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院訴本

法院訴本

發布時間: 2025-10-15 21:37:57

A. 法院起訴狀怎麼寫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121條的規定,民事起訴狀應當寫明以下4項內容:
1、原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址和聯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和聯系方式。
2、被告的姓名、性別、工作單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等信息。
3、訴訟請求和所根據的實事和理由:在訴訟請求一項中,簡要寫明原告提起訴訟,請求人民法院解決的民事權益糾紛的具體要求是什麼,分項逐一列出。要寫得明確、具體、如要求損害賠償、償還債務、履行合同、要求與被告離婚、給付贍養費、繼承遺產等等。請求應合理,切實可行。在事實和理由部分,應實事求是地將糾紛的基本事實經過寫清楚。
4、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姓名和住所:如果原告持有相關證據,可連同訴狀一起提交法院;如果證據不在原告手中,原告應向法院提供證據的相關線索、證人的姓名和住所等以便於法院調查取證。
以上4項內容是民事訴狀的主要內容,此外,還需要寫明訴狀的名稱和訴狀的結尾部分。即在訴狀的首頁首行的正中位置寫上「起訴狀」,結尾部分寫上該訴狀提交的法院名稱,副本的份數,由起訴人簽名或蓋章並註明日期。按照上述要求完成後就可將訴狀連同相關的證據材料遞交法院起訴了。

B. 民事起訴書副本是什麼

民事起訴抄書副本和正本內容一樣。

交給法院,應由法院留卷存檔的訴狀就稱為正本;而交給對方當事人的訴狀就稱為副本。

根據民事訴訟法規定,當事人向法院起訴時遞交訴狀時,應該向法院提交正本一份,並按照被

告人數提出副本。

民事起訴狀副本不是復印件,正本和副本內容是一樣的,交到人民法院的訴訟狀叫做正本;

由人民法院送達被告人的訴訟狀叫做副本。

與此案件的訴訟狀是否復印無關。正本和副本唯一不同的是,正本的 結尾寫明本訴狀副本X

份,副本沒有。

訴訟狀無論是正本還是副本,原告人都需要親筆簽字才有法律效力

C. 法院申訴書怎麼寫

法院申訴書格式如下:
1、申訴人: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民族、文化程度、工作單位、職業、住址;
2、被申訴人: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民族、文化程度、工作單位、職業、住址;
3、申訴原因;
4、請求事項;
5、事實和理由。
申訴人申訴時,可以請律師給予幫助,民事案件和經濟案件,還可以請律師擔任代理人,代替申訴人申訴。對於非訴訟上的申訴,如果屬於經濟合同糾紛或者傷害賠償等民事范圍的問題,可用調解和仲裁方法解決的,依據律師法和民事訴訟法的規定,申訴人可以委託律師擔任其代理人。對於其他問題的申訴,律師只能代寫申訴書和提供法律、政策上的意見,卻不能接受委託而擔任代理人。
《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第三百八十七條 被害人、被不起訴人對不起訴決定不服提出申訴的,應當遞交申訴書,寫明申訴理由。沒有書寫能力的,也可以口頭提出申訴。人民檢察院應當根據其口頭提出的申訴製作筆錄。


第三百八十六條 人民檢察院復查不服不起訴決定的申訴,應當在立案後三個月以內報經檢察長批准作出復查決定。案情復雜的,不得超過六個月。


第三百八十五條 對於人民檢察院依照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七條第二款規定作出的不起訴決定,被不起訴人不服,在收到不起訴決定書後七日以內提出申訴的,應當由作出決定的人民檢察院負責捕訴的部門進行復查;被不起訴人在收到不起訴決定書七日以後提出申訴的,由負責控告申訴檢察的部門進行審查。經審查,認為不起訴決定正確的,出具審查結論直接答復申訴人,並做好釋法說理工作;認為不起訴決定可能存在錯誤的,移送負責捕訴的部門復查。
人民檢察院應當將復查決定書送達被不起訴人、被害人。復查後,撤銷不起訴決定,變更不起訴的事實或者法律依據的,應當同時將復查決定書抄送移送起訴的監察機關或者公安機關。


第三百八十二條 被害人不服不起訴決定,在收到不起訴決定書七日以後提出申訴的,由作出不起訴決定的人民檢察院負責控告申訴檢察的部門進行審查。經審查,認為不起訴決定正確的,出具審查結論直接答復申訴人,並做好釋法說理工作;認為不起訴決定可能存在錯誤的,移送負責捕訴的部門進行復查。

D. 什麼是起訴狀副本

法律分析:交給法院,應由法院留卷存檔的訴狀就稱為正本;而交給對方當事人的訴狀就稱為副本。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一十九條 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第一百二十條 起訴應當向人民法院遞交起訴狀,並按照被告人數提出副本。書寫起訴狀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起訴,由人民法院記入筆錄,並告知對方當事人。

第一百二十一條 起訴狀應當記明下列事項:

(一)原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聯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聯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別、工作單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等信息;

(三)訴訟請求和所根據的事實與理由;

(四)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姓名和住所。

熱點內容
勞動法到期年終獎 發布:2025-10-16 00:07:37 瀏覽:332
經濟法考試的題型 發布:2025-10-16 00:06:40 瀏覽:829
根據勞動法月薪員工放假應該扣工資么 發布:2025-10-16 00:02:10 瀏覽:108
兒童道德篇 發布:2025-10-15 23:57:22 瀏覽:559
青島民用建築節能條例 發布:2025-10-15 23:57:20 瀏覽:855
衛生科規章制度 發布:2025-10-15 23:48:39 瀏覽:935
道德與法治鄉下婆婆城裡媽 發布:2025-10-15 23:47:35 瀏覽:369
法國行政法案例 發布:2025-10-15 23:44:56 瀏覽:294
河南省免費法律服務 發布:2025-10-15 23:30:25 瀏覽:847
石嶺人民法院 發布:2025-10-15 23:28:02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