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審法官旁聽二審
⑴ 民事法庭的座位安排是怎樣 急急急急急急急
法庭座位安排固定不變的是:法庭旁聽席正對面的正中間是審判長,審判長兩邊是審判員、人民陪審員,書記員坐在審判人員席位的下前方。
民事訴訟:在以上不變座位的情況下,審判人員座位的兩邊,一邊是原告席,另一邊是被告席,證人席一般是正對審判人員,翻譯人員席位不固定。
(1)一審法官旁聽二審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三十九條人民法院審理第一審民事案件,由審判員、陪審員共同組成合議庭或者由審判員組成合議庭。合議庭的成員人數,必須是單數。
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民事案件,由審判員一人獨任審理。
陪審員在執行陪審職務時,與審判員有同等的權利義務。
第四十條人民法院審理第二審民事案件,由審判員組成合議庭。合議庭的成員人數,必須是單數。
發回重審的案件,原審人民法院應當按照第一審程序另行組成合議庭。
審理再審案件,原來是第一審的,按照第一審程序另行組成合議庭;原來是第二審的或者是上級人民法院提審的,按照第二審程序另行組成合議庭。
⑵ 在二審中,開庭詢問的流程是怎樣的,
二審開庭程序:
1、立案
當事人不服一審法院判決或裁定,在法定期限內向一審法院或上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二審法院審查一審法院移送的上訴材料及卷宗,符合條件,予以立案。
2、開庭(案件事實基本清楚,可以不開庭審理,但必須與雙方當事人進行談話),需提前3日通知當事人開庭時間、地點、承辦人;公開審理的案件提前3日公告;移送審判庭開庭審理。
(1)宣布開庭,核對當事人身份,宣布合議庭成員,告知當事人權利義務,詢問是否申請迴避。
(2)法庭調查:當事人陳述案件事實。
(3)舉證質證:告知證人的權利義務,證人作證,宣讀未到庭的證人證言,出示書證、物證和視聽資料;雙方當事人就證據材料發表意見。
(4)法庭辯論:各方當事人就有爭議的事實和法律問題,進行辯駁和論證。
(5)法庭調解:在法庭主持下,雙方當事人協議解決糾紛。
(6)合議庭合議作出裁決,維持原判,或者改判,或者發回重審。
(7)宣判。
(2)一審法官旁聽二審擴展閱讀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九條第一款規定:「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應當組成合議庭,開庭審理。經過閱卷、調查和詢問當事人,對沒有提出新的事實、證據或者理由,合議庭認為不需要開庭審理的,可以不開庭審理。」
當事人在二審有兩項重要權利,一是申請迴避的權利,二是提出新的事實、證據或理由的權利。詢問當事人就是為了保障當事人的這兩項權利。
二審法官詢問時,應當告知當事人合議庭的組成人員,是否申請迴避,有無新的事實、證據或理由。經詢問當事人,確定有新的事實、證據或理由的,案件承辦人應當向合議庭提出,必須開庭。
如果確定沒有新的事實、證據和理由的,應當向合議庭提出不開庭的意見,合議庭合議確定可以不開庭審理。因二審是由上訴人啟動的,詢問當事人特別是上訴人,是二審法院確定是否開庭的前置程序。
⑶ 法院旁聽怎麼申請
法院旁聽申請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確保公眾能夠有序、合法地參與旁聽庭審活動。
一、了解旁聽規則
在申請旁聽之前,首先需要了解所在地區法院的旁聽規則。這些規則可能因法院而異,因此建議前往法院官網或咨詢法院工作人員,獲取詳細、准確的旁聽規定。
二、准備申請材料
一般來說,申請旁聽需要准備以下材料:
1、身份證明:提供有效的身份證件,如身份證、護照等,以證明自己的身份和年齡。
2、旁聽申請表:按照法院的要求填寫旁聽申請表,包括個人信息、旁聽案件信息等。
三、提交申請
將准備好的申請材料提交給法院。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提交申請:
1、前往法院立案庭或指定窗口提交申請材料。
2、在法院官網上進行在線申請。
提交申請後,法院將對申請材料進行審核。審核通過後,法院將通知申請人旁聽的具體時間、地點和注意事項。
四、參加旁聽
在旁聽庭審時,需要遵守法院的紀律和規定,如不得錄音、錄像、拍照等。同時,也要尊重法官、當事人和其他旁聽人員的權益,保持安靜、有序。
綜上所述:
申請法院旁聽需要了解旁聽規則、准備申請材料、提交申請並參加旁聽。在整個過程中,需要遵守法院的紀律和規定,確保旁聽活動的合法、有序進行。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
第七條規定:
人民法院實行公開審判制度,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八十三條規定:
人民法院審判第一審案件應當公開進行。但是有關國家秘密或者個人隱私的案件,不公開審理;涉及商業秘密的案件,當事人申請不公開審理的,可以不公開審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三十四條規定: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除涉及國家秘密、個人隱私或者法律另有規定的以外,應當公開進行。
以上法律依據表明,公眾有權依法申請旁聽法院庭審,而法院則有義務保障庭審活動的公開、公正和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