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官政務官

法官政務官

發布時間: 2021-01-14 00:19:24

① 古羅馬的一位執政法官,當遇到下列的案子時,你認為不合法的是

古羅馬《十二銅表法》有明文規定:
第四表 家長權
二:家屬終身在家長權的支配下。家長得監察之、毆打之、使作苦役,甚至出賣之或殺死之;縱使子孫擔任了國家高級公職的亦同。
(註:此處明文規定父親為一家之主)

第五表 繼承和監護
一、除維斯塔( Vesta)貞女外,婦女終身受監護。
(註:此處明文規定,處侍奉神的修女,其他女性終身受家長監護)

二、在族親( agnatio)監護下的婦女,其所有要式移轉物( res mancipi)不適用時效的規定;但婦女轉讓其物時,曾取得監護人同意的,不在此限。
(註:此處規定也和理解為即使是在婚後,她的財產依然屬於他的監護人,而這監護人大多是父親)

所以這位自由民要求不合法律。

古羅馬屬於父系社會,父親在家裡有無上的地位,家庭好像被組織成軍隊的一個單位,經常處於戰爭中。羅馬共和國初期,在法律之前,家庭中只有父親一人享有任何權利。沒有父親的同意,兒子不得結婚,已婚的女兒任在父親的權利控制之下,除非是把她交給他的丈夫手中或其權利之下。

羅馬法律屬於早期法律,有許多漏洞,為了彌補這些漏洞於是出現了律師或者是雄辯家,例如西塞羅等,他們利用法律的漏洞,施展自己雄辯的演說,時常能將一些不合常理的事情,梳理修飾成為合法事件, 比如按照《羅馬法》規定:強奸為死罪,但如果被侵害的女性願意原諒則可豁免。而現有一強奸犯一夜奸兩女,一女選擇原諒,而另一女選擇死刑,當遇到這種情況當如果處理等奇怪案例。

如果其父親願意放棄對女兒的支配權,那這位自由民的要求,也可被法律所認可,但這前提依然是看父親的意願。

② 宋朝的官職是什麼

宋太祖南征北戰統一中國之後,許多投降的割據政權遺留的官職一時沒法肅清,造成宋朝官職最多最繁瑣,成為後代效仿的榜樣,從此官員越來越多,百姓越來越苦。
宋國的幹部從正一品到從九品,分為18個級別(本朝好像是25級),從楊家將,水滸和精忠岳傳中可以留意一些官職的設置。
正一品有如下官員:太師,太傅,太保,丞相,少師,少傅,少保,親王。
潘美就當過太師,是文官裡面最高的人物了,還有蔡京也是太師,對了,秦檜也是太師,怪不得古裝戲裡面太師都是反角。
從一品主要是樞密使和郡王,還有太子太保等。
岳飛被收了兵權之後,就和韓世忠張俊一起當樞密使,岳飛後來被平反,追賜的鄂王稱號也屬於郡王一級。
正二品的官有太尉和參知政事(就相當於宰相)
水滸裡面逼反林沖的高俅就是這一等級,基本上是武官的最高職位,可見宋朝以文官為重。

從二品是御史大夫,六部尚書和金吾衛上將軍以及節度使。
正三品是翰林學士,散騎常侍等
從三品有御史中丞,開封尹,上將軍,護軍,正議大夫、通奉大夫 )以下的官僚就又多又濫啦,沒有耐心的請跳過

通議大夫,給事中,中書舍人,太常卿,宗正卿,秘書監,諸衛大將軍,殿前副都指揮使,承宣使,開國伯,上輕車都尉,為正四品。 太中大夫,保和殿、龍圖、天章、寶文、顯謨、徽猷、敷文閣侍制,左、右諫議大夫,權六曹侍郎 七寺卿,國子祭酒,少府、將作監,諸衛將軍、輕車都尉,為從四品。

中大夫,馬、步軍都指揮使,副都指揮使,觀察使,通侍、正侍、宣正、履正、協忠、中侍大夫,開國子,上騎都尉,為正五品。
中奉、中散大夫,太常、宗正少卿,秘書少監,內客省使,延福宮使,景福殿使,太子左、右庶子,樞密都承旨,中亮、中衛、翊衛、親衛大夫,殿前馬、步軍都虞候,防禦使,捧日、天武、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團練使,諸州刺史,駙馬都尉,開國男,騎都尉,為從五品。
朝議、奉直大夫,集英殿修撰,七寺少卿,中書門下省檢正諸房公事,尚書左、右司郎中,國子司業,軍器監,都水使者,太子少詹事、左右諭德,入內內侍省、內侍省都知副都知,宣慶、宣政、昭宣使,拱衛、左武、右武大夫,入內內侍省、內侍省押班,樞密承旨、副承旨,驍騎尉,為正六品。 朝請、朝散、朝奉大夫,起居郎,起居舍人,侍御史,尚書省左、右司員外郎,樞密院檢詳諸房文字,右文殿、秘閣修撰,開封少尹,尚書諸司郎中,開封府判官、推官,少府、將作、軍器少監,和安、成和、成安大夫,陵台令,飛騎尉,為從六品。
朝請、朝散、朝奉郎,殿中侍御史,左、右司諫,尚書諸司員外郎,侍講,直龍圖、天章、寶文閣,開封府司錄參軍事,樞密副承旨,樞密院諸房副承旨,武功至武翼大夫,成全、平和、保安大夫,翰林良醫,太子侍讀、侍講,兩赤縣令,雲騎尉,為正七品。
承議郎,左、右正言,符寶郎,監察御史,直顯謨徽猷、敷文閣,太常、宗正、秘書丞,大理正,著作郎,崇政殿說書,內符寶郎,正侍至右武郎,武功至武翼郎,和安至保安郎,翰林醫官,合門宣贊舍人,太子中舍人、舍人、諸率府率,親王府翊善、贊讀、直講,判太醫局令,翰林醫效、醫痊,武騎尉,為從七品。
奉議、通直郎,七寺丞,秘書郎,太常博士,樞密院計議官、編修官,敕令所刪定官,直秘閣,著作佐郎,國子監丞,諸王宮大小學教授,國子博士,大理司直、評事,訓武、修武郎,內常侍,開封府諸曹參軍事、軍巡使、判官,京府判官,亦畿縣令,兩赤縣丞,三京赤縣、畿縣令,太史局五官正,中書、門下省錄事,尚書省都事,為正八品。
宣教、宣議郎,御史台檢法官、主簿,少府、將作、軍器、都水監丞,寺、監主簿,秘書省校書郎、正字,太常寺奉禮郎、太祝,太學、武學、律學博士,主管太醫局,合門祗候,樞密院逐房副承旨,東、西頭供奉官,從義、秉義郎,太子諸率府副率,親王府記室,節度、觀察、防禦、團練、軍事、監判官,節度掌書記,觀察支使,京府、節度、觀察、防禦、團練、軍事推官,諸州簽判,節鎮、上中下州錄事參軍,京府諸曹參軍事、軍巡判官,承直、儒林、文林、從事、從政、修職郎,京畿縣丞,三京赤縣、畿縣丞,諸州上中下縣令、丞,兩赤縣主簿,尉,諸府諸曹,節鎮、上州諸司參軍事,節度副使、行軍司馬,防禦、團練副使,太史局丞、直長、靈台郎、保章正,翰林醫愈、醫證、醫診、醫候,三省樞密院主事,守闕主事、令史、書令史,為從八品。

承事、承奉郎,殿頭高品,郊社、籍田、太官令,國子太學正、錄,武學諭,律學正,太醫局丞,忠訓、忠翊、成忠、保義郎,挈壺正,京畿縣主簿、尉,三京赤縣主簿、尉,諸州別駕、長史、司馬,樞密院守闕書令史,為正九品。
承務郎,高班,黃門內品,承節、承信、迪功郎,中、下州諸司參軍,諸州上中下縣主簿、尉,城砦、馬監主簿,諸州司士、文學、助教,翰林醫學,為從九品。

可以看出,級別越低,官職越多,不過縣令是八品,不是周星馳的九品芝麻官哦。

地方官制的特點
宋朝的地方行政區劃,基本上是兩級制,即府、州、軍、監為一級,縣為一級。宋朝的地方官均以中央官吏派出任「知XX事」,高級官吏則稱「判XX事」。以州為標准單位,多稱「知X州軍州事」。知州照例兼廂軍正印職。除知州外,每州設「通判」一人,其地位類似隋朝通守。州一級發出文件,必須通判簽署,才能生效。目的就是要牽掣一下知州的權力。
縣一級的官吏,主要有知縣、縣丞、主簿和縣尉。知縣由中央派出的官吏擔任,也是一種差遣。 府州軍監以上的大區稱「路」。路一級的機構和職官,有監司和帥司。監司包括:「漕司(即轉運司,長官稱轉運使),負責一路的財賦和監察;憲司(即提點刑獄司,長官稱提點刑獄公事),負責一路刑獄;倉司(即提舉常平司,長官稱提舉常平公事)負責一路的倉儲。憲司和倉司也有監察責任,因而路一級可視為監察區。帥司,即安撫司(經略安撫司),長官為安撫使。安撫使照例兼任禁軍軍區的馬步軍都總管等軍事職官,同時兼任某州、某府的地方官知州或知府。因此,安撫使下設有管軍的幕職官和管地方事務的曹掾官。安撫使兼禁軍首領又兼地方長官,許可權較寬。為防止安撫使權力過重造成危害,因而安撫使要受路一級監司的監察,同時要受到下屬的「走馬承受」的監視,「走馬承受」可直接向朝廷匯報安撫使的情況。由於路一級的軍、政、財、監四權分散,無統轄各權的職官,因而宋朝地方行政區劃和官員始終沒有正式形成三級制。

宋朝的節度使、觀察使,名存而實廢,兩使下的幕職官、曹掾官與唐代不同,僅是閑差。

宋朝很重視總結前朝政制利弊,並加以改革和調整,以加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收到一定的效果。但去掉一些舊隱患,又生長出一些新弊端,影響著宋王朝國力的發展。

另外也可參考
http://w0.5ilog.com/cgi-bin/mybbs/m/mansai/view.asp?j=0&id=1055653
http://bbs.ynet.com/archiver/?tid-239553.html

熱點內容
任懿君法官 發布:2025-08-28 14:58:08 瀏覽:145
瀏陽市北盛鎮人民法院 發布:2025-08-28 14:52:59 瀏覽:995
刑事訴訟法關於期間的解釋 發布:2025-08-28 14:43:45 瀏覽:14
山東司法網站 發布:2025-08-28 14:29:04 瀏覽:661
姜堰人民法院網 發布:2025-08-28 14:23:39 瀏覽:324
司法改革現狀 發布:2025-08-28 14:22:36 瀏覽:542
學校教師法律知識培訓 發布:2025-08-28 14:22:25 瀏覽:921
合同法自考真題2014 發布:2025-08-28 13:56:39 瀏覽:621
今年民典法規定 發布:2025-08-28 13:51:42 瀏覽:157
水利系統法治工作要點 發布:2025-08-28 13:43:36 瀏覽: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