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拉赫曼法官

拉赫曼法官

發布時間: 2021-01-18 21:44:02

1. 審判薩達姆的法官阿明最後結局如何

伊拉克特別法庭對薩達姆進行第一次審判,秘密法庭在前復興社會黨全國指揮部內的一個房間。這場審判的主審法官是里茲加爾·穆罕默德·阿明,這位也是一個猛人,很勇敢地成為了伊拉克唯一敢露面的審薩法官。那麼,這個主審法官阿明到底是何方神聖,如此大膽,還有他最後的結局如何呢?


總之,這個主審法官阿明還是一個注重自己職業操行的好法官。雖然,他因此“被辭職”,但是他的良好的職業操行也救了他一命。在阿明“被辭職”後,他基本上是“全身而退”。而他的接任者拉烏夫·阿卜杜勒-拉赫曼就沒有這么幸運了,他雖然判處了薩達姆絞刑,但是最後他自己也被武裝分子處死。

2. 由誰可以告訴我關於孟加拉的一切嗎

建議你看看孟加拉駐華大使館網站:
http://www.0848.com/mg/
還有中國駐孟加拉大使館網站:
http://bd.china-embassy.org/chn/

【國 名】 孟加拉人民共和國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Bangladesh)。

【面 積】 143998平方公里。

【人 口】 1.33億,孟加拉族佔98%,另有20多個少數民族。孟加拉語為國語,英語為官方語言。伊斯蘭教為國教,信奉伊斯蘭教的人口佔88.3%,信奉印度教的佔10.5%,信奉佛教的佔0.6%,信奉基督教的佔0.3%。

【首 都】 達卡(Dhaka ),人口約1000萬。

【國家元首】 總統伊阿祖丁·艾哈邁德(Iajuddin Ahmed),2002年9月6日就任。

【重要節日】 烈士日(Shaheed dibash), 2月21日;獨立日(Independence Day), 3月26日;國民團結日(National Solidarity Day), 11月7日;勝利日(Victory Day), 12月16日;開齋節(Eid-ul-Fitr),據回歷推算;吉爾邦節(宰牲節, Eid-ul-Azha),據回歷推算。
【簡 況】 位於南亞次大陸東北部的恆河和布拉馬普特拉河沖擊而成的三角洲上。東、西、北三面與印度毗鄰,東南與緬甸接壤,南瀕臨孟加拉灣。海岸線長550公里。全境85%的地區為平原,東南部和東北部為丘陵地帶。大部分地區屬亞熱帶季風型氣候,濕熱多雨。全年分為冬季(11月~2月),夏季(3月~6月)和雨季(7月~10月)。年平均氣溫為26.5℃。冬季是一年中最宜人的季節,最低溫度為4℃,夏季最高溫度達45℃,雨季平均溫度30℃。

孟加拉族是南亞次大陸古老民族之一。歷史上孟加拉地區曾數次建立過獨立國家,版圖一度包括現印度西孟加拉、比哈爾等邦。16世紀孟已發展成次大陸上人口最稠密、經濟最發達、文化昌盛的地區。18世紀中葉成為英國對印度進行殖民統治的中心。19世紀後半葉成為英屬印度的一個省。1947年印巴分治,孟被分為東、西兩部分,西部歸印度,東部歸巴基斯坦。1971年3月東巴宣布獨立,1972年1月正式成立孟加拉人民共和國。

【政 治】 90年代以來,孟主要由民族主義黨和人民聯盟輪流執政。2001年10月,孟舉行第八屆議會選舉,民族主義黨(BNP)領導的四黨聯盟獲勝,上台執政,BNP主席卡莉達·齊亞出任政府總理,副主席巴德魯杜扎·喬杜里當選總統。2002年6月,喬杜里總統辭職。同年9月,無黨派人士伊阿祖丁·艾哈邁德當選為新總統。

【憲 法】 1972年11月4日議會通過,12月16日生效。基本原則是「信仰真主,民族主義,民主和社會主義」。 1982年3月實行軍管後,憲法中止實行。1986年11月10日恢復執行憲法。至2004年5月,孟議會對憲法共進行過14次修改。

【議 會】 實行一院制,即國民議會(Jatiya Sangsad)。憲法規定議會行使立法權。議會由公民直接選出的300名議員組成,任期5年。第十四次憲法修正案規定,根據各黨議員在議會中的比例,由當選議員遴選出45名女議員。議會設正、副議長,由議員選舉產生。議會還設有秘書處以及專門委員會等部門。

本屆議會於2001年10月選舉產生,以民族主義黨為首的四黨聯盟共獲220席,其中民族主義黨196席;在野黨人民聯盟59席,民族黨艾爾沙德派獲14席,民族黨(曼派)獲1席,農工社會主義黨獲1席,獨立議員獲5席。現任議長為賈米爾烏丁·西爾卡(Jamiruddin Sircar)。

【政 府】 本屆內閣於2001年10月10日宣誓就職,分別於2002年3月、 2004年3月和5月進行了調整,目前共有51人。內閣主要成員有:總理(兼任國防部長、能源礦產部長、編制部長、吉大港山區事務部長)卡莉達·齊亞夫人(Begum Khaleda Zia,女),財政與計劃部長M·賽福爾·拉赫曼(M. Saifur Rahman), 地方政府、鄉村發展與合作部長阿布杜爾·曼南·布延(Abl Mannan Bhuiyan),衛生與家庭福利部長孔達卡爾·穆沙拉夫·海珊博士(Dr. Khondoker Mosharraf Hossain),司法和議會事務部長毛杜德·艾哈邁德(Barrister Moud Ahmed),交通部長納茲穆爾·胡達(Barrister Nazmul Huda), 新聞部長沙姆蘇爾·伊斯拉姆(M.Shamsul Islam), 商業部長阿爾塔夫·海珊·喬杜里(Alahj Altaf Hossain Chowdhury), 外交部長M· 莫希德·汗(M. Morshed Khan)等。

【網 址】 孟加拉國政府網址 http://www.bangladeshgov.org/
孟加拉國議會網址 http://www.bangladesh-parliament.org/

【行政區劃】 全國劃分為達卡、吉大港、庫爾納、拉吉沙希、巴里薩爾和錫萊特六個行政區,下設64個縣,490個警管區,4451個鄉,59990個村。

【司法機構】 最高法院是最高司法機構,有首席法官一人及法官若幹人,均由總統任命。最高法院分為上訴法庭和高等法庭兩部分。首席大法官和一部分指定的法官審理上訴法庭的案件,其他法官審理高等法庭的案件。達卡有高等法院和勞工上訴法院。此外還有巡迴法院、縣法院、民事、刑事法院。現任首席法官為賽義德·穆達西爾·胡桑(Syed Jr. Mudassir Husan),2004年1月27日就任。現任總檢察長為哈桑·阿里夫(Hassan Arif), 2001年10月14日就任。

【政 黨】 黨派眾多,主要有:

(1) 孟加拉國民族主義黨 (Bangladesh Nationalist Party,BNP):議會第一大黨,2001年10月上台執政。1978年9月由前總統齊亞·拉赫曼成立。主張維護民族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信奉真主、民主、民族主義,保證社會和經濟上的公正。基本政策是民主多元化、私營化、取消過多的行政干預和建立市場競爭經濟。對外政策堅持中立、不結盟,主張同一切國家友好。主席為現任總理卡莉達·齊亞夫人(Begum Khaleda Zia)。

(2) 孟加拉國人民聯盟(Bangladesh Awami League,AL):議會第一大反對黨,前身是1949年10月建立的巴基斯坦人民穆斯林聯盟,1952年改現名。孟獨立後至1975年為首任執政黨。其宗旨是民族主義、民主、社會主義和世俗主義。1992年9月,人盟全國理事會修改了黨章,放棄社會主義和公有制原則,實行市場經濟,引進自由競爭機制;實行不結盟外交政策,主張同一切國家建立友好關系。曾於1996年至2001年執政。主席為前總理謝赫·哈西娜·瓦吉德(Sheikh Hasina Wazed)。

(3) 民族黨(Jatiya Party, Bangladesh):1986年1月1日由前總統艾爾沙德成立。主張維護獨立和主權,建立伊斯蘭理想社會,提倡民族主義、民主和社會進步,發展經濟。1997年6月底,民族黨曾發生分裂,前總理卡齊等成立民族黨(扎-穆派),後於1998年12月合並。1999年4月,時任交通部長的曼久和原民族黨副主席米贊成立民族黨米曼派,民族黨再次分裂。民族黨主流派主席為前總統海珊·穆罕默德·艾爾沙德(Hussain Muhammad Ershad )。

(4) 伊斯蘭大會黨(Jamaat-e-Islami Party):1946年成立。獨立初期因反對孟加拉國獨立而遭禁。1979年重新開展活動。2001年10月,作為民族主義黨領導的四黨聯盟一員參加大選,成為執政黨之一。該黨的最終目標是將孟變成一個伊斯蘭國家,主張廢除一切非伊斯蘭法律,認為外交政策應反映伊斯蘭的理想。主席為莫蒂烏爾·拉赫曼·尼扎米(Matiur Rahman Nizami)。

【重要人物】 伊阿祖丁·艾哈邁德:總統。1931年生於孟中部的什甘吉縣,為孟著名教育家、無黨派人士。曾任達卡大學教授、土壤科學系主任。1990年任達卡大學教師聯合會主席。1991年曾任孟首屆看守政府成員。後又先後擔任孟公共服務委員會主席、孟高等獎學金委員會主席等職。就任總統前任孟國家大學副校長。

卡莉達·齊亞:總理,女。1945年8月15日生於孟加拉國迪納吉普爾縣。前總統齊亞·拉赫曼的遺孀。1981年5月,齊亞·拉赫曼總統遭暗殺後,卡·齊亞開始步入政壇。1982年1月,正式加入民族主義黨(BNP),1983年3月當選副主席,1984年5月當選主席。領導以BNP為首的七黨聯盟進行了長達9年的反對軍政府斗爭,曾8次被拘押。1991年2月,孟舉行首屆由看守政府主持的大選,BNP獲勝,卡出任政府總理,是孟歷史上首位女總理。1996年2月,BNP在舉行單方面大選,卡再次出任總理。由於其他主要政黨抵制選舉結果,卡將政權交給看守政府,重新舉行大選。6月,BNP在大選中被人民聯盟擊敗,卡出任議會反對黨領袖。1999年,卡成立以BNP為首的四黨聯盟進行倒政府運動。2001年10月1日,孟第八屆議會選舉,四黨聯盟以壓倒優勢獲勝,卡再度出任總理。

【經 濟】 孟是49個最不發達國家之一,經濟基礎薄弱,生產力落後,國民經濟主要依靠農業。孟近兩屆政府均主張實行市場經濟,推行私有化政策,改善投資環境,大力吸引外國投資,積極創建出口加工區,優先發展農業。幾年來孟經濟一直保持中速增長,人民生活水平略有提高。

國內生產總值(2003/2004年度):519億美元。

國內投資總額(2003/2004年度): 234億美元

出口總額(2003/2004年度): 142億美元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2003/2004年度):444美元。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2003/2004年度):5.3%。

貸幣名稱:塔卡。

匯 率:(2004年9月):1美元≈62塔卡。

通貨膨脹率(2003/2004年度):5.83%。

(資料來源:世界銀行統計報告)
【資 源】 孟礦產資源貧乏。主要能源天然氣目前已探明儲量284200億立方英尺(1立方英尺合0.0283立方米),可開采儲量為205100億立方英尺。目前已開采56300億立方尺。煤儲量7.5億噸。森林面積約200萬公頃,覆蓋率約13.4%。

【工 業】 2003/2004財年孟加拉國工業總產值約136.5億美元,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6.3%,年增長率為7.3%。工業以原材料工業為主,包括防止服裝業、化肥業、水泥業、黃麻及其製品業、皮革及其製品業,以及冷凍食品業等;重工業薄弱,製造業欠發達。主要直接投資國家和地區為美國、英國、馬來西亞、日本、新加坡、香港及中國大陸。近幾年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如下(單位:萬噸):

1999/2000
2000/2001
2001/2002

麻製品
33.6
32.6
31.9

棉布(萬米)
1241
1473
1586

砂糖
12.3
9.6
20.4

化肥
190.4
207.4
175.2


3.7
4.0
3.7

食用油
3.1
3.1
3.1

(資料來源:孟加拉國銀行月度經濟趨勢)

【農 業】 2003/2004財年孟農業產值約113.1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1%,占國內生產總值21.8%。近幾年主要農產品產量如下表(單位:萬噸)

1999/2000
2000/2001
2001/2002

稻米
1890.4
2155
2521

小麥
150.3
180
185

黃麻
71.1
82
86

甘蔗
691
674
650

(資料來源:同上)

【交通運輸】

公路:至2001年,總長20799公里。據1997孟加拉國交通綜合調查,66%的貨運及73%的客運由公路運輸承擔。

鐵路:至2002年,總長2733公里。2001年發送旅客4210萬人次,貨運量為908萬噸。
水運:內河航運公司擁有船隻217艘,2001年凈贏利2940萬塔卡。海運公司2001年進出口貨運量為199萬噸,占孟加拉國全年總量約10%。計劃到2005年擁有24艘海輪。

空運:民航擁有飛機13架;開通國際航線7條,國內航線26條;2001年客運量142.4萬人次,貨運量 39067噸;達卡齊亞機場和吉大港機場為國際機場。

(資料來源:世界銀行統計報告、《孟加拉國2002年度經濟觀察》)

【財政金融 】 2003年,孟加拉國實行穩定與恢復性的財政政策。2003年稅收占國民生產總值10.3%,公共消費上升7.2%。2003財年,財政赤字從上財年的4.7%下降到4.2%。截至2004年7月初,孟外匯儲備約為30.3億美元。近幾年財政收支情況如下表(單位:億塔卡): 2000/2001
2001/2002
2002/2003

收 入
2723.9
2767
3112

支 出
4103.8
3949.5
4390

差 額
1380
1182.5
1278

(資料來源 :《孟加拉國2002年度經濟觀察》及《孟加拉國2003—2004年度預算報告》)

【對外貿易】 與130 多個國家和地區有貿易關系,主要貿易對象有美國、日本、新加坡、德國、義大利、英國、法國、泰國、中國等。主要出口黃麻及麻製品、皮革、茶葉、水產、服裝等。進口以糧食、機械、交通器材、石油為主。據孟加拉國出口促進局統計,2003/2004年度孟主要商品出口比上年增長6.9%,總出口額達65.49億美元,主要出口產品為紡織品服裝、冷凍食品、皮革及其製品、黃麻及其製品、生黃麻等。出口市場集中在歐盟和美國。近幾年對外貿易情況如下表(單位:億美元): 2000/2001
2001/2002
2002/2003

進口
93.89
89
96.58

出口
64.67
59
65.48

差額
-27.22
-30
-31.10

(資料來源:同上)

孟主要進口商品為服裝面料及輔料(23.8%)、果蔬(16.1%)、石油及石油製品(9.7%)、交通工具(7.72%)、工業原材料(6.72%)、化肥及其它化工產品等。進口市場主要包括歐盟(30%)、印度(11%)、中國大陸(10%)、日本(9.4%)、新加坡(8.5%)、香港(5.2%)、美國(3%)。主要出口產品為紡織品服裝(75%)、冷凍食品、皮革及其製品、黃麻及其製品(三項合計13.5%)。出口市場集中在歐盟(43%)和美國(39%)。

(資料來源:《孟加拉國年度預算報告》、《2003年孟加拉國媒體宣傳手冊》)
【外國援助】 國際援助是孟外匯儲備的主要來源之一,也是孟投資發展項目的主要資金來源之一。主要援助來自日本、美國、加拿大及聯合國機構。2003/2004財年,接受國外官方外援為7.92億美元,比上年度下降50%。

【人民生活】 2000年孟統計局數據顯示,孟尚有44%的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以下,其中20%為極度貧困人口。平均每3977人有1名醫生。工資指數以1970年為100,2002年工資指數為129。2003年聯合國人類發展報告中,孟在全球175個國家中排第139位。2003/2004年度醫療預算為292億塔卡。

【軍 事】 孟加拉國軍隊是在穆吉布·拉赫曼領導的「民族解放軍」和原巴基斯坦駐東孟加拉步槍隊、東孟加拉聯隊以及巴軍中孟加拉官兵的基礎上組建起來的。總統是武裝部隊最高統帥,總理掌握軍隊實權。陸、海、空三軍分立,實行志願兵役制。軍隊參謀長為各軍種最高行政長官和軍事指揮官。准軍事力量包括步槍隊、鄉村衛隊、海岸警衛隊、國家學員團和警察部隊等。目前孟軍總兵力14萬人,其中陸軍12萬人,海、空軍各1萬人。准軍事部隊近463萬人,其中步槍隊3.8萬人、警察9萬人、鄉村衛隊450萬人。陸軍參謀長為哈桑·馬蘇德·喬杜里中將,海軍參謀長為沙赫·伊克波爾·穆吉塔巴少將,空軍參謀長為法克魯爾·阿扎姆少將。2002/2003年度軍費為393億塔卡,占國內生產總值1.3%。

【文化教育】 學制為小學至初中10年,高中2年,大學4年。現政府重視教育,規定八年級以下女生享受免費義務教育。全國有國立大學16所,私立大學50所。主要大學有達卡大學、孟加拉工程技術大學、拉吉沙希大學等。據孟2003年初級教育執行監測部門調查,孟人識字率為62.66%,其中男性為65.94%,女性為58.69%,成人識字率為54.80%。2003/2004年度教育經費為674億塔卡,占年度預算的14%。
【新聞出版】 獲得孟政府批準的報紙期刊共有1660多種。主要在達卡、吉大港和其他大城市出版。主要英文報紙有《每日星報》、《獨立報》、《孟加拉國觀察家報》和《金融快報》等;主要孟文報紙有《團結報》、《革新報》、《人民之聲》和《新聞日報》。

通訊社:孟加拉通訊社(BSS)是孟加拉國國家通訊社。孟加拉聯合通訊社(UNB)是該國最大的一家私人通訊社,成立於1988年。

廣播電台:孟加拉電台建於1982年,總台設在達卡,每天用英語、烏爾都語、印地語、阿拉伯語和尼泊爾語等對外廣播5個小時。

電視台:孟加拉電視台(國營)開辦於1964年,直屬中央政府領導。該電視台在達卡和吉大港有二個站點,在全國有11個轉播站。設有2個地面衛星轉播站。除新聞節目外,電視台還播放一些外國故事片或連續劇及兒童、教育節目。此外,孟還有ATN、 Channel-I、 N-tv等私營電視台。
【對外關系】 奉行獨立自主、不結盟政策,強調經濟外交,在平衡同大國關系的同時,注重發展與穆斯林國家的傳統關系,努力改善和發展同印度的關系,並加強同西方國家的關系。孟積極參加聯合國、不結盟運動、伊斯蘭會議組織、英聯邦等國際組織的活動,致力於推動南亞區域合作,積極參與次區域和跨區域合作。孟主張全面、徹底裁軍,反對西方國家利用人權問題干涉別國內政,強調建立公正的國際經濟新秩序。主張以和平方式解決國際爭端,主張裁軍和建立新的國際經濟秩序,國與國之間應遵循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卡·齊亞政府執政後,實行「東向」外交政策,注重發展與中國、日本及東盟國家的關系。

【同美國等西方國家的關系】 孟政府積極謀求保持並發展同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的關系。美一直是孟最大的貿易和投資國。迄今美已類計向孟提供40多億美元援助。2003年以來,孟同美、英、法、意、德、澳等國在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領域的合作關系均不同程度地取得進展。2003年4月,法外長訪孟。法、德兩國還先後派出三個軍事代表團訪孟。6月,美國務卿鮑威爾訪孟,表示美願在扶貧、反恐及經濟建設等方面繼續向孟提供援助。2004年6月,美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訪孟,著重在希孟向伊拉克派兵維和和孟國內恐怖主義勢力方面與孟方進行討論。7月,德國外長菲舍爾來訪。
【同印度的關系】 2001年10月孟民族主義黨政府成立後,印度國家安全顧問米什拉作為瓦傑帕伊總理的特使,應邀對孟進行了友好訪問。2003年兩國外長互訪,雙邊經貿聯委會召開,兩國自貿協定談判啟動,孟118種商品獲准免關稅進入印市場,開通達卡至阿卡塔拉公路客運。但兩國間的水資源分配、邊界劃分和難民遣返等問題未得到根本解決。2004年印新政府上台後,孟政府著手改善同印關系,莫希德·外長5月以卡·齊亞總理特使身份訪孟,轉交卡·齊亞總理致印新領導人的賀信。9月兩國先後舉行水利資源和內政秘書級磋商。

【同巴基斯坦和南亞其它鄰國的關系】孟積極發展同巴基斯坦等南亞國家的關系。2003年,卡·齊亞總理邀請巴總統穆沙拉夫訪孟,與巴就消除歷史積怨,共謀發展,兩國友好往來頻繁。孟支持斯里蘭卡國內和平進程。2003年4月,斯總統庫馬拉通加夫人對孟進行正式訪問。此外,孟還同尼泊爾和不丹商談簽署貿易和運輸協定。

【同東南亞國家關系】近年來,孟政府注重加強以經濟外交為基本內容的「東向」外交政策,進一步加強同東亞、東南亞各國的友好合作關系。2002年12月和2003年3月,孟緬兩國總理進行了互訪,雙方正在進行自貿協定談判。2003年2月,卡·齊亞總理出席在吉隆坡召開的不結盟國家首腦會議時會見馬哈蒂爾總理,敦促其取消有關招收孟勞工的禁令,使中斷7年之久的孟勞工向馬出口問題得到解決。6月,印尼總理梅加瓦蒂訪孟,雙方重申願進一步加強雙邊政治和經貿合作,印尼還表示支持孟成為東盟對話夥伴國及東盟地區論壇成員。7月越南外長訪孟,雙方就加強經濟合作、擴大貿易與投資等交換意見。2004年3月,越南國家主席陳德良訪孟。4月和6月,孟先後接待緬甸總理欽鈕大將和新加坡總理吳作棟來訪。
【對區域和次區域合作的態度】孟政府重視並積極參與區域合作。孟是南亞區域合作組織(南盟)的倡議國,多年來為推動南盟的發展做了大量工作。孟推動孟印緬斯泰次區域合作組織(BIMST-EC)和孟中印緬(BCIM)經濟合作論壇等次區域合作組織進程,努力探討加強彼此經貿合作的新途徑。2004年6月,孟簽署孟印緬斯泰經合組織自貿協定。7月,卡·齊亞總理出席在曼谷舉行的該組織領導人首次峰會。

3. 怎麼GDP的注意事項

網路首頁 | 登錄
新聞 網頁 貼吧 知道 MP3 圖片 網路 幫助

網路 > 瀏覽詞條
編輯詞條 發表評論 歷史版本 列印 添加到搜藏
孟加拉
孟加拉人民共和國(The People』s Republic of Bangladesh)。

位於南亞次大陸東北部的恆河和布拉馬普特拉河下游沖擊而成的三角洲上,處於北緯20034'-26038'、東經88001'-92041'之間。東南部鄰緬甸,東、西、北三面與印度毗連,南臨孟加拉灣。大部分為肥沃、平坦的沖積平原。河道縱橫密布,土地肥沃,非常適合農業和漁業。但雨季極易泛濫。80%以上的地區為恆河和布拉馬普特拉河三角洲;水道縱橫,河運發達,河流和湖泊約佔全國面積的10%。沿海多小島和沙洲。東南端為吉大港丘陵,海拔300—600米,最高凱奧克拉東峰,高1,229米。大部分地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沿海為季風型熱帶草原氣候。月平均最高氣溫40.5℃,雨量自西向東遞增,年雨量1,300—2,500毫米。6—10月是雨季,雨量佔全年80%。常出現熱帶颶風。礦藏有天然氣、煤、鈦、鋯等。

北:印度(孟加拉邦及梅加拉亞邦)

西:印度(孟加拉邦)

東:印度(特里普拉邦和阿薩姆邦)及緬甸

南:孟加拉灣。

147570平方公里,水域12海里; 85%的地區為低平的沖積平原,東南部和東北部為丘陵地帶。平均海拔不到10米。

達卡,人口約1000萬,面積1416平方公里。

(孟加拉網址大全)

同北京時差: -2.00;格林尼治時間+6 小時

880

1.38億(2003年世界銀行數據),其中農村人口約佔80%。絕大部分是孟加拉人。85%信伊斯蘭教,其餘信印度教或其他宗教。講孟加拉語。

1.74%(2003年世界銀行數據)

916人/平方公里(2004財年),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國家之一。

62歲

2000年世界銀行「上貧困線標准」(Upper poverty level):50%;「下貧困線標准」(lower poverty level):34%。

每 千人51人(1歲以下,2000年)。

64% (2001年,15歲以上者)

孟加拉族佔98%,另有20多個少數民族。

孟加拉語95%,其它方言5%。英語廣泛作用。

穆斯林(88.3%),印度教(10.5%),佛教(0.6%),基督教(0.3%),q萬物有靈論者及部落信仰信徒(0.3%)。

塔卡(Taka,縮寫為TK),1美元約合60塔卡。

亞熱帶季風氣候。孟加拉灣颶風常侵襲內地,造成災害。

冬季(11-2月)氣溫:平均最高290C,平均最低110C; 夏季(3-6月)氣溫:平均最高400C, 平均最低210C; 雨季(7-10月)。冬季是一年中最宜人的季節,最低溫度為4℃,夏季最高溫度達45℃,雨季平均溫度30℃。

1194-3454毫米(6-8月雨季平均)。

草地,常青樹木。

稻米,麵包,蔬菜,豌豆,魚,肉。

稻米,小麥,黃麻,茶葉,煙草,甘蔗,豌豆,油籽,香料,土豆,蔬菜,香蕉,芒果,椰子,木波羅等。

達卡機場(齊亞國際機場),吉大港國際機場,錫萊特機場(Chittagong and Osmani International Airport,Sylhet)

吉大港,蒙哥拉。

孟加拉國被人稱為「水澤之鄉」和「河塘之國」。全國有大小河流700多條(包括支流),主要分為恆河、布拉馬普特拉河、梅格納河三大水系。主要河流有恆河下游、布拉馬普特拉河下游(賈木納河)等。其中布拉馬普特拉河的上游是我國的雅魯藏布江。內河航運線總長約6000公里。這里不僅河流縱橫,密如蛛網,而且池塘眾多,星羅棋布,全國約有50至60萬個池塘,平均每平方公里約有4個池塘。

天然氣,石灰石,硬岩石,煤炭,褐煤,硅砂,白粘土,放射性沙石,待開發的油田。

占國土面積的73%。

森林面積約200萬公頃,覆蓋率約13.4%。

人力資源豐富、廉價,但缺乏熟練勞動力。

實行議會制,總理為內閣首腦;總統為國家元首。

全國分為6六個行政區,下設64個縣,490個警管區,4451個

鄉,59990個村。

Bangladesh Nationalist Party(BNP,孟加拉國民族主義黨,議會第一大黨)、 Awami League(AL,孟加拉國人民聯盟,議會第一大反對黨) 、Jamaat-e-Islami(伊斯蘭大會黨)、Jatiya Party(孟加拉國民族黨)。

通過對古城鎮、宮殿、寺廟、城堡等古跡的考察,孟加拉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可追溯到公元前四世紀;公元1200年,穆斯林統治開始,社會安定繁榮;公元1757年,英國殖民統治開始;公元1947年,成立東巴基斯坦,巴基斯坦統治開始;通過武裝斗爭,1971年3月26日宣布獨立,脫離巴基斯坦統治,1972年1月正式成立孟加拉人民共和國。

盛產黃麻,其產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有「黃麻之國」之稱。

「千河之國」、「水澤之鄉」和「河塘之國」。境內河流眾多,景色壯觀。

二、經濟概要

世界50個最不發達國家之一,人民生活十分貧困,經濟基礎薄弱,資源貧乏,生產力水平落後,人口整體素質低下;經濟以農業為主,約80%的人口生活在農村,農業產值占國民產值55%。耕地900萬公頃,稻田約佔80%。黃麻產量居世界前列,絕大部分供出口,占出口總值的80%。還產茶葉、甘蔗、椰子。工業以麻紡、棉紡、碾米、化肥、電力、水泥、製糖、制茶、造紙等為主。工業落後,但正在逐步走向工業化。出口黃麻及其製品;進口糧食和工業品。孟奉行市場經濟體制。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孟加拉國轉向以市場為導向的自由經濟增長戰略,並在90年代初期加大實施這一戰略的力度,全面修訂工業貿易政策,推動貿易、投資自由化,推行私有化政策。經歷屆政府努力,孟加拉國經濟與社會取得了一定程度的發展,GDP從上世紀80年代年均增長3.84%上升到90年代的4.88%,2004財年進一步上升至5.5%,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然而,孟加拉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仍存在很大阻力。據世界銀行統計,孟國尚有約50%的人口生活在貧困線(upper poverty line)以下,其中34%的人口生活在極貧線(lower poverty line)以下;自然資源相對匱乏;基礎設施如電力、港口、電信、交通等極為落後;經濟基礎過於薄弱;生產力水平低下;產業結構不合理,結構性矛盾突出;各級政府腐敗現象嚴重。因此,孟欲實現經濟持續快速增長並走出貧困惡性循環仍任重道遠。

564億美元,2004財年增長率為5.5%。農業佔22.8%,工業佔27.8%,服務業佔49.4%。

421美元。

5.83%

6030萬(男3750萬,女2280萬)。

農業62.3%,工業7.6%,其它30.1% (2000年)

(1)3.3%。

US2億, 占孟GDP的31.7%。

US.58億(2004年11月底)。

黃麻,茶葉,紡織,服裝,紙業,新聞紙,化肥,皮革及製品,糖業,水泥,魚類加工,醫葯,化工,陶瓷,基於天然氣的工業等。

2004財年,進出口額為US5.06億; 其中,出口US.03億; 進口US$ 109.03億(CIF價),逆差23.19億美元。

主要出口商品為:成衣(約75%)、冷凍食品(主要為凍蝦)、黃麻及其製品、皮革及製品(三項合計約15%),茶葉,化肥,陶瓷餐具等。

主要出口市場為歐盟(約44%,主要為德、英、法、義大利、荷蘭、比利時)和美國(約42%)。

主要進口商品為:小麥,油籽,石油原油,原棉,食用油,石油產品,化肥,水泥,紡紗用人造短纖維,紗線,編織品,鋼鐵,資本貨物及機械。

主要進口來源國(地區)為:印度、中國、日本、韓國、新加坡、中國香港、歐盟、美國。

據孟加拉銀行統計,2004財年孟經常項目順差1.76億美元。

國際援助是孟外匯儲備的重要來源,也是孟投資發展項目的主要資金來源。2004財年,孟接受國外官方外援9.54億美元,同比下降39.8%。援助主要來自日本、美國、加拿大等國和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等國際機構。截至2004年6月30日,孟外債總值為172億美元。

據孟加拉銀行統計,2004財年孟國際收到順差1.71億美元。

GDP佔比為18.3%。

GDP佔比為23.6%

GDP佔比為10.6%

GDP佔比為8.1%

GDP佔比為5.7%

GDP佔比為14.8%

GDP佔比為4.2%

公路:總里程222593千米。其中國家公路3144千米,地區

公路1746千米,支線路35454千米,鄉村路182249千米。76%的貨運及73%的客運由公路運輸承擔。

鐵路: 總里程2768.37千米。2003年旅客周轉量40.2億人千米,貨運量為9.5億噸千米。

水運: 孟加拉內河運輸公司(BIWTC)擁有船隻215艘,2002/2003年度凈贏利180萬塔卡。孟加拉運輸公司(BSC)擁有船隻13艘,運輸能力19.6萬噸。

空運:孟航(Biman Bangladesh)現有飛機17架,國內航線7條,國際航線26條。國際機場3個(達卡、吉大港、錫萊特),國內機場5個。

三、政治概要

孟國家權力體系由三部分構成:行政、立法和司法。總統是國家元首,由議員選舉產生。總理是內閣首腦。90年代以來,孟主要由民族主義黨和人民聯盟輪流執政。2001年10月,孟舉行第八屆議會選舉,民族主義黨領導的四黨聯盟獲勝,上台執政,BNP主席卡莉達•齊亞出任政府總理。

實行一院制,即國民議會(Jatiya Sangsad)。憲法規定議會行使立法權。議會由公民直接選出的300名議員和由議員遴選的45名女議員組成,任期5年。議會設正、副議長,由議員選舉產生。議會還設秘書處以及專門委員會等部門。本屆議會於2001年10月選舉產生,以民族主義黨為首的四黨聯盟共獲220席,其中民族主義黨196席;在野黨人民聯盟獲59席,民族黨艾爾沙德派獲14席,民族黨(曼派)獲1席,農工社會主義黨獲1席,獨立議員獲5席。現任議長為賈米爾烏丁•西爾卡(Jamiruddin Sircar,民族主義黨)。

最高法院是最高司法機構,有首席法官一人及法官若幹人,均由總統任命。最高法院分為上訴法庭和高等法庭兩部分。首席大法官和一部分指定的法官審理上訴法庭的案件,其他法官審理高等法庭的案件。達卡有高等法院和勞工上訴法院。此外還有巡迴法院、縣法院、民事、刑事法院。現任首席法官為賽義德•穆達西爾•海珊(Syed Jr. Mudassir Hussain),2004年1月27日就任。現任總檢察長為哈桑•阿里夫(Hassan Arif), 2001年10月14日就任。

孟外交政策堅持獨立自主、不結盟,強調經濟外交;在平衡同大國關系的同時,注重發展與穆斯林國家的傳統關系,努力改善和發展同印度的關系,並加強同西方國家的關系。孟是聯合國、不結盟運動、伊斯蘭國家組織(OIC)、英聯邦、南亞區域合作聯盟、孟印(印度)緬斯(斯里蘭卡)泰經濟合作論壇、D-8(Developing Eight Countries-Bangladesh, Egypt, Indonesia, Iran, Malaysia, Nigeria, Pakistan, and Turkey)等國際性或區域性組織成員,積極參加聯合國、不結盟運動、伊斯蘭會議組織、英聯邦等國際組織的活動,致力於推動南亞區域合作,積極參與次區域和跨區域合作。孟主張以和平方式解決國際爭端,全面、徹底裁軍,反對西方國家利用人權問題干涉別國內政,強調建立公正的國際經濟新秩序、國與國之間應遵循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因印巴矛盾制約南亞發展,孟現政府執政後,實行「東向」外交政策,注重發展與中國、日本及東盟國家的關系。另外,孟與奧地利、比利時、加拿大、中國、法國、德國、印度尼西亞、伊朗、義大利、日本、朝鮮、南韓、馬來西亞、巴基斯坦、波蘭、羅馬尼亞、瑞士、荷蘭、菲律賓、土耳其、泰國、英國、美國、烏茲別克等24個國家簽署了外國投資促進和保護雙邊協定,與印度、匈牙利、阿曼、摩爾多瓦、埃及、模里西斯、俄羅斯、烏克蘭、澳大利亞、羅馬尼亞、白俄羅斯、巴林、西班牙、芬蘭、奈及利亞、沙烏地阿拉伯和越南等17國的雙邊投資協定談判也正在進行之中;孟與比利時、加拿大、中國、丹麥、法國、德國、印度、義大利、日本、馬來西亞、巴基斯坦、波蘭、羅馬尼亞、新加坡、韓國、斯里蘭卡、瑞典、泰國、芬蘭和英國等20個國家簽署了避免雙重征稅協定,並正與奧地利、澳大利亞、白俄羅斯、塞普勒斯、芬蘭、希臘、中國香港、印度尼西亞、伊朗、沙烏地阿拉伯、緬甸、摩洛哥、尼泊爾、奈及利亞、挪威、南非、西班牙、瑞士、菲律賓、突尼西亞、烏茲別克等21個國家進行避免雙重征稅協定談判。孟加拉國還參加了多國投資擔保機構,美國海外私人投資組織,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國際投資爭議解決中心。

四、文化概要

現政府重視教育,規定八年級以下女生享受免費義務教育。學制為小學至初中10年,高中2年,大學4年。全國有國立大學16所,私立大學50所。主要大學有達卡大學、孟加拉工程技術大學、拉吉沙希大學等。2003/2004年度教育經費為674億塔卡,占年度預算的14%。

報紙: 獲得孟政府批準的報紙期刊共有1660多種。主要在達卡吉大港和其他大城市出版。主要英文報紙有《孟加拉國觀察家報》、《每日星報》、《獨立報》和《金融快報》;主要孟文報紙有《團結報》、《革命報》、《人民之聲》和《新聞日報》。

通訊社:孟加拉通訊社(BSS)是孟加拉國國家通訊社。孟加拉聯合通訊社(UNB)是該國最大的一家私人通訊社,成立於1988年。另有南亞通訊社(私營,1995年12月27日成立)。

廣播電台:孟加拉電台建於1982年,總台設在達卡,每天用英語、烏爾都語、印地語、阿拉伯語和尼泊爾語等對外廣播5個小時。

電視台:孟加拉電視台(國營)開辦於1964年,直屬中央政府領導。該電視台在達卡和吉大港有二個站點,在全國有11個轉播站。設有2個地面衛星轉播站。此外,孟還有ATN、 Channel-I、 N-tv等私營電視台。

孟加拉國節日繁多。主要節日包括:

開齋節(EID-UL-FITR):根據回歷推算,每年有變化;

宰牲節,EID-UL-AZHA):根據回歷推算,每年有變化;

獨立日和國慶日(Independence Day):3月26日;

國民團結日(National Solidarity Day):11月7日;

勝利日(Victory Day):12月16日;

烈士日(Shaheed dibash):2月21日。

由泰戈爾所寫的孟語詩歌《我金色的孟加拉》前十行譜成。

孟加拉國旗底色為深綠色,象徵綠色的大地,中間為一紅色圓輪,象徵初升的太陽和為孟獨立戰爭而犧牲的自由戰士。

孟加拉國國徽中間為國花睡蓮,花下為幾條波浪線,代表水路和港口對國家的重要性,兩邊由稻穗組成的花環和頂端的三葉黃象徵國家的最主要的農業作物,上端均勻排列的四顆五角星象徵遠大的社會和經濟抱負。

睡蓮。

喜鵲。

菠蘿蜜。

孟加拉虎。

孟加拉國旗 孟加拉國徽 孟加拉國花 孟加拉國果

五、軍事概要

孟加拉軍隊是在其國父穆吉布•拉赫曼領導的「民族解放軍」和原巴基斯坦駐東孟加拉步槍隊、東孟加拉聯隊以及巴軍中孟加拉官兵的基礎上組建起來的。總統是武裝部隊最高統帥,總理掌握軍隊實權。陸、海、空三軍分立, 實行志願兵役制。孟武裝力量由正規軍事力量和准軍事力量構成,孟正規軍事力量分為陸、海、空三個軍種,軍隊參謀長為各軍種最高行政長官和軍事指揮官。孟准軍事力量包括步槍隊、鄉村衛隊、海岸警衛隊、國家學員團和警察部隊等。目前孟軍總兵力14萬人,其中陸軍12萬人,海、空軍各1萬人。另有步槍隊3.8萬人、警察9萬人。陸軍參謀長為哈桑•馬蘇德•喬杜里中將,海軍參謀長為沙赫•伊克波爾•穆吉塔巴少將,空軍參謀長為法克魯爾•阿扎姆少將。2003/2004年度軍費為345.7億塔卡,占政府非發展預算的10%。

備註:

1、 根據世界銀行統計,2000年孟國失業率為3.3%。但孟「未充分就業」(underemployment)人口眾多,據「馬赫布卜•哈克人類發展中心「(Mahbub ul Haq Human Development Centre)和Oxford Press Limited聯合發布的「南亞人類發展狀況2003」報告,孟「未充分就業率」約為32%,其中男性為8.4%,女性為71.2%。而據美國政府「Word Factbook」數據,2002年包括「未充分就業」的孟國失業率估計為40%。

2、孟加拉國財政年度為7月1日- 6月30日。

3、本文中的主要經濟指標除非另有說明,為孟加拉國2004財政年度數據。

六、歷史

原為巴基斯坦一部分,稱為東巴基斯坦。1972年脫離巴基斯坦,成立孟加拉人民共和國。
編輯詞條
開放分類:
地理、旅遊、城市、亞洲、國家

參考資料:
1.世界各國網址大全:(含孟加拉網址)
2.新華網:

貢獻者:
思維山、瞬弟弟、襯衣架、 高樓居士、Jerry_HK、carydesign、日光下的映山紅、阿拉斯加獵人、魚雁花月、41485441、 fjd0105、zy19842006、zicheng794
本詞條在以下詞條中被提及:
紫頭鸚鵡、乾隆帝、雲南、印度食魚鱷、食魚鱷、1月8日、伊斯蘭教、諾阿卡利、蕭向前、乞拉朋齊、邁門辛、黿、國歌、印度英語、賈木納河、海嘯、褐河烏、柔毛潤楠、多蕊木屬、植物、漢藏語系、侯顯、東印度公司、鱟、普拉西戰役、英迪拉·甘地、沙賈汗、孟加拉伊斯蘭教、孟加拉國穆斯林聯盟、南亞箱龜 更多>>
「孟加拉」在漢英詞典中的解釋(來源:網路詞典):

1.Bangladesh, People's Republic of
關於本詞條的評論(共1條):

·東了 hitmanzone 04-25 07:38

對本詞條發表評論:

最多不超過1000字

返回頁首

&;2007 Bai

4. 薩達姆被捕時淡定,據說卻在絞刑前失聲痛哭,是什麼原因

被捕時很淡定,站在法庭上揮斥方遒,雄辯滔滔的薩達姆,站在絞刑架前那一刻失聲痛哭。

這大約是人之常情吧。

很多死刑犯在上刑場的路上還能高聲大喊:十八年後又是一條好漢。

這位阿卜杜勒·拉赫曼法官恨薩達姆恨得牙癢癢,先是驅逐了薩達姆的律師團,然後讓薩達姆自己為自己辯護,薩達姆自辯的時候,大法官屢次打斷他,大聲呵斥,最終判了他死刑。

大約薩達姆臨死前,有不甘,更多的是恨。

恨米國,恨這個判自己死刑的法官,而他流淚更多的是不甘吧。

曾經叱吒風雲,在國際上也有自己一號,沒想到最後的結局是被人加上了絞刑架。

不過我想如果五年後,他在天堂或者地獄碰到卡大校時,和卡大校聊聊各自最後的時刻,我想或許薩達姆會沒有那麼恨恨不平了吧。

畢竟他最後時刻,照西方來看還算體面,算是貴族的死法。

5. 薩達姆的辯護律師是誰

不懂你想說明的是什麼?我是不是很笨啊?

6. 馬來西亞歷代首相對國家所做出的貢獻

第一任:
東姑阿都拉曼,或阿卜杜勒·拉赫曼(Tunku Abl Rahman Putra Al-Haj ibni Almarhum Sultan Abl Hamid Shah),1903年2月8日-1990年12月6日,是馬來西亞的第一任首相。同時亦被視為「馬來西亞國父」。

1954年,東姑阿都拉曼成為了馬來亞的首席部長。馬來亞在 8月31日,1957年馬來亞獨立時,他成為了馬來亞的第一任首相。他在1970年時辭職,阿都拉薩就成為第二任首相 。1990年因病逝世,享年87歲。

第二任:
敦阿都拉薩,或敦拉薩或阿卜杜拉·拉扎克(Tun Abl Razak bin Haji Dato' Hussein Al-Haj,1922年3月11日-1976年1月14日)是馬來西亞第二任首相。自從1951年東姑阿都拉曼接任巫統主席職位之後,阿都拉薩便出任巫統副主席。長期以來,他是為人所熟知的東姑的有力助手和承繼人。獨立後,他出任副首相兼國防部長,一直到1970年東姑阿都拉曼宣布退休之後,他乃坐上巫統主席之職位,並且出任首相之職位。

阿都拉薩出生於彭亨州,少年時期曾在著名的霹靂州江沙馬來學院就讀。較後獲獎學金在新加坡萊佛土學院攻讀。1950年在英國考獲法律學位,是一名合格的律師。

他於1950年參加巫統,並且被選為巫統青年團團長。1951年出任巫統副主席。1955年,參加馬來西亞首次全國立法議會之大選。1956年,聯盟代表團前往英國談判獨立,他是代表團的成員之一。除了副首相職位之外,他亦曾兼任鄉村發展部長,國防部長之重要職位。

1969年,五一三事件發生後,國家進入緊急狀態,阿都拉薩出任國家行動理事會主任。1970年9月22日,東姑阿都拉曼退休,他乃接任首相之職位,並且署理國防及外部長。

巫統在阿都拉薩的領導下。採取了一連串的新政策,積極推動國民教育政策,宣布新經濟政策,俾在20年內建立起一個馬來人的經濟社會,這給巫統帶來了新的面貌。

這一路來,原本由巫統、馬華和印度國大黨組成的聯盟,在1969年大選中受挫,損失了許多席位。敦拉薩進行活動之下,最先在砂勞越與人民聯合黨,較後則檳城民政黨,霹靂州人民進步黨,以及泛馬回教黨,組成了州和中央聯合政府。於是,國民陣線組織便正式成立。

在外交關系方面,阿都拉薩積極奉行中立不結盟政策。1974年五月,率領馬來西亞代表團,官式訪問北京,正式簽署馬、中兩國建立邦交之協定。而在7月,馬來西亞舉行第四次之全國普選。

這次之大選,國民陣線獲得壓倒性的勝利。在154個國會席位中,贏得了135個席位。而在州議會方面,全國360個席位中,國陣贏得了215個席位。於是,便產生了一個強大的中央和各州政府。這可說是阿都拉薩的一項輝煌的成就。

在應付五一三事件以後的國內動盪局面,阿都拉薩所採取的策略,是盡量減少政黨的政治活動手段,去促進各政黨之間的合作。國民陣線的成立,乃基於這一精神,而國陣取得的成就,也說明此一策略獲得了成果。同時,也更進一步的鞏固了巫統的地位。

在巫統里頭,當東姑擔任主席,阿都拉薩乃擔任署理主席,當阿都拉薩任主席後,署理主席乃由敦依斯邁醫生擔任。但敦依斯邁醫生於1973年8月突然去世。於是,胡申翁出任署理主席。阿都拉薩於1976年1月,在治療白血病時在倫敦逝世,終年54歲。

阿都拉薩的長子納吉在阿都拉薩逝世後,積極參政,並在政壇上一路青雲直上。2003年,馬哈迪從政壇退休後,納吉就出任馬來西亞第九任的副首相。

7. 馬來西亞的首相

馬來西亞歷屆首相資料
======
第一屆
======
姓名:東姑阿都拉曼
任期:1957年8月31日 - 1963年9月22日
尊稱:國父 或 獨立之父
簡介:東姑阿都拉曼(Tunku Abl Rahman Putra Al-Haj ibni Almarhum Sultan Abl Hamid Shah,1903年2月8日-1990年12月6日)是馬來西亞的第一任首相。同時亦被視為「馬來西亞國父」。1954年, 東姑阿都拉曼成為了馬來亞的首席部長。馬來亞在 8月31日,1957年馬來亞獨立時,他成為了馬來亞的第一任首相。他在1970年時辭職,阿都拉薩就成為第二任首相 。1990年因病逝世,享年87歲。http://jinian.moonlightchest.com/11/default.asp
======
第二屆
======
姓名:阿都拉薩
任期:1970年9月22日 - 1976年1月14日
尊稱:發展之父
簡介:敦阿都拉薩(Tun Abl Razak bin Haji Dato' Hussein Al-Haj,1922年3月11日-1976年1月14日)是馬來西亞第二任首相。自從1951年東姑阿都拉曼接任巫統主席職位之後,阿都拉薩便出任巫統副主席。長期以來,他是為人所熟知的東姑的有力助手和承繼人。獨立後,他出任副首相兼國防部長,一直到1970年東姑阿都拉曼宣布退休之後,他乃坐上巫統主席之職位,並且出任首相之職位。http://jinian.moonlightchest.com/74/default.asp
======
第三屆
======
姓名:胡先翁
任期:1976年1月15日 – 1981年7月16日
尊稱:團結之父
簡介:敦胡先翁(1922年2月12日——1990年5月29日),又譯做敦胡申翁,是一名馬來西亞政治家,也曾經是一名律師。胡先翁曾於1976年1月15日至1981年7月16日任職馬來西亞第三任首相,被稱為「團結之父」。由於胡先翁生在一個富有民族主義與政治思想的政治世家,深受其家族影響,所以在擔任公務員的同時,他也積極地投入了政治活動。1972年,胡先翁在巫統代表大會中獲選為巫統副主席。1973年8月8日,被巫統最高理事會任命為代理署理主席(即第一副主席),以接替8月2日逝世的副首相敦伊斯邁醫生。13日,晉升為副首相兼貿易與工業部長。1976年1月14日,首相阿都拉薩在倫敦病逝。15日,胡先翁在國家皇宮宣誓,就任馬來西亞第三任首相。17日,在巫統最高理事會的緊急會議中受確定為巫統代主席。1978年,在巫統黨選中不勞而獲,成為巫統主席。
======
第四屆
======
姓名:馬哈迪·莫哈末
任期:1981年7月16日 – 2003年10月31日
尊稱:現代馬來西亞之父
簡介:敦馬哈迪·莫哈末(1925年12月20日—)生於吉打州的亞羅士打,曾任於1981年至2003年間擔任馬來西亞首相一職,後於2003年10月31日正式把首相的職務轉交於阿都拉·巴達威。1964年,馬哈迪·莫哈末以醫生的專業身份代表巫統競選國會議員,競選獲勝後進入國會,歷任各種內閣職位,1976年擔任副首相,1981年出任首相。2003年,他在舉行巫統大會上,宣布退休。馬哈迪·莫哈末是一名深具爭議性的政治領袖,他在擔任馬來西亞首相期間,被認為是馬來西亞現代化的工程師。無論如何,他也備受批評,特別是他的權威式的領導方式及其裙帶作風。擁有「Dr. M」之稱的馬哈迪·莫哈末,在國際舞台上也非常積極,特別是以熱切推動「亞洲價值觀」著稱。
======
第五屆
======
姓名:阿都拉·巴達威
任期:2003年10月31日 -
尊稱:廉潔先生
簡介:阿卜杜拉·艾哈邁德·巴達維(Abllah bin Haji Ahmad Badawi,1939年11月26日-),馬來西亞第五任首相。1999年1月8日,前任首相馬哈迪改組內閣,委任原外交部長阿都拉·巴達威為副首相兼內政部長,中止了外界對副首相人選的猜測,也使阿都拉一躍而為萬眾注目的政壇明星。阿都拉作為巫統元老及資深內閣部長,的確具備了出掌這兩個重要職位的資格;而且,基於政治現實,馬哈迪也有必要盡快委任一名副手,以填補權力真空;溫文爾雅,形象清廉的阿都拉,遂成為馬哈迪的選擇。

8. 阿卜杜·拉赫曼三世的影響貢獻

在位50年間,政治昌明,經濟文化相當繁榮,史學家譽他為後伍麥葉王朝的「偉大中版興者」。權善於治國,集行政、軍事、司法和宗教大權於一身,建立政教合一的中央集權制,各地總督、軍事將領和法官由哈里發直接任命。對基督教徒採取寬容政策,允許其進行宗教活動,並在政府中任職。撥巨資興修水利,開墾荒地,改進耕作技術,發展農業,獎掖商業和手工業者,發展海上交通和貿易,國庫收入遞增,使西班牙成為歐洲最富庶的地區之一。倡導伊斯蘭文化教育,鼓勵學術研究,創辦科爾多瓦大學,吸引西班牙和北非的穆斯林及基督教徒學生前來學習。在科爾多瓦創辦免費高等學校27所。下令在各地建清真寺、圖書館、書店、天文台、醫院、公共澡堂。修建的宰赫拉宮,雄偉華麗,為全歐最富於魅力的宮廷。首都科爾多瓦東西方學者薈萃,大批穆斯林學者在學術文化的各個領域作出了貢獻。 (楊克禮)

9. 審判薩達姆的法官阿明現在怎樣

審判薩達姆的法官阿明因為當時參與了審判所以在逃亡過程中死亡,,曾尋求英國的政治庇護,但是仍然遭到拒絕,也同時遭到了長時間的追殺。

像伊拉克這種已完全失去主權的國家,在那種特殊時期,任何一個與薩達姆有聯系的人,心裡都明白自己將來要面對的是什麼。法官也不例外,但職業的屬性決定了他們必須要面對這一切。

在2014年的時候,伊拉克首都巴格達被當地武裝分子攻克。阿明曾經試圖化妝成舞蹈人員逃跑,但是在路途當中不小心暴露身,死在了亂軍當中。至於參與到薩達姆庭審的其他法官,基本上也沒有幾個好下場。

綜上所述,審判薩達姆的法官阿明在逃亡過程中死亡,其人一生難以善終,其中拒絕被英國拒絕了政治庇護,所以當一個國家失去了國格之後,其法官的立場也會發生改變,其生命也難以得到擔保。

熱點內容
國務院文件和地方規章 發布:2025-08-26 17:29:26 瀏覽:96
金融監管的道德風險 發布:2025-08-26 17:29:06 瀏覽:174
大成律師事務所創始人 發布:2025-08-26 17:06:02 瀏覽:983
中華人民共和國運輸管理條例 發布:2025-08-26 17:00:14 瀏覽:282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8-26 16:53:27 瀏覽:409
取消代理人資格有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8-26 16:52:27 瀏覽:169
深圳大學2020法律碩士 發布:2025-08-26 16:51:36 瀏覽:321
基層黨組織完善規章制度 發布:2025-08-26 16:49:24 瀏覽:279
怎麼法治機關 發布:2025-08-26 16:49:11 瀏覽:996
道德行為理論 發布:2025-08-26 16:35:54 瀏覽:2