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法院也立案
① 立案,如果法院不給立案,我該怎麼辦
一、立案工作中存在不接收訴狀、接收訴狀後不出具書面憑證,不一次性告知當事人補正訴回狀內容答,以及有案不立、拖延立案、干擾立案、既不立案又不作出裁定或者決定等違法違紀情形,當事人可以向受訴人民法院或者上級人民法院投訴。
二、人民法院應當在受理投訴之日起十五日內,查明事實,並將情況反饋當事人。發現違法違紀行為的,依法依紀追究相關人員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三、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登記立案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六條規定當事人提出起訴、自訴的,應當提交以下材料:
(一)起訴人、自訴人是自然人的,提交身份證明復印件;起訴人、自訴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提交營業執照或者組織機構代碼證復印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身份證明書;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能提供組織機構代碼的,應當提供組織機構被注銷的情況說
(二)委託起訴或者代為告訴的,應當提交授權委託書、代理人身份證明、代為告訴人身份證明等相關材料;
(三)具體明確的足以使被告或者被告人與他人相區別的姓名或者名稱、住所等信息
(四)起訴狀原本和與被告或者被告人及其他當事人人數相符的副本;
(五)與訴請相關的證據或者證明材料。
② 一審 二審 都勝訴了,也已經終審判決,但是又被對方申訴,法院也已經立案,這樣對我來說該怎麼辦
二審抄判決生效就是終審判決,申訴襲不影響判決生效,你申請法院執行已生效判決。
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調解書提出再審申請,申請再審人應是原審當事人、法定代理人以及原審當事人的權利義務繼受人及其近親屬。
各級人民法院院長對本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發現確有錯誤,認為需要再審的,應當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
最高人民法院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發現確有錯誤的,有權提審或者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
(2)我法院也立案擴展閱讀:
終審是法院對案件的最後一級審判。我國實行兩審終審制,中級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受理的第二審案件,或最高人民法院審判的第一審案件,都是終審,當事人不能再上訴。[1]
我國實行兩審終審制,中級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的第二審就是終審。最高人民法院的第一審也是終審。
③ 我在法院立案三個月了怎麼一點消息也沒有
法院立案後,何時正式開庭,法律沒有明確的限制性規定,因此,只能根據法版院對案件的排期而權定了,本人也是法律工作者,現在的基層法院,案多法官少,承辦法官真的是累得像條狗。不過,法律對整個案件的審理期限是有明確規定的,法院不得超期不審不判,作為當事人只能是耐心等待了。
法條鏈接:〈民事訴訟法〉
1、第一百四十九條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准。
2、第一百六十一條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
④ 只收到法院的受理通知書,但沒收到法院的立案簡訊,法院也不向我提供案件查詢碼。這樣算立案了嗎
1、起訴
原告向法院起訴,應遞交起訴狀和有關的證據材料,並按照被告人數遞交訴狀副本和證據副本;同時填寫訴狀清單一式二份,一份交法院,一份原告留存。
原告在遞交起訴狀時,為公民(自然人)的應附交個人身份證明;為企業、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法人的應提供工商登記資料、營業執照副本或組織機構代碼證明副本、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委託代理人身份證明;被告為法人的應提供的工商登記資料,被告為公民(自然人)的應提供其戶籍證明。
2、立案
法院接受當事人遞交訴狀後,應在訴狀清單上簽名,經審查,符合立案條件的,當即立案,同時向當事人送達案件受理通知書、當事人法律文書送達確認書、訴訟須知、調解須知以及繳納訴訟費用通知。
3、排期
經法院審查決定立案的,當即進行排期。排期包括確定開庭日期、時間、法庭和審判長,並向當事人送達開庭傳票。
4、繳納訴訟費用
當事人收到法院開出的繳納訴訟費用通知起七日內可至中國農業銀行上海市分行派駐本市各法院的收費點交款。
5、付款方式
以現金、本票方式付款的,由農行直接開出《訴訟費預繳專用憑證》(受理回單);
以支票、匯票方式付款的,當事人憑農行出具的對號單三天後到交付銀行憑單領取銀行出具的《訴訟費預繳專用憑證》(受理回單)。
支票收款人是出票人的,必須背書,蓋出票人銀行留存印鑒;
支票收款人是第一中級人民法院的,不用蓋背書章;
以貸記憑證(本市)、電匯(外埠)方式付款的,匯款時,應註明立案法院出具的訴訟費用繳納通知單編號、案號,若代單位或個人交款,應註明代XX單位或XX個人付款。農行收款後開出《訴訟費預繳專用憑證》(受理回單)。
6、法院開票
當事人憑農行出具的《訴訟費預繳專用憑證》(受理回單)即時向法院調換《訴訟收費專用票據》。
⑤ 我想問我起訴了一個人。法院那裡也已經立案了但是對方拒接傳票會需要多久才結案
對方拒絕簽抄收傳票,法院可襲以採用留置送達的方式。
民事訴訟一審普通程序的審限是六個月,經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如果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法院應當在三個月內審結。
《民事訴訟法》
第八十六條受送達人或者他的同住成年家屬拒絕接收訴訟文書的,送達人可以邀請有關基層組織或者所在單位的代表到場,說明情況,在送達回證上記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達人、見證人簽名或者蓋章,把訴訟文書留在受送達人的住所;也可以把訴訟文書留在受送達人的住所,並採用拍照、錄像等方式記錄送達過程,即視為送達。
第一百四十九條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准。
第一百六十一條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
⑥ 法院不立案,也不給不立案的理由,我該怎麼辦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八條 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版害關系的公民、法人權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法院不給你立案,最主要的原因可能在於你的起訴書不規范 。你找一個律師咨詢一下,只要符合了起訴的形式要件,就會個你立案了
另外,不立案不需要發給一個「不予受理通知書」。立案和受理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法院在立案後7日內會審查起訴,這時候如果發現不符合條件,會裁定不予受理。立案是第一關,受理是第二關。
⑦ 我去法院立案後,那人說等消息,但是半個月過去了還沒任何消息
你說是立案後,應該已經交了訴訟費算是立案了。
然後按法院的程序是由立案回庭把案子轉給答審判庭,交由具體審判法官處理,法官要先聯系被告,然後確定開庭時間才會通知原因,從立案到一審判決,通常按簡易程序審理是三個月,這期間如何安排,完全是法官自己定。
考慮到各種因素,實踐中一個月左右通知開庭的可能性比較大。如果不放心,你可以到該院查詢你的案子進展。
⑧ 法院不立案也不給書面答復,我該怎麼辦
先 協調 再 仲裁 最後到法院起訴。
一般涉及農村四大難的問題,法院即便內是符合立案條件容,也會先通知辦事處或者鄉鎮處理。
涉及民事糾紛的,如果法院感覺會執行難,即便是立案裁決,也會遲遲不執行。
lz的情況貌似法院都不願意接這個案子。
還有就是 再強的律師,也要靠法院吃飯,如果法院執意不接,找律師適得其反。
如果lz覺得的確 法律關系明確,事實清楚,可以去其上級法院信訪部門說明情況,或許有轉機。
⑨ 我的案子在法院一年了,法院也沒立案咋辦
一審,一般程序六個月審結,需要延長的院長批准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上級批准再延長六個月。二審立案後三個月審結,終止訴訟不受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