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湖區人民法院
① 黃靜案的案件詳情
黃靜案,是2003年初於湖南省湘潭市發生的一起案件,此案的嫌疑人為男友姜俊武。
2003年2月24日上午,黃靜被發現裸死在宿舍床上,全身赤裸、身上有多處傷痕。屍檢報告稱其為處女,但其生前男友姜俊武的精液在現場被發現。
湘潭市公安局和湖南省公安廳的初步法醫檢驗認為,黃靜是因心臟疾病導致急性心肺功能衰竭而死,屬於正常死亡。其家人則認為黃靜之死是男友暴力強奸未遂導致的,拒絕火化屍體。
省公安廳復核仍然持原結論。但7月3日南京醫科大學鑒定認為,心肺功能衰竭的說法證據不足,黃靜是非正常死亡。8月14日,中山大學法醫鑒定中心也認為不足以確定自然死亡。
2003年6月2日,姜俊武被刑事拘留。8月1日他被市公安局以涉嫌強奸(中止)罪移送湘潭市檢察院審查起訴。12月22日,湘潭市雨湖區檢察院採納湖南省公安廳的鑒定,以強奸中止對姜俊武提起公訴。
姜稱:當晚他與黃發生了撫摩等自願的親昵活動,沒有試圖強奸她;黃後來出現口吐白沫、抽搐的症狀,但自稱沒事,他於是在清晨離去。
(1)雨湖區人民法院擴展閱讀
2004年3月,保存在湘潭市二醫院的黃靜屍體器官標本被發現因保存不善已於年初被銷毀,導致無法繼續進行法醫鑒定。2004年8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鑒定中心認為,黃靜原有潛在病理改變,因姜俊武採用較特殊方式進行的性活動促發死亡。
2005年12月7日,湘潭市雨湖區人民法院審理此案。起訴書指控姜俊武犯有強奸罪,且具有主動放棄的中止意圖,但黃靜家人及其律師認為姜對黃靜之死負有間接故意的責任。姜俊武的律師則認為姜雖然與死者發生了性關系,但無足夠證據認為其強奸。
2006年7月10日,法院一審判決,宣判被告人姜俊武無罪,但需賠償原告經濟損失57399.50元。判決書指出系黃靜在潛在病理改變的基礎下,因姜俊武採用較特殊方式進行的性活動促發死亡。姜對黃的死承擔50%的民事責任。
2007年12月8日,湘潭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終審裁定:駁回原審原告黃靜的父母,及原審被告姜俊武關於民事責任方面的上訴請求,維持原判。
② 招募刷手非法經營刷單金額70萬元如何判刑
明明看到心儀的網購產品好評如潮,拿到手時竟是「水貨」,原來銷量和好評都是刷出來的。近日,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區人民法院審理了一起好評刷單的案件。被告人譚某、楊某、方某三名男子被判處一年九個月至一年六個月不等的有期徒刑,並處10萬元至5萬元不等的罰金,違法所得依法上繳。
2018年5月,譚某、楊某租賃株洲市蘆淞區沿江中路一處房屋成立工作室,招募員工從事網店代運營等業務。同年6月,譚某利用自己購買的「卡盟貓」刷單平台,組織員工進行刷單。2019年2月,譚某、楊某、方某成立湖南某網路科技有限公司,經營范圍為互聯網廣告服務、計算機技術開發、技術服務、技術咨詢、市場營銷策劃等項目。同年5月,譚某、楊某、方某停掉公司經營的正常業務,利用譚某購買的「熊貓島」刷單平台,組織員工公司化運營刷單業務。三人組織外宣部負責在互聯網上宣傳刷單平台,並招募有刷單意願的商家在公司平台上注冊會員,商家預先將其商品本金及傭金墊付至公司平台綁定的私人賬戶後,在平台發布刷單任務;同時外宣部以兼職賺錢的名義,招募有意向的刷手在公司平台上注冊會員,由客服部人員對刷手信息進行審核通過後,在公司平台上接收商家發布的刷單任務。刷手根據商家任務要求購買其指定商品並支付本金,之後商家發空包裹或小禮物包裹形成物流信息,刷手再按商家要求在其網店內進行虛假好評等任務,然後截圖反饋給公司平台進行任務審核;客服人員審核後,平台將商品本金及傭金返款至刷手的平台賬戶,同時公司抽取一半傭金作為利潤,最後由公司財務部根據刷手在平台賬戶發起的提現申請,由財務人員在48小時內進行審核通過後,再將刷手「購買商品」的本金及按比例獲得的傭金通過網銀轉賬至刷手銀行賬戶。
2019年9月,譚某、楊某、方某將「卡盟貓」與「熊貓島」合並運營。在運營過程中,三人因過度消費,導致公司資金鏈斷裂,平台共計欠商家和刷手100萬元無法返現。2020年1月,譚某、楊某、方某將「卡盟貓」「熊貓島」平台關閉,隨後公司解散。同年4月,三人被現場查獲。
經統計,被告人譚某、楊某、方某組織公司員工招攬刷手在「卡盟貓」「熊貓島」刷單共計41224次以上,刷單金額共計約1.33億元,非法獲利765956.9元。
雨湖區法院認為,被告人譚某、楊某、方某違反國家廣告經營管理規定,為網路電商提供刷單服務,組織虛假交易、進行虛假宣傳,情節嚴重,其行為均構成虛假廣告罪。最終,法院作出上述判決。
■法官說法■
刑法第二百二十二條規定,廣告主、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違反國家規定,利用廣告對商品或者服務作虛假宣傳,情節嚴重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隨著電商快速發展及網購市場不斷繁榮,交易量、信用評價、商品評價等在電商平台的作用不言而喻,它們影響著消費者的購買意向。近年來,電商平台刷單現象衍生出「職業刷單」這一灰色產業,刷手通過虛假交易並作出虛假評價,提升賣家信譽,嚴重擾亂市場秩序,導致「劣幣驅逐良幣」現象,破壞良性競爭環境,誤導消費者,嚴重損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通過刷單等不法手段誤導消費者的人最終將付出代價。商家誠信經營,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獲取對等的收益才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