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的產生
1. 人民法院是國家審判機關由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向同級人民政府負責並報告工作是否
人民法院是國家的審判機關,由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對人民代表大會負責,受人民代表大會監督並報告工作,不是向同級政府負責並報告工作。
2.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與最高法院是什麼關系
法律分析:最高人民法院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督。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負責立法和監督。最高人民法院是司法審判機關,負責司法審判工。最高人民法院,國務院,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都是國家機構的重要組成部分。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三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機構實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則。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都由民主選舉產生,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 國家行政機關、監察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都由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督。 中央和地方的國家機構職權的劃分,遵循在中央的統一領導下,充分發揮地方的主動性、積極性的原則。
3. 地方人民法院是否對上級人民法院負責
地方人民法院不對上級人民法院負責。各級人民法院由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產生,並對其負責和報告工作。
法律分析
各級人民法院由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產生。下級法院可以向上級法院移送管轄,移送管轄,是地方人民法院受理某一案件後,發現對該案無管轄權,為保證該案件的審理,依照法律相關規定,將該案件移送給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移送管轄的實質是對案件進行移送,而不是對案件管轄權進行移送。它是對管轄發生錯誤所採用的一種糾正措施。移送管轄通常發生在同級人民法院之間,但也不排除在上、下級人民法院之間移送。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對產生它的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負責並報告工作。專門人民法院對產生它的國家權力機關負責。專門人民法院地方對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負責並報告工作。我國基層人民法院指導人民調解委員會工作的職權。人民法院在審理案件時,發現不屬於人民法院主管的不法行為時,有權向相應機關提出建議做出處理。各級法院機構都設有主管審判工作的相應組織,行使有關審判行政方面的職權,但是由於不享有關鍵的人事任免權,因此我國法院的司法行政權是有限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
第十六條 最高人民法院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負責並報告工作。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對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負責並報告工作。專門人民法院是我國人民法院系統的組成部分,它和各級人民法院共同行使國家的審判權。但專門人民法院在我國人民法院系統中又具有特殊性,即專門人民法院是在特定部門或對特定案件設立的審判機關,而不是按行政區域設立的審判機關。對專門人民法院判決和裁定的上訴案件和抗訴案件由最高人民法院審理。 專門人民法院的組織與職權,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通過法律來規定。
4. 我國司法機關有哪些
我國司法機關有:
(一)人民法院
我國憲法第一百二十三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是國家的審判機關」,明確了人民法院履行國家審判職能的性質。審判權由人民法院單獨行使,其他國家機關不能分享。
我國憲法規定,最高人民法院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負責並受它監督。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由同級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對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負責並受它監督。
(二)人民檢察院
我國憲法第一百二十九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是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明確了人民檢察院代表國家行使檢察權的法律監督機關性質。人民檢察院依照法律規定有權對國家工作人員履行職務進行監督,對公安機關的偵查、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司法行政機關的監獄工作進行監督。
我國憲法規定,最高人民檢察院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負責並受它監督。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由同級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對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負責並受它監督。下級人民檢察院還要對上級人民檢察院負責。
(三)公安機關
我國公安機關具有雙重屬性:一方面,它是公安行政管理機關,屬於國家行政機關的組成部分;另一方面,它是國家的偵查機關,具有司法機關的屬性。
國務院設公安部,領導全國的人民警察,組織和管理全國的公安工作。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設公安廳(局),省轄市和自治區轄市、地區、自治州、盟設公安局(處),縣、市、旗設公安局,市轄區設公安分局。
城市街道和縣屬區、鄉、鎮設公安派出所,作為縣(區)公安機關的派出機構,由公安機關直接領導和管理。
(四)國家安全機關
國務院設國家安全部,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設國家安全廳(局),其他地方可根據需要設置國家安全機構或者人員。
(五)司法行政機關
我國司法行政機關也具有雙重屬性:一方面,它行使司法方面的行政管理權,屬於國家行政機關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它又承擔輔助國家司法職能實施(如刑罰執行)的行政管理任務,具有司法機關的屬性。
5. 人民法院是國家審判機關,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其主要職責包括哪些
1、最高人民法院,其主要職權包括:
(1)一審管轄權。
(2)上訴管轄權。
(3)審判監督權。
(4)司法解釋權。
(5)死刑核准權。
2、地方各級人民法院:
(1)基層人民法院,包括縣人民法院和不設區的市人民法院、自治縣人民法院、市轄區人民法院。基層人民法院的職權主要包括如下幾個方面:一審管轄權、庭外處理權、調解指導權。
(2)中級人民法院,包括在省、自治區內按地區設立的中級人民法院;在直轄市內設立的中級人民法院;設區的市的中級人民法院;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中級人民法院的職權主要包括如下幾個方面:一審管轄權、上訴管轄權。
(3)高級人民法院,包括省高級人民法院、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其職權主要包括如下幾個方面:一審管轄權、上訴管轄權、審判監督權、死刑核准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