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章
最高人民法院依照《刑法》的規定,分別以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和偽造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印章罪定罪處罰。
對於2015年10月31日以前提起的民事訴訟,根據《刑法》第二百八十條偽造、變造、買賣或者盜竊、搶奪、毀滅國家機關的公文、證件、印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偽造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的印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對於2015年10月31日以後提起的訴訟,《刑法》第三百零七條【妨害作證罪;幫助毀滅、偽造證據罪】以暴力、威脅、賄買等方法阻止證人作證或者指使他人作偽證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1)最高人民法院章擴展閱讀
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的司法解釋
關於偽造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印章犯罪的處刑規定。根據本款規定,對偽造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印章犯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關於偽造、變造居民身份證犯罪的處刑規定。這里的偽造、變造居民身份證,包括偽造虛假的居民身份證和對真的居民身份證進行塗改,改變姓名、年齡等。
根據犯罪情節輕重,本款對偽造、變造居民身份證犯罪規定了兩檔處刑:1.情節一般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2.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這里的「情節嚴重的」,主要是指偽造、變造的次數多、數量大的;非法牟利數量大的;造成其他嚴重後果的,等等。
Ⅱ 最高人民法院使用蓋有單位印章的空白函如何承擔民事責任的規定
連帶責任,無論是偷竊的,借給的,都要承擔連帶責任
Ⅲ 最高人民法院如何認定企業多枚公章
若有證據證明多枚印章都是企業確實在使用的印章,只是其中一枚沒有公安備案的話,通過最高法以往的判例可以看到,對兩枚印章的法律效力都是予以認可的。
案例摘抄:
4、公司在經營管理過程中,存在使用兩枚公章的情況,兩枚公章對外均代表魯
泉公司,合同上加蓋哪一枚公章,不影響合同的效力。
【相關案例】
最高人民法院(2013)民提字第184號鄒春金與陳懷深、海南魯泉實業有限公司、王洪英、崔傳珍、陳延峰建設用地使用權糾紛案
裁判摘要:
關於轉讓合同上加蓋的公章問題。根據本案證據顯示的內容,魯泉公司成立後,沒有向行政主管部門申請公章備案;魯泉公司在經營管理過程中,存在使用兩枚公章的情況。一審法院委託海南公平司法鑒定中心作出的鑒定意見可反映,魯泉公司的兩枚公章在公司年檢、經營管理中均先後使用過。魯泉公司主張合同上加蓋的該枚公章系劉法亭私刻使用、魯泉公司不認可,但就此沒有充分證據證實,且與案件證據反映的內容不相符,本院不予採信。況且,陳懷深作為與魯泉公司簽訂合同的相對人,根據經濟交往常理,客觀上也有充分理由相信合同上加蓋的公章系魯泉公司使用的印章。至於魯泉公司使用公章不規范的問題,不屬於本案審查的范圍。因此,兩枚公章對外均代表魯泉公司,合同上加蓋哪一枚公章,不影響合同的效力。
Ⅳ 法院在文書上寫著最高人民法院審核,終止息訴罷訪,卻沒有最高人民法院印章。可以作批示嗎,
法院在文書上寫著最高人民法院審核,終止息訴罷訪,卻沒有最高人民法院印章。可以作批示嗎,應該有印章
Ⅳ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公章是哪樣圖案
網路圖片搜索「最高人民法院公章」即可查看樣式。
基本圖案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四個字圍繞在國徽上面。
Ⅵ 法院專遞封面是蓋法院的印章還是最高人民法院的標識
屬於具有來效力的法源規(司法解釋類),但其內容上有與後頒布的法規(司法解釋)有抵觸的地方以後法為准;同時關於民事訴訟的最有效的法規當屬最近最高院頒布的司法解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法釋〔2015〕5號)。
Ⅶ 最高人民法院如何認定企業的多枚公章
若有證據證明多枚印章都是企業確實在使用的印章,只是其中一枚沒有公安專備案的話,通過最屬高法以往的判例可以看到,對兩枚印章的法律效力都是予以認可的。
Ⅷ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公章是哪樣圖案,時間2015年
與國務院公章差不多,圓形章,中間是國徽,邊沿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字樣。
Ⅸ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屬於
發文單位:最高人民法院
文號:法釋〔2012〕21號
發布日期:2012-12-20
執行日期:2013-1-1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的解釋》已於2012年11月5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559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
2012年12月20日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
(2012年11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559次會議通過)
目 錄
第一章 管 轄
第二章 回 避
第三章 辯護與代理
第四章 證 據
第一節 一般規定
第二節 物證、書證的審查與認定
第三節 證人證言、被害人陳述的審查與認定
第四節 被告人供述和辯解的審查與認定
第五節 鑒定意見的審查與認定
第六節 勘驗、檢查、辨認、偵查實驗等筆錄的審查與認定
第七節 視聽資料、電子數據的審查與認定
第八節 非法證據排除
第九節 證據的綜合審查與運用
第五章 強制措施
第六章 附帶民事訴訟
第七章 期間、送達、審理期限
第八章 審判組織
第九章 公訴案件第一審普通程序
第一節 審查受理與庭前准備
第二節 宣布開庭與法庭調查
第三節 法庭辯論與最後陳述
第四節 評議案件與宣告判決
第五節 法庭紀律與其他規定
第十章 自訴案件第一審程序
第十一章 單位犯罪案件的審理
第十二章 簡易程序
第十三章 第二審程序
第十四章 在法定刑以下判處刑罰和特殊假釋的核准
第十五章 死刑復核程序
第十六章 查封、扣押、凍結財物及其處理
第十七章 審判監督程序
第十八章 涉外刑事案件的審理和司法協助
第十九章 執行程序
第一節 死刑的執行
第二節 死刑緩期執行、無期徒刑、有期徒刑、拘役的交付執行
第三節 管制、緩刑、剝奪政治權利的交付執行
第四節 財產刑和附帶民事裁判的執行
第五節 減刑、假釋案件的審理
第六節 緩刑、假釋的撤銷
第二十章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訴訟程序
第一節 一般規定
第二節 開庭准備
第三節 審 判
第四節 執 行
第二十一章 當事人和解的公訴案件訴訟程序
第二十二章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違法所得的沒收程序
第二十三章 依法不負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的強制醫療程序
第二十四章 附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