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違法保全法官擔責嗎

違法保全法官擔責嗎

發布時間: 2021-01-14 08:58:19

『壹』 債務人的財產已被法院作了保全擔保人還有責任嗎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第85條所規定:人民法院在審版理案件期間,保證人權為被執行人提供保證,人民法院據此未對被執行人的財產採取保全措施或解除保全措施的,案件審結後如果被執行人無財產可供執行或其財產不足清償債務時,即使生效法律文書中未確定保證人承擔責任,人民法院有權裁定執行保證人在保證責任范圍內的財產。在該案中我們可以明顯地看出擔保人提供的擔保是法院在採取財產保全措施時出現的,可以視為執行擔保,因此依據上述條款可以直接執行擔保人的財產。

『貳』 法院財產保全後不通知債務人犯法嗎

當事人向法院申請財產保全的,被執行者(即被申請人)不會事先收到通知。
法院根據當事人的申請進行財產保全的,其目的就是為了防止被申請人為了逃避債務而轉移資產,所以法院在採取保全措施之前不會通知被申請人,但在保全財產之後,會立即通知被申請人。
《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條
人民法院對於可能因當事人一方的行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決難以執行或者造成當事人其他損害的案件,根據對方當事人的申請,可以裁定對其財產進行保全、責令其作出一定行為或者禁止其作出一定行為;當事人沒有提出申請的,人民法院在必要時也可以裁定採取保全措施。
人民法院採取保全措施,可以責令申請人提供擔保,申請人不提供擔保的,裁定駁回申請。
人民法院接受申請後,對情況緊急的,必須在四十八小時內作出裁定;裁定採取保全措施的,應當立即開始執行。
第一百零一條
利害關系人因情況緊急,不立即申請保全將會使其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可以在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前向被保全財產所在地、被申請人住所地或者對案件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採取保全措施。申請人應當提供擔保,不提供擔保的,裁定駁回申請。
人民法院接受申請後,必須在四十八小時內作出裁定;裁定採取保全措施的,應當立即開始執行。
申請人在人民法院採取保全措施後三十日內不依法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人民法院應當解除保全。
第一百零二條
保全限於請求的范圍,或者與本案有關的財物。
第一百零三條
財產保全採取查封、扣押、凍結或者法律規定的其他方法。人民法院保全財產後,應當立即通知被保全財產的人。

『叄』 人民法院違法採取哪些保全措施應承擔責任

財產保全,是指人民法院根據利害關系人的申請或依職權對與本回案有關的財答物採取的一種強制性措施,財產保全分為訴前財產保全和訴訟財產保全。對違法採取對財產的保全措施的認定,可以考慮以下因此:採取保全措施是否確有必要;採取保全措施是否超出法律規定的范圍;採取保全措施是否超出措施種類和法定期限;採取保全措施是否符合法定程序等。財產保全和證據保全構成了訴訟法上的保全措施,同樣適用《關於民事、行政訴訟中司法賠償若干問題的解釋》中的第3條規定。

『肆』 法官判錯案該怎麼處罰

法官判錯案,需要看是否是故意行為,法官在審判工作中,故意違反法律法規的,或者因重大過失導致裁判錯誤並造成嚴重後果的,依法應當承擔違法審判責任。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完善人民法院司法責任制的若干意見》

第三十七條規定:對應當追究違法審判責任的相關責任人,根據其應負責任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等有關規定處理:

(1)應當給予停職、延期晉升、退出法官員額或者免職、責令辭職、辭退等處理的,由組織人事部門按照幹部管理許可權和程序依法辦理;

(2)應當給予紀律處分的,由紀檢監察部門依照有關規定和程序依法辦理;

(3)涉嫌犯罪的,由紀檢監察部門將違法線索移送有關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免除法官職務,必須按法定程序由人民代表大會罷免或者提請人大常委會作出決定。

(4)違法保全法官擔責嗎擴展閱讀:

法官承擔違法審判責任主要有兩種類型:

1、審判活動中故意違反法律法規的行為。

「故意」在刑法和民法理論中均有詳細而專業的解讀,在此主要強調法官在審判活動中「明知違法而有意為之」。法官作為精通法律的專業人士,在裁判過程中應當嚴格遵守法律的規定。如果法官在履行審判職責的過程中故意違反程序法和實體法的規定,均應當承擔相應的違法審判責任。

2、審判活動中因重大過失導致裁判錯誤並造成嚴重後果的行為。

「過失」是與「故意」相對應的一種主觀過錯,指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後果而因疏忽大意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的心理狀態。

『伍』 法官擅自解封對當事人造成財產損失,法官該付責任嗎

如果已到辦案期限,必須及時解封。如果不是這種情況,你可以考慮到紀檢、檢察機關報案。

『陸』 法官違法裁判責任追究制度

從我國現有法律規定看,對於法官責任的追究,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規定:

  1. 法官法第30條規定:法官不得有下列行為:1)、散布有損國家聲譽的言論,參加非法組織,參加旨在反對國家的集會、遊行、示威等活動,參加罷工;2)、貪污受賄;3)、徇私枉法;4)、刑訊逼供;5)、隱瞞證據或者偽造證據;6)、泄露國家秘密或審判工作秘密;7)、濫用職權,侵犯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8)、玩忽職守,造成錯案或者給當事人造成嚴重損失;9)、故意拖延辦案,貽誤工作;10)、利用職權為自己或者他人謀取私利;11)、從事營利性的經營活動;12)、私自會見當事人及其代理人,接受當事人及其代理人的請客送禮;13)、其他違法亂紀的行為。法官有上述行為之一的,應當給予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等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2. 根據國家賠償法的規定,行使審判職權的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職權時有下列侵犯人身權或財產權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向上述機關申請刑事賠償的權利:1)、對沒有犯罪事實的人錯誤逮捕的;2)、依照審判監督程序再審改判無罪,原判刑罰已經執行的;3)、刑訊逼供或者以毆打等暴力行為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4)、違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5)、違法對財產採取查封、扣押、凍結、追繳等措施的。賠償義務機關賠償損失後,應當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工作人員追償部分或者全部賠償費用:(1)刑訊逼供或者以毆打等暴力行為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2)違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3)在處理案件中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對於上述責任人員,有關機關應當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人民法院在民事訴訟、行政訴訟過程中,違法採取對妨礙訴訟的強制措施、保全措施或者對判決、裁定及其他生效法律文書執行錯誤,造成損害的,賠償請求人要求賠償的程序,適用國家賠償法關於刑事賠償程序的規定。

  3. 在刑法中,單純以司法工作人員作為主體的犯罪有以下幾種情況:1)、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實行刑訊逼供或者使用暴力逼取證人證言;2)、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對明知是無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訴,對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訴,或者在刑事審判活動中故意違背事實和法律作枉法裁判;3)、在民事、行政審判活動中故意違背事實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節嚴重;4)、私放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罪犯;5)、由於嚴重不負責任,致使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罪犯脫逃,造成嚴重後果;6)、徇私舞弊,對不符合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條件的罪犯,予以減刑、假釋或者暫予監外執行。此外,法官在行使職權過程中還可能構成濫用職權、玩忽職守、貪污受賄等犯罪。

『柒』 投訴法官違法

根據法律規定,法官審判案件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秉公辦案,對於法官徇私枉法,以權謀私等違法亂紀,當事人可向本院紀檢部門反映。也可以向當地檢察院進行反映。違法違紀法官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法官法》第三條 法官必須忠實執行憲法和法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第七條 法官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一)嚴格遵守憲法和法律;
(二)審判案件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秉公辦案,不得徇私枉法;
(三)依法保障訴訟參與人的訴訟權利;
(四)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維護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五)清正廉明,忠於職守,遵守紀律,恪守職業道德
(六)保守國家秘密和審判工作秘密;
(七)接受法律監督和人民群眾監督。
第三十二條 法官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散布有損國家聲譽的言論,參加非法組織,參加旨在反對國家的集會、遊行、示威等活動,參加罷工;
(二)貪污受賄;
(三)徇私枉法;
(四)刑訊逼供;
(五)隱瞞證據或者偽造證據;
(六)泄露國家秘密或者審判工作秘密;
(七)濫用職權,侵犯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八)玩忽職守,造成錯案或者給當事人造成嚴重損失;
(九)拖延辦案,貽誤工作;
(十)利用職權為自己或者他人謀取私利;
(十一)從事營利性的經營活動;
(十二)私自會見當事人及其代理人,接受當事人及其代理人的請客送禮;
(十三)其他違法亂紀的行為。
第三十三條 法官有本法第三十二條所列行為之一的,應當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捌』 法院工作人員錯誤導致的保全損失誰承擔責任

如果你說的情況屬實,該法官的行為違法。
你們可以向法官所在地法院的監察室投訴。
或者向檢察院投訴,要求追究法官的法律責任。

『玖』 擅自處分法院保全財產的法律責任

除把保全的財產追回外,還要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重的有可能構成刑事責任。

『拾』 財產保全被擅自處理法院應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簡稱民訴法)第一百零二條第(三)項規定:隱藏、轉移、變賣、毀損版已被查封、扣押權的財產,或者已被清點並責令其保管的財產,轉移已被凍結的財產的,人民法院對違反此規定的單位,可以對其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拘留,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44條規定「被執行人或其他人擅自處分已被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的,人民法院有權責令責任人限期追回財產或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規定「對人民法院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最高人民法院拒不執行判決、裁定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在發出執行通知書以後,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已被依法查封、扣押、或者已被清點並責令其保管的財產,轉移已被凍結的財產,致使判決、裁定無法執行的。根據上述規定,擅自處分已被人民法院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的,對責任人除應承擔民事制裁或追究刑事責任外,還應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熱點內容
2018婚姻法解釋二24條 發布:2025-08-28 12:30:22 瀏覽:160
法律服務隊伍建設問題及建議 發布:2025-08-28 12:28:28 瀏覽:303
商丘律師事務所電話 發布:2025-08-28 12:27:50 瀏覽:295
法官用槍 發布:2025-08-28 12:16:05 瀏覽:601
征拆法規 發布:2025-08-28 12:13:33 瀏覽:7
廣場舞行政法 發布:2025-08-28 12:13:27 瀏覽:520
八大進化法規 發布:2025-08-28 12:07:23 瀏覽:859
思想道德修養法律基礎b 發布:2025-08-28 12:01:39 瀏覽:774
加快建設法治政府最根本的保證 發布:2025-08-28 11:51:49 瀏覽:527
長沙縣律師事務所咨詢 發布:2025-08-28 11:50:25 瀏覽: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