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毒品
1.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毒品案件定罪量刑標准有關問題的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毒品案件定罪量刑標准有關問題的解釋
(2000年回4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110次會答議通過)
法釋〔2000〕13號
為依法嚴懲毒品犯罪,根據刑法分則第六章第七節的規定,現就審理毒品案件定罪量刑標准有關問題解釋如下:
(以下內容被系統限制無法提交,請下載附件)
2. 中國販毒怎樣判刑
依據《刑法》
第三百四十七條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無論數量多少,都應當追究刑事責任,予以刑事處罰。
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五年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並處沒收財產:
(一)走私、販賣、運輸、製造鴉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數量大的;
(二)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集團的首要分子;
(三)武裝掩護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的;
(四)以暴力抗拒檢查、拘留、逮捕,情節嚴重的;
(五)參與有組織的國際販毒活動的。
走私、販賣、運輸、製造鴉片二百克以上不滿一千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十克以上不滿五十克或者其他毒品數量較大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走私、販賣、運輸、製造鴉片不滿二百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不滿十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單位犯第二款、第三款、第四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各該款的規定處罰。
利用、教唆未成年人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或者向未成年人出售毒品的,從重處罰。
對多次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未經處理的,毒品數量累計計算。
(2)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毒品擴展閱讀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毒品犯罪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一條 走私、販賣、運輸、製造、非法持有下列毒品,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條第二款第一項、第三百四十八條規定的「其他毒品數量大」:
(一)可卡因五十克以上;
(二)3,4-亞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MDMA)等苯丙胺類毒品(甲基苯丙胺除外)、嗎啡一百克以上;
(三)芬太尼一百二十五克以上;
(四)甲卡西酮二百克以上;
(五)二氫埃托啡十毫克以上;
(六)哌替啶(度冷丁)二百五十克以上;
(七)氯胺酮五百克以上;
(八)美沙酮一千克以上;
(九)曲馬多、γ-羥丁酸二千克以上;
(十)大麻油五千克、大麻脂十千克、大麻葉及大麻煙一百五十千克以上;
(十一)可待因、丁丙諾啡五千克以上;
(十二)三唑侖、安眠酮五十千克以上;
(十三)阿普唑侖、恰特草一百千克以上;
(十四)咖啡因、罌粟殼二百千克以上;
(十五)巴比妥、苯巴比妥、安鈉咖、尼美西泮二百五十千克以上;
(十六)氯氮卓、艾司唑侖、地西泮、溴西泮五百千克以上;
(十七)上述毒品以外的其他毒品數量大的。
3. 最高人民法院毒品案件的規定是什麼,是怎麼回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毒品犯罪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016年1月回25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答委員會第1676次
會議通過,自2016年4月11日起施行),一共規定了14條。
第十四條利用信息網路,設立用於實施傳授製造毒品、非法生產制毒物品的方法,販賣毒品,非法買賣制毒物品或者組織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等違法犯罪活動的網站、通訊群組,或者發布實施前述違法犯罪活動的信息,情節嚴重的,應當依照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條之一的規定,以非法利用信息網路罪定罪處罰。
實施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條之一、第二百八十七條之二規定的行為,同時構成販賣毒品罪、非法買賣制毒物品罪、傳授犯罪方法罪等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第十五條本解釋自2016年4月11日起施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毒品案件定罪量刑標准有關問題的解釋》(法釋〔2000〕13號)同時廢止;之前發布的司法解釋和規范性文件與本解釋不一致的,以本解釋為准。
4. 最高院關於容留他人吸毒罪量刑,怎樣會構成罪行
一、容留他人吸毒罪量刑標準是什麼?
刑法規定,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罰金。
根據司法解釋規定,構成容留他人吸毒罪有以下情形:
(1)一次容留多人吸食、注射毒品的;
(2)二年內多次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
(3)二年內曾因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受過行政處罰的;
(4)容留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的;
(5)以牟利為目的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
(6)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造成嚴重後果的;
(7)其他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
向他人販賣毒品後又容留其吸食、注射毒品,或者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並向其販賣毒品,符合前款規定的容留他人吸毒罪的定罪條件的,以販賣毒品罪和容留他人吸毒罪數罪並罰。
容留近親屬吸食、注射毒品,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作為犯罪處理;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可以酌情從寬處罰。
二、容留他人吸毒罪立案標準是什麼?
(1)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兩次以上的;
(2)一次容留三人以上吸食、注射毒品的;
(3)因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被行政處罰,又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
(4)容留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的;
(5)以牟利為目的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
(6)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造成嚴重後果或者其他情節嚴重的。
5. 販毒需判刑多少年
要看多大方便袋了,具體到克。
20克K粉=1克海洛因。
1000克以上的,處十五年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
200~1000克的,處7~15年有期徒刑。
200克以下的,3年以下,情節嚴重的,3~7年。
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五年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並處沒收財產:
(一)走私、販賣、運輸、製造鴉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數量大的;
(二)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集團的首要分子;
(三)武裝掩護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的;
(四)以暴力抗拒檢查、拘留、逮捕,情節嚴重的;
(五)參與有組織的國際販毒活動的。
走私、販賣、運輸、製造鴉片二百克以上不滿一千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十克以上不滿五十克或者其他毒品數量較大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走私、販賣、運輸、製造鴉片不滿二百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不滿十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單位犯第二款、第三款、第四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各該款的規定處罰。
利用、教唆未成年人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或者向未成年人出售毒品的,從重處罰。
對多次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未經處理的,毒品數量累計計算。
要了解更多的關於毒品犯罪的法律規定,你可以到中國刑事辯護網的「毒品犯罪」頻道查詢。
您的朋友 中國刑事辯護網趙荔律師
6.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容留吸毒的法律規定
1、關於印發《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三)》的通知
第十一條〔容留他人吸毒案(刑法第三百五十四條)]提供場所,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兩次以上的;
(二)一次容留三人以上吸食、注射毒品的;
(三)因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被行政處罰,又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
(四)容留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的;
(五)以牟利為目的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
(六)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造成嚴重後果或者其他情節嚴重的。
2012年5月16日
2、最高人民法院印發《關於執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禁毒的決定>的若干問題的解釋》的通知
法發(1994)30號
十一、容留他人吸毒並出售毒品罪
根據《決定》第九條的規定,容留他人吸毒並出售毒品罪,是指為他人吸食、注射毒品提供場所,並向其出售毒品的行為。
對容留他人吸毒並出售毒品的犯罪分子量刑時,除根據其出售毒品的數量,依照《決定》第二條規定的販賣毒品的數量標准決定處罰外,還應考慮其具有容留他人吸毒的情節。對犯本罪未經處理的,其毒品數量累計計算。
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人數和次數的多少,持續時間的長短,不是構成本罪的要件,但是應當作為量刑情節予以考慮。
1994年12月20日
7. 行為人誤以為假毒品是毒品予以走私、販賣、運輸毒品的,是構成走私、販賣、運輸罪嗎還是構成詐騙罪
行為人誤以為復假毒品是毒品予以制走私、販賣、運輸毒品的,是構成構成詐騙罪。
1、最高人民檢察院1991年4月2日《關於販賣假毒品案件如何定性問題的批復》:對販賣假毒品的犯罪案件,應根據不同情況區別處理:明知是假毒品而以毒品進行販賣的,應當以詐騙罪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責任;不知是假毒品而以毒品進行販賣的,應當以販賣毒品罪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責任,對其所販賣的是假毒品的事實,可以作為從輕或者減輕情節,在處理時予以考慮。
2、最高人民法院1994年12月20日《關於適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禁大派的決定>的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7條:對以假毒品進行犯罪的定性明知是假毒品而冒充毒品販賣的,以詐騙罪定罪處罰。不知道是假毒品而當作毒品走私、販賣、運輸、窩藏的,應當以走私、販賣、運輸、窩藏毒品犯罪(未遂)定罪處罰。
8. 中國那幾個省份對毒品犯罪判死刑的案件不需要報請最高院
2007年收回死刑復核權後,死刑立即執行案件均需有最高法核准,無例外;死刑緩期執行的,可以由高級人民法院判決或者核准。
9. 最新關於最高人民法院販毒最新量刑的一句2000克毒品怎麼判刑
不同種類的毒品,量刑標准也不同,如果是販賣海洛 因或冰 毒,數量達到二千克,可處無期徒刑或死刑
10. 寧夏販賣運輸毒品案寧夏籍李金明最高人民法院如何判刑
5年以上10年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