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最高法院英文
『壹』 美國行政法是由哪一個機構頒布的
最高法院。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Federal Supreme Court of the United States),美國聯邦法院系統的最高審級和最高審判機關,是唯一由憲法規定的聯邦法院。1790年根據《美利堅合眾國憲法》成立,設於首都華盛頓。最初由首席法官1人和法官5人組成,1869年根據國會法令規定由首席法官1人和法官8人組成,9位大法官中,有1位是美國首席大法官,其產生過程與另外8位大法官一樣。法官均由美國總統徵得參議院同意後任命,只要忠於職守,可終身任職,非經國會彈劾不得免職。但年滿70歲、任職滿10年或年滿65歲、任職滿15年者,可自動提出退休,另外,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的薪水不能被裁減。美國憲法規定,聯邦最高法院對涉及大使、其他使節和領事以及一州為訴訟一方的案件有初審權;對州最高法院或聯邦上訴法院審理的案件,有權就法律問題進行復審;有權頒發調審令,調審下級聯邦法院或法院審理的案件。聯邦最高法院還擁有司法審查權,審查聯邦或州的立法或行政行為是否違憲。不論是初審案件,還是復審案件,都是終審判決。聯邦最高法院開庭時間為每年10月的第一個星期一到翌年6月中旬 。判決以法官投票的簡單多數為准,判決書寫下各方意見。
『貳』 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都是誰共有9個。
美國最高法院(Supreme Court of the United States )至今有過17位首席大法官(Chief Justice of the United States)而不是位。第9位是在上世紀10——20年代在任的,距今已有近一個世紀。
美國最高法院歷任首席大法官及任期:
1、約翰·傑伊(John Jay),1789年9月26日 - 1795年6月29日
2、約翰·拉特利奇(John Rutledge),1795年6月30日—1795年12月28日
3、奧利弗·埃爾斯沃思(Oliver Ellsworth),1796年3月8日 - 1800年12月15日
4、約翰·馬歇爾(John Marshall),1801年2月4日 - 1835年7月6日
5、羅傑·布魯克·托尼(Roger Brooke Taney),1836年3月28日 - 1864年10月12日
6、薩蒙·波特蘭·蔡斯(Salmon Portland Chase ),1864年12月15日 - 1873年5月7日
7、莫里森·雷米克·韋特(Morrison Remick Waite),1874年3月4日 - 1888年3月23日
8、梅爾維爾·韋斯頓·富勒(Melville Weston Fuller ),1888年10月8日 - 1910年7月4日
9、愛德華·道格拉斯·懷特(Edward Douglass White, Jr.)1910年12月19日 - 1921年5月19日
10、威廉·霍華德·塔夫脫(William Howard Taft ),1921年7月11日 - 1930年2月3日
11、查爾斯·埃文斯·休斯(Charles Evans Hughes Sr.),1930年2月24日 - 1941年7月1日
12、哈倫·菲斯克·斯通(Harlan Fiske Stone ),1941年7月3日 - 1946年4月22日
13、弗雷德里克·摩爾·文森(Frederick Moore Vinson ),1946年6月24日 - 1953年9月8日
14、厄爾·沃倫(Earl Warren),1953年10月5日 - 1969年6月23日
15、沃倫·厄爾·伯格(Warren Earl Burger),1969年6月23日 - 1986年9月26日
16、威廉·哈布斯·倫奎斯特(William Hubbs Rehnquist),1986年9月26日 - 2005年9月3日
17、約翰·格洛弗·羅伯茨(John Glover Roberts Jr. ),2005年9月29日至今
『叄』 美國的聯邦最高法院有陪審團嗎
美國的聯邦最高法院(Supreme Court),是沒有陪審團的。它只有首席大法官1人和大法官數人(目前大法官的人數,包括首席大法官,是9人)。聽審時,不見得所有大法官都會到場,也有的是根據書面資料給出終審裁決意見的。判決以大法官投票的簡單多數為准 ,但是判決書也會寫下每一方的意見。判決後的判例,對各級法庭均有約束力,這些判例是為審理同類案件的今後依據,等同新的法律條文,直到再新的判決修正了舊的判決。
---------------------------------------
「不管高低都有陪審團監督」,「有」,這些是錯的。
1。像我以前去的交通法庭,那一次就只有我,警長和法官三個人,連個旁聽的都沒有,哪有「不管高低都有陪審團監督」。只有你如果不服法官的審理,可以直接或後來,要求提升到正式的有陪審團的法庭來審理。這個是所謂的「Rights to be trailed by Jury」。
2。美國的陪審團不是負責監督的,這完全搞錯了。陪審團是聽取正反辯論,然後決定是否有罪,法官是依據陪審團的決定,決定刑期的方式和長短。美國的陪審團,不是負責監督的,而是負責判定有罪否。
3。在美國最高法院(Supreme Court),是有旁聽的,因為美國的最高法院是開放給所有人的而不是高高在上的。但是法庭的判決是由大法官的意見來決定的,而不是像下級法院是由陪審團來決定是否有罪。所以美國最高法院,是沒有真正意義的陪審團的。
『肆』 求美國法院介紹
與中國、德國、法國等大陸法系國家不同,美國是實行判例法的英美法系國家。美國司法制度體現了貫徹三權分立的原則,實行司法獨立,法院組織體系復雜。
概言之,美國法院組織分為聯邦和地方兩大系統,聯邦最高法院享有特殊的司法審查權。聯邦法院和州法院兩大系統適用各自的憲法和法律,管轄不同的案件和地域。美國沒有統一的行政法院;行政糾紛案件除由普通法院審理外,各獨立機構也有權受理和裁決。此外,還有國會根據需要通過有關法令建立的特別法院,如聯邦權利申訴法院等。
美國法院諸訴訟都實行「三審終審制」,不同於我國的二審終審制。聯邦法院系統有三個等級的法院,即聯邦最高法院(U.S.Supreme Court)、聯邦巡迴法院(U.S. Circuit Court)、聯邦地區法院(U.S.District Court)。其中巡迴法院亦稱上訴法院,相當於國內的中級法院,但不直接審理一審案件。聯邦地區法院則作為聯邦系統的基層法院。美國五十個州劃分十三個審判區域設有十三個巡迴法院,一個巡迴法院往往下轄數個地區法院。所有聯邦法院的經費直接來源於聯邦政府。與聯邦法院系統相比,州法院系統的情況相對復雜。原因在於美國是聯邦制國家,各州有自己的憲法,有各自的法院系統,自成體系。但州法院系統一般分為三個層次:州最高法院(State Supreme Court),州上訴法院 (Superior Court of Appellate Division),及初審法院(County or Municipal Court)。
聯邦系統法院管轄的案件主要是:①因聯邦法律、條約或州憲法而系爭的所謂「聯邦問題案件」,包括憲法規定由最高法院初審或終審的案件,以及聯邦法律規定由聯邦系統的法院專屬管轄的案件,如破產案件等。②雙方當事人為不同國籍或州籍而且系爭數額達一萬美元的案件,可由當事人自行決定由聯邦法院或州法院審理,但離婚案件除外。③聯邦其他法院移送的案件,以及原屬聯邦與州雙重管轄而雙方當事人自願轉由聯邦法院審理的案件。不屬聯邦法院專屬管轄的案件,州法院均可管轄。至於各州之間的管轄,由於法律規定各異,與適用何州法律的沖突法問題密切相關,是美國法中爭執較多、解決較難的問題。
美國法院體系:美國法院分為聯邦法院和州法院兩個體系。
(1)聯邦法院:聯邦法院是美國聯邦政府的一部份,可分為普通法院和專門法院。普通法院分為三級,從下到上分別是:地方法院(district court)、上訴法院(appeal court或Court of Appeals, 除了聯邦區域上訴法院)、最高法院(the Supreme Court);專門法院有:破產法庭(bankruptcy court)、稅務法庭(tax court)、國際貿易法庭(international trade court)、聯邦區域上訴法院。地方法院共有94所,分散在全國各州境內,由1名法院獨任審理。上訴法院有13所,是第二審級法院,上訴案件由三名法官審理;最高法院設在華盛頓,由首席法官(chief justice)1人、法官(associate justice)8人組成。最高法院法官是行使司法權的最高機構,其法官由總統經參議院三分之二的多數同意後任命,並任職終身。美國的最高法院有權對是否符合憲法行使監督權。
(2)州法院:美國各州有自己的法院系統,而且各州的法院設置有所不同。但一般來說,各州設有兩個審級,即第一審法院和上訴審法院。第一審法院主要包括兩類法院a. 有限管轄法院(court of limited jurisdiction):設在市縣,主要審理輕微的刑事案件和金額較小的民事案件,如違反治安,交通和金額在一萬美圓以下的案件;b. 普通管轄法院(general jurisdiction courts):對涉及州法的一般民事和刑事案件享有管轄權。上訴審法院(appellate courts)包括州的上訴法院和最高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