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執行利息計算器
❶ 中國銀行利息計算器
請您關注「中國銀行微銀行」微信公眾號,選擇下方菜單中「微金融-功能回大廳-金融工具和信息查詢答-貸款計算器或存款計算器」功能,按照頁面提示輸入計算條件進行查詢。
以上內容供您參考,業務規定請以實際為准。
如有疑問,歡迎咨詢中國銀行在線客服或下載使用中國銀行手機銀行APP咨詢、辦理相關業務。
❷ 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利息如何計算
具體情況要根據判決書上說明,利息還需要加上同期貸款基準率一同計算,公式如下:
具體計算方法:
(1)執行款=清償的法律文書確定的金錢債務+清償的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2)清償的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清償的法律文書確定的金錢債務×同期貸款基準利率×2×遲延履行期間。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規定,被執行人未按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的,應當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被執行人未按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指定的期間履行其他義務的,應當支付遲延履行金。
(2)法院執行利息計算器擴展閱讀:
強制交付
人民法院的判決書、裁定書、調解書以及應由法院執行的其他法律文書指定一方當事人交付財物或者票證的,執行人員應在做好被申請執行人思想工作的基礎上,傳喚雙方當事人到庭或到指定場所,由被申請執行人將法律文書交付的財物或票證應當直接交付申請執行人簽收。被申請執行人不願當面交付的,也可以將應付的財物或票證先交給執行人員,由執行人員轉交。
對當事人以外的公民個人持有該項財物或票證的,人民法院應通知其交出。經教育仍不交出的,人民法院就依法強制執行並可按照《民事訴訟法》第114條的規定予以罰款,還可以向監察機關或者有關單位建議,給予其紀律處分。有關單位持有該項財物或票證的,人民法院應向其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由有關單位轉交。
有關單位和個人持有法律文書指定交付的財物或者票證,因其過失被毀損或滅失的,人民法院可責令持有人賠償。拒不賠償的,人民法院可按被申請執行財物的實際價值或者票據的實有價值裁定強制執行。
網路-法院強制執行
❸ 民間借貸利息計算器
1分五的利息簡單說就是一個月一萬塊150塊的利息,2500的借款就是沒有37.5,年就是內450元,你一共借了容16年,加起來利息就是7200元再加本金2500等於9700元,說實話你借朋友2000元錢16年不還你朋友也夠倒霉的,7200的利息看似很多,但因為貨幣在貶值,當年的2000塊可以頂現在2萬都差不多了,趕緊還了吧,為了這點錢不值得
❹ 法院強制執行利率計算器
沒有這種軟體下載。利息應該和銀行差不多,還需要計算滯納金。
❺ 等額計算器利息計算
您好,貸款是結合抄貸款襲放款金額,執行利率、貸款期限、還款方式等各個要素索取數據綜合計算結果,單憑借款金額無法計算實際月供金額。
若您目前是想試算一下月供信息以作參考,請您打開以下連接:http://www.cmbchina.com/CmbWebPubInfo/Cal_Loan_Per.aspx?chnl=dkjsq嘗試使用目前貸款的基準利率試算月供。(可查看月供、月供本金、月供利息、本金余額、利息總和及還款總額等信息)。
❻ 法院判決生效後被執行的逾期利息計算方法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被執行人未按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的,應當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被執行人未按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指定的期間履行其他義務的,應當支付遲延履行金。
第二百五十四條 人民法院採取本法第二百四十二條、第二百四十三條、第二百四十四條規定的執行措施後,被執行人仍不能償還債務的,應當繼續履行義務。債權人發現被執行人有其他財產的,可以隨時請求人民法院執行。
第二百五十五條 被執行人不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的,人民法院可以對其採取或者通知有關單位協助採取限制出境,在徵信系統記錄、通過媒體公布不履行義務信息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措施。
(6)法院執行利息計算器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二條 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向有關單位查詢被執行人的存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情況。
人民法院有權根據不同情形扣押、凍結、劃撥、變價被執行人的財產。人民法院查詢、扣押、凍結、劃撥、變價的財產不得超出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的范圍。
人民法院決定扣押、凍結、劃撥、變價財產,應當作出裁定,並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有關單位必須辦理。
第二百四十三條 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扣留、提取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部分的收入。但應當保留被執行人及其所扶養家屬的生活必需費用。
人民法院扣留、提取收入時,應當作出裁定,並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被執行人所在單位、銀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儲蓄業務的單位必須辦理。
第二百四十四條 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查封、扣押、凍結、拍賣、變賣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部分的財產。但應當保留被執行人及其所扶養家屬的生活必需品。
採取前款措施,人民法院應當作出裁定。
❼ 申請法院執行中執行款和遲延履行金的計算
二、計算公式
1、債務利息=債務本金×利息計算天數(判決確定的應當給付日始~判決確定的履行日止)×同期銀行貸款年利率/360天
2、遲延履行利息=(債務本金+訴訟費+保全費等)×利息計算天數(判決確定的履行日始~實際履行日止)×同期銀行貸款最高年利率×2倍/360天
3、銀行同期貸款最高年利率=銀行同期同類貸款年利率×逾期還款上浮幅度(如現行的幅度為150%)
計算期限的確定。
遲延履行期間的起算日,最高院《關於適用<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以下簡稱《民訴法適用意見》)第293條有明確規定:被執行人遲延履行的,遲延履行期間的利息或遲延履行金自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指定的履行期間屆滿的次日起計算。遲延履行期間的截止日,法律未加規定,一般認為有兩種方式可供選擇。一是法院控制日,即以執行法院實際控制被執行財產的日期為截止日。二是當事人兌現日,即以執行申請人領取執行款物的日期為截止日。按照第一種方案操作,可能遇到的問題是,如果法院在案件審理期間曾採取過保全措施且保全到位,則將不存在遲延履行金。對此可以這樣看待,法律設定與司法政策重申遲延履行金制度的初衷是促使敗訴當事人及時履行義務,使勝訴當事人的訴訟成果有所保障。在勝訴當事人權利有保障的情況下,再賦予其享有遲延履行金的意義已不大,畢竟這不是訴訟福利與補貼。與此同時,保全到位的案件中,敗訴當事人的履行或法院的執行不會過分遲延,即使有所遲延也是法院處理保全財產所必需的合理期限。按照第二種方案操作,可能帶來的問題是,從執行法院查封扣押凍結被執行財產到兌現給執行申請人之間,還有一個必要的期限,如評估拍賣查封財產所需的時間等。期間,被執行人已主動提供或被動喪失了財產的佔有控制權,再讓其承擔遲延履行金,則不當加重其責任,有失公正。另一方面,待到執行申請人兌現執行款物時再計算遲延履行金,很可能導致執行財產金額的不足,影響到案件的順利執結。考慮到遲延履行金是按照銀行貸款利息的雙倍來計算,本身已相當之高且足以彌補執行申請人資金時間效益損失,為被執行人留下必要的財產處理期限不予計算遲延履行金,也是合理的。綜上,筆者傾向於以法院控制被執行財產之日為遲延履行期間的截止日期。
2.利率標準的確定。《民訴法適用意見》第294條規定,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二條規定的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是指在按銀行同期貸款最高利率計付的債務利息上增加一倍。該規定明確了遲延履行金的基準利率是貸款利率而不是存款利率。但是,這不足以解決利率確定中的所有問題。原因很簡單:利率根據期限長短而各不相同,半年期、1至3年期或更長期限貸款的利率呈逐步遞增狀態。對於具體利率檔次的確定,筆者以為,可以參照銀行發放貸款時的通行做法,按照就近向上靠檔的原則加以確定。即遲延履行期限不足6個月的,按照6個月期貸款利率計算;超過6個月不足1年的,按照1年期的貸款利率計算,依次類推。這樣做可以盡可能保證遲延履行金與銀行同期貸款利息的計算保持一致,使得《民訴法適用意見》第294條得以准確執行。
需要指出,當前各商業銀行發放貸款實行浮動利率制,可以在人民銀行公布的基準利率基礎上上浮30%或下浮一定比例。具體的浮動幅度根據借款人的資信狀況確定。嚴格理解《民訴法適用意見》第294條之規定,似乎應當是先將人民銀行基準利率上浮30%,確定出同期貸款最高利率後,再計算遲延履行金。即計算遲延履行金需要將利率浮動的因素考慮在內。我們認為,這甚不合理,應當直接按照人民銀行同期基準利率計算遲延履行金。因為銀行放貸時實行利率上浮,是對資信等級不高借款人的風險防範措施。理論上來講,被執行人均屬資信等級不高的主體,但是其承擔的遲延履行金已是按照人民銀行基準利率所計算出的利息的2倍,已遠遠超過30%這一最高的利率上浮比例。也就是說,利息的加倍計算己將利率上浮30%的因素包含在內。如果實行利率上浮後再加倍,無疑將對被執行人科以過重的不利後果。
3.計算程式的確定。為表述方便,本文姑且將執行標的分為生效裁判所確定的標的(以下簡稱裁判標的)和遲延履行金兩個部分。如果裁判標的能夠一次性執行到位,根據前述方法確定的遲延期限和相應利率標准,可以很方便地計算出遲延履行金的數額,進而確定出總的執行標的。但是,執行實踐表明,大多數執行案件並不能一次性執行到位。於是,對於一次次執行到的財產則產生了一個問題:是先作為裁判標的,後作為遲延履行金,還是與之相反。用通俗的話來表述就是,被執行人的一次次「還款」,是先還本後付息,還是先付息後還本。按照先本後息原則兌現執行款不僅計算上對被執行人有利,而且執行到最後,特別是在僅剩遲延履行金未執行時,容易造成遲延履行金的不了了之。按照先息後本原則兌現執行款,則必然存在對被執行人計算復利的因素在內,不僅有失公平,同時也極易引發被執行人的抵觸情緒。為此,對於分批次執行到的執行款,建議採用折中方案進行兌現。即仍參照銀行劃款扣貸時的通行做法,按照利隨本清的原則來加以兌現。
❽ 法院判決利息計算公式
一、在債務糾紛的訴訟判決書中,在法院的判決上最後一般都會有附加判決條款。
在判決書後部分寫上「本判決生效後七日內,被告向原告支付……共計XXX元。」、對利息計算是這樣描述的「利率按*%計算,從某年某月某日起計算至執行(或者款付清)之日止」;「如果被告張三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229條之規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判決生效後,如果被告未履行金錢給予義務,原告何時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二、逾期付款利息又如何計算:
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九條 被執行人未按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的,應當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2、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293條:被執行人遲延履行的,遲延履行期間的利息或遲延履行金自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指定的履行期間屆滿的次日起計算。
3、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294條: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二條(修改後的是民事訴訟法229條)規定的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是指在按銀行同期貸款最高利率計付的債務利息上增加一倍。
三、需要說明的事項是:
1、「銀行」是指中國人民銀行而不是其他商業銀行等其他金融機構;
2、「同期」應理解為「同一時期」,人民銀行規定的貸款利率標准有短期的、中期的、中長期的、長期的等幾種貸款利率標准,是按短期利率標准計算還是按中、長期利率標准計算?應該按遲延履行期的時間而定, 逾期一年的按一年貸款標准計息,逾期兩年的按兩年期貸款利率標准計息,以此類推。
3、「最高利率」應該理解為人民銀行規定的基準利率,而不是罰息利率,也就是按與逾期履行期間相對應貸款期間的最高的基準利率計算利息。 綜上所述,計演算法律文書所確定的利息,就是按照法律文書所確定的利率只計算至法律文書所指定的履行期間屆滿之日,以後就把整個法律文書各項標的之和作為本金按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的二倍計算出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然後二者相加就得出整個法律文書的總標的。
❾ 如何用計算器計算利息
如何用計算器計算利息
本金×利率×時間=利息
比如5萬元存款半年,按照基準利率1.3%計算方法如下:
50000×1.3÷100÷360×180=32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