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院工作申請

法院工作申請

發布時間: 2021-01-16 01:42:38

法院「申請執行書」怎麼填

申請執行書格式如圖所示:

1.事實與理由部分。簡要地敘述原案情和處理結果,並回說明現在的執行狀況答;同時要闡明強制執行的必要性。

2.請求目的。在敘述事實,論證理由的基礎上,提出具體、明確的請求目的。最好按照法律規定的幾種執行措施,提出具體請求,以供人民法院考慮。

3.當事人欄,註明自然情況。自然人要列出姓名、年齡、民族、工作單位、住址。法人或其他組織要列出名稱、住所地,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姓名、職務。填寫要准確,特別是姓名(名稱)欄不能有任何錯字。地址要盡量詳細,具體到門號。最好註明郵編及通訊方式。

4.申請書尾部,當事人是自然人的,要由本人簽字,是法人或其他組織的,由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簽字並加蓋單位公章。日期填寫要准確。

強制執行申請書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在對方拒不履行裁判確定的義務的情況下,根據已經發生效力的法律文書,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出申請,責令對方履行義務時使用的文書。

㈡ 如何申請法院下達協助執行通知書

直接向法院申請協助執行就可以了。

協助執行通知書時人民法院對不願意自動履行判決、裁定、調解所規定的義務當事人,依法採取查封、扣押、凍結、變賣其財產和扣留、提取被執行人的儲蓄存款或勞動收入等執行措施,請有關單位協助執行的憑證。

它對故意推諉、拒絕或妨礙執行有義務協助的執行人按妨礙民事訴訟規定處理。書寫中主要填清被執行人和執行項目,對被決定扣留、提取的勞動收入,應保留被執行人及其所供養家屬必須的生活費用。

協助執行,是指由人民法院以外的單位和個人,按照法協助執行發生法律效力的法律文書所確定內容的法律行為。

委託執行是指因被執行人或者被執行人的財產在外地法院管轄范圍內,而由立案法院委託被執行人住所地或財產所在地法院執行的一項制度。

民訴法規定委託執行,目的是為了降低執行成本,提高執行效率。協助執行,是指由人民法院以外的單位和個人,按照法協助執行發生法律效力的法律文書所確定內容的法律行為。

(2)法院工作申請擴展閱讀

《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二十四條 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以及刑事判決、裁定中的財產部分,由第一審人民法院或者與第一審人民法院同級的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執行。

法律規定由人民法院執行的其他法律文書,由被執行人住所地或者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執行。

第二百二十八條 執行工作由執行員進行。

採取強制執行措施時,執行員應當出示證件。執行完畢後,應當將執行情況製作筆錄,由在場的有關人員簽名或者蓋章。

人民法院根據需要可以設立執行機構。

第二百三十六條 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也可以由審判員移送執行員執行。

調解書和其他應當由人民法院執行的法律文書,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

㈢ 如何申請去法院實習

申請去法院實習的流程如下:

1、如果打算在假期在某個法院進行實習,那麼在放假前一至兩個星期就要做好准備,應當登陸想要實習的法院的網站,找到政治處的電話。

2、可以在周一至周五的工作日期間打電話到該法院的政治處,詢問到該法院實習需要准備哪些東西,有的法院僅需要攜帶身份證即可,有的法院還需要學校開具的證明。

3、和法院政治處的電話溝通時應該將自己實習的時間、想要去實習的庭室告訴法院政治處工作人員。

4、對需要學校開具證明的法院,應到教務處或者學院的學生處開取相關的證明。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建立法律實習生制度的規定》第二條規定,參加實習人員應具備良好的法律素養和專業知識,並具備一定的社會實踐能力。實習活動必須嚴格遵守法律規定和人民法院規章制度及工作紀律。實習期限一般為3至6個月。

(3)法院工作申請擴展閱讀: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建立法律實習生制度的規定》第一條規定,人民法院根據工作實際,定期接收法律院校學生實習。實習人員由法律院校統一組織和推薦,實習安排應向社會公布。

第三條規定,實習安排應滿足實習學生全面了解審判工作,提高在實踐中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要求。實習內容應包括人民司法傳統教育、社會主義法治教育,刑事、民事、行政訴訟、國家賠償等審判業務實踐。

第四條規定,實習活動實行導師制。人民法院應指定經驗豐富的法官或其他工作人員擔任指導老師。實習人員在實習期間擔任實習法官助理或實習書記員,在指導老師幫助下參與案件審理、案件記錄、起草法律文書以及專題調研等輔助工作。

第五條規定,實習管理由人民法院組織人事部門、用人部門與法律院校共同負責,實習人員的思想教育和學習交流等活動由人民法院共青團組織具體負責。

㈣ 怎樣寫申請能在法院多分點錢

申請財產保全的債權人作為申請執行人,享有優先權,可以申請參加參與分配程序,主張優先受償權;申請書寫明申請保全的日期、法院作出保全裁定書的日期和案號、法院採取財產保全的具體措施:是查封、扣押還是凍結了被執行人的財產,再寫明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第93條。

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法釋〔1998〕15號,自1998年7月8日起施行)

十一、多個債權人對一個債務人申請執行和參與分配

90.被執行人為公民或其他組織,其全部或主要財產已被一個人民法院因執行確定金錢給付的生效法律文書而查封、扣押或凍結,無其他財產可供執行或其他財產不足清償全部債務的,在被執行的財產被執行完畢前,對該被執行人已經取得金錢債權執行依據的其他債權人可以申請對被執行人的財產參與分配。

91.對參與被執行人財產的具體分配,應當由首先查封、扣押或凍結的法院主持進行。首先查封、扣押、凍結的法院所採取的執行措施如系為執行財產保全裁定,具體分配應當在該院案件審理終結後進行。

92.債權人申請參與分配的,應當向其原申請執行法院提交參與分配申請書,寫明參與分配的理由,並附有執行依據。該執行法院應將參與分配申請書轉交給主持分配的法院,並說明執行情況。

93.對人民法院查封、扣押或凍結的財產有優先權、擔保物權的債權人,可以申請參加參與分配程序,主張優先受償權。

94.參與分配案件中可供執行的財產,在對享有優先權、擔保權的債權人依照法律規定的順序優先受償後,按照各個案件債權額的比例進行分配。

㈤ 向法院申請生活費範文

不需要申請書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三條規定:「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扣留、提取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部分的收入。但應當保留被執行人及其所扶養家屬的生活必需費用」。如果你除工資收入之外,沒有其它生活來源,可以要求法院保留生活費。

人民法院扣留、提取收入時,應當作出裁定,並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被執行人所在單位、銀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儲蓄業務的單位必須辦理。

(5)法院工作申請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三條、《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第36條規定製定,人民法院扣留或提取被執行人收入時會下達類似以下格式的執行裁定書:

××××人民法院

執行裁定書

(××××)……執……號

申請執行人:×××,……。

法定代理人/指定代理人/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

委託訴訟代理人:×××,……。

被執行人:×××,……。

……

(以上寫明申請執行人、被執行人和其他訴訟參加人的姓名或者名稱等基本信息)

本院在執行×××與×××……(寫明案由)一案中,於××××年××月××日向被執行人×××發出執行通知書,責令……(寫明應當履行的義務),但被執行人×××未履行/未全部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

本院查明,被執行人×××在××××處有收入……元。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三條、《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第36條規定,裁定如下:

扣留/提取被執行人×××在×××處收入……元。

本裁定立即執行。

審判員×××

××××年××月××日

(院印)

書記員×××

㈥ 申請法院調取證據申請書是怎樣的

《最高人來民法院關於民事源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十七條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證據:
(一)申請調查收集的證據屬於國家有關部門保存並須人民法院依職權調取的檔案材料;(二)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的材料;
(三)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其他材料。
除民事訴訟法明確規定之外,申請人可以依據上述規定提起申請,上述第三項是概括性的規定,因此一方面要看申請調查的證據形式和范圍,另一方面要看法院的態度。

申請法院調取證據申請書可以請律師根據實際情況起草。

熱點內容
信息安全法律法規論文 發布:2025-08-27 16:48:59 瀏覽:127
逆轉裁判法官 發布:2025-08-27 16:45:49 瀏覽:678
司法考試大幾 發布:2025-08-27 16:45:46 瀏覽:715
離婚律師11 發布:2025-08-27 16:44:43 瀏覽:828
假道德韓愈 發布:2025-08-27 16:37:36 瀏覽:850
行政法中的催告 發布:2025-08-27 16:24:08 瀏覽:344
假車禍騙保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27 16:15:55 瀏覽:44
大學職業道德的ppt 發布:2025-08-27 16:09:21 瀏覽:814
山西大學法學院張鈞山西法律顧問 發布:2025-08-27 16:00:55 瀏覽:676
安全用電法律法規 發布:2025-08-27 15:28:26 瀏覽: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