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院在訴前的調解

法院在訴前的調解

發布時間: 2021-01-14 23:02:24

法院訴前調解程序在簡易法庭之內嗎

您好,訴前調解和建議程序是兩個不同的階段
訴前調解的特點
1、時間迅捷。回適用訴前委答托調解程序的案件調解時間不超過20天,若調解不成就直接進入訴訟程序。
2、收費低廉。訴前委託調解時,當事人無需預交案件受理費,且民事、商事案件一般只有標准案件受理費的10%-20%,此外還有其他的各項優惠收費規定。
3、人員專業。主持調解的調解員來源於退休法官、退休警官、仲裁員、律師、人民陪審員和人民調解員等,素質優秀,經驗豐富,能夠及時成功地解決當事人之間的糾紛。
4、效力確定。雙方當事人達成調解協議的,法院以法律文書賦予法律效力,從而有別於人民調解協議,達到一次性解決糾紛的效能。

⑵ 收到法院的訴前調解簡訊,可以本人不去嗎,讓律師代為辦理調解嗎

收到法院的訴前調解簡訊,本人是可以不去的。 可以由具有特別授權的代理律師,代為辦理調解。

(2)法院在訴前的調解擴展閱讀: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特邀調解的規定》第十一條對適宜調解的糾紛,登記立案前,人民法院可以經當事人同意委派給特邀調解組織或者特邀調解員進行調解;登記立案後或者在審理過程中,可以委託給特邀調解組織或者特邀調解員進行調解。

當事人申請調解的,應當以口頭或者書面方式向人民法院提出;當事人口頭提出的,人民法院應當記入筆錄。

第十二條雙方當事人應當在名冊中協商確定特邀調解員;協商不成的,由特邀調解組織或者人民法院指定。當事人不同意指定的,視為不同意調解。

第十三條特邀調解一般由一名調解員進行。對於重大、疑難、復雜或者當事人要求由兩名以上調解員共同調解的案件,可以由兩名以上調解員調解,並由特邀調解組織或者人民法院指定一名調解員主持。當事人有正當理由的,可以申請更換特邀調解員。

第十四條調解一般應當在人民法院或者調解組織所在地進行,雙方當事人也可以在徵得人民法院同意的情況下選擇其他地點進行調解。

《民事訴訟法》第87條規定,人民法院進行調解,可以邀請有關單位和個人協助。被邀請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協助人民法院進行調解。

《調解規定》第3條的內容是:根據民事訴訟法第87條的規定,人民法院可以邀請與當事人有特定關系或者與案件有一定聯系的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或者其他組織,和具有專門知識、特定社會經驗、與當事人有特定關系並有利於促成調解的個人協助調解工作。

⑶ 法院訴前調解不成 法院多久能給立案

法院訴前調解不成,符合起訴條件的,法院會在七日內立案。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規定如下:

1、第一百一十九條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2、第一百二十二條當事人起訴到人民法院的民事糾紛,適宜調解的,先行調解,但當事人拒絕調解的除外。

3、第一百二十三條人民法院應當保障當事人依照法律規定享有的起訴權利。對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的起訴,必須受理。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立案,並通知當事人;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作出裁定書,不予受理;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

(3)法院在訴前的調解擴展閱讀

訴前調解具有靈活和簡易等優點,但卻沒有法律規定且在程序上也呈現出非法律性、非正式性,所以為了當事人的利益應該嚴格控制其適用范圍。根據司法實踐,參考各地法院的做法,訴前調解只適用於以下一些調、撤率較高的案件:

(1)家庭糾紛類,如:婚姻、撫養、贍養、收養、監護婚、繼承等。

(2)相鄰關系類,如:宅基地和不動產糾紛等。

(3)小標的額案件,如:小額的債務糾紛、小額的合同糾紛等。

(4)人身損害賠償類,如交通事故和工傷事故引起的權利義務關系較為明確的損害賠償糾紛。

(5)民間借貸糾紛類,如訴訟標的額較小,當事人之間權利義務關系較為明確的民間借貸案件。

(6)其他事實清楚、法律關系簡單、權利義務明確、爭議不大的糾紛。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人大網—《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⑷ 起訴前調解是法院通知原告嗎

先行調解是復由法院通知原告,民事制案件,開庭時法官都會先詢問是否調解,被告要求調解,需要原告同意調解,如果原告不同意,法官會按程序判決。

開庭傳票送達之後,當事人一方有正當理由的可以申請延期,申請延期被批准後,法官會通知改期開庭。沒有延期開庭的,需要按傳票時間開庭。

《民事訴訟法》第九條: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根據自願和合法的原則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應當及時判決。

第九十三條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根據當事人自願的原則,在事實清楚的基礎上,分清是非,進行調解。

第一百二十二條:當事人起訴到人民法院的民事糾紛,適宜調解的,先行調解,但當事人拒絕調解的除外。



(4)法院在訴前的調解擴展閱讀:

調解員可以採用其認為有利於當事人達成和解的方式對爭議進行調解。這種方式包括但不限於:調解程序開始之後,調解員可以單獨或同時會見當事人及其代理人進行調解;調解員單獨會見一方當事人的,可向他方當事人通報單獨會見的情況。

當事人另有要求的除外;調解員可以對爭議進行面對面的調解,也可以進行背對背的調解;在調解過程中,調解員可以要求當事人,提出書面或口頭的建議或方案。

⑸ 前幾天收到上海市普陀區人民法院訴前調解書,不知道是真的假的。

你是否有糾紛被訴到法院
是否收到訴訟狀,法院直接送達,需要你簽收的
你是不是上海的居民
如果是本地的,打電話問問
一般法院不下這種通知,一般是電話徵求意見。不同意調解。不用理會

⑹ 法院起訴前的調解算不演算法院立案

訴前調解不算立案。

只有向法院遞交了「起訴書」和相關證據資版料,法院立案庭收到這些資權料,進行了審查,認為符合立案條件,並出具加蓋法院公章的「受理(或立案)通知書」後案件才算立案。

另外,還應當在7日內繳納訴訟費用。所以,只有具有「受理(或立案)通知書」的案件才算了立案,沒有這資料的就不算立案。

(6)法院在訴前的調解擴展閱讀:

訴前調解方式,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法官調解,在立案庭專設調解法官,負責主持訴前調解工作。另一種就是適度社會化調解。由調解法官在徵得當事人同意的前提下,委託相關基層調解組織依法調解,最大限度地發揮人民調解工作優勢,為當事人降低訴訟成本,為法院減輕負擔。

為了與訴訟程序銜接,訴前調解的法院應當是對調解事項有管轄權的法院。對訴前調解的案件,立案庭在起訴後應當登記,以便納入流程管理,同時也保護了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比如能夠中斷訴訟時效。調解過程中應當製作筆錄,把訴前調解與證據交換結合起來,保全、固定證據,歸納爭議焦點,即使調解不成,也可以為訴訟程序做好鋪墊。

⑺ 訴前調解的調解程序

我國現行民訴法雖沒有訴前調解的規定,但法院開展訴前調解的報道卻常見諸報端並獲得贊專譽,可見訴前屬調解在實踐中已具有存在的正當性和必要性。在當前的審判實踐中,訴前調解主要包括兩種情形,一為不具有法院審理性質,即由在法院立案庭設立的人民調解工作室來調解;一為具有法院審理性質,即由法院立案庭的法官來調解或法官與人民陪審員、人民調解員共同來進行調解。

熱點內容
民法典規定民法的基本原則 發布:2025-08-28 05:43:37 瀏覽:343
貴州省遵義縣人民法院 發布:2025-08-28 05:42:23 瀏覽:204
南京理工大學民商法 發布:2025-08-28 05:36:25 瀏覽:566
行政法比例原則的具體含義 發布:2025-08-28 05:36:23 瀏覽:218
勞動法中沒有 發布:2025-08-28 05:14:51 瀏覽:294
河北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修正案草案 發布:2025-08-28 05:14:20 瀏覽:912
借據代簽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8-28 05:00:00 瀏覽:122
法官作文 發布:2025-08-28 04:42:32 瀏覽:269
邢台市清河縣人民法院 發布:2025-08-28 04:42:01 瀏覽:468
民事訴訟法2014第235條 發布:2025-08-28 04:33:29 瀏覽: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