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院判不

法院判不

發布時間: 2025-10-09 22:04:39

法院法官裁決明顯不合理不合法可不可以告法官

可以的,根據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當事人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判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判決書之日起15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當事人不服地方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10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
法律分析
如果判決不公涉嫌審判法官個人的違法犯罪,可向當地的紀委或者人民檢察院舉報。民法院的判決在法律上具有幾方面的效力,包括對人的拘束力、對事的確定力和執行力。判決對人的拘束力,即判決具有確認某一主體應當為一定行為或者不應當為一定行為的效力。這種效力包括對當事人、人民法院和社會的效力。判決一經生效,具有普遍的拘束力,當事人必須遵守,人民法院不能隨意改變,社會應當尊重。判決對事的確定力是指判決對當事人之間的爭議能夠從法律上作出定論,當事人不得再爭執,判決的確定力分為形式上的確定力與實質意義上的確定力,也叫形式意義上的既判力與實質意義上的既判力。前者是指判決一經生效,當事人就不得以此法律上的事實提起訴訟或者提起上訴。後者是指判決確定的實體權利義務不得爭執,不容改變。執行力是指判決有作為執行根據,從而進行強制執行的效力。執行力只是對給付判決而言,沒有給付內容的判決,不具有執行力。確認判決和變更判決不必執行,也不可能執行。向人民檢察院申訴,按照相關規定,人民檢察院有權對民事訴訟實行法律監督。向當地人大申訴,要求實行監督。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對本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的工作實施監督,促進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如果有證據怎麼辦案人員違法犯罪的,還可以向公安機關、檢察院、紀委等部門舉報。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六十四條 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第二十六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作出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是被告。經復議的案件,復議機關決定維持原行政行為的,作出原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和復議機關是共同被告;復議機關改變原行政行為的,復議機關是被告。復議機關在法定期限內未作出復議決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起訴原行政行為的,作出原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是被告;起訴復議機關不作為的,復議機關是被告。兩個以上行政機關作出同一行政行為的,共同作出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是共同被告。行政機關委託的組織所作的行政行為,委託的行政機關是被告。行政機關被撤銷或者職權變更的,繼續行使其職權的行政機關是被告。

❷ 案子交到法院後一定要判刑嗎有可能判無罪嗎

刑事訴來訟源是指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在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和要求,查證、核實被告人是否實施了犯罪,是否應當受到刑罰的處罰以及應當受到何種刑事處罰的活動。我國適用的是無罪推定原則,即未經人民法院依法判決,對任何人都不得確定有罪。未經法院判決對任何人不得確定有罪的原則,是堅持以事實為根據,在法院判決被告人有罪之前,不認其為罪犯,但也不排除其有犯罪嫌疑,而是實事求是地進行偵查,客觀地收集有罪、無罪、罪重輕的各種證據,根據事實確定犯罪的有無。該原則明確了人民法院才有定罪權,除人民法院以外,其他任何機關和個人包括檢察機關都無權行使該權利。那麼經過公訴後,是否一定會判刑呢?很明顯,是不一定的,法院審理刑事案件結果並不一定是有罪判刑,可能會判決無罪,也可能判決有罪,甚至判決免於刑事處罰。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十二條即未經人民法院依法判決,對任何人都不得確定有罪。

❸ 法院判案不公怎麼辦

問題一:法院判決不公怎麼辦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二條 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的,自收到判決書後五日以內,有權請求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人民檢察院自收到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請求後五日以內,應當作出是否抗訴的決定並且答復請求人。
第二百零三條 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檢察院提出申訴,但是不能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
第二百零四條 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的申訴符合下列情形余鄭之一的,宴困人民法院應當重新審判:
(一)有新的證據證明原判決、裁定認定的事實確有錯誤的;
(二)據以定罪量刑的證據不確實、不充分或者證明案件事實的主要證據之間存在矛盾的;
(三)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
(四)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晌毀念案件的時候,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

問題二:法院判案不公該怎麼辦? 15日內,可以上訴,如果過了上訴期,就只能申訴了,不管樹苗是假的還是真的,應當歸還的是收到的貨款和違約金.

問題三:法院判案不公,我們要怎麼辦 為什麼不上訴呢?龍湖區法院的判決只是一審,還能上訴啊,上訴到汕頭市法院去審理,覺得搐不服的向廣東省高院提再審。

問題四:法院判案不公應該怎麼辦 上訴至上級法院。

問題五:法院判決不公怎麼 *** 就是去上一級的單位

問題六:法院判明顯不公怎麼辦 有三個辦法:
1、如果是一審,可以上訴到中院;
2、如果是二審,可以申請再審,或向同級檢察院申請抗訴;
3、尋求媒體曝光幫助,拿錢打通渠道找法官幫忙(這一條個人不建議,畢竟違法,但在現實中卻又非常有效)。

問題七:法官辦案不公怎麼辦 1、根據最高法院的《法庭規則》規定,不管是民事還是刑事案件,錄音、錄像、拍照等的前提是經過合議庭或獨任審判的審判員的同意。
2、法官辦案不公的話,您應當在庭審後形成書面材料向法院、檢察院、紀委、人大、政法委等反映情況。就案件本身的不服,您還可以上訴處理。
3、請相信法律是公證的。

問題八:如何投訴舉報法院判案不公 投訴法庭判決不公的辦法有:1、在法律規定的時間內向作出判決的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2、在判決生效後兩年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申訴。3、如果判決不公涉嫌審判法官個人的違法犯罪,可向當地的紀委或者人民檢察院舉報。

問題九:如果法官判案不公,存在偏袒對方,怎麼辦? 把地方記者帶上…看看是如何的不公…

問題十:法院判決不公如何 *** 10分 因為我國刑事訴訟中實行的是「兩審終審制」即一個案件最多經過兩級法院審判即告終結的制度,對於第二審法院作出的終審判決、裁定,當事人等不得再提出上訴,人民檢察院不得按照上訴審程序提出抗訴。如果中級法院的判決是在一審中,那麼可以向省高院提起上訴。如果就是二審,若不服可以提起申訴,申訴條件可以參考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二條
民事訴訟中二審終審後當事也可以申請法院啟動再審程序。申訴條件參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八條。

❹ 法院判案不公平向哪個部門投訴

法律分析:1、法院內部投訴。向執行庭的庭長、局長、法院的院長,原案件主審法官進行投訴;2、向檢察院進行投訴。檢察院對法院有監督責任。對抗訴的案件,人民檢察院認為人民法院作出的判決、裁定仍然確有錯誤的,如果案件是依照第一審程序審判的,應當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民法院的判決在法律上具有幾方面的效力,包括對人的拘束力、對事的確定力和執行力。判決對人的拘束力,即判決具有確認一主體應當為一定行為或者不應當為一定行為的效力。這種效力包括對當事人、人民法院和社會的效力。判決一經生效,具有普遍的拘束力,當事人必須遵守,人民法院不能隨意改變,社會應當尊重。判決對事的確定力是指判決對當事人之間的爭議能夠從法律上作出定論,當事人不得再爭執,判決的確定力分為形式上的確定力與實質意義上的確定力,也叫形式意義上的既判力與實質意義上的既判力。前者是指判決一經生效,當事人就不得以此法律上的事實提起訴訟或者提起上訴。後者是指判決確定的實體權利義務不得爭執,不容改變。執行力是指判決有作為執行根據,從而進行強制執行的效力。執行力只是對給付判決而言,沒有給付內容的判決,不具有執行力。確認判決和變更判決不必執行,也不可能執行。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二百二十八條 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認為本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裁定確有錯誤的時候,應當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
第二百二十九條 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的,自收到判決書後五日以內,有權請求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人民檢察院自收到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請求後五日以內,應當作出是否抗訴的決定並且答復請求人。
第二百三十條 不服判決的上訴和抗訴的期限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訴和抗訴的期限為五日,從接到判決書、裁定書的第二日起算。

❺ 只開庭不判是什麼原因

1. 法院開庭未判的原因可能包括案件復雜,需要庭後經過研究、合議後再作出判決。
2. 如果經過審理後,人民法院選擇定期宣判的,宣判信慶後會立即向當事人送達判決書。
3. 人民法院開庭審理案件後,人民法院作出宣判的,會在規定的期限內出具判決書。
4. 開庭後遲遲不出判決書的原因可能是案件中止審理,或者現在審理中。
5. 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
6. 開庭後沒有立即宣判,說明法院要擇期宣判,也就是在開庭結束一段時間之後再宣判。
7. 開庭後立即宣判的情況主要針對刑事案件和簡易程序的民事案件,對於復雜的民事案件,則往往選擇開庭結束後再宣判。
8. 宣告判決時,必須告知當事人上訴權利、上訴期限和上訴的法院。對於離婚判決,還必須告知當事人在判決發生法律效力前不得另行結婚。
希望以上內容能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還有其它問題請咨詢專業律師

熱點內容
北京法治台 發布:2025-10-10 02:35:01 瀏覽:564
和公司簽訂的協議違反勞動法 發布:2025-10-10 02:33:25 瀏覽:231
工資支付條例2015 發布:2025-10-10 02:30:26 瀏覽:414
司法人事管理 發布:2025-10-10 02:29:44 瀏覽:205
制定刑法的法律根據是 發布:2025-10-10 02:19:07 瀏覽:675
法院袁義海 發布:2025-10-10 02:17:34 瀏覽:712
仲裁調解書一經作出即發生法律效力對嗎 發布:2025-10-10 02:16:52 瀏覽:88
幹部選拔任用條例修訂 發布:2025-10-10 01:46:36 瀏覽:697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訴訟文書樣式 發布:2025-10-10 01:45:46 瀏覽:820
排污費徵收使用管理條例最新 發布:2025-10-10 01:36:18 瀏覽: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