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古代法官叫什麼

古代法官叫什麼

發布時間: 2025-10-01 15:06:01

A. 古代人管法官叫什麼

古代的法官一般都是由一方的縣令來當 比如明朝地方上就有按察使司專門主審案件 中央由刑部 御史台 大理寺等主審 每個朝代都是不一樣的。

B. 請問古代的法官和律師叫什麼名字

古代的律師稱謂:「狀師」也就是「訟師」。《清稗類鈔·獄訟類》里收錄了清代數十則著名「狀師」的故事,他們譎詐多謀,壞法亂紀,除了勾結官吏,包攬訴訟外,也經常每能以不可思議的機巧手段,在訴訟里獲得勝利。他們的角色類似於現代的律師,但刀筆及巧詐工夫尤勝近代的律師一籌。

古代法官等級

皇帝是最高大法官;
周朝:中央--大司寇,小司寇,士師;
秦朝:中央設廷尉,地方由地方長官負責;
漢朝:中央一般有丞相,御史大夫,廷尉辦理;廷尉為專門機關,下設正,監,作監和右監等;
三國兩晉:襲東漢;
隋唐:中央設大理寺(卿),刑部(尚書),御史台負責;
宋朝:中央宋承唐制,地方設知府,知縣,軍事,行政和司法和一;
元朝:中央設大宗正府,御史台,宣政院,
明朝:三司--刑部,大理寺(卿),都察院;
清朝:中央設刑部,都察院,大理寺,地方有縣廳州,府,按察使司,總督,巡撫等
中央:一般所有皇帝都有最高司法權
周時設大司寇,為最高司法官
秦漢時最高司法官是廷尉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最高司法官仍舊是廷尉,但三國東吳稱大理,北朝的北周稱大司寇,北齊稱大理寺卿,東漢後,尚書台下均有兼管司法的部門
唐時,大理寺卿掌中央司法審判權,審理百官犯罪案件及京師徒刑以上案件,對刑部移送的地方死刑及疑難案件有重審權;刑部尚書掌司法行政及復核權,類似現代司法部長一職。
宋時刑部尚書仍舊掌司法行政和復核權,但刑部左右曹可以審其他案件,職權有所擴大;宋太祖設審刑院,其職權是對地方上報案件進行備案,並對案件有評議權。宋神宗時審刑院並入刑部。大理寺此時地位下降,成為二線審判機關,即復核機關。
明清仍舊沿襲刑部審刑,大理寺復核的辦法。
地方:
一般中國古代,地方行政官員均有司法權,如縣、州、府長官等,比較特別的有:
宋時在州縣上設提點刑獄司,作為中央在地方各路的司法派出機構,其長官定期巡視州縣,監督審判,詳錄囚徒,可對地方官員的審判違法行為進行監督,輕者立即處斷,重者上報皇帝裁決。
明代的省設提刑按察司,長官為提刑按察使,有權審結徒刑案件,流刑以上案件則要報送中央批准執行;府一級無任何審判權,只是承上啟下,復審州縣上報案件;州縣一級有權審結苔杖案件。明代的司法審判制度是我們最熟悉的「古代」審判制度。即「縣官審、州官二審、府尹復審、按察使終審、刑部及皇帝終裁」
清代略有不同,州縣一級為第一審級,決苔杖;府為第二審級,掌復核;按察使為第三審級,決死刑、軍流等,但需上報執行;督撫為第四審級,可對徒刑案件結案,但軍流以上仍需上報刑部。
清代末的修法運動,大致吸取了近代的司法制度,但不完全,不贅述。。皇帝是最高大法官;
周朝:中央--大司寇,小司寇,士師;
秦朝:中央設廷尉,地方由地方長官負責;
漢朝:中央一般有丞相,御史大夫,廷尉辦理;廷尉為專門機關,下設正,監,作監和右監等;
三國兩晉:襲東漢;
隋唐:中央設大理寺(卿),刑部(尚書),御史台負責;
宋朝:中央宋承唐制,地方設知府,知縣,軍事,行政和司法統一;
元朝:中央設大宗正府,御史台,宣政院,
明朝:三司--刑部,大理寺(卿),都察院;
清朝:中央設刑部,都察院,大理寺,地方有縣廳州,府,按察使司,總督,巡撫

C. 明代的理刑廳是什麼機構裡面的皂隸是干什麼的

理刑廳,古代指獄官、法官.
《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十四<聞人生野戰翠浮庵 靜觀尼晝錦黃沙弄>:「話休絮煩,有個常州理刑廳,隨著察院巡歷,查盤蘇府的******」書後注:"理刑廳:掌理刑法的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8月版)
<明史>關於刑部官職的記載:理刑廳相當於十三司主事,正五品或從五品.以下為《明史*官職》原文:
刑部。尚書一人,正二品;左、右侍郎各一人,正三品;其屬司務廳,司務二人,從九品 。浙江、江西、湖廣、陝西、廣東、山東、福建、河南、山西、四川、廣西、貴州、雲南十三清吏司,各郎中一人,正五品;員外郎一人,從五品;主事二人,正六品。正統六年,十三司俱增設主事一人。成化元年增設四川、廣西二司主事各一人,後革。萬曆中,又革湖廣、陝西、山東、福建四司主事各一人。照磨所,照磨,正八品;檢校,正九品各一人。司獄司,司獄六人,從九品。
尚書,掌天下刑名及徒隸、勾覆、關禁之政令。侍郎佐之。
十三司,各掌其分省及兼領所分京府、直隸之刑名。

皂隸:

古代對養馬奴隸的稱謂,原作"皂"。春秋時列為「人有十等」的第五等。皂為馬廄而有員額者,因其衣皂色得名。後泛指從事賤役地位低下的人。《左傳.昭公七年》:「士臣卑。」楊伯峻注引俞正燮《癸已類稿.仆臣台義》:「卑者,《趙策》所雲『補黑衣之隊』,衛士無爵而有員額者,非今皂役也。「《國語.晉語四》:」公食貢,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皂隸食職。」《漢書.貨殖傳》:「昔先王之制,自天子公侯卿大夫士至子於皂隸抱關擊柝者,其爵祿奉養宮室車服棺槨祭祀死生之制各有差品,小不得僭大賤不得逾貴。」顏師古註:「皂,養馬者也。隸之言著也,屬著於人也。」《晉書.陳群傳》:「其起義以來,依格雜猥,遭人為侯,或加兵伍,或出皂仆,金紫佩士卒之身,符策委庸錄之門,使天官降辱,王爵黷賤,非所以正皇綱重名器之謂也。」

D. 法官的這個稱號是啥時候開始的

法官一詞最早出現於戰國時期的法家著作《商君書·定分》。

故夫知者而後能知之,不可以為法,民不盡知;賢者而後
知之,不可以為法,民不盡賢。故聖人為法,必使之明白易知,名正,愚知遍能
知之;為置法官,置主法之吏,以為天下師,令萬民無陷於險危。故聖人立,天
下而無刑死者,非不刑殺也,行法令,明白易知,為置法官吏為之師,以道之知,
萬民皆知所避就,避禍就福,而皆以自治也。故明主因治而終治之,故天下大治
也。

熱點內容
宿州中級法院 發布:2025-10-01 17:41:08 瀏覽:855
行政法裁判文書 發布:2025-10-01 17:05:57 瀏覽:608
對法官的訪談 發布:2025-10-01 16:56:25 瀏覽:182
六桶司法所 發布:2025-10-01 16:50:39 瀏覽:567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三條釋義 發布:2025-10-01 16:50:02 瀏覽:904
勞動法有規定人事檔案的保存問題嗎 發布:2025-10-01 16:43:11 瀏覽:668
根據授權制定的法規 發布:2025-10-01 16:21:25 瀏覽:928
司法法理學指的是 發布:2025-10-01 16:20:01 瀏覽:787
中國的立法體系 發布:2025-10-01 16:13:24 瀏覽:518
依法治國點贊 發布:2025-10-01 16:06:35 瀏覽: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