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府法院
① 地府官職排名
地府的官職排列如下:
天齊仁聖大帝,掌管大地萬物生靈。
北陰酆都大帝
五方鬼帝:
東方鬼帝蔡郁壘、神荼,治"桃止山"鬼門關
西方鬼帝趙文和,王真人,治"嶓冢山"
北方鬼帝張衡、楊雲,治羅酆山;
南方鬼帝杜子仁,治羅浮山;
中央鬼帝周乞、稽康,治"抱犢山"
羅酆六天(以下為宮名,六天為守宮神)
紂絕陰天宮、泰煞諒事宗天宮、明晨耐犯武城天宮、
恬昭罪氣天宮、宗靈七非天宮、敢司連宛屢天宮。
十殿閻羅王分別是叫:秦廣王、楚江王、宋帝王、仵官王、閻羅王、平等王、泰山王、都市王、卞城王、轉輪王。
十殿閻羅各有其司:
■第一殿,秦廣王姓蔣,二月初一日誕辰,專司人間夭壽生死,統管幽冥吉凶、善人壽終,接引超升;功過兩半者,送交第十殿發放,仍投入世間,男轉為女,女轉為男。惡多善少者,押赴殿右高台,名 曰孽鏡台,令之一望,照見在世之心好壞,隨即批解第二殿,發獄受苦。
■第二殿,楚江王姓歷,三月初一日誕辰,司掌活大地獄,又名剝衣亭寒冰地獄,另設十六小獄,凡在陽間傷人肢體、奸盜殺生者,推入此獄,另發入到十六小獄受苦,滿期轉解第三殿,加刑發獄。
■第三殿,宋帝王姓余,二月初八誕辰,司掌黑繩大地獄,另設十六小獄,凡陽世忤逆尊長,教唆興訟者,推入此獄,受倒吊、挖眼、刮骨之刑,刑滿轉解第四殿。
■第四殿,五官王姓呂,二月十八日誕辰,司掌合大地獄,又名剝剹血池地獄,另設十六小地獄,凡世人抗糧賴租,交易欺詐者,推入此獄,另再判以小獄受苦,滿日送解第五殿察核。
■第五殿,閻羅王姓包,正月初八日誕辰,前本居第一殿,因憐屈死,屢放還陽伸雪,降調此殿。司掌叫喚大地獄,並十六誅心小獄。凡解到此殿者,押赴望鄉台,令之聞見世上本家,因罪遭殃各事,隨即推入此獄,細查曾犯何惡,再發入誅心十六小獄,鉤出其心,擲與蛇食,鍘其身首(包公即善於用鍘刀),受苦滿日,另發別殿。
■第六殿,卞城王姓畢,三月初八日誕辰,司掌大叫喚大地獄,及枉死城,另設十六小獄。忤逆不孝者,被兩小鬼用鋸分屍。凡世人怨天尤地,對北溺便涕泣者,發入此獄。查所犯事件,亦要受到鐵錐打、火燒舌之刑罰。再發小獄受苦,滿日轉解第七殿,再查有無別惡。
■第七殿,泰山王姓董,三月二十七日誕辰,司掌熱惱地獄,又名碓磨肉醬地獄,另設十六小獄。凡陽世取骸合葯、離人至戚者,發入此獄。再發小獄。受苦滿日,轉解第八殿,收獄查治。又,凡盜竊、誣告、敲詐、謀財害命者,均將遭受下油鍋之刑罰;
■第八殿,都市王姓黃,四月初一日誕辰,司掌大熱大惱大地獄,又名惱悶鍋地獄,另設十六小獄。凡在世不孝,使父母翁姑愁悶煩惱者,擲入此獄。再交各小獄加刑,受盡痛苦,解交第十殿,改頭換面,永為畜類。
■第九殿,平等王姓陸,四月初八日誕辰,司掌豐都城鐵網阿鼻地獄,另設十六小獄。凡陽世殺人放火、斬絞正法者,解到本殿,用空心銅樁,鏈其手足相抱,煽火焚燒,燙燼心肝,隨發阿鼻地獄受刑。直到 被害者個個投生,方准提出,解交第十殿發生六道(天道、人道、地道、阿修羅道、地獄道、畜生道)。
■第十殿,轉輪王姓薛,四月十七日誕辰,專司各殿解到鬼魂,分別善惡,核定等級,發四大部州投生。男女壽夭,富貴貧賤,逐名詳細開載,每月匯知第一殿注冊。凡有作孽極惡之鬼,著令更變卵胎濕化,朝生暮死,罪滿之後,再復人生,投胎蠻夷之地。凡發往投生者,先令押交孟婆神,酴忘台下,灌飲迷湯,使忘前生之事。
判官位於酆都(陰曹地府)天子殿中,負責審判來到冥府的幽魂。閻羅王殿里文武四大判官分屬賞善司、罰惡司、陰律司、查察司。現在有人把陰律司視為催命判官崔畔,是把原來在陰陽界的崔畔搬到這里來了,最著名的四大判官為:賞善司、罰惡司、察查司、崔判官。
城隍是管理一座城的,做賞罰善惡的事。
他們之間的分工,打個比喻,十殿閻羅是國家各部的部長,判官是最高法院的院長,城隍就是各市的市長,分工並不沖突。
十殿閻王麾下還有:首席判官崔府君、鍾馗、黑白無常、牛頭馬面、孟婆神等。
城隍爺下轄有文武判官、各司大神、甘柳將軍、范謝將軍、牛馬將軍、日夜遊神、枷鎖將軍等神。
其中城隍的僚佐為各司,而各司依各廟配置,並不相同,有三司、六司甚至到廿四司或卅六司之說,且各司名號,也不盡相同,如頭城城隍廟則以吏、戶、禮、兵、刑、工六部為司。唯大抵以陰陽司為諸司之首。陰陽司是城隍爺的第一輔吏,協調諸司,監察諸案後,方陳報於城隍。
三司:陰陽司、速報司、糾察司。
七司:陰陽司、速報司、糾察司、獎善司、罰惡司、增祿司、注壽司。
八司:陰陽司、速報司、糾察司、獎善司、罰惡司、財神司、注壽司、功過司。
廿四司:陰陽司、速報司、良願司、查過司、文書司、地獄司、功曹司、掌案司、檢簿司、驅疫司、學政司、典籍司、罰惡司、注福司、注壽司、督糧司、巡政司、感應司、保安司、儀禮司、稽查司、賞善司、提刑司、考功司。
廿四司:陰陽司、速報司、功曹司、功過司、注福司、瘟疫司、感應司、罰惡司、功考司、記功司、事到司、監獄司、巡察司、賞法司、刑法司、察過司、見錄司、來錄司、警報司、賞善司、庫官司、改原司、保健司、人丁司。
廿四司:陰陽司、吏部司、司封司、司勛司、考功司、戶部司、度支司、金部司、倉部司、禮部司、祀部司、主客司、膳部司、兵部司、職方司、駕部司、庫部司、刑部司、都官司、比部司、司門司、工部司、屯田司、虞部司、水部司。此組廿四司,為採用朝廷六部廿四司而來。
廿四司:陰陽司、任免司、感應司、差捕司、訊問司、府庫司、科甲司、農嗇司、匠工司、商賈司、錢銀司、幽冥司、糾察司、婚娶司、子孫司、醫葯司、壽命司、功過司、曲直司、監獄司、兵戎司、運途司、文書司、土地司、江海司。此組廿四司,司名皆為對偶,相當駢儷,文藝程度較高;且各司之職稱,皆為民眾所求而設定。
② 天庭神仙官職排名表。
「天庭」神仙官職排名表
「天庭衛生部」
天庭衛生部為三皇(伏羲、神農、軒轅)管理的上清天醫院。天醫大帝許遜天師統領天醫十三
科。
天醫十三科
1.風科:醫聖張仲景。
2.大方脈:葯王孫思邈。
3.眼科:王燾真人。
4.產科:雲林神谷龔廷賢真人。
5.小兒科:保元壽世周揚俊。
6.外科:神宮妙手華佗真人。
7.耳鼻科:醫學入門岐伯真人。
8.砭熱科:推明內外李杲真人。
9.傷折科:丹溪心法朱震亨真人。
10.金簇科:醫學全備劉完素真人。
11.瘡腫科:制葯靈妙雷真人。
12.口齒科:九九難經盧之頤真人。
13.書禁科:博覽統刪葛洪真人。
「天庭雷部」
天庭雷部由南極長生大帝領袖的九宸上帝統領,分九大部門,負責風調雨順,降妖除魔,
賞善罰惡,使國泰民安。
1.神霄玉府:長生大帝,雷部部長。
2.東極青玄府:太乙救苦天尊,主超度亡魂,救苦救難。
3.九天應元府: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主賞善罰惡
4.雷霆都司:九天雷祖大帝,主除災利物。
5.太一內院:太一大天帝,主風調雨順。
6.洞淵玉府:六天洞淵大帝,主伏魔、除瘟疫。
7.蓬萊都水司:六波天主帝君,主水源、傳法。
8.可韓中司:可韓司丈人真君,主煉度亡魂,度人成仙,止雨開晴。
9.九天采訪司:九天采訪使,巡察三界,賞善罰惡。
「天庭財政部」
南極長生大帝還是天庭財政部部長,主管福祿壽。財政部之下分督財府和司祿府。
督財府財神之首是趙公明,為督財府中大元帥,掌理天下財源。督財府中有眾多財神。
1.五大正財神
正一財神真君、趙公明元帥。福祿財神真君比干亞相。智慧財神真君、商祖陶朱公。童子
財神真君、戲蟾劉海。正義財神真君、關聖帝君。
2.五路財神
東路財神蕭升,招寶天尊、西路財神曹寶納珍天尊、南路財神陳九公招財使者、北路財神姚
少司利市仙官、中路財神趙公明。
五方五路財神,福祿財神神君。五方五鬼,搬財運寶神君。
「天庭斗部」
天庭斗部領導是北極紫薇大帝,統領諸天星辰諸天星辰大致可以分兩部分。
一種是真實存在的,由太陽帝君統領,如九耀星君(金、木、水、火、土、太陽、太陰、計
都和羅)、三垣四象,二十八星宿星君等。二十八星宿中比較有名的是西遊記中的奎木狼、昴
日雞。
一種是虛擬的星辰,由太歲星君殷郊元帥統領,統領時間之神。日常黃歷之中有時間與吉
神、凶煞,這些都歸太歲星君掌管。如:
1.代表年的六十甲子太歲神。
2.代表月的十二元辰星君(十二生肖)、十二宮辰星君(十二星座)。
3.代表四季的春神句芒、秋神蓐收、夏神祝融、冬神玄冥。
4.代表節氣的二十四氣神將,七十二侯神將。
5.四值功曹,還有天狼天狗、天羅地網、陰差陽錯等等黃歷上的神煞,真是多不勝數。
「天庭司法部」
紫薇大帝的輔佐是北極四聖,除了翊聖元帥巡遊四方外,天蓬元帥管天庭司法部、天猷元帥
管天庭交通部、真武大帝管天庭公安部。
天庭司法部分為法院和執法部門。 天庭法律大致有三:代表天條的《女青天律》,地界法律
《天蓬律》最嚴苛的地府法律《豐都律》。
天庭的執法部是斗部司非府和雷部火府。司非府由北斗貪狼天英星君執掌。北斗第一陽
明星,貪狼天英星君,天之太尉,司正主非。上總九天之真,中監五嶽飛仙,下領後學真
人,天地神靈,功過輕重。
火府由執法上相南方火德熒惑星君執掌,火神自古就是執法之人,如火神祝融曾討伐共工,
引發共工怒觸不周山,還曾經殺死偷盜天帝的至寶息壤,下凡來堵住洪水的鯀。
「天庭交通部」
道教有凡建玄壇多會建四驛庭,專門用來傳遞符檄,類似人間的快遞驛站郵亭。
所謂四驛,即蛟龍驛、金龍驛、風火驛、金馬驛。
蛟龍驛、金龍驛主管是北極四聖中的天猷元帥金龍驛是玉帝專用,騎真龍,管上天庭;而蛟龍
驛是太乙救苦天尊專用,騎蛟龍,管下地府。
蛟龍驛、金龍驛、風火驛都是專用,金馬驛就是剩下普通部門傳遞文書用的,驛吏騎天馬。
不過有些神仙不想用金馬驛也會組建自己的私人風火院,比如道教就有金輪風火院、風雷風
火院、九天風火院、六壬風火院等。
③ 天庭裡面類似法院的地方叫什麼還有各個神仙的名字和特點,用處。
天庭沒有法律機構,而相反,判決地在距離天庭最遠的陰曹地府,陰曹回地府的處刑地叫做閻王答殿。其中判決即死之人生前功過的是閻王,他們會依照此人生前功德,決定派往他去天界還是地獄。閻王共十人,分別是秦廣王、楚江王、宋帝王、仵官王、閻羅王、平等王、泰山王、都市王、卞城王和轉輪王。有人陽壽未盡,但誤入陰曹地府,那麼會有掌管《生死簿》的秦廣王核實並駁回人界。主刑官是黑白無常,具體可以參考網路,裡面比我講的詳細很多。其餘人等不在主掌法律人等內,諸如陰曹地府的地位最高者天齊仁聖大帝,他們雖在陰曹地府,但不過問死人處決一事。
④ 有懲治壞人的道法術高人嗎
有啊,很多人認為是巫術,我並不這樣認為。這相當於陰間的法院,你要打個狀紙或叫起訴書才能讓陰間去追究做壞事的人。陽間法院不管的,陰間地府卻能公正處理。不過,這也要一定的費用,如請神的貢品,陰差的辦事經費等等。這樣做必須是對方有錯才能辦理,如果的想暗中害人,報應也是很快的。所以不能辦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