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法院制報
① 中國內地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實行幾審終審制
中國內地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實行兩審終審制度,但也有例外的情況。
1、在簡易程序中,簡單民事案件也會實行一審終審制度。
2、在特別程序中,也可以實行一審終審制度。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規定如下:
1、第十條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依照法律規定實行合議、迴避、公開審判和兩審終審制度。
2、第一百六十二條 基層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審理符合本法第一百五十七條第一款規定的簡單的民事案件,標的額為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上年度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百分之三十以下的,實行一審終審。
3、第一百七十五條 第二審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是終審的判決、裁定。
(1)中國法院制報擴展閱讀
1、法院審判案件,就審判程序而言是兩審終審制,就法院體系而言是四級兩審制。兩審終審制,就是一起案件經過兩級法院審判終結審判的制度。
2、也就是說,地方各級法院對於按照審判管轄 權的規定對由它審判的第一審(初審)案件做出判決或裁定以後,若當事人不服,可以在法定期限內向上一級法院提起上訴;若同級的檢察院不服,可以在法定期限內向上一級法院提起抗訴。
3、上一級法院有權受理針對下一級法院第一審判決或裁定不服的上訴或抗訴,有權經過對第二審案件的審理,改變或維持第一審法院的判決或裁定。
4、這時,上級法院的第二審判決、裁定,就是終審判決、裁定,當事人不得上訴。審級制度的實質是要求審判必須按審判程序嚴格進行,不得越級審理案件。
5、兩審終審制度主要針對發生了民事權利義務爭議的訴訟案件,這里強調訴訟案件,法院審理的案件分為兩類,一類是需要經過普通程序或者簡易程序的訴訟案件,另一類是非因民事法律關系發生具體爭議而請求法院確認一定的事實狀態的非訴訟民事案件。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人大網—《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② 中國法院黑名單查詢
1、可以去 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zxgk.court.gov.cn) 查詢
2、法院在報紙、廣播、電視、網路、法院公告版欄等採取的公告公示權。
3、《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的若干規定》
(2)中國法院制報擴展閱讀
第一條 被執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並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將其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依法對其進行信用懲戒:
(一)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義務的;
(二)以偽造證據、暴力、威脅等方法妨礙、抗拒執行的;
(三)以虛假訴訟、虛假仲裁或者以隱匿、轉移財產等方法規避執行的;
(四)違反財產報告制度的;
(五)違反限制消費令的;
(六)無正當理由拒不履行執行和解協議的。
③ 中國法院報可以介入民事糾紛嗎
法院報是對法院的新聞事實。評審以及公告事項進行報道的載體。客觀公正的報道相關的新聞是新聞媒體的重要責任。但她不會介入民事糾紛!
④ 中國法院門口的標志和象徵的意義
中國法院門口抄的標志是法徽,基本圖案是麥穗、齒輪、華表、天平。
麥穗和齒輪象徵著我們工人階級為領導,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體;華表是中華民族的象徵;天平象徵著公平與正義;紅旗象徵著偉大的社會主義祖國
法徽既是人民法院的標志,也是法官的身份標志,體現著法官應代表國家依法行使審判權,保障在全社會實現公平和正義的深刻喻義。法徽的基本圖案由麥穗、齒輪、華表、天平構成。
(4)中國法院制報擴展閱讀
法徽使用注意事項:
1、佩戴法徽僅限於審判制服,不得在其他服裝上佩戴。
2、穿著審判制服不得佩戴法徽以外的徽章,例如檢徽、警徽。
3、法袍在製作時法徽已綉好,不再單獨佩戴。
4、開庭審判必須佩戴法徽(5公分大法徽)。
5、其他因工作需要的場合亦應佩戴法徽,如宣誓。
6、除法袍外,在其他場合執行公務、參加集體活動、會議及大型集會時均應佩戴小法徽。
⑤ 中國法院和判例制度
中國法院是不承認判例的,即判例並沒有法律效力,這是大陸法系與英美法內系最大的區別容之一。
在英美法系,判例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也即是「法官造法」。先前的判例,生效之後,可以作為後來的類似案件的比照判決。
中國法院則只承認法律,也即是根據相關的法律來裁判案件。如果法律沒有相關規定,則參照法規,沒有法規則參照規章,沒有規章,應當參照國家政策和相關文件,如果都沒有,那就要依風俗習慣和法官的自由裁量來判案了。
⑥ 中國內地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實行幾審終審制
兩審終審制度。所謂兩審終審制度是指某一案件經過兩級人民法院審判後即告終結的版制度。
兩審終審權制度主要針對發生了民事權利義務爭議的訴訟案件,這里強調訴訟案件,法院審理的案件分為兩類,一類是需要經過普通程序或者簡易程序的訴訟案件,另一類是非因民事法律關系發生具體爭議而請求法院確認一定的事實狀態的非訴訟民事案件。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十條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依照法律規定實行合議、迴避、公開審判和兩審終審制度。
(6)中國法院制報擴展閱讀
兩審終審制度的缺陷:
1、不利於法律適用的統一。因為,終審法院的級別較低、數量龐大,各個終審法院對法律的解釋往往千差萬別、因地而異。
2、一些終審法院的審判水平相對較低,第一審不當裁判難以通過上訴審得到糾正。
3、不利於消除地方保護主義以及法官與當事人之間的人情關系的影響。
⑦ 急求!!中國法院體系
第二章 人民法院的組織和職權
第十八條 基層人民法院包括:
(一)縣人民法院和市人民法院;
(二)自治縣人民法院;
(三)市轄區人民法院。
第十九條 基層人民法院由院長一人,副院長和審判員若幹人組成。
基層人民法院可以設刑事審判庭、民事審判庭和經濟審判庭,庭設庭長、副庭長。(1983年9月2日修改)
第二十條 基層人民法院根據地區、人口和案件情況可以設立若幹人民法庭。人民法庭是基層人民法院的組成部分,它的判決和裁定就是基層人民法院的判決和裁定。
第二十一條 基層人民法院審判刑事和民事的第一審案件,但是法律、法令另有規定的案件除外。
基層人民法院對它所受理的刑事和民事案件,認為案情重大應當由上級人民法院審判的時候,可以請求移送上級人民法院審判。
第二十二條 基層人民法院除審判案件外,並且辦理下列事項:
(一)處理不需要開庭審判的民事糾紛和輕微的刑事案件;
(二)指導人民調解委員會的工作
第二十三條 中級人民法院包括:
(一)在省、自治區內按地區設立的中級人民法院;
(二)在直轄市內設立的中級人民法院;
(三)省、自治區轄市的中級人民法院;
(四)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
第二十四條 中級人民法院由院長一人,副院長、庭長、副庭長和審判員若幹人組成。
中級人民法院設刑事審判庭、民事審判庭、經濟審判庭,根據需要可以設其他審判庭。(1983年9月2日修改)
(1983年9月2日刪去第三款)
第二十五條 中級人民法院審判下列案件:
(一)法律、法令規定由它管轄的第一審案件;
(二)基層人民法院移送審判的第一審案件;
(三)對基層人民法院判決和裁定的上訴案件和抗訴案件;
(四)人民檢察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出的抗訴案件。
中級人民法院對它所受理的刑事和民事案件,認為案情重大應當由上級人民法院審判的時候,可以請求移送上級人民法院審判。
第二十六條 高級人民法院包括:
(一)省高級人民法院;
(二)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
(三)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
第二十七條 高級人民法院由院長一人,副院長、庭長、副庭長和審判員若幹人組成。
高級人民法院設刑事審判庭、民事審判庭、經濟審判庭,根據需要可以設其他審判庭。
第二十八條 高級人民法院審判下列案件:
(一)法律、法令規定由它管轄的第一審案件;
(二)下級人民法院移送審判的第一審案件;
(三)對下級人民法院判決和裁定的上訴案件和抗訴案件;
(四)人民檢察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出的抗訴案件。
第二十九條 專門人民法院的組織和職權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另行規定。
第三十條 最高人民法院是國家最高審判機關。
最高人民法院監督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專門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
第三十一條 最高人民法院由院長一人,副院長、庭長、副庭長和審判員若幹人組成。
最高人民法院設刑事審判庭、民事審判庭、經濟審判庭和其他需要設的審判庭。
第三十二條 最高人民法院審判下列案件:
(一)法律、法令規定由它管轄的和它認為應當由自己審判的第一審案件;
(二)對高級人民法院、專門人民法院判決和裁定的上訴案件和抗訴案件;
(三)最高人民檢察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出的抗訴案件。
第三十三條 最高人民法院對於在審判過程中如何具體應用法律、法令的問題,進行解釋。
⑧ 中國的民事案件是幾審終審制
兩審終審制,是指一個案件經過兩級人民法院審理即告終結的法律制度。其內容是:如果當事人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審理的第一審案件所作出的判決和裁定不服,可以依法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要求上一級人民法院對案件進行第二次審判;經第二審人民法院對案件進行審理,所作出的判決和裁定是終審判決和裁定,當事人不服不得再提起上訴,人民法院也不得按照上訴審程序審理。
根據兩審終審制度的要求,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審理第一審案件,在作出判決和裁定之後,還不能立即發生法律效力,只有在法定的期限內有上訴權的當事人沒有上訴,人民檢察院也沒有提出抗訴的情況下,第一審判決、裁定才能發生法律效力。如果在法定期限內有上訴權的人提出上訴,或者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上一級人民法院才能對案件進行審理。第一審法院的判決、裁定也就不發生法律效力。
我國人民法院分為四級:即最高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中級人民法院和基層人民法院。因此,我國的兩審終審制也稱為「四級兩審終審制」。
兩審終審制的意義在於:①可以使錯誤的第一審判決、裁定在尚未發生法律效力之前得到糾正,從而保證辦案質量;②上一級人民法院通過對上訴案件和抗訴案件的審判,及時了解下級法院的審判工作情況,使上級法院對下級法院的審級監督作用得到發揮,改進審判工作;③可以防止訴訟拖延,節省人力、財力、物力,保證及時、准確打擊犯罪,使處於不穩定狀態的社會主體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得以穩定和恢復。
對兩審終審制不能絕對和機械地理解。兩審終審制並不是說第二審法院的判決、裁定即使有錯誤也不得改變,如果確有錯誤,當然應予糾正,只不過不能適用上訴審程序來解決,只能通過審判監督程序。
2、兩審終審制的特殊和例外情況
兩審終審制並非是絕對、死的規定,而是能適應實際情況的活的科學的審判制度,也就是說,兩審終審制有特殊和例外的情況。
(1)特殊情況。刑事訴訟中的死刑判決是一個特殊的判決。為保證辦案質量,除二審外還要依法經過死刑復核這一特殊的訴訟程序,判決才能生效。但這同樣屬於兩審終審制審判制度。因為最高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對這類案件復核並非屬於一個審級,死刑復核並不是由有上訴權的人的上認或有抗訴權的人民檢察院的抗訴而引起的。
(2)例外情況。最高人民法院審理的第一審案件是一審終審。因為最高人民法院是級別最高的法院,第一審判決、裁定作出後,不存在上訴和抗訴的問題,判決、裁定一旦作出,即發生法律效力,這是兩是終身制的例外。
⑨ 中國的法院審級制度是什麼
制度是:兩審終審制度。
我國的審級制度:就審判程序而言是兩審終審制;就人民法院體系而言是四級兩審制。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對於按照審判管轄的規定由它審判的第一審案件作出判決或裁定以後,若當事人不服,可以在法定期限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上一級人民法院對上訴或抗訴案件,經過審理所作出的判決或裁定,就是第二審的判決或裁定。根據兩審終審制度,人民法院的第二審判決或裁定,就是終審的判決或裁定,當事人不得再行上訴。
(9)中國法院制報擴展閱讀:
採用此制度的原因:
1、符合我國國情。
我國是一個地域遼闊,交通不便的國家。縣、地區、省三級法院相距甚遠,不宜把過多的案件集中到省級法院終審。如果實行三審終審,一個案件從縣、地區、再到省里,勢必使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出席法庭,來往奔走,長途跋涉,影響生產和工作。
2、便利群眾。
實行兩審終審制,使大多數案件可以在縣、地區兩級法院得到解決。一般來說,縣與地區比較靠近,辦案人員依靠群眾進行調查核實案情,傳喚當事人和證人接受詢問,出席法庭都比較方便,也有利於審判公開,向群眾進行法制教育和接受群眾監督。
3、有利於及時懲罰犯罪,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實行兩審終審制的上訴制度,既保障了當事人的上訴權利,又簡化了訴訟程序,減少了重復審理。
當事人的上訴,不論是認定事實還是適用法律方面的問題,通過全面審查,包括對一審判決中可能存在的其他一些法律問題,都能一起得到正確解決。案件的及時處理,對懲罰犯罪,糾正錯誤都有利。
⑩ 中國法院網公告怎麼查詢
中國法院網公告的查來詢方源法:
第一步,先查看受案法院官網,看是否公告,或直接去受案法院公告信息欄查找
第二步,登陸「法院公告網」,然後查閱公告信息;第三步,在「人民法院報」和「人民法院網」查閱公告信息。
中國法院網公告的查詢的特點:
1.權威:
《人民法院報》是最高人民法院機關報。最高人民法院明確要求"法院公告一律由《人民法院報》統一刊登"。
2.規范:
經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審定的《法院公告常用統一格式》全面推廣使用。符合司法救助條件的減免刊登費用。
3.快速:
最新管理軟體系統高效處理,收到公告稿款後普通件7天刊登,特急件第2天見報。手機簡訊免費即時告知刊登信息。便捷:國內最大的法院公告發布資料庫,報紙網路版和中國法院網同步刊登,通過報紙、縮印本、互聯網和上網手機隨時檢索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