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頡輸入法官方
Ⅰ 倉頡怎麼打字
以下是倉頡輸入法的教程:
倉頡輸入法也是要記住要一些基本的東西,倉頡碼字根。
常用的24個:
哲理類: 日 月 金 木 水 火 土(鍵盤上對應的位置ABCDRFG)
字形類: 竹 戈 十 大 中 一 弓(HIJKLMN)
人身類: 人 心 手 口(OPQR)
筆畫類: 屍 廿 山 女 田 卜(STUVWY)
這些只是基本的字根,而他們每一個字根有有衍生出來的輔助字形:字形表就如下圖一樣。
倉頡輸入法創建目的
倉頡輸入法是朱邦復於1976年所創制的中文輸入法,最初只有繁體中文版本,原名「形意檢字法」,用以解決電腦處理漢字的問題,包括輸入輸出。1978年重新定名為「倉頡輸入法」。
倉頡輸入法是一種常用的中文輸入法,由有「中文電腦之父」稱譽的朱邦復先生於1976年創制。初期只有繁體字版本,原名「形意檢字法」,用以解決電腦處理漢字的問題,包括漢字輸入、字形輸出、內碼儲存、漢字排序等。
由於本以漢字檢索為目的,倉頡取碼依據視覺辨識原理,能反映漢字的細微特徵,幾乎所有不同字形或異體字,都有不同的編碼,因此重碼率為當今中文輸入法最低者。
倉頡輸入法亦為一般系統中支持字型檔最大者,幾乎所有系統可見的漢字,皆可用倉頡輸入法鍵入,因此也成為漢字文化工作者選用的主要輸入法。然而,在台灣,當今主流電腦系統只提供倉頡輸入法,沒有採用整套倉頡系統,因此許多原先的設計理念,如倉頡內碼、字型產生器與極大字型檔等,都沒有實現。
朱邦復免費公開倉頡輸入法,使電腦漢化得到很大的進展。現今大部分作業系統皆附有倉頡輸入法。它是繁體中文使用地區最常用的形碼輸入法。
最新的公開版本是第五代。待公開的第六代,為十萬字型檔設計,重碼率低。字型檔收錄歷代文獻用字,以倉頡碼作字型檔內碼。這版本現僅提供部分專家學者使用。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倉頡輸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