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法院權力
兩者之間完全沒關系。分別屬於人民法院系統(司法系統)和人民政府系統(行政系統)。
司法局是政府的司法行政機關。受黨委與政府的領導。司法局規格比法院、檢察院略低,是政府宣傳管理法律的專業職能部門。
人民法院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審判機關,中華人民共和國設立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軍事法院等專門人民法院。其審理案件,除法律規定的特別情況外,一律公開進行。被告人有權獲得辯護。
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代表國家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任何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法院組織體系
最高人民法院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最高人民法院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審判機關,負責審理各類案件,制定司法解釋,監督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專門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並依照法律確定的職責范圍,管理全國法院的司法行政工作。
高級人民法院
高級人民法院包括:省高級人民法院、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以及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設刑事審判庭、民事審判庭、經濟審判庭,根據需要可以設其他審判庭。
依法審判下列案件:
1、法律、法令規定由它管轄的第一審案件;
2、下級人民法院移送審判的第一審案件;
3、對下級人民法院判決和裁定的上訴案件和抗訴案件;
4、人民檢察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出的抗訴案件;
中級人民法院
中級人民法院包括:在省、自治區內按地區設立的中級人民法院、在直轄市內設立的中級人民法院、省、自治區轄市的中級人民法院以及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中級人民法院設刑事審判庭、民事審判庭、經濟審判庭,根據需要可以設其他審判庭。
依法審判下列案件:
1、法律、法令規定由它管轄的第一審案件;
2、基層人民法院移送審判的第一審案件;
3、對基層人民法院判決和裁定的上訴案件和抗訴案件;
4、人民檢察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出的抗訴案件。
中級人民法院對它所受理的刑事和民事案件,認為案情重大應當由上級人民法院審判的時候,可以請求移送上級人民法院審判。
基層人民法院
基層人民法院包括:縣人民法院和市人民法院、自治縣人民法院以及市轄區人民法院。基層人民法院可以設刑事審判庭、民事審判庭和經濟審判庭,庭設庭長、副庭長。基層人民法院根據地區、人口和案件情況可以設立若幹人民法庭。人民法庭是基層人民法院的組成部分,它的判決和裁定就是基層人民法院的判決和裁定。
(1)區法院權力擴展閱讀
司法局主要職責
(一)研究起草司法行政方面的地方性法規、規章草案;編制本市司法行政工作的發展規劃及年度計劃,並監督實施。
(二)負責組織、指導對刑滿釋放和解除勞動教養人員的安置幫教工作。
(三)負責本市司法行政系統的隊伍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
(四)研究制訂本市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的總體規劃,組織、指導、協調全市法制宣傳教育工作。
(五)負責管理本市律師、法律援助工作和公證機構及公證活動;研究律師、公證工作的改革與發展,並提出實施辦法。
(六)負責管理本市法律服務機構和在京設立的國(境)外律師機構;監督、指導本系統的社會團體工作。
(七)指導本系統法學教育及業務培訓工作。
(八)負責指導區、縣司法行政部門管理人民調解工作、社區矯正工作及司法助理員、基層司法所和基層法律服務工作。
(九)負責本市司法行政系統的外事工作和對外宣傳、交流工作。
(十)指導和管理本市面向社會服務的司法鑒定工作。
(十一)負責本市仲裁機構的登記管理工作。
(十二)負責本市國家司法考試工作。
(十三)負責社區矯正工作
(十四)承辦市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十五)管理本市監獄管理局和本市勞動教養工作管理局。
法院主要任務
人民法院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審判機關,其任務是審判刑事案件、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並且通過審判活動,懲辦一切犯罪分子,解決民事糾紛,以保衛無產階級專政制度,維護社會主義法制和社會秩序。
保護社會主義的全民所有的財產、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財產,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保障國家的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
人民法院用它的全部活動教育公民忠於社會主義祖國,自覺地遵守憲法和法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司法局
『貳』 法院哪個部門權力大
完全不同的體系,應該屬於互不幹涉的,誰也不比誰大。在嚴格遵守法律的條件下,法版院權內部也是分權制衡的,行政上肯定是院長說了算,審判上審委會的集體決策要比院長管用,如果是普通案件,依法不需要審委會討論的,合議庭就完全說了算了
『叄』 為什麼說最高人民法院權力大
因為最高法是我國最高的司法機關,地方法院判死刑的都要報到最高法批准才生效,而且最高法有權利推翻地方法院做的審判決定,而且有的案件如果是由最高法審判的,那麼就是終審。
『肆』 區公安分局和區人民法院哪個好哪個地位高哪個權力大
平級的,不同的政法部門,職能不一樣,都不輕松。法院給人的感覺相對好些。
『伍』 人民法院擁有什麼權力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院組織法》人民法院的權力內容介紹如下:
第二章 人民法院的組織和職權
第十七條基層人民法院包括:
縣人民法院和市人民法院;
自治縣人民法院;
市轄區人民法院。
第十八條基層人民法院由院長一人,副院長和審判員若幹人組成。
基層人民法院可以設刑事審判庭、民事審判庭和經濟審判庭,庭設庭長、副庭長。
第十九條基層人民法院根據地區、人口和案件情況可以設立若幹人民法庭。人民法庭是基層人民法院的組成部分,它的判決和裁定就是基層人民法院的判決和裁定。
第二十條基層人民法院審判刑事和民事的第一審案件,但是法律、法令另有規定的案件除外。
基層人民法院對它所受理的刑事和民事案件,認為案情重大應當由上級人民法院審判的時候,可以請求移送上級人民法院審判。
第二十一條基層人民法院除審判案件外,並且辦理下列事項:
處理不需要開庭審判的民事糾紛和輕微的刑事案件;
指導人民調解委員會的工作。
第二十二條中級人民法院包括:
在省、自治區內按地區設立的中級人民法院;
在直轄市內設立的中級人民法院;
省、自治區轄市的中級人民法院;
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
第二十三條中級人民法院由院長一人,副院長、庭長、副庭長和審判員若幹人組成。
中級人民法院設刑事審判庭、民事審判庭、經濟審判庭,根據需要可以設其他審判庭。
第二十四條中級人民法院審判下列案件:
法律、法令規定由它管轄的第一審案件;
基層人民法院移送審判的第一審案件;
對基層人民法院判決和裁定的上訴案件和抗訴案件;
人民檢察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出的抗訴案件。
中級人民法院對它所受理的刑事和民事案件,認為案情重大應當由上級人民法院審判的時候,可以請求移送上級人民法院審判。
第二十五條高級人民法院包括:
省高級人民法院;
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
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
第二十六條高級人民法院由院長一人,副院長、庭長、副庭長和審判員若幹人組成。
高級人民法院設刑事審判庭、民事審判庭、經濟審判庭,根據需要可以設其他審判庭。
第二十七條高級人民法院審判下列案件:
法律、法令規定由它管轄的第一審案件;
下級人民法院移送審判的第一審案件;
對下級人民法院判決和裁定的上訴案件和抗訴案件;
人民檢察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出的抗訴案件。
第二十八條專門人民法院的組織和職權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另行規定。
第二十九條最高人民法院是國家最高審判機關。
最高人民法院監督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專門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
第三十條最高人民法院由院長一人,副院長、庭長、副庭長和審判員若幹人組成。
最高人民法院設刑事審判庭、民事審判庭、經濟審判庭和其他需要設的審判庭。
第三十一條最高人民法院審判下列案件:
法律、法令規定由它管轄的和它認為應當由自己審判的第一審案件;
對高級人民法院、專門人民法院判決和裁定的上訴案件和抗訴案件;
最高人民檢察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出的抗訴案件。
第三十二條最高人民法院對於在審判過程中如何具體應用法律、法令的問題,進行解釋。
『陸』 法院的權力,大嗎
法院的職能: 法院是司法(審判)機關,是負責審理案件,解決基本民事版、行政、刑事案件糾權紛的國家機構。各基層法院都擁有和行使調解的職能。 人民法院報
法院職責: (一)審判法律規定,基層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在職權范圍內受理和受理的自訴和公訴的刑事、民事、行政等第一審案件。 (二)依法行使司法執行權和司法決定權。 (三)依法決定國家賠償。 (五)行使審判監督職能。 (六)研究、徵集對法律、法規、規章草案的意見;對案件審理中發現的問題提出司法建議。 (七)負責指導全縣(區)法院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培訓工作;按照許可權管理法官及其他人員;協助管理下屬法院機構、人員編制工作;主管全縣(區)法院監察工作。 (八)結合審判工作宣傳法制,教育公民自覺遵守憲法和法律。 (九)協調、管理、監督民眾陪審員和調解員的各項工作。 (十)承辦其他應由基層法院負責的工作。
終上所述:總的來說,法院的職權還是非常大的,特別是處理各種糾紛的時候,是很有實權的,也是很有油水的
『柒』 在法院裡面是廳長的權利大還是審判長的權力大
公安廳長本身是個正廳局級職務,但是很多公安廳長兼任省政法委書記,這是個副省部級職專務。屬
高級人民法院院長是副省部級職務,但是必須接受政法委的領導
在公安廳長兼任政法委書記的時候和高級人民法院院長級別一樣,但是能指導法院工作,這也是我國司法不能獨立的最根本的原因
而有極少的幾個省份公安廳長沒有兼任政法委書記,所以只能和其他廳局級單位享受正廳局級待遇,這樣就比高級人民法院院長低一級了
『捌』 法院權力大嗎
法院是國家的抄權利機關。襲
法院是司法(審判)機關,是負責審理案件,解決糾紛的
法院職責
(一)審判法律規定、省高級人民法院指定由市法院管轄和市法院認為依法應當由自己審判的刑事、民事、行政等第一審案件。
(二)審判法律規定由市法院審判的刑事、民事、行政等第二審案件。
(三)審查處理不服市法院和下級法院判決、裁定的各類申訴和申請再審案件。
(四)審判由檢察機關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出抗訴的案件。
(五)對下級人民法院管轄不明的案件指定管轄。
(六)監督和指導基層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
(七)依法行使司法執行權和司法決定權。
(八)依法決定國家賠償。
(九)管理、協調全市法院執行工作。
(十)研究、徵集對法律、法規、規章草案的意見;對案件審理中發現的問題提出司法建議。
(十一)負責指導全市法院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培訓工作;按照許可權管理法官及其他人員;協助管理全市法院機構、人員編制工作;主管全市法院監察工作。
(十二)結合審判工作宣傳法制,教育公民自覺遵守憲法和法律。
(十三)承辦其他應由市法院負責的工作。
『玖』 同級的法院、檢察院、公安局權力范圍分別是什麼
同級的法院、檢察院、公安局權力范圍如下:
1、公安機關負責調查取證,確定證據,實行拘留,此時被拘留者只是犯罪嫌疑人;在公安機關取證結束移交檢察院,檢察院對公安機關的取證和決定進行審查,不合格或證據不足的退會公安機關要求重新取證,如合格了檢查機關移交法院提起公訴,此時它代表的是國家形象;法院根據檢查院的起訴開庭審判,綜合所有證據和檢察院的公訴最終決定對犯罪嫌疑人定刑。
2、公安局是犯罪行為的調查機關,治安管理機關,執行檢察院的逮捕決定。檢察院是適用法律的監督機關,對實施犯罪行為的嫌疑人進行決定逮捕和起訴。法院是犯罪行為的審判機關,對犯罪嫌疑人的有罪和無罪,罪輕和罪重進行判定;同時是民事案件的審理機關。
3、檢察院 、法院與同級政府由同級人大產生,受人大監督,對人大負責。公安局是政府下屬的工作部門。檢察院 、法院 、公安局之間互相配合、互相監督、互相制約。同級法檢之間是平行關系,各司其職、各其負責。
4、上級人大領導和監督下級人大。同時也監督下級「一府兩院」。上級政府領導下級政府,但對檢察院 、法院不存在領導或監督關系。上級檢察院領導下級檢察院,上級法院監督下級法院。公安局受本級政府和上級公安局雙重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