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被執行人什麼意思
❶ 被法院列為被執行人的意思是什麼
被法院列為被執行人的意思是,在法院判決生效後,未能按時履行賠償義務的當事人。具體來說:
定義:被執行人這一稱謂源自於法院對民事訴訟中敗訴方未能按時履行賠償義務的情況。當敗訴方未能在法院規定的賠償時間內完成判決書要求的賠償金額時,法院將啟動強制執行程序,此時敗訴方即被認定為被執行人。
後果:被執行人若未能履行法院判決,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公布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的若干規定》,當出現有能力履行而拒絕履行、使用非法手段妨礙執行、通過不正當手段規避執行等行為時,法院有權將其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並實施信用懲戒。
目的:被執行人概念的設立以及強制執行措施的實施,旨在保障勝訴方的合法權益,促使被執行人履行法院判決或仲裁裁決所確定的義務。同時,通過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並實施信用懲戒,進一步強調了履行法律義務的重要性,以促進社會的誠信建設。
❷ 法院被執行人是什麼意思
法院被執行人也指失信被執行人,是指被執行人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俗稱老賴。
2013年11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執行局與中國人民銀行徵信中心簽署合作備忘錄,共同明確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納入徵信系統相關工作操作規程。
2018年7月10日,據最高人民法院新聞發布會,全國已有280萬失信被執行人迫於信用懲戒壓力自動履行了義務。
2018年5月1日起,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央文明辦、最高人民法院、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稅務總局、證監會、中國鐵路總公司等八部門聯合發布,對特定嚴重失信人限制乘坐火車、飛機、出入境等,做出規定。
(2)法院被執行人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國內欠人錢財卻賴著拒不履行法院生效判決的債務人(俗稱「老賴」)廣泛存在,這已經成為了當今經濟社會的一種痼疾,嚴重影響著社會的和諧穩 定。
為了有效治理「老賴」現象,最高人民法院先後於2013年7月、11月和2014年1月三次召開新聞發布會,集中對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的公開等情況進行 通報,建立了網上的「老賴」黑名單系統。社會各界人士點擊「全國法院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公布與查詢」,輸入姓名就可以查詢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
最高人民法院統計顯示,全國法院2008年至2012年執結的被執行人有財產的案件中,70%以上的被執行人存在逃避、規避甚至暴力抗拒執行的行為,自動履行的不到30%。
❸ 被法院列入被執行人是什麼意思
法律分析:被法院列入被執行人名單,就相當於向全社會宣布這個人是不誠信的「老賴」。作為失信被執行人,在申請銀行貸款、乘坐飛機軟卧、高消費等方方面面都受到限制。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二十四條 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以及刑事判決、裁定中的財產部分,由第一審人民法院或者與第一審人民法院同級的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執行。
法律規定由人民法院執行的其他法律文書,由被執行人住所地或者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執行。
第二百二十六條 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請執行書之日起超過六個月未執行的,申請執行人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上一級人民法院經審查,可以責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內執行,也可以決定由本院執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