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美法官的詩詞
⑴ 關於師生情誼的詩句
1.描寫師生情誼的詩詞
1、《玉樓春·春恨》宋代詩人晏殊
原文:天涯海角有盡處,只有師恩無窮期。
譯文:天涯海角都有盡頭,但是老師的恩情卻沒有窮盡的時候。
2、《《徵調曲》(其六)》南北朝詩人庾信
原文: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
譯文:河流中飲水時,會想起這水的源頭來。學有所成時,會感念我的恩師。
3、《師恩難忘》近代劉紹棠
原文:師恩難忘意深濃,桃李人間茂萬叢。
譯文:老師的恩情深厚很難忘記,老師所教的學生遍布天下。
4、《一株紫丁香》
踮起腳尖兒
走進安靜的小院
我們把一株紫丁香
栽在老師窗前
老師,老師
就讓它綠色的枝葉
伸進您的窗口
夜夜和您做伴
老師——綠葉在風里沙沙
那是我們給您唱歌
幫您消除一天的疲倦
夜深了,星星困得眨眼
老師,休息吧
讓花香飄進您的夢里
那夢啊,準是又香又甜
5、《師生情》 現代丹楓草
無情的歲月
吞食了我的青春
昔日的少年
增添白發無數
冬去春又來
花謝花又開
一群五十多歲的學友
歡快地向生態園走來
看著老師滿臉的皺紋
想著屬於我的未來
心中增添了惆悵無奈
師生的情
同學的誼
像美麗的月季花
永遠盛開
2.關於師生情誼的詩詞有哪些
1. 《無題》
唐 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2. 《己亥雜詩·其五》
清 龔自珍
浩盪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3. 《春夜喜雨》
唐 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4. 《雪中書懷》
唐 杜牧
臘雪一尺厚,雲凍寒頑痴。孤城大澤畔,人疏煙火微。
憤悱欲誰語,憂慍不能持。天子號仁聖,任賢如事師。
凡稱曰治具,小大無不施。明庭開廣敞,才雋受羈維。
如日月縆升,若鸞鳳葳蕤。人才自朽下,棄去亦其宜。
北虜壞亭障,聞屯千里師。牽連久不解,他盜恐旁窺。
臣實有長策,彼可徐鞭笞。如蒙一召議,食肉寢其皮。
斯乃廟堂事,爾微非爾知。向來躐等語,長作陷身機。
行當臘欲破,酒齊不可遲。且想春候暖,瓮間傾一卮。
5. 《奉和令公綠野堂種花》
唐 白居易
綠野堂開占物華,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
3.描寫「師生情誼」的詩句有哪些
1、《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唐代 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譯文
見面的機會真是難得,分別時更是難舍難分,況且又兼東風將收的暮春天氣,百花殘謝,更加使人傷感。春蠶結繭到死時絲才吐完,蠟燭要燃盡成灰時像淚一樣的蠟油才能滴干。
女子早晨妝扮照鏡,只擔憂豐盛如雲的鬢發改變顏色,青春的容顏消失。男子晚上長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對方的住處就在不遠的蓬萊山,卻無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及。希望有青鳥一樣的使者殷勤地為我去探看情人。
2、《己亥雜詩·其五》
清代 龔自珍
浩盪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譯文
浩浩盪盪的離別愁緒向著日落西斜的遠處延伸, 離開北京,馬鞭向東一揮,感覺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我辭官歸鄉,有如從枝頭上掉下來的落花,但它卻不是無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還能起著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3、《新竹》
清代 鄭燮
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乾為扶持。
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龍孫繞鳳池。
譯文
新長的竹子要比舊竹子高,它們的生長全憑老的枝幹扶持。下年又有新長出來的,會長得更高。
4、《奉和令公綠野堂種花》
唐代 白居易
綠野堂開占物華,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
譯文
綠野堂建成之後占盡了萬物的精華,路人指著宅子說這是裴令公的家啊。裴令公的桃李學生遍布天下,哪裡用得著再在門前屋後種花呢?
5、《詠懷古跡五首·其二》
唐代 杜甫
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
悵望千秋一灑淚,蕭條異代不同時。
江山故宅空文藻,雲雨荒台豈夢思。
最是楚宮俱泯滅,舟人指點到今疑。
譯文
落葉飄零是深知宋玉的悲哀,他的風流儒雅堪當我的老師。悵望千秋往事灑下同情淚水,身世同樣凄涼可惜生不同時。
江山依舊故宅猶在空留文藻,雲雨荒台難道真是荒唐夢思。最可嘆楚王宮殿早盪然無存,駕船人還指點遺跡讓人生疑。
4.師生情誼詩句
師生情誼詩句(1)「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杜甫)《春夜喜雨》(2)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李商隱《無題》(3)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清)《已亥雜詩》.(4)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羅隱(唐)《蜂》(5)「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孔子《論語·述而》(6)「三人行,則必有我師."----孔子(7)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韓愈《師說》(8)「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陶行知老師和學生的合稱。
宋葉適《沉仲一墓誌銘》:「有彬老者,北遊程氏師生間,得性命微旨,經世大意。」。
5.贊美師生情意的詩句
1. 有一種職業最美麗,那就是教師;有一道風景最雋永,那就是師魂;有一種情感最動人,那就是師生情。
2. 思念一季的花青是我無邊的賀意滿花滿朵滿芬馨是您擁有晴美的青春總有飄揚不斷的笑語
3. 思念將我絲絲思念化作殷殷祝福捎給遠方的您曾經給我陽光、雨露、春風的老師
4. 是誰給了我們文明語言?是誰教會了我們人生的哲學?是誰教會我們怎樣做人?是您!辛勤的園丁!祝您節日快樂!
5. 世界上有一種情,超越了親情、友情。那就是老師對我們無微不至的關懷之情,對我們細心教導之情。我真心祝福老師萬事如意、永遠健康,永遠HAPPY!
6. 如今,天空已經成為我們的領地,而我們永遠都不會忘記,是您給了我們飛翔的信念和力量。老師!向您致十二萬分的敬意
7. 老師,您還記得我嗎?那個頑皮而不懂事的孩子。當您收到這張心意卡時,就想我又來到您的身邊。
8. 教誨如春風,師恩似海深。我們喜歡你,您有學問,還有一顆和我們通融的心。
9. 我虔誠得不敢尋覓詞彙,因為老師這兩個字本身就是世界上最崇高的敬詞。
10. 所有的思念,更融合著不盡的感激與敬仰,願您的節日里洋溢著璀璨、平安。
6.師生情古詩10首
1. 《己亥雜詩·其五》 清代:龔自珍 浩盪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譯文:浩浩盪盪的離別愁緒向著日落西斜的遠處延伸,離開北京,馬鞭向東一揮,感覺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我辭官歸鄉,有如從枝頭上掉下來的落花,但它卻不是無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還能起著培育下一代的作用。2. 《奉和令公綠野堂種花》 唐代:白居易 綠野堂開占物華,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譯文:綠野堂開著占盡了萬物的精華,路人說那就是令公的家,令公的學生遍布天下,何須在房前再種花呢。
3. 《蜂》 唐代:羅隱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譯文:無論是平地還是山尖,凡是鮮花盛開的地方,都被蜜蜂佔領。
它們采盡百花釀成蜜後,到頭來又是在為誰忙碌?為誰釀造醇香的蜂蜜呢?4. 《春夜喜雨》 唐代: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譯文:好雨似乎會挑選時辰,降臨在萬物萌生之春。伴隨和風,悄悄進入夜幕。
細細密密,滋潤大地萬物。濃濃烏雲,籠罩田野小路,唯有江邊漁船上的一點漁火放射出一線光芒,顯得格外明亮。
等天亮的時候,那潮濕的泥土上必定布滿了紅色的花瓣,錦官城的大街小巷也一定是一片萬紫千紅的景象。5. 《無題》 唐代: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臘炬成灰淚始干。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萊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譯文:見面的機會真是難得,分別時更是難舍難分,況且又兼東風將收的暮春天氣,百花殘謝,更加使人傷感。
春蠶結繭到死時絲才吐完,蠟燭要燃盡成灰時像淚一樣的蠟油才能滴干。女子早晨妝扮照鏡,只擔憂豐盛如雲的鬢發改變顏色,青春的容顏消失。
男子晚上長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對方的住處就在不遠的蓬萊山,卻無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及。
希望有青鳥一樣的使者殷勤地為我去探看情人。6. 《新竹》 唐代:鄭燮 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乾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龍孫繞鳳池。譯文:新長的竹子要比舊竹子高,它們的生長全憑老的枝幹扶持。
下年又有新長出來的,會長得更高。7. 《酬問師》 唐代:劉商 虛空無處所,彷彿似琉璃。
詩境何人到,禪心又過詩。譯文:世界到處都是虛無縹緲的空幻,就像琉璃一樣透明的,誰能到達詩詞中那樣的心境狀態呢,只有內心純粹才行,只有禪心才能產生美妙的詩詞。
8. 《遠師》 唐代:白居易 東宮白庶子,南寺遠禪師。何處遙相見,心無一事時。
譯文:在朝中做官的我和在南寺的自遠禪師,什麼時候能再相見呢?大概要等到我心中沒有世俗之事的時候吧。9.《尋雍尊師隱居》 唐代:李白 群峭碧摩天,逍遙不記年。
撥雲尋古道,倚石聽流泉。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鶴眠。
語來江色暮,獨自下寒煙。譯文:群峰陡峭上摩碧天,逍遙世外不用記年。
撥開濃雲尋找古老的山間古道,奇樹聽那塗塗的流泉。溫暖的花叢中卧著青牛,高高的松枝上有白鶴在眠。
與雍尊師交談起來一直到江水已籠罩在暮色里,我只好獨自走下煙雲彌漫的寒山。10. 《七絕·師恩難忘》 作者未知 相逢一見太匆匆,校內繁花幾度紅。
厚誼常存魂夢里,深恩永志我心中。譯文:與老師的相逢如同一面之緣,實在是太匆忙了,校園內的繁華幾度開放,而我卻沒有再回去探望老師。
但老師們對於我的教育和恩情我將永遠寄於心中,對於老師的感恩我將永世不忘。
7.關於師生情誼的小詩,
現代詩歌:《師生情誼別樣紅》贊美夕陽紅贊美師生情 作者:劉興勝六十花甲憶人生,精彩人生啟於蒙。
蒙師領吾入學路,吾愛蒙師火樣紅。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艇。
既然自幼立大志,千難萬險勇攀登。求知路遙如摘星,萬水千山道不平。
披荊斬棘沖謎霧,滿眉滄桑吾不停。功夫不負恆心重,千錘百煉造就成。
二零零五謎霧散,金屬拒導建方程。超導拒導是孿兄,孿生兄弟對稱銘。
實驗物理新發現,百年物理又震驚。物理謎團一百種,六成難題含其中。
地磁倒轉實驗證,天體磁性有方程。基礎科學來推動,理論模型來驗證。
只恨弱身齡非青,眾多實驗難完成,四方無助求群英,天下英豪能響應。拒導論文先發表,重復實驗全球行。
全球大師一起動,分支學科得革命。量子理論得擴充,何恐弱身齡已重。
自古晚情吟悲景,吾比秋意看春生。目闊心寬千萬丈,波瀾壯闊夕陽紅。
六十花甲看人生,美麗人生源於蒙。感謝蒙師指學路,師生情誼別樣紅。
二十六載匆匆過,恍若彈指一揮間。 不期而遇眾學子,欣喜異常憶當年。
憶昔風華正茂時,三盡講台執教鞭。 自比園丁育幼苗,悉心耕耘勤澆灌。
嗷嗷待哺雛鷹鳥,天真爛漫好少年。 勤學亦有調皮時,樁樁趣事浮眼前。
慈母之心嚴父相,貌似威嚴心愛憐。 只盼百煉出金鋼,只盼雄鷹飛藍天。
陰晴雨雪寒窗苦,暮去朝來長相伴。 剛柔相濟並恩威,磨礪師生情無限。
人生苦短光陰迫,轉瞬黑發成蒼顏。 未能成就驕人業,虛度年華實遺憾。
卻喜今夕喜相逢,眾多學子正翩翩。 幼苗已成棟梁材,大鵬展翅搏雲天: 綠色軍營展英姿,曾為祖國戍邊關; 金色盾牌顯身手,人民警察好兒男; 明鏡高懸大法官,公正嚴明法如山; 作家群里升新星,勤為時代譜新篇; 金融保險理財手,驕人業績堪誇贊; 國有企業主人翁,樂為國家作貢獻; 教師隊伍出新秀,勤奮敬業掌教壇; 規范市場為百姓,工商管理作骨幹; 更有勇者下商海,敢作富翁敢領先, 寶馬賓士路路通,前程無量天地寬。
面對昔日眾弟子,又是遺憾又欣然。 自愧不如眾新秀,欲趕潮流步遲緩。
歲月蹉跎老將至,老大無為獨愴然。 卻喜後浪推前浪,青出於藍勝於藍。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十年。 喜看弟子多俊才,倍添豪情心甘甜。
一別數載今相逢,群英聚會喜空前。 撫今思昔心潮湧,共話佳績笑語歡。
暢談人生多感慨,更重師生情無限。 美酒香醇情意濃,頻頻舉杯致祝願。
今生有幸逢盛世,如日中天正當年。 與時俱進創新業,大展宏圖天地寬。
吾輩年邁無大用,願為助威與吶喊。 願君錦上又添花,縱馬馳騁再揚鞭。
霜染梧桐鋪金毯,日落稻菽蔽錦襜。春花秋實藍天下,馳騁三尺大憑欄。
春風應得意,鴻雁時時歸? 熾心繼蠟炬,烈焰難成灰。舉目秋菊盛,回首桃李暉。
杏壇不羅雀,豈得老淚垂。請採納答案,支持我一下。
8.關於寫師生情的詩句
1、飲其流者懷其源,學其成時念吾師。——南北朝庾信《征調曲》其六
譯文:喝到河中的水,便想到了河水的源頭,學有所成的時候,便會感謝我的恩師。
2、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乾為扶持。——《新竹》清代:鄭燮
譯文:新長的竹子要比舊竹子高,它們的生長全憑老的枝幹(比喻老師)扶持。
3、師恩難忘意深濃,桃李人間茂萬叢。——《師恩難忘》近代劉紹棠
譯文:老師的恩情深厚很難忘記,老師所教的學生遍布天下。
4、明師之恩,誠為過於天地,重於父母多矣。——《勤求》晉代:葛洪
譯文:賢明的老師的恩情, , 簡直勝過了天地的博大, 比我的父毌對我付出的還要多。
5、玉壺存冰心 ,朱筆寫師魂 。諄諄如父語 ,殷殷似友親 。——《酬問師》唐代:劉商
譯文:玉做的壺存著一顆冰一樣的心,紅色的筆書寫著老師偉大的靈魂。回憶依稀恩師所說得話,教導之心如同親父,憶惜與恩師相處的日子,雖然所別師徒,但是之間的情義對同親友。
⑵ 關於法律方面的詩句
1.關於法律的詩句有哪些
1、
《送傅宏著作歸覲待觀城闕》
年代: 宋 作者: 蘇轍
膠西前輩鄭康成,千載遺風及後生。
舊學詩書儒術富,兼通法律吏能精。
還家彩服頻為壽,得邑河壖喜有兵。
民事近來多迫促,弦歌聊試武城聲。
2、
《送師道弟守德慶》
年代: 宋 作者: 陳宓
乃父高皇侍從臣,汝今潛邸牧疲民。
天低日近偏臨照,士曠人稀費撫循。
得暇詩書休釋手,先公法律自治身。
舟來勿寄南方物,只寄平反愜老親。
3、
《詠史上·宣帝》
年代: 宋 作者: 陳普
不將法律作春秋,安得河南數國囚。
4、
《和鄭閎中仙居十一首》
年代: 宋 作者: 陳襄
我愛仙居好,公餘日在房。
憂民極反覆,責已未周詳。
法律行隨手,詩書坐滿箱。
老來須向學,多病喜平康。
5、
《次韻黃簿》
年代: 宋 作者: 陳造
先生不著惠文冠,須信論才當價難。
法律剡章真未盡,盍言粹學輩豪韓。
6、
《新作南門》
年代: 宋 作者: 蘇轍
於公決獄多陰功,自知有子當三公,
高作里門車馬通。定國精明有父風,
飲酒一石耳目聰。漢家宰相仍侯封,
左右中興始且終。我家讀書自我翁,
恥言法律羞丘戎。中年出入黃門中,
智巧不足稱愚忠,雖雲寡過亦無功。
不忮不求心粗空,舉世知我惟天工。
恃此知不累兒童,作門不庳亦不隆。
陋巷正與顏生同,勢家笑唾儻見容。
2.關於法律的古詩詞
1、惟用法律自繩己 唐 韓愈 《寄盧仝》
2、法律存 作者佚名 《唐受命讖》
3、掃除詩書誦法律 宋 蘇軾 《石鼓》
4、始讀法律親笞榜 宋 陸游 《秋懷》
5、自従四方多法律 宋 蘇轍《次韻子瞻見寄》
6、兼通法律吏能精 宋 蘇轍《送傅宏著作歸覲待觀城闕》
7、自從四方多法律 宋 並敘 《次韻子瞻見寄》
8、先公法律自治身 宋 陳宓《送師道弟守德慶》
9、不將法律作春秋 宋 陳普《詠史上·宣帝》
10、法律行隨手 宋 陳襄《和鄭閎中仙居十一首》
11、法律剡章真未盡 宋 陳造《次韻黃簿》
12、法律森嚴信殊絕 宋 高斯得《孤憤吟上十韻》
13、法律滲商君 宋 何夢桂《和夾谷書隱先生寄題蛟峰石峽書院三十韻》
14、司馬八法律以規 宋 毛直方《贈督師曹將軍》
15、富貴拘法律 宋 梅堯臣《長歌行》
16、前人唯法律 宋 梅堯臣《送何濟川學士知漢州》
17、此雖法律所無奈 宋 蘇洵《自尤》
18、恥言法律羞丘戎 宋 蘇轍《新作南門》
19、法律忌脫遺 宋 張鎡《次韻傅景夏見贈兼簡徐季益》
20、且說高王寬法律 宋 鄭剛中《樓樞蜜過華山浩然有念古慕希夷之心謹用韻作》
21、法律底須存八議 明 龔詡《甲戌鄉中民情長句寄彥文布政》
3.關於法律的古詩
1、《長歌行》宋代梅堯臣
富貴拘法律,貧賤畏笞榜。生既若此苦,死當一切平。
白話譯文:
富貴不應該拘束法律,貧賤的人,也不需要畏懼法律。
人生下來就是這樣的痛哭,死去也應該一樣的安靜平和。
2、《秋懷》宋代陸游
頷須白盡愈落寞,始讀法律親笞榜。訟氓滿庭鬧如市,吏牘圍坐高於城。
白話譯文:
鬍子頭發已經全部發白,才開始發覺自己落寞孤獨,開始研讀法律為自己伸張正義。
訴訟的流氓在法庭上吵鬧像在市場一樣,小吏的案牘堆積在座位上跟城牆一樣高。
3、《寄盧仝》唐代韓愈
先生事業不可量,惟用法律自繩己。春秋三傳束高閣,獨抱遺經窮終始。
白話譯文
先生的事業沒有辦法丈量,只能由法律來約束自己。這個案件已經經過了春秋三代,卻依然被放在高閣之上,自己一個人抱著遺留的經書,重新開始訴訟。
4、《自尤》宋代蘇洵
此雖法律所無奈,尚可仰首披蒼旻。天高鬼神不可信,後世有耳猶或聞。
白話譯文
這就是法律的無奈了,我依然可以抬頭問蒼天為什麼會這樣。天這么高,鬼神沒有辦法相信,但是後世的人們一定還是會聽聞我們現在聽見的話。
5、《和鄭閎中仙居十一首》宋代陳襄
我愛仙居好,公餘日在房。憂民極反覆,責已未周詳。
白話譯文:
我愛仙居好,你多天在房。憂慮百姓極其反復無常,責備自己沒有周詳。
法律行為隨手,《詩》、《書》坐滿箱子。老來要去學,多病喜平康。
6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姦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出處:《出師表》漢·諸葛亮
譯文:皇宮中和朝廷里的大臣,本都是一個整體。獎懲功過,好壞,不應該有所不同。如果有做姦邪事情,犯科條法令和忠心做善事的人,應當交給主管的官,判定他們受罰或者受賞,來顯示陛下公正嚴明的治理。而不應當有偏袒和私心,使宮內和朝廷獎罰方法不同。
7 褚先生曰:地形險阻,所以為固也;兵革刑法,所以為治也。猶未足恃也。夫先王以仁義為本,而以固塞文法為枝葉,豈不然哉!
出處:《陳涉世家》漢·司馬遷
譯文:褚先生(褚少孫)說:「地形險阻,是便於用來固守的;武器裝備和法制規章,是便於統治國家的。但這些還不是最可靠的。先王以仁義道德作為治國的根本,而把鞏固邊塞制定法律條文看成枝葉,難道不是這樣嗎?」
4.關於法律的古詩詞
1、《石鼓》 宋 : 蘇軾掃除詩書誦法律,投棄俎豆陳鞭杻。
2、《戲子由》宋 : 蘇軾讀書萬卷不讀律,致君堯舜知無術。【意在說明只有精通法律才能輔佐皇帝治理國家。】
3、《秋懷》宋 : 陸游興懷徒寄廣武嘆,薄福不掛雲台名。頷須白盡愈落寞,始讀法律親笞榜。
【所謂「親笞榜」並不是說他充當了司法官吏,而是說他關心和注意觀察南宋時期的司法狀況,表達了陸游關注熱點的轉變。但使他失望的是,南宋時期隨著政治日漸腐敗,司法狀況也一直下滑,以致出現了他詩中描寫的「訟氓滿庭鬧如市,吏牘圍坐高於城」的現象。】
4、《送傅宏著作歸覲待觀城闕》 宋 : 蘇轍膠西前輩鄭康成,千載遺風及後生。舊學詩書儒術富,兼通法律吏能精。
【蘇轍贊美東漢經學大師鄭玄所開創的說經解律一代學風加惠「後生」,也反映了當時讀書讀律、既崇儒術亦申律學的時代特點。鄭玄不僅說經,而且引經解律,使律學附庸於經學。
一時之間,通經解律成為士人嚮往的學風,也是東漢律學的一大特點,其影響及於魏晉。】5、《次韻子瞻見寄》宋 : 蘇轍閉門卻掃誰與語,晝夢時作鈞天游。
自従四方多法律,深山更深逃無術。【自從四方多法律,深山更深逃無術」意在譏諷王安石變法時加強立法,使得社會受到法律的控制,即使深山更深,也無所逃於法律的束縛。】
6、《新作南門》 宋: 蘇轍我家讀書自我翁,恥言法律羞丘戎。中年出入黃門中,智巧不足稱愚忠,雖雲寡過亦無功。
7、《送師道弟守德慶》 宋 : 陳宓得暇詩書休釋手,先公法律自治身。【表現了詩書時刻在手的儒家本色,也闡述了在以法治世、治人之前先要治身,即以法律約束自身行為的法理念,表達了對法律的尊重和內心的自省。】
8、《詠史上·宣帝》 宋 : 陳普不將法律作春秋,安得河南數國囚。莫道漢家雜王霸,十分商鞅半分周。
【詩中前二句盛贊宋朝以法治世曾經起到的積極作用;後二句借詠史抒懷,進一步表達他對以法治國的肯定。同時也是對南宋末期法紀敗壞、國將不國的抨擊。】
9、《和鄭閎中仙居十一首》宋: 陳襄我愛仙居好,公餘日在房。憂民極反覆,責已未周詳。
法律行隨手,詩書坐滿箱。老來須向學,多病喜平康。
【表明了陳襄治學涉獵的廣泛,而且法律之書和詩書一樣同在左右不離,這在他的施政實績中,也得到了確切的證明。】10、《長歌行》宋:梅堯臣富貴拘法律,貧賤畏笞榜。
生既若此苦,死當一切平。【描述了北宋時期運用法律控制社會的情景,富貴之家也要受到法律的約束,不得妄為;至於貧賤之家,也應畏懼法律的制裁,即所謂「笞榜」,而不敢為非。
表達了宋初以來運用法律控制社會所取得的效果,也顯示了梅堯臣重視法律的法觀念。】11、《送何濟川學士知漢州》宋 : 梅堯臣疾苦無不求,前人唯法律。
晝錦榮既浮,康民美方溢。真為丈夫志,豈是名過實。
12、《商鞅》宋 : 王安石自古驅民在信誠,一言為重百金輕。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表達了對於商鞅變法成功的總結,和對於商鞅這個歷史人物的肯定。王安石認為誠信不僅是治民之要,也是法律的價值所在。
商鞅變法的成功,就在於「法必信,令必行」,充分發揮法的功用,這也正是王安石從變法失敗中深深感悟到的。】13、《次韻黃簿》宋 : 陳造先生不著惠文冠,須信論才當價難。
法律剡章真未盡,盍言粹學輩豪韓。14、《送師道弟守德慶》宋:陳宓得暇詩書休釋手,先公法律自治身。
【既表現了詩書時刻在手的儒家本色,也闡述了在以法治世、治人之前先要治身,即以法律約束自身行為的法理念,表達了對法律的尊重和內心的自省。】。
5.關於法律的詩
1、和鄭閎中仙居十一首
我愛仙居好,公餘日在房。
憂民極反覆,責已未周詳。
法律行隨手,詩書坐滿箱。
老來須向學,多病喜平康。
2、贈督師曹將軍
泰階煌煌色已齊,祥飆為掃蚩尤旗。
幅員浩盪春台熙,不遺桴鼓驚鋤犁。
羽林宿衛環三陲,居安節慮忘戰危。
整暇自許忘其機,司馬八法律以規。
3、詠史上·宣帝
不將法律作春秋,安得河南數國囚。
莫道漢家雜王霸,十分商鞅半分周。
4、秋懷
[宋] 陸游
少時本願守墳墓,讀書射獵畢此生。
斷蓬遇風不自覺,偶入戎幙從西征。
朝看十萬閱武罷,暮馳三百巡邊行。
馬蹄度隴雹聲急,士甲照日波光明。
興懷徒寄廣武嘆,薄福不掛雲台名。
頷須白盡愈落寞,始讀法律親笞榜。
5、次韻子瞻見寄
[宋] 蘇轍
我將西歸老故丘,長江欲濟無行舟。
宦遊已如馬受軛,衰病擬學龜藏頭。
三年學舍百不與,糜費廩粟常慚羞。
矯時自信力不足,従政敢謂學已優。
閉門卻掃誰與語,晝夢時作鈞天游。
自従四方多法律,深山更深逃無術。
(2)贊美法官的詩詞擴展閱讀:
1.法律需要被信仰,否則它形同虛設.沒有任何行為比起法官的徇私枉法對一個社會更為有害的了.司法的腐敗,既使是局部腐敗,也是對正義的源頭活水的玷污.司法獨立是司法公正的大前提.每一個人都不可以成為自己事務的法官.在由意志而不是由法律行使統治的地方沒有正義可言.程序決定了法治與恣意人治之間的基本區別.——【美】道格拉斯
2. 在民主的國家裡,法律就是國王;在專制的國家裡,國王就是法律.——【德】馬克思
6.關於法律的詩句
歌詩謠》之一百八十六 遵紀守法三句半
姒傳雙
引言
1.舊有《莫爭打》一詩
時閑憤怒便引拳,
招引官方在眼前。
下獄戴枷遭責罰,
更須枉費幾文錢。
2.舊有《莫應對》一詩
人來罵我逞無明,
我若還他便斗爭。
聽似不聞休應對,
一支蓮在火中生。
3.舊有《戒爭地詩》
他侵我界是無良,
我與他爭未是長。
布施與他三尺地,
休誇誰弱又誰強。
7.有關「法制」的古詩詞有哪些
有關「法制」的古詩詞有1.《石橋歌》年代: 宋 作者: 張伯端吾家本住石橋北,山鎮水關森古木。
橋下澗水徹昆侖,山下有泉香馥郁。吾居山內實堪誇,遍地均栽不謝花。
山北穴中藏猛虎,出窟哮吼生風霞。山南潭底隱蛟龍,騰雲降雨山蒙蒙。
二獸相逢鬧一場,玄味隱伏皆真祥。景堪美,吾暗喜,自斟自酌醺醺醉。
醉彈一曲無弦琴,琴里聲聲教仔細。可煞醉後沒人知,昏昏默默恰如痴。
仰觀造化工夫妙,日還西出月東歸。天是地,地是天,反覆陰陽合自然。
識得五行顛倒處,指日升霞歸洞天。黃金屋,白玉椽,玉女金童日侍前。
南辰北斗分明布,森羅萬象現無邊。無晝夜,要綿綿,聚散周天火候全。
若問金丹端的處,尋師指破水中鉛。木生火,金生水,水火須分前後隊。
要辨浮沉識主賓,鉛銀砂汞方交會。有剛柔,莫逸意,知足常足歸本位。
萬神齊賀太平年,恁時國富民歡喜。此個事,好推理,同道之人知此義。
後來一輩學修真,只說存養並行氣。在眼前,甚容易,得服之人妙難比。
先且去病更延年,用火烹煎變陽體。學道人,去思已,休問旁門小法制。
只知目下哄得人,不覺自身暗憔悴。勸後學,須猛縶,莫徒拋家住他地。
妙道不離自家身,豈在千山並萬水。莫因循,自貪鄙,火急尋師覓玄旨。
在生若不學修行,未必來生甚胎里。既有心,要終始,人生大事惟生死。
皇天若負道心人,令我三塗為下鬼。2.《古今豪逸自放之士鮮不嗜酒》年代: 宋 作者: 胡寅美祿無過酒,星泉奠兩儀。
端由皆作聖,意趣少人知。肇命惟元祀,迎春祝壽祺。
功深資葯石,力厚起疲贏。若羨千鍾美,休嫌九醞遲。
忘情惟大禹,無量乃宣尼。抔飲觴初濫,留連禍始基。
先王防以禮,後世利其資。默識人情異,參稽俗羽移。
放懷無事矣,問口縱言之。惑溺終長夜,奢殘竟作池。
包茅齊服楚,奏鼓胤征羲。大澤斬蛇後,當爐折券時。
彭城正高會,睢水已填屍。謫去憂占鵩,歸來喜受厘。
瓶盆感田父,哺餟念湘纍。壑谷中宵問,糟丘一簣虧。
怒排樊噲盾,吐卧允之頤。擊幘籠錢鳳,爭權殺魏其。
脫靴慚力士,飛燕忤楊妃。司隸要殊切,虞人獵已馳。
魏文敦信義,王猛用鈐錘。有客言雖吃,何人字識奇。
裸身荒已甚,滌器事還卑。軟飽深形頌,醒狂屈受譏。
雖將齊物我,亦合悼功緦。渭朋歌初闋,高陽伴蚤稀。
湖船回太白,水殿燕西施。薤露停杯唱,鯨魚入海騎。
緬懷七子會,悵望八仙期。瀟灑斜川影,風流曲水湄。
日斜休百拜,罍恥便三辭。頭上巾頻漉,腰間鍤自隨。
諒難操北斗,且復坐東籬。西海桃垂實,南山豆落萁。
無違商士誥,宜葺杜康祠。李脫朱溫阱,劉為石勒縻。
死生當有在,王伯豈由斯。五斗酲方解,三人影對嬉。
高談傾坐聽,痛飲亦吾師。責味曾圍魯,提筒更憶郫。
安能洗晏粉,聊復漲黃陂。章子以孝顯,酆舒因俊危。
夫妻不成屬,父母或貽罹。詎比華茵污,寧虞窟室隳。
壁懸疑角影,車載號鴟夷。口不掛臧否,醯猶和薄醨。
立苗諷鋤惡,種秫待充飢。雨落香檀注,春融綠髓脂。
雲輕浮蟻子,金嫩寫鵝兒。滴滴葡萄顆,涵涵鸚鵡卮。
胸吞九雲夢。筆走萬蛟螭。
風月江山好,賓朋笑語宜。綉簾初靜卷,銀燭已高垂。
儼雅神仙坐,紛羅水陸奇。色深迷琥珀,光溢艷琉璃。
綠笛翻羅袖,紅潮上玉肌。獻酬俱繾綣,沾洽盡融怡。
不問檐花落,惟愁畫角吹。初筵何抑抑,屢舞忽僛僛。
寒食梨花發,重陽菊蕊披。龍山猶可想,洛浦尚能追。
月滿倚瓊樹,雨余攀柳枝。高飛鴻鵠遠,左手蟹螯持。
賢聖分清濁,青齊辨等衰。市沽難共食,家釀恐成私。
算爵商壺矢,忘杯泥夾棋。資深酣道韻,端的露天倪。
翠竹沉雲色,酴醾浸玉蕤。過咽輸浩渺,赴吻重漣漪。
卷盡青荷葉,顛飄白接籬。野畦供鼓吹,幽鳥奏塤篪。
但看朱成碧,那知玉作瓷。長瓶卧荒草,山郭颭青旗。
目井欣投轄,窺門悵縶驪。提壺留客住,杜宇勸人歸。
碧嶂下紅日,飛霜點黑髭。邴原良自苦,畢卓未為痴。
處士林泉適,騷人景物悲。放臣離國恨,遷客去鄉思。
須藉杯中物,聊舒鏡里眉。暫時澆磊磈,到處吐虹霓。
但戒零霜露,無勞灑涕洟。從教禁綱密,莫遣醉鄉迷。
為沃塵生肺,應防水尅脾。破除閑病惱,斷送老頭皮。
埋玉空煩酹,揮金莫計貲。三行何法制,五齊孰官司。
喜怒或交作,陰陽因並毗。達人眇天地,曲士謹毫釐。
夜汲文園井,朝餐大谷梨。渴心便淥醑,大戶怕甘酏。
滋味將何比,經綸倘在茲。一尊常准擬,三頃要耘治。
吾道久榛莽,世途多虎貔。黃封憶內醞,絺綉念宗彝。
傅說膺新命,曹參守舊規。群生思覆護,寰海厭澆漓。
倘負膏肓疾,須憑國手醫。欲傳方漢者,把盞詠吾詩。
3.《題鹽倉壁》年代: 宋 作者: 葛立方破賊須緡錢,箕斂困郡縣。孰若嚴矩矱,溟海恣煎煉。
僚寀課惰勤,息入計虧羨。連艘走群商,金帛委神甸。
小人堪底用,吏鞅縻卑賤。怪來符似火,法制適中變。
省覽幾牛腰,十日了未遍。鳧行摘紙尾,揮掃同掣電。
盈車筆摧穎,溢匣印銷篆。壯士縛朱墨,食廢枕弗奠。
忍飢危腸吼,失睡兩眼眩。我本丘壑姿,素乏封侯面。
胡為浪自苦,剛作五斗戀。會當還此笏,歸雲送蒼弁。
4.《送許希元尉德清》年代: 宋 作者: 陳深士生天壤內,所抱者奇氣。當觀人品高,豈尚名爵貴。
子真第一流,。
8.關於法律的詩句有哪些
1、《送傅宏著作歸覲待觀城闕》 年代: 宋 作者: 蘇轍 膠西前輩鄭康成,千載遺風及後生。
舊學詩書儒術富,兼通法律吏能精。還家彩服頻為壽,得邑河壖喜有兵。
民事近來多迫促,弦歌聊試武城聲。 2、《送師道弟守德慶》 年代: 宋 作者: 陳宓 乃父高皇侍從臣,汝今潛邸牧疲民。
天低日近偏臨照,士曠人稀費撫循。得暇詩書休釋手,先公法律自治身。
舟來勿寄南方物,只寄平反愜老親。 3、《詠史上·宣帝》 年代: 宋 作者: 陳普 不將法律作春秋,安得河南數國囚。
4、《和鄭閎中仙居十一首》 年代: 宋 作者: 陳襄 我愛仙居好,公餘日在房。憂民極反覆,責已未周詳。
法律行隨手,詩書坐滿箱。老來須向學,多病喜平康。
5、《次韻黃簿》 年代: 宋 作者: 陳造 先生不著惠文冠,須信論才當價難。法律剡章真未盡,盍言粹學輩豪韓。
6、《新作南門》 年代: 宋 作者: 蘇轍 於公決獄多陰功,自知有子當三公,高作里門車馬通。定國精明有父風,飲酒一石耳目聰。
漢家宰相仍侯封,左右中興始且終。我家讀書自我翁,恥言法律羞丘戎。
中年出入黃門中,智巧不足稱愚忠,雖雲寡過亦無功。不忮不求心粗空,舉世知我惟天工。
恃此知不累兒童,作門不庳亦不隆。陋巷正與顏生同,勢家笑唾儻見容。
9.有關「法律」的古詩有哪些
1、不將法律作春秋 出處:《詠史上·宣帝》,朝代:宋,作者:陳普 全文:不將法律作春秋,安得河南數國囚。
莫道漢家雜王霸,十分商鞅半分周。 2、恥言法律羞丘戎 出處:《新作南門》,朝代: 宋 ,作者: 蘇轍 全文:於公決獄多陰功,自知有子當三公,高作里門車馬通。
定國精明有父風,飲酒一石耳目聰。漢家宰相仍侯封,左右中興始且終。
我家讀書自我翁,恥言法律羞丘戎。中年出入黃門中,智巧不足稱愚忠,雖雲寡過亦無功。
不忮不求心粗空,舉世知我惟天工。恃此知不累兒童,作門不庳亦不隆。
陋巷正與顏生同,勢家笑唾儻見容。 3、惟用法律自繩己 出處:《寄盧仝》,朝代: 宋唐,作者: 韓愈 全文:玉川先生洛城裡,破屋數間而已矣。
一奴長須不裹頭,一婢赤腳老無齒。辛勤奉養十餘人,上有慈親下妻子。
先生結發憎俗徒,閉門不出動一紀。至今鄰僧乞米送,仆忝縣尹能不恥。
俸錢供給公私餘,時致薄少助祭祀。 勸參留守謁大尹,言語才及輒掩耳。
水北山人得名聲,去年去作幕下士。水南山人又繼往,鞍馬仆從塞閭里。
少室山人索價高,兩以諫官征不起。彼皆刺口論世事,有力未免遭驅使。
先生事業不可量,惟用法律自繩己。春秋三傳束高閣,獨抱遺經窮終始。
往年弄筆嘲同異,怪辭驚眾謗不已。 4、先公法律自治身 出處:《送師道弟守德慶》,朝代: 宋, 作者: 陳宓 全文:乃父高皇侍從臣,汝今潛邸牧疲民。
天低日近偏臨照,士曠人稀費撫循。得暇詩書休釋手,先公法律自治身。
舟來勿寄南方物,只寄平反愜老親。 5、兼通法律吏能精 出處:《送傅宏著作歸覲待觀城闕》,朝代: 宋, 作者: 蘇轍 全文:膠西前輩鄭康成,千載遺風及後生。
舊學詩書儒術富,兼通法律吏能精。還家彩服頻為壽,得邑河壖喜有兵。
民事近來多迫促,弦歌聊試武城聲。 6、自從四方多法律 出處:《次韻子瞻見寄》,朝代: 宋, 作者: 並敘 全文:我將西歸老故丘,長江欲濟無行舟。
宦遊已如馬受軛,衰病擬學龜藏頭。三年學舍百不與,糜費廩粟常慚羞。
矯時自信力不足,從政敢謂學已優。閉門卻掃誰與語,畫夢時作鈞天游。
自從四方多法律,深山更深逃無術。眾人奔走我獨閑,何異端居割蜂蜜。
懷安已久心自知,彈劾未至理先屈。餘杭軍府百事勞,經年未見持干旄。
賈生作傅無封事,屈平憂世多離騷。煩刑弊法非公恥,怒馬奔車忌鞭箠。
藐藐何自聽諄諄,諤諤未必賢唯唯。求田問舍古所非,荒畦弊宅今余幾。
出從王事當有程,去須膰肉嫌無名。掃除百憂唯有酒,未退聊取身心輕。
⑶ 贊美律師的詩詞美文
贊美律師的詩詞美文:
1、禪客歸心急,山深定易安。清貧修道苦,孝友別家難。雪路侵溪轉,花宮映岳看。到時瞻塔暮,松月向人寒。——清江《送贊律師歸嵩山》
2、薝蔔花紅徑草青,雪膚冰骨步輕輕。今朝暫到焚香處,只恐床前有虱聲。——貫休《律師》
3、亂後江邊寺,堪懷二律師。幾番新弟子,一樣舊威儀。院影連春竹,窗聲接雨池。共緣山水癖,久別共題詩。——齊己《寄懷江西徵岷二律師》
4、能知出世法,詎有在家心。南院開門送,東山策杖尋。經年期故里,及夏到空林。念遠長勞望,朝朝草色深。——皇甫冉《送從侄棲閑律師》
5、為此疏名路,頻來訪遠公。孤標宜雪後,每見憶山中。靜影生幽蘚,寒聲入迥空。何年植茲地,曉夕動清風。——劉得仁《冬日題興善寺崔律師院孤松》
6、沐浴前朝像,深秋白發師。從來居此寺,未省有東池。幽石叢圭片,孤松動雪枝。頃曾聽道話,別起遠山思。——無可《寄興善寺崔律師》
7、苦節兼青目,公卿話有餘。唯傳黃葉喻,還似白泉居。猿撥孤雲破,鍾撞眾木疏。社壇蹤跡在,重結復何如。——貫休《題惠琮律師院》
8、律中麟角者,高淡出塵埃。芳草不曾觸,幾生如此來。壑風吹磬斷,杉露滴花開。如結林中社,伊余亦願陪。——貫休《題嶧桐律師院》
9、儀冠凝寒玉,端居似沃州。學徒梧有鳳,律藏目無牛。茗滑香黏齒,鍾清雪滴樓。還須結西社,來往悉諸侯。——貫休《題淮南惠照寺律師院》
10、錦溪光里聳樓台,師院高凌積翠開。深竹杪聞殘磬盡,一茶中見數帆來。焚香只是看新律,幽步猶疑損綠苔。莫訝題詩又東去,石房清冷在天台。——貫休《寄題詮律師院》
11、遙知郡齋夜,凍雪封松竹。時有山僧來,懸燈獨自宿。——韋應物《宿永陽寄璨律師》
12、釋子喜相偶,幽林俱避喧。安居同僧夏,清夜諷道言。對閣景恆晏,步庭陰始繁。逍遙無一事,松風入南軒。——韋應物《起度律師同居東齋院》
13、出家童子歲,愛此雪山人。長路經千里,孤雲伴一身。水中應見月,草上豈傷春。永日空林下,心將何物親。——皇甫冉《送安律師》
14、相傳五部學,更有一人成。此日靈山去,何方半座迎。麻衣逢雪暖,草履躡雲輕。若見中林石,應知第四生。——戴叔倫《送嵩律師頭陀寺》
15、陽羨諸峰頂,何曾異剡山。雨晴人到寺,木落夜開關。縫衲紗燈亮,看心錫仗閑。西方知有社,未得與師還。——崔子向《送惟詳律師自越之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