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院案件審限

法院案件審限

發布時間: 2021-01-13 13:20:08

❶ 民事案件審理期限

黑龍江龍廣律抄師事務所鄭雲鵬律師為您解答:

具體的審限與審理的程序有很大關系,以下為您列舉一般案件的審限。

第一,一審簡易程序審限為3個月。第二,一審普通程序審限為6個月;有特殊情況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6個月;還需要延長由上級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長3個月。第三,二審程序,對判決上訴審限為3個月,有特殊情況由本院院長批准;對裁定上訴審限為30日。

如果您有其他任何需要,黑龍江龍廣律師事務所的專業律師將為您提供相關的法律咨詢

法院超出審理期限怎麼辦

法院在規定的限期沒有審結案件的,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渠道反映:

1、向同級檢察院反回映。

2、向本法答院監察室反映。

3、向上級法院反映。

《人民法院工作人員處分條例》第八十四條:因過失導致所辦案件嚴重超出規定辦理期限,造成嚴重後果的,給予警告、記過或者記大過處分。

(2)法院案件審限擴展閱讀

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後二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三個月。對於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上一級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長三個月;因特殊情況還需要延長的,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人民法院受理上訴、抗訴案件,應當在二個月以內審結。對於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批准或者決定,可以延長二個月;因特殊情況還需要延長的,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政府網-《人民法院工作人員處分條例》

❸ 民事案件審理期限以及再次上訴

1、審理了六個月,屬於正常現象,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

2、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可以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上訴狀應當交給第一審人民法院。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一條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

第一百四十九條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准。

第一百六十四條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第一百六十六條上訴狀應當通過原審人民法院提出,並按照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提出副本。

當事人直接向第二審人民法院上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在五日內將上訴狀移交原審人民法院。

(3)法院案件審限擴展閱讀:

上訴須知

1.遞交上訴狀。上訴狀的內容應當包括:

(1)上訴人、被上訴人的基本情況。系自然人的,載明姓名、性別、身份證號碼或者出生時間、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址、聯系方式等;系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載明其名稱、住所、組織機構代碼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聯系方式等;

(2)作出一審裁判文書的法院名稱、案件的編號、案由及上訴人收到一審裁判文書的時間;

(3)上訴的請求和理由;

(4)致送法院的名稱;

(5)上訴人簽名、捺印或者蓋章;

(6)上訴時間。

2.上訴狀應當通過原審人民法院提出,並按照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提出副本。

3.如果您直接向第二審人民法院提交上訴狀,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在法定期間內將上訴狀移交原審人民法院。

4.為了及時啟動二審程序,建議最好通過原審人民法院遞交上訴狀。

❹ 民事案件執行審限和行政案件執行審限的區別

根據《民事訴訟》高民院《辦理執行案件若干期限規定》申請執行期限2進入執行程序般6月執行完畢

《民事訴訟》第二百三十九條申請執行期間二申請執行效止、斷適用律關訴訟效止、斷規定
前款規定期間律文書規定履行期間起計算;律文書規定期履行規定每履行期間起計算;律文書未規定履行期間律文書效起計算
第二百四十條執行員接申請執行書或者移交執行書應向執行發執行通知並立即採取強制執行措施
民院自收申請執行書起超六月未執行申請執行向級民院申請執行級民院經審查責令原民院定期限內執行決定由本院執行或者指令其民院執行

高民院《辦理執行案件若干期限規定》執行程序同階段期限作明確限制歸納起主要包括十期限:
判決書執行申請間=判決效間(般7)+判決書確定給付間(般30) 申請執行期限:判決效2內
、案件般執結期限:6月主要指執行財產供執行案件執行院般應立案起6月內執結(非訴執行案件即由行政機關作具體行政行由院採取強制措施保證具體行政行實現類案件般應立案起3月內執結)特殊情況須延執行期限應報請本院院或副院批准申請延執行期限應期限屆滿前5內提
二、院確定案件承辦期限:7內院執行立案院應根據工作需要實際情況立案7內確定案件承辦承辦員確定院要適式及通知申請執行執行事根據律規定符合避條件官提申請避
三、始執行期限:3內院應收案件材料3內向執行發執行通知書通知執行按照關規定申報財產責令執行履行效律文書確定義務執行指定履行期間內轉移、隱匿、變賣、毀損財產等情形民院獲悉應立即採取控制性執行措施承辦收案件材料經審查認情況緊急、需立即採取執行措施經批准立即採取相應執行措施
四、通知申請執行提供執行線索期限:3內根據律規定事自主張責任義務提供證據執行案件程執行院應根據規定收案件材料3內通知申請執行提供執行財產狀況或財產線索於申請執行能提供要承擔自舉證利責任
五、執行員查證申請執行舉證線索期限:5內;民院依職權調查期限:10內執行提供明確、具體財產狀況或財產線索承辦應申請執行提供財
產狀況或財產線索5內進行查證、核實情況緊急應立即予核查申請執行提供執行財產狀況或財產線索或者提供財產狀況或財產線索確困難需民院進行調查承辦應申請執行提調查申請10內啟調查程序根據案件具體情況承辦般應1月內完執行收入、銀行存款、價證券、產、車輛、機器設備、知識產權、外投資權益及收益、期債權等資產狀況調查
六、確定評估、拍賣機構期限:10內執行程根據案情進展院執行財產需要實施評估、拍賣措施承辦應10內通定式完評估、拍賣機構遴選
七、發協助執行通知期限:5內執行涉及產、特定產及其財產需辦理戶登記手續承辦應5內向關登記機關送達協助執行通知書關機關應根據院指定期限完協助執行義務
八、審查執行異議期限:15;辦理完畢期限:1月院收執行異議承辦應收異議材料及執行案卷15內提審查處理意見執行異議審查民院般應1月內辦理完畢需延期限承辦應期限屆滿前3內提申請
九、聽證期限:10內;提審理處理意見期限:5內執行異議審查需進行聽證合議庭應決定聽證10內組織異議、申請執行、執行及其利害關系進行聽證承辦應聽證結束5內提審查處理意見

❺ 法院的審限是多長!最好有法律條文!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嚴格執行案件審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規定》
第一條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第一審刑事公訴案件、被告人被羈押的第一審刑事自訴案件和第二審刑事公訴、刑事自訴案件的期限為一個月,至遲不得超過一個半月;附帶民事訴訟案件的審理期限,經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兩個月。有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六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批准或者決定,審理期限可以再延長一個月;最高人民法院受理的刑事上訴、刑事抗訴案件,經最高人民法院決定,審理期限可以再延長一個月。

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被告人未被羈押的第一審刑事自訴案件,期限為六個月;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經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三個月。

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刑事案件,審理期限為二十日。

第二條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第一審民事案件,期限為六個月;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經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延長的,報請上一級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再延長三個月。

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民事案件,期限為三個月。

適用特別程序審理的民事案件,期限為三十日;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經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三十日,但審理選民資格案件必須在選舉日前審結。

審理第一審船舶碰撞、共同海損案件的期限為一年;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經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

審理對民事判決的上訴案件,審理期限為三個月;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經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三個月。

審理對民事裁定的上訴案件,審理期限為三十日。

對罰款、拘留民事決定不服申請復議的,審理期限為五日。

審理涉外民事案件,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條的規定,不受上述案件審理期限的限制。

審理涉港、澳、台的民事案件的期限,參照涉外審理民事案件的規定辦理。

第三條審理第一審行政案件的期限為三個月;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經高級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長三個月。高級人民法院審理第一審案件需要延長期限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長三個月。

審理行政上訴案件的期限為兩個月;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高級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長兩個月。高級人民法院審理的第二審案件需要延長期限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長兩個月。

第四條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理的刑事案件的期限為三個月;需要延長期限的,經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三個月。

裁定再審的民事、行政案件,根據再審適用的不同程序,分別執行第一審或第二審審理期限的規定。

❻ 民事訴訟超過審理期限怎麼辦

民事復訴訟:是民事訴訟製法律關系的主體所進行的訴訟活動,以及由此而產生的各種關系的總和。
民事訴訟法律關系,是指人民法院和一切訴訟參與人之間在民事訴訟過程中發生的,由民事訴訟法所調整的訴訟上的權利義務關系。它包括以下幾層含義:第一,民事訴訟法律關系發生在民事訴訟過程中;第二,民事訴訟法律關系存在於人民法院和一切訴訟參與人之間;第三,民事訴訟法律關系以訴訟權利義務為內容;第四,民事訴訟法律關系受民事訴訟法調整。
既判力是指法院裁判生效後的效力,除法律另有規定外,不得任意推翻。一般來說,既判力的效力及於判決的主文部分。
民事訴訟的主管,即法院主管,是指人民法院依法受理、審判解決一定范圍內民事糾紛的許可權,也是確定人民法院和國家其他機關、社會團體之間解決民事糾紛的分工和職權范圍。
期日是「期間」的對稱,是指人民法院和當事人以及其他訴訟參與人會合進行訴訟行為的某一特定的具體日期。
期間是「期日」的對稱,是由某一時間點到另一時間點之間持續經過的時間

熱點內容
河南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發布:2025-08-28 22:03:21 瀏覽:928
企業實施勞動法評價 發布:2025-08-28 21:55:07 瀏覽:498
勞動法沒交養老保險跟簽訂勞動合同 發布:2025-08-28 21:53:44 瀏覽:940
美香港國安立法 發布:2025-08-28 21:38:39 瀏覽:745
勞動法2002全文 發布:2025-08-28 21:31:11 瀏覽:511
世界刑法大全 發布:2025-08-28 21:00:23 瀏覽:296
園林法規案例分析題 發布:2025-08-28 20:54:21 瀏覽:744
行政法和民法的區別 發布:2025-08-28 20:54:09 瀏覽:819
民告官必備法律知識139問 發布:2025-08-28 20:49:09 瀏覽:514
關於裝飾裝修工程款是否享有合同法優先 發布:2025-08-28 20:35:20 瀏覽: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