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埭法院院長
A. 福建泉州晉江市陳埭鎮的法院在哪裡啊
陳埭法庭審判辦公廳大樓位於陳埭鎮橫坂村.
晉江人民法院:上下班時間
早上:8:30 -- 11:30
下午:2:30 -- 5:30
立案查詢電話:85686345
案件審理進度查詢電話:
85623255
法院值班電話:85690911
B. 晉江市人民法院下屬法庭
位於福建省晉江市的司法機構中,有幾個法庭分別負責周邊鎮區的民事經濟案件的審判和執行。首先是金井法庭,坐落在金井鎮的商住區,其辦公大樓於1997年落成,佔地1860平方米,建築面積2360平方米,造價190萬元,融合了僑鄉特色。東石法庭則坐落在東石中心鎮,1997年建成,佔地1700平方米,歐式風格,內部設施完善,負責東石和永和兩鎮的案件處理。
陳埭法庭的新審判大樓即將竣工,位於陳埭鎮橫坂村,新穎的建築風格覆蓋3300平方米土地,建築面積2005平方米,預計造價350萬元,將管轄陳埭、池店和西濱三鎮的案件。安海法庭位於安海鎮開發區,1999年落成,佔地5.8畝,建築面積1536平方米,獨特建築風格,負責安海和內坑鎮的案件審理。
磁灶法庭坐落在磁灶鎮政府內,始建於1986年,2000年進行了修繕,佔地面積850平方米,建築面積720平方米,負責磁灶和紫帽兩鎮的案件。龍湖法庭位於龍湖鎮政府東側,1987年建立,1997年翻新,佔地700平方米,建築面積620平方米,涵蓋龍湖和永和兩鎮的民事經濟案件。
青陽法庭位於青陽鎮梅嶺工業區,與梅嶺街道相鄰,2000年啟用,佔地1824平方米,建築面積1536平方米,造價200萬元。法庭內部設施先進,功能齊全,主要管轄青陽街道、羅山街道、梅嶺街道和新塘街道的民事案件,以及標的額在300000元以下的經濟案件和交通事故案件。
C. 2013晉江市法院領導是誰
晉江法院院長李小興
D. 丁姓氏的由來
丁姓是當代第46大姓,丁又是我國諸家姓氏中筆畫最少的一個姓氏。許多民族裡都有丁姓。然而,它的家族
姓源卻較為復雜。據有關史籍介紹,丁姓至少有五支來源。
第一支見諸於《姓氏考考略》,該書雲:「太公金匱,武王伐紂,丁侯不朝,丁姓始此。」周武王伐紂之時,就有了丁姓的諸侯。但這位丁姓諸侯的詳細情況,卻沒有更多的文字記載。
丁氏的第二支姓源來自於姜子牙一族。姜子牙是周朝的大功臣,兒子姜及死後,也被周王追謚為丁公,其子孫便以丁為姓,藉此緬懷先祖曾位尊丁公。史書記載較為詳細。「丁氏,姜姓,齊太公生於公,支孫以丁為氏。」(見《通志·氏族略·以次為氏》)「齊太公生於公,支孫以謚為姓。」(見《元和姓纂》)自從這一支丁姓問世之後,其散居的地盤最廣,人數最多。也就是說,千百年來,中國的丁姓大都源自這一世系。這一系的主要發源地,在今山東濟陽。姓氏書說「系承姜,望出濟陽」,即是證明。
丁氏的第三支姓源,始於三國時期。三國時東吳孫匡將軍一族的後人全部改姓丁。這就是《三國志·吳志·孫匡傳注》所說的:孫權的族人因過失造成軍糧倉庫失火,貽誤了戰機,孫權大怒,不許孫匡姓孫。孫匡的後代子孫也被迫因襲丁姓。
從三國時期開始,在丁姓之中,於是有了三支姓源,同在繁衍滋長,承襲相傳。後來出現的丁姓第四支和第五支姓源。一支是西域人改姓為丁,一支則改自丁氏。
這樣,丁姓就出現了5個分支,即丁侯之後,丁之後,孫匡之後,西域人改姓,於慶之後,他們共同組成了丁姓的龐大陣容。
丁氏名人,不絕於史。漢時,有幫劉邦打天下被列為「十八元功」之一的丁復,項羽的部將丁公,東漢經學家丁恭;三時孫權的大將丁奉,頗受曹操贊賞的才子丁儀等。清時有丁寶楨、丁日昌、丁汝昌、丁敬、丁申、丁丙、丁取忠、丁耀亢等,其中丁日昌在光緒年間,任江蘇巡撫,是洋務運動中的活躍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