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領導辦案
㈠ 法官違規辦案向誰投訴
法官違規辦案的投訴對象如下:
1、向執行局局長投訴;
2、直接向法院監察室投訴;
3、向中級法院的執行局投訴;
4、向紀檢監察部門投訴;
5、向法官所在單位的上級主管部門進行投訴;
6、通過各級紀委的網站進行投訴。
法官的監督機構:
1、最高人民法院:作為我國司法體系的最高機構,負責監督全國法院系統的工作;
2、地方各級人民法院:根據行政級別,省、市、縣等各級法院對本轄區內的法官行為進行監督;
3、司法行政機關:如司法局等,負責對法官的資格和行為進行管理和監督;
4、檢察機關:檢察院有權對法官是否違法辦案進行監督,並提起公訴;
5、紀檢監察機關:對法官的違紀行為進行調查和處理;
6、法官協會:雖非官方監督機構,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對法官的職業行為進行監督和評議。
綜上所述,當法官在辦案過程中出現違規行為時,公民可以通過多種途徑進行投訴,包括但不限於向執行局局長、法院監察室、中級法院執行局、紀檢監察部門提出,或者向法官所屬單位的上級主管部門反映情況,以及利用各級紀委網站提交投訴。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三十三條
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請執行書之日起超過六個月未執行的,申請執行人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上一級人民法院經審查,可以責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內執行,也可以決定由本院執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執行。
㈡ 入額院庭長辦案工作規定
法律分析:《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加強各級人民法院院庭長辦理案件工作的意見》指出各級人民法院院庭長入額後應當辦理案件,包括獨任審理案件、參加合議庭作為承辦法官審理案件、參加合議庭擔任審判長或作為合議庭成員參與審理案件,禁止入額後不辦案、委託辦案、掛名辦案,不得以聽取匯報、書面審查、審批案件等方式代替辦案。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加強各級人民法院院庭長辦理案件工作的意見》 一、各級人民法院院庭長入額後應當辦理案件,包括獨任審理案件、參加合議庭作為承辦法官審理案件、參加合議庭擔任審判長或作為合議庭成員參與審理案件,禁止入額後不辦案、委託辦案、掛名辦案,不得以聽取匯報、書面審查、審批案件等方式代替辦案。
㈢ 法院法官違規辦案怎樣投訴
法律分析:1.可以向法院院長反應。法院院長對於法院的管理可分為審判管理 、司法行政管理和人事管理,法院院長對審判具有領導責任。關於審判內容的投訴,如果法官違規偏袒證據確鑿,在審判前可以向法院院長反映。
2.可以向法官所屬法院反映。對於法官收受賄賂,態度惡劣等違規違紀問題可以向法院監察部門(如區縣級一般設有監察科)反應,法院監察部門電話是向外公開的,可以通過查號台或網站查詢。
3.可以向法院所在地監察部門或紀委反映。如果認為執行法官存在違法亂紀,可以到法院當地的監察委員會或紀委投訴舉報,如法院所在地的某市紀委或監察委,對法官違法亂紀行為進行調查處理。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七十二條 第二審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可以進行調解。調解達成協議,應當製作調解書,由審判人員、書記員署名,加蓋人民法院印章。調解書送達後,原審人民法院的判決即視為撤銷。
㈣ 法院法官違法辦案去哪裡舉報
法律主觀:
1、上級主管部門,即上級人民法院投訴,法官所在單位的上級主管部門進行投訴投訴,提供相關的資料,注意資料的真實性、可靠性知畝灶。2、向執行局長投訴,執行局長是執行案件承辦人的直接領導,向其投訴最快捷、最有效。耐攔投訴時要詳細說明承辦法官的失職或工作不力的事實搭扮,切中要害,便於對下屬進行有效管理。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第四十七條法官涉嫌違紀違法,已經被立案調查、偵查,不宜繼續履行職責的,按照管理許可權和規定的程序暫時停止其履行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