員 獎:張智霖;潘粵明;黃渤;趙毅;劉子楓 女 演員 獎:閆妮;範文芳、張少華、岳紅、鄭萍
第八屆(2008年5月)
影片獎 一等獎 《暮鼓晨鍾》 編劇:張冰 劉俊堂 導演:潘鏡丞 《棋王和他的兒子》 編劇:王宗昌 石丁 朱可欣 導演:周偉 《彭雪楓縱橫江淮 》 編劇:張啟音 孟曼 楊駿 導演:安瀾 《大愛如天》 編劇:郎雲 導演:高力強 《等郎妹》 編劇:張五洲 彎彎 導演:鄭華 二等獎 《春蠶》 編劇:何晴 朱楓 導演:朱楓 《買房》 編劇:宋迪 導演:方軍亮 《雪歌》 編劇:崔民 導演:方軍亮 《黑活兒》 編劇:李敏傑 導演:李威 《鏢行天下之天下鏢局》 編劇:吳崢 馬帥 導演:鄧衍成 單項獎 優秀編劇 張冰 劉俊堂(《暮鼓晨鍾》) 馬泉來(《名媛名票》) 優秀導演 周偉(《棋王和他的兒子》) 梁山(《狗小的自行車》) 優秀男演員 李洪濤(《督察隊長》) 王志飛(《暮鼓晨鍾》) 優秀女演員 宋曉英(《大愛如天》) 顧艷(《狗小的自行車》) 優秀兒童片獎 《狗小的自行車》 編劇:李亦中 傑米 導演:梁山 評委會獎 《對花槍》 編劇:奎生 導演:蕭鋒 保爾夫 《悲喜松花江》 編劇:趙葆華(執筆)李峰海 導演:劉抒鵑 2009年5月6日晚,第九屆電影頻道數字電影百合獎舉行頒獎典禮。 《十八個手印》、《橫平豎直》、《雷橫與朱仝》、《天使看得見》、《走四方》獲得優秀故事片一等獎 《李天佑血戰四平》、《中尉》、《青春製造》、《騰越殤魂》、《無法結局》獲優秀故事片二等獎 《文化戰車》獲得評委會特別獎 《男孩都想有輛車》獲優秀兒童片獎。 邢原平、魏人獲優秀編劇獎,金舸、高峰獲優秀導演獎 李心敏、趙毅獲優秀男演員獎,董玲、曹苑獲優秀女演員獎。 為紀念電視電影開播十周年,本屆百合獎還特別推出「電視電影十年·觀眾最喜愛的電視電影和演員」評選活動。 《情不自禁》、《極限救援》、《楊守敬與呂蓓卡》、《土婆婆pk洋媳婦》、《狩獵者》、《血濺三岔口》、《陸小鳳傳奇系列》、《鏢行天下系列》等十部電影分獲劇情類、喜劇類、動作類、系列類四大單元的觀眾最喜愛電視電影獎。 演員李雪健、黃渤、陶虹、何琳、閆妮、周小斌、吳樾、曾寶儀、張智霖、寧靜分別獲得這四個類別的觀眾最喜愛男女演員獎。
第九屆(2009年5月)
一等獎獲獎影片 《十八個手印》 《橫平豎直》 《雷橫與朱仝》 《天使看得見》 《走四方》 二等獎獲獎影片 《李天佑血戰四平》 《中尉》 《青春製造》 《騰越殤魂》 《無法結局》 優秀兒童片獎 《男孩都想有輛車》 優秀編劇獎 邢原平——《十八個手印》 魏 人——《無法結局》 優秀導演獎 金舸——《天使看得見》、《橫平豎直》 高峰——《十八個手印》 優秀男演員獎 李心敏——《十八個手印》 飾 陳開元 趙 毅——《走四方》 飾 二喜 優秀女演員獎 董玲——《橫平豎直》 飾 郭美琴 曹苑——《美麗的頭發》 飾 曾芮 評委會獎 《文化戰車》 電視電影十年·觀眾最喜愛的電視電影演員獎 1、「電視電影十年·觀眾最喜愛的劇情類電視電影女演員」 《秘密》 陶虹 《為奴隸的母親》何琳 2、「電視電影十年·觀眾最喜愛的劇情類電視電影男演員」 《合同父子》李雪健《上車走吧》黃渤 3、「電視電影十年·觀眾最喜愛的動作類電視電影女演員」 《扈三娘與矮腳虎王英》曾寶儀 4、「電視電影十年·觀眾最喜愛的動作類電視電影男演員」 《雷橫與朱仝》 吳樾 5、「電視電影十年·觀眾最喜愛的喜劇類電視電影女演員」 《公雞打鳴母雞下蛋》閆妮 6、「電視電影十年·觀眾最喜愛的喜劇類電視電影男演員」 《公雞打鳴母雞下蛋》周小斌 7、「電視電影十年·觀眾最喜愛的系列類電視電影女演員」 《楊門女將》寧靜 8、「電視電影十年·觀眾最喜愛的系列類電視電影男演員」 《陸小鳳傳奇系列》張智霖 電視電影十年·觀眾最喜愛的電視電影獎 9、電視電影十年·觀眾最喜愛的劇情類電視電影:《上車走吧》《情不自禁》《極限救援》《不敢愛你說愛你》 10、電視電影十年·觀眾最喜愛的動作類電視電影:《狩獵者》《血濺三岔口》 11、電視電影十年·觀眾最喜愛的喜劇類電視電影:《楊守敬和呂蓓卡》《土婆婆PK洋媳婦》 12、電視電影十年·觀眾最喜愛的系列類電視電影:《陸小鳳傳奇系列》《鏢行天下系列》
2010年第10屆數字電影百合獎完全獲獎名單
優秀影片一等獎 《鐵流1949》《駱駝圈》《無蟬的夏天》 《開頭那些日子》《瘋狂的玫瑰》 優秀影片二等獎 《徐海東喋血町店》《前妻》《鐵膽雄心》 《百煉成鋼》《綠野飛花》 優秀兒童片獎空缺 評委會特別獎《方隊》 優秀編劇獎 邢原平《開頭那些日子》 韋華《無蟬的夏天》 優秀導演獎 蕭鋒《鐵流1949》 周偉《瘋狂的玫瑰》 優秀男演員獎 王景春《瘋狂的玫瑰》 呂聿來《無蟬的夏天》 優秀女演員獎 吳越《前妻》 董玲《駱駝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