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安法對香港法官
⑴ 香港法官是公務員嗎
香港法官是公務員。
香港法官(包括外籍法官)、檢察官和政府律師都是公務員,他們都應遵守港府對公務員承諾國安法的要求。
香港,簡稱港,全稱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
⑵ 李運騰法官是什麼國籍
法官李運騰的籍貫是中國香港。
2020年12月29日,李運騰解釋稱,黎智英此前一直遵守保釋條件和承諾,同時有高額保釋金與人事擔保;另外,黎智英還曾提出願意使用電子鐐銬等電子監察裝置,以換取獲準保釋,但香港律政司表示不可行。
對此,身兼執業律師的港區立法會議員周浩鼎直指香港並沒有電子鐐銬,法庭卻還將其視之為獲準保釋的理據,痛批法庭太天真。議員容海恩批評稱,黎智英擁有各方人士協助,絕對有能力潛逃,法庭根本不應准許他保釋。
(2)國安法對香港法官擴展閱讀
《香港國安法》第55條指出,只要出現「外國或者境外勢力介入的復雜情況,香港特別行政區管轄確有困難」、「出現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無法有效執行本法的嚴重情況」或「出現國家安全面臨重大現實威脅的情況」,得到中央政府批准後,駐港國安公署就可以對案件行使管轄權。
第56條則指出,由駐港國安公署偵查的案件,是由「最高人民法院指定有關法院行使審判權」。換個角度想,如果李運騰確屬潛伏很深的黃官,從黎智英案暴露出來未必是一件壞事,因為只有將問題曝光,特區政府才能更早、更好的解決香港司法機構的沉痾雜症。而且此案如果移交內地審訊,絕對是美西方反華勢力和亂港分子最不願看到的。
⑶ 香港國安法是什麼意思
香港國安法的含義
香港國安法,全稱《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它是為了維護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國家安全而制定的一部法律。其主要目的是確保香港的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保障香港人民的根本利益。
詳細解釋:
1. 定義與背景:香港國安法是針對香港特別行政區制定的,用以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它的出台背景是在國際形勢復雜多變的情況下,為確保香港的長期繁榮穩定而做出的重要立法決策。
2. 核心內容與目的:該法律的重點在於確立和完善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國家安全制度,通過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來確保香港的長期繁榮穩定。同時,也強調了香港地區維護國家安全的責任與義務。它不僅保障了香港居民的基本權利和自由,也為香港的長期和平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法律基礎。
3. 重要性:香港國安法的實施,對於維護香港的社會穩定和促進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它確保香港能夠在一個安全、穩定的環境中持續發展,加強內地與香港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與合作,為香港的繁榮穩定提供堅實的法律保障。同時,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國堅定維護國家安全的決心和信心。
總的來說,香港國安法是維護香港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的重要法律,為香港的繁榮和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法律基礎。該法律的制定和實施,充分表明了中央對香港的堅定支持和關心,也為香港未來的長遠發展指明了方向。
⑷ 港區國安法是什麼
港區國安法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的簡稱。以下是關於港區國安法的詳細解釋:
一、法律地位與制定背景
港區國安法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於建立健全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的決定》而制定的重要立法項目。這一法律的出台,旨在全面准確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針,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確保香港長治久安和長期繁榮穩定。
二、法律性質與內容
港區國安法是一部兼具實體法、程序法和組織法內容的綜合性法律。它明確了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職責和機構,規定了危害國家安全犯罪的構成和處罰,以及相關的執法程序和司法程序。此外,港區國安法還強調了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有關機構在維護國家安全方面的責任和義務。
三、重要意義
港區國安法的頒布實施,對於香港特別行政區的長期繁榮穩定和「一國兩制」的成功實踐具有重要意義。它有力地回應了香港特別行政區在維護國家安全方面面臨的挑戰,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提供了一個更加完善、更加有力的法律保障。同時,港區國安法也體現了國家對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堅定支持和深切關懷,有助於進一步鞏固和發展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法治基礎和社會秩序。
⑸ 港區國安法實行什麼管轄
香港特區政府表示,《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港區國安法》)今日(6月30日)刊憲公布,即日晚上11時生效。
香港特區政府指出,全國人大常委會今日通過《港區國安法》,並按《基本法》第十八條在征詢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委員會和香港特區政府的意見後,把該法列入《基本法》附件三。 《港區國安法》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基本法》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於建立健全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的決定》(《決定》)而制定。 按《決定》規定,《港區國安法》由香港特別行政區在香港公布實施,有關公布已由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簽署,並於今(六月三十日)晚刊憲生效。
《港區國安法》共66條,分為6章,分別為總則、香港特區維護國家安全的職責和機構、罪行和處罰,案件管轄、法律適用和程序、中央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機構及附則。 一如早前發布有關草案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時的說明摘要指出,《港區國安法》的條文充分反映了以下的原則:
(一) 明確規定中央人民政府對有關國家安全事務的根本責任和香港特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憲制責任;
(二) 明確規定香港特區維護國家安全應當遵循的重要法治原則;
(三) 明確規定香港特區建立健全維護國家安全的相關機構及其職責;
(四) 明確規定四類危害國家安全的罪行和處罰;
(五) 明確規定案件管轄、法律適用和程序;
(六) 明確規定中央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機構。
《港區國安法》的目的是防範、制止和懲治分裂國家、顛覆國家政權、組織實施恐怖活動和勾結外國或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的犯罪行為,保持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繁榮和穩定,以及保障特區居民的合法權益。
香港特別行政區履行維護國家安全職責,應當
1.切實執行《港區國安法》和特區現行有關防範、制止和懲治危害國家安全行為和活動的規定;
2.加強維護國家安全和防範恐怖活動的工作;
3.採取必要措施,對學校、社會團體、媒體、網路等涉及國家安全的事宜,加強宣傳、指導、監督和管理;
4.盡早完成《基本法》規定的維護國家安全立法,完善相關法律。
行政長官應當就特區履行維護國家安全職責的情況向中央人民政府提交年度報告。 《港區國安法》明確規定應當堅持的法治原則,涵蓋依照法律定罪處刑、無罪推定、一事不二審和保障犯罪嫌疑人訴訟權利等。 《港區國安法》不具追溯力,所訂明的罪行只適用於法律實施以後的行為。
此外,《港區國安法》亦明確規定香港特區依法保護港人根據《基本法》、《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和《經濟、社會與文化權利的國際公約》適用於香港的有關規定享有的包括言論、新聞、出版的自由、結社、集會、遊行、示威的自由在內的權利和自由。
《港區國安法》規定香港特別行政區設立由行政長官擔任主席的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港區國安委),負責維護國家安全事務,承擔維護國家安全主要責任,並受中央人民政府監督和問責。 港區國安委成員包括:政務司司長、財政司司長、律政司司長、保安局局長、警務處處長、按《港區國安法》第十六條規定的警務處維護國家安全部門負責人、入境事務處處長、海關關長和行政長官辦公室主任。 下設秘書處,由秘書長領導。 秘書長由行政長官提名,中央人民政府任命。
港區國安委的職責為分析研判香港特區維護國家安全形勢,規劃有關工作、制定政策、推進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建設及協調重點工作和重大行動。 港區國安委的工作不受干涉,工作信息不予公開,作出的決定不受司法復核。
港區國安委設國家安全事務顧問,由中央人民政府指派,國家安全事務顧問列席港區國安委會議,就相關事務提供意見。
特區政府警務處和律政司作為主要執行部門,設立專門處理維護國家安全事務部門。 有關維護國家安全的開支和所涉及的人員編制,經行政長官批准後,由財政司司長從政府一般收入撥出,不受現行法律規定的限制。 財政司司長須每年就款項控制和管理向立法會提交報告。
就《港區國安法》規定的犯罪案件,除特定情形外,香港特別行政區行使管轄權,包括立案偵查、檢控、審判和刑罰的執行等訴訟程序,依照的是《港區國安法》和香港特區本地法律。
警務處維護國家安全部門辦理國家安全犯罪案件時,可採取特區現行法律准予警方調查嚴重犯罪案件的各種措施以及其他《港區國安法》規定措施,包括對有合理理由懷疑涉及危害國家安全犯罪的人由行政長官批準的截取通訊和秘密監察、搜查處所、要求有關組織或個人回答問題、提供資料、移除訊息等。 港區國安委在《港區國安法》下,獲授權為採取上述措施制定相關實施細則。
律政司專門的國家安全犯罪檢控部門負責國家安全犯罪案件的檢控工作;任何人未經律政司司長書面同意,不得就國家安全犯罪案件提出檢控。 律政司司長可基於保護國家秘密等理由,發出證書指示相關訴訟毋須在有陪審團的情況下進行審理;若原訟法庭在沒有陪審團的情況下進行審理,則應由三名法官組成審判庭。
各級法院指定法官負責審理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案件,除涉及國家秘密外,審判應當公開進行,判決結果應當一律公開宣布。 「指定法官」是由行政長官經咨詢港區國安委和終審法院首席法官後,從各級法院法官中作出指定。
特定情形是指經特區政府或中央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公署(駐港國安公署)提出,並報中央人民政府批準的以下三種情形之一:
(一)案件涉及外國或者境外勢力介入的復雜情況,香港特區管轄確有困難;
(二)出現香港特區政府無法有效執行《港區國安法》的嚴重情況;
(三)出現國家安全面臨重大現實威脅的情況。
在上述情形下,駐港國安公署將就《港區國安法》規定的犯罪案件行使管轄權。
除在極少數特別情形下依法辦理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案件外,駐港國安公署將負起監督、指導、協調、支持香港特區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的職責,包括分析形勢、分享信息等。《港區國安法》明確規定,公署人員須遵守全國性法律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法律,並接受國家監督機構監督。公署的經費由中央負擔。
香港特區政府發言人表示,這次立法的目的是要切實防範、制止和懲治任何分裂國家、顛覆國家政權、恐怖活動、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的犯罪行為,針對的是極少數違法犯罪的人,保障的是香港絕大多數居民的生命財產以及依法享有的各項基本權利和自由。香港居民正當行使這些權利時,無需擔心觸犯國家安全法律。
發言人又表示,特區政府要有效履職盡責,維護國家安全,早前已在警務處和律政司開展籌備設立專職部門的工作。隨著《港區國安法》生效,警務處於7月1日成立國家安全處,專職處理相關工作。
同時,香港特區政府表示,由行政長官擔任主席的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將盡快成立,承擔維護國家安全的主要責任
⑹ 香港國安法的重要意義是什麼
這個法律草案為貫徹落實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於建立健全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的決定》精神和要求的重要立法項目,法制工作委員會負責人向會議作了關於法律草案的說明。
2020年6月1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草案)》由委員長會議提請召開的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審議。
2020年6月30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和閉幕會。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國家主席習近平簽署第49號主席令予以公布。
(6)國安法對香港法官擴展閱讀
香港國安法授權特首指定法官,是從香港各級已有法官中,根據政治忠誠和專業素質,並經徵求香港國安委和終審法院首席法官意見後確定。
這個過程不是新任命法官,而是優中選優,確認適合審理國安案件的法官。國安法官不得有危害國家安全的言行,否則與其職責相悖,無法被信任能做出公正裁判,必須不得獲任或喪失資格。
指定法官後,特首就不再介入任何具體審判過程,不損害司法獨立。國安案件依據香港本地公訴程序進入各級法院審理,由國安法官獨立且全權負責,任何外部力量不得干預,這一點得到香港基本法及國安法的共同保障。
⑺ 港區國安法是什麼
港區國安法即《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以下是關於港區國安法的詳細解釋:
制定背景:該法是全國人大常委會根據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通過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於建立健全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的決定》制定的。
主要職責:中央人民政府負責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總體工作,包括決定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重大戰略和重要政策,監督香港特別行政區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的職責,以及支持香港特別行政區開展維護國家安全的工作。
立法要求:香港特別行政區應自行立法禁止任何叛國、分裂國家、煽動叛亂、顛覆中央人民政府及竊取國家機密的行為。這些規定旨在維護國家的安全和穩定。
重大意義:《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的制定和實施,在「一國兩制」實踐中具有重大意義和深遠影響。它是完善香港特別行政區法律和政治體制的必要舉措,是堅持和完善「一國兩制」制度體系、維護國家安全的必然要求。同時,它也是確保香港長治久安和長期繁榮穩定的必然要求,以及保障香港居民合法權益的必然要求。該法符合國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也符合香港的整體和長遠利益,以及香港居民、外來投資者和相關各方的利益。
⑻ 香港國安發是什麼
香港國安法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以下是關於香港國安法的詳細解釋:
一、背景信息
- 香港國安法是在香港特定歷史背景下出台的重要法律,旨在應對香港回歸後隨著社會不斷發展而日益凸顯的維護國家安全需求。
- 該法律是中央政府根據香港實際情況制定的,用於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
二、核心內容
- 香港國安法的主要任務是確保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國家安全不受威脅和侵害。
- 它明確了維護國家安全的職責和權力機構,規定了相關犯罪和處罰措施,以嚴厲打擊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
- 同時,該法律也強調了對個人權利的保障,確保在維護國家安全的過程中不會侵犯公民的基本權利和自由。
三、重要性
- 香港國安法對於香港的法治建設和長遠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 它不僅是法律文件,更是對香港政治體制和法治精神的重大保障。
- 通過該法律的頒布實施,中央政府向香港社會傳遞了堅決維護國家安全的決心和信心,為香港的繁榮穩定提供了堅實的法治保障。
- 同時,該法律也為香港特別行政區在未來的發展中提供了更加明確和穩定的法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